03.04 如何评价黄渤的电影《一出好戏》?

雨天论娱乐


不邀自来。

相信我,能在第一时间就去追这部戏的,基本都是黄渤粉丝,我也不例外。

不过我不打算说好听的话,甚至会很难听,也有可能剧透,所以,本文慎阅。

本片的导演和主演都是黄渤,我觉得不差钱的黄渤,拍这部片也许想证明自己的才华,可惜了,没看到,除了略显笨拙的自以为是的抖机灵。我想说的是,黄渤不懂电影,不是指影片意义、故事结构这些,而是基本功。关于这点,不怪黄渤,怪他的团队,艺术顾问、副导演难辞其咎。

这部片主要讲的是,太空陨石撞击地球,一帮出海游玩的人在海啸中迷路,被迫落难孤岛的故事。影片中多次提及世界末日、人类全完了之类的内容。可以说基调是悲凉的、失落的。这样的题材,不太适合拍成喜剧,黄渤偏偏要去撞这面南墙,撞出了个面目全非。

当然,有人会反问:凭什么悲凉的题材不能拍出喜剧感?比如同样是黄渤之前主演的《斗牛》,很多人就会当成喜剧看。但在《斗牛》里,管虎做到了角色和故事、主题的统一,《一出好戏》显然没做到。

因为,喜剧也是在讲故事,也要建立在合理性的基础上,不然就成了闹剧。《一出好戏》恰恰就是这样一部闹剧。落难荒岛之后,所有人先是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暴躁、无助,紧接着马上没了灵魂,全部在王宝强、黄渤、于和伟三方势力间摇摆徘徊,而这三方势力本身就是个笑话,明明事关生存与尊严的争夺,竟然拍成了真人秀既视感,黄渤、王宝强、于和伟三人像在带领大家玩夺宝游戏,时不时响起的背景音乐宛如广播体操开场音乐,他们用于欢歌起舞的时间多过思考如何脱离困境,离开孤岛,或者考虑如何生存下去。

看到这里,我已经觉得,他们不是被迫落难孤岛,他们是来岛里露营度假的。

即使所有人都默认世界末日来到,荒岛是他们唯一的生存之地,总该有对劫后余生之类问题的探讨吧,但黄渤没有,或者有,但是他又觉得太难,干脆放弃了。


大家刚刚流落岛上的时候,有户外生存经验的王宝强被大家推荐为带领大家寻找食物、维持生计的头儿。紧接着发生了可笑的一幕:王迅饰演的活动组织者,把人群中的一个美女“进贡”给了王宝强,而看那美女,不但没有抗拒的意思,还一副很乐意的样子。黄渤用这个情节告诉我们,接下来所有人将要面临的,是关于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残酷的丛林法则。但后面的剧情中,没有人看到残酷,只看到一片喧闹,使得这一情节不但苍白多余,还荒诞离谱。

所有影片难免都会带着导演个人的烙印,越是个性分明的导演越是如此,比如周星驰的电影中,每个角色都充满着自我嘲弄和神经质,王家卫的电影,每个角色都显得孤高而精致,冯小刚的电影,每个角色都带着冯氏喜剧的油腻或小钢炮般的脾性。

到黄渤这部《一出好戏》,我看见了无数个葛二蛋。

面对灾难,每个人都青筋暴跳,说话都靠吼,王宝强更是从头到尾一直打着鸡血,一个老实巴交的小司机,到了岛上瞬间变得狂躁野蛮,喜欢训话、看人不爽劈头就骂、能镇定交流的事非要靠咆哮,看得我几乎想钻进荧幕中给他一砖头。


情绪一定要有意义,这是许多经典影片给我们的启示。

比如《肖申克的救赎》里,一个坐了50年牢的老头,突然听说被释放了,禁不住疯狂痛哭起来;比如《功夫》里,一直想做坏人的周星驰,在抢了哑女的钱之后,破罐破摔中,踢打赶走伙伴肥仔聪;比如《狗镇》中,对人性彻底绝望,最后完全黑化的妮可·基德曼,持枪屠杀了整个镇子的居民;比如《断背山》里男主之一的希斯·莱杰,来到伙伴的家中,发现对方衣柜里藏着自己曾经以为丢失的那件衬衫,忍不住热泪盈眶……

这些都给了我们强烈的震撼和共鸣。相反,黄渤的这部片,从头到尾,嘶吼、狂笑、痛哭……没有一次不让人出戏。

这样的片,说它是烂片,哪里过分了?

这部片子,时长两个多小时,这么长的篇幅,竟然没有一个像样点的结尾,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了流水账式的无聊情节上了。

到最后,这个故事讲了什么,相信黄渤自己也不懂。

这不是一部灾难片,也不是一部喜剧片,却像是一档户外真人秀节目,但就算当它是真人秀节目,也没什么看头。

仅此而已。黄渤依然是我心目中的好演员,这是我观看此片的初衷。

欢迎来喷,但先把脏话咽进肚子里去。


风雷手漫谈


作为与热点赛跑的媒体人,今天,办公室以工作之名集体去看了《一出好戏》的首映。不得不说,电影是好电影。但我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它竟然开启了我司办公室的第一次哲学对话。

对话是这样开始的。

看完电影回公司,上车刚坐好,天儿轻轻嘟囔了一句:“人性怎么这样”?!

本来是随口一说,但领路人(司机)张卡尔好像已经思考了很久,思想上需要碰撞,于是抓住了第一个发言的人。

“人性本恶,长大后我一直这么觉得。小兴虽然看起来又傻又笨,但是当他和马进控制了稀缺资源的时候,也一样地去敛所有人的钱。”

“对啊,你看那保安成了领导跟班以后,一副小人得志那样儿!”天儿的说话风格是感情饱满,这回的感情是既愤慨又鄙视。

张卡尔等了天儿一句,继续说道:“尤其在小兴从张总那里获得了规则启蒙之后,他以自己的地位,制定自私的规则,不但胁迫张总转让了自己的全部财产,还想要杀人灭口。”

“但是,假如换个角度看,这种反应是很合理的!”主编作为反方加入了进来,“张总的狗腿子狠揍小兴和马进时,张总端着酒杯在一边看戏。他逼张总转让财产,也是因为在扑克牌交易中,张总骗了他们。所以小兴的改变是制恶,而不该说成人性本恶。”

主编的反驳让车里的空气多了一丝重量。张卡尔一边开车,一边发出“嗯——”的声音,显然是经过一番遣词,话已经到了嘴边。

“报复张总可以理解,但他们敛财时,可谁都没放过,最后还差点把其他人都困死在海岛上。有朋友和我说过,她当年在某浪编辑部时,一个极没地位、整天被虐的小助理使用各种手段博出位,成功以后开掉了同组的所有上司和同事。”

收割了我们的一片惊叹以后,张卡尔接着说道:“人哪,到了一定位置,难保有一些不与人为善的行为。这点在动物界很轻易就能得到印证,你问尤尤是不是这样。”

我本来没想加入,可没想到又能说到我这。张卡尔的这番话,其实指向的是组织集权和独裁。

“确实是这样,很多动物都是这样的组织结构。我举一种很奇怪的动物,有种鼠叫裸鼹形鼠,这种哺乳动物的群体拥有蜜蜂、蚂蚁那样的“真社会性”,意思是存在不同的阶层。每个群体有一只鼠后,和几只负责生育的雄鼠,其余的不论雌雄,都是工鼠。这些工鼠们只能干活、不允许繁殖。碰到胆敢偷情的,格杀勿论。鼠后一旦去世,其余雌鼠就会厮斗,直至新的鼠后产生……”

我顿了顿,正准备继续,主编以为我说完了,接话道:“这样的社会结构很常见,人类社会本质上也一样,这一切都是为了集体的生存。”

主编的话好像存在漏洞,但搬出了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又好像无从反驳。

这时,一个新的声音响起来。

“我很赞同你的前半句,群体在应对某种状况时,会形成一种相对有效的秩序,这很常见。但是在秩序形成的过程中,没有一只雌鼠在想:我咬死你是为了集体的生存。

这个新声音属于大茹姐,我不知道为什么一个细心的小姐姐,名字居然如此豪放。她注意到的细节,就是我隐约感觉到的漏洞。

张卡尔已经被憋住半天了,这会儿也被大茹姐点通了思路:“对对对,生存的困境使人们需要一种秩序,但是人性决定了这种秩序的样子。我们和动物一样,在建立秩序时,往往只展现了自私、贪婪、残忍的一面。强者用这一面镇压弱者,保证自己的利益。弱者则用它来争取权利,期望多分一碗羹。就像小兴知道哥哥马进隐瞒彩票中奖时,马进对弟弟说的,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

我听得愣住了,看个电影还能这么沉重?张老师不说话了,好像不知道如何收尾。主编和大茹姐也都沉默了。车里突然寂静得让人难受。

要说圆场还得看天儿,只听她一声炸起:“嗨!竟说这些没用的,你们啊,都没抓住重点。《一出好戏》加上前两天的《西虹市首富》真正想透露给咱们的真相是——何以脱贫,唯有暴富。”

你马上就能看到

自然界丑陋大宝贝儿

裸鼹形鼠

Are You Ready


万物有的说


《一出好戏》这部电影我个人觉得相当不错。

电影中,张艺\r兴扮演跟在马进(黄渤饰)身边的小弟小兴,一次团建出海旅行,在车船上,马进发现自己的彩票中了六千万,\r

对他来说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可是命运捉弄,他们遇到了巨浪,整个车船上的人被困在小岛上,这其中也包\r括马进一只喜欢的女孩珊珊(舒淇饰),开始的时候,马进还是有希望的,毕竟中了六千万,任谁都不能撂下\r不管,所以,他和小兴自己制作了一个小木筏准备划回陆地,可惜没能成功。

渐渐的岛上的人们慢慢分成了两\r个帮派,王宝强饰演的司机小王一派,张总(于和伟饰)带领的另一派,因为马进和小兴觉得自己被张总骗了,\r所以自己独立了一派。日子一天天过去,兑奖日期也到了,这时,马进发现要想生存下去,就得当人上人,领\r导别人。所以马进和小兴二人利用人性,慢慢的就成为了整个孤岛上的领导。大家绝对服从,而小兴也一点点\r的成长,知道了只有狠才能立足。

直到有一天,他们发现了一艘大船,一艘他们一开始以为是十二天叫一次的怪兽叫声的大船,而这艘船是马进,小兴,小王三人一起发现的,小兴为了还继续他们“统治者”的地位,便告诉大家小王疯了,说看见了一条大\r船,还放烟花和闪灯的大船。因为有了马进的作证大家都信了,小兴计划在下次船来的时候离开,仅仅紧紧是他们两个离开,小兴也利用张总女儿的视频,得到了张总的财产转上的手书, 开始反对的马进渐渐的也想通了,直到他喜欢的珊珊对他表白,他说出真相,说真的有船,放烟花和闪灯的大船,可惜大家都以为他也疯了,大家都不信他,他渐渐平静了,最后联合小王,一起烧了他们在荒岛上居住的半截翻扣的邮轮,全员得救\r了。\r

结局就是马进和珊珊在一起了。而彩蛋上表示,小兴得了选择性的失忆,他们的生存的荒岛,也成为了旅游景点。\r

这个剧中,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以前咱们就算是坨屎,只要冻上了,没人咬破,那就是冰激凌”,\r

这句话虽然说得接地气,但是道理确实高大上。只要包装上华丽的外表,不被人发现,就能绽放异彩,可惜,鱼目混珠总是会被发现,冻得在漂亮的冰激凌也有会融化的一天。









栗子瞄看点


总体是个荒诞的现代预言故事吧,权力异化,贯穿全片。

困居荒岛后,司机兼导游小王(王宝强)在一片六神无主的凄惨熙攘中,凭借其简陋的野外求生技能,扯起虎皮当大旗,瞬间跃居一干人等的首领。

社会认知和常序颠倒。导游司机本来是为公司请来为一干人等服务的,现在反客为主,成为主宰,这是身份逆转;在一干高管和职场精英眼中,本来相当鄙贱之人(王宝强的饰演,又使得这种反差加深),转眼高人一等,这是心理割裂。

理所当然,每个人不是阳奉阴违,就是心怀鬼胎,其实无可指摘,这是社会惯性。以老潘(王迅)为代表的众多墙头草,委屈求全,随时见风使舵;以张总为代表的一众高管,养尊处优已久,怎么会屈居人下;以马进为代表的心怀鬼胎派,亦不会久留。

咱们说说比较流行的社会演变说……

小王迅速在权力中膨胀迷失,手段粗暴,专权独断,这引起本来就各种心思鬼蜮的团队走向分裂,训猴云云的,或可作为这一阶段类似奴隶社会的隐喻。接着,马进在张总的糖衣炮弹下,答应串联,两派出离,这番,其实是纯洁了小王的队伍,异议者消失,一王独尊,这是封建社会了。

因张总发现废弃游轮,物质极大丰富,货币出现,荒岛进入更高一级的资本主义社会,因为更高级的生活方式的出现,小王的队伍里面的墙头草大量“叛逃”,队伍迅速压缩,大家发现,不能离开的,要么是阶级对立(如保安),要么本身就是附庸(几名女性),在封建的过程中变成了逆来顺受,尽管队伍更“纯洁”了,但是成了没有爪牙的老虎。张总的异化,我看到的仅仅是从一个职场精英变成油腻大叔,在角色渗透上,和前面的小王后面的小兴都没法比。或许在珊珊(舒淇)这个角色上,污点化一点,张总这个形象应该更立体。

接下来,马进和张总冲突,和小兴被张总暴打并驱逐。马进彩票过期,女神好像也被资本主义腐蚀了(其实,随便腐蚀点也好),归期遥渺,一时间万念俱灰。忽天降“鱼雨”(大家可以想想这个的寓意),另一种意义上的一夜暴富。鱼作为稀缺资源,基本被两人垄断,在与其他物质针对性的交换中,不久便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的虚弱和“封建主义社会”的濒临破产,由于“封建主义社会”的“蒙昧”,把矛头对准了“资本主义社会”,两派火并,马进小兴乘势而起,占据主导,接着几派和解,大家进入一种类乌托邦社会,纵情欢乐。也至此,所有人都迷失了。

某日巡夜,小王、马进、小兴发现海上游轮,礼花炸响——外界社会并没有消失(开始便有暗示),现在的一切真是乌托邦。三人反映各异,小王欣喜若狂——可以离开,马进陷入挣扎——目前他是王,还有在爱情的海洋里畅游呢,小兴却宛遭晴天霹雳——目前他垂帘听政,在这个乌托邦社会,他是真王,回去了立变屌丝。在马进的影响下,在对张总的观察中,以及角色变换和狂热氛围的潜移默化下,他的三观早已炸裂,接下来,小兴先指鹿为马,封锁消息,后威逼利诱,强夺豪取,再制造机会,打算出逃,一系列手段令人不寒而栗,特别是用女儿视频威逼张总那段,令人齿冷,也叫人拍案。小王是迷失了,张总是颓废了,小兴完全是黑化了。

电影结尾是皆大欢喜。大家在文字找感觉吧。

其实电影已经美化了每个细节和场景了,真要是现实境况下,我们每个人仅仅是脑子里想象的,都比电影要酷烈惨烈100倍,不是吗?

多讲一句,你以为你是马进,你以为你是小兴,绝大多数,我们都是老潘啊,墙头草。


橘也君


一出好戏真的只是一部荒岛求生记吗?藏在其中的细节,却令人不寒而栗

其实在大头中彩票的那一刹那

他就已经疯了

而精神病人的世界总是充满各种光怪陆离的东西

在大浪打下来之后

其实他们就已经全死了

之后的一切都只是大头刚中彩票却要面临死亡的不甘罢了

都只是他最后的意识所幻想出来的

其实影片中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

第一:大浪把船打翻后所遇到的鲸鱼总让人觉得很玄幻

以及鲸鱼一个摆尾甩在船上

可那么小的冲浪鸭却一点损伤都没有

这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现实

疑点2之后,众人上岛,竟然所有人都安然无恙

还有一个被认为已经死了的人

竟然也活了过来

仿佛就在预示众人其实都死了

只是大头幻想他们还活着

疑点三还有那一艘一开始就被大浪掀翻的大船

也被大浪拍到了岛上

可船里有许多物资

却空无一人

其实从一开始公司团建

而张总又是大公司老板

却乘坐那么小的冲浪鸭我就觉得不对劲

再看看这艘倒置的大船

会不会其实这才是他们出来团建所坐的船

而小小的冲浪鸭只是大头心里的孤岛

疑点五好,既然说到了大船

那么,为什么大船就刚好12天来一次

而精神病患者也是刚好每12天出席听证会自诉,由法官判决是否需要继续住院

这只是巧合还是在暗示

而且大船经过时放的烟花也很诡异

可能這艘船就是他們團建時所坐的船

而烟花也就是他们在遭遇大浪时所发的求救信号

疑点六还有后来岛上的众人都穿着清一色

蓝白相间的条纹衣服

与电影彩蛋中精神病人所穿的衣服一模一样

疑点七还有那下鱼的片段

虽然现实中真的有那么一回事

但是却刚好下在兑奖期限的最后一天

这一切就显得更不真实了

既然鱼也是假的

那么大头把鱼做成鱼干挂在树上的那一幕

就让人有点细思极恐了

第八,还有小绵羊为什么来岛上那么久

都没有长胡子

再想想那天晚上两人的双簧

配合得如此天衣无缝

会不会小绵羊本来就不存在

而是大头分裂出来的

自己内心的阴暗面

第九还有结尾大头醒来

珊珊对她说

电影原片段

(船走了,人等不了)

怎么看都有一股诡异的感觉

而且就算大头昏过去了

也完全可以把他带走啊

而且影片中的很多片段都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由这众多点所连接出来的画面

仿佛都在说明

其实一切都在那艘大船被大浪吞噬后不复存在了

而孤岛上发生的一切也都是幻想

而最后大头掉落山崖也预示着他终于

解脱了





小瓜皮扒电影


《一出好戏》到底是怎样一部作品,是戏如其名,还是又一部快餐式喜剧片。其实,如果用喜剧片来解读这部电影有点过于肤浅了。这部影片以灾难为背景,整部影片幽默中又夹杂着荒诞和无厘头,看完会让人反复思索。电影氛围三个阶段进行故事的讲述,和很多导演的一部影片选择公路片的风格不通过,黄渤的这部电影更多讨论的是黑色幽默和人性。

电影起因是电影主人公马进所在的公司要去团建,在海上遇见海啸,所有人被冲到了一个荒岛上。这让他们相信了之前的新闻报导,陨石装上了地球,世界末日了!在这种局面下,制度重新洗牌,一切归零。司机兼导游的小王、公司的张总,还有黄渤扮演的上班族马进分别成为了这座荒岛上的王。小王因为有野外生存经验,又当过动物管理员。靠棍棒管理。大家进入原始社会,他成了荒岛上第一个王。这同样是电影的第一个阶段,正是印证了黄渤想要传达的电影层次递进的概念。

张总因为不甘,带着一部分人离开。并找到了因海啸打翻的游轮,上面物质齐全,还有渔网可以捕鱼。并制定规则,用游艇上的扑克牌充当货币。张总成了荒岛上第三个王。靠经济体系管理。这群人从原始社会进入农耕社会。这是全片中荒诞时刻的开始,黄渤把影片的设定放在了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世界里,让电影更好拍摄,场景和人物都相对单一,这对他的电影处女作来说,是相对比较好开展的地方。

马进有一张中奖彩票,兑奖的最后一天,在彻底绝望之际,天上落下了很多鱼。让快要饿死的他们活了下来,并将鱼晒成了鱼干,与其他人交换,获取资源。让小王和张总两边互相消耗,马进坐收渔翁之利。靠表弟的汽修技术,建立了人群中的信仰。马进成了荒岛上第三个王。从前面的生存、经济最后转到了政治,大家进入了现代社会。这段很有政治讽刺意义,也是现代社会里营销手段的惯常策略,通过熟知人们的需求,第一个能想到资源的人就容易获得利益,即便是在当下社会也是如此!

电影有很强的寓意和讽刺性,不仅模拟出了人类文明进程的三个阶段,影片中的每个人物都有很鲜明的代表性。老潘代表的见风使舵的马屁精,史教授代表了为当权者唱赞歌的无耻文人,张总始终是资本家的嘴脸,有的人充当打手,有的人扮演逆来顺受的底层民众。这些人不论人类进化多少年都将存在。最亮眼的应该是张艺兴扮演的表弟,一向温顺的他,在发现世界没有灭亡的时候,彻底黑化,决定饿死其他人,带着马进和威胁张总得来的公司转让协议离开荒岛,而最后在所有人获救后,进入了精神病医院。

马进也不在是主宰一切的王。这种反复的喜剧冲突性,正是影片最吸引眼球的地方。故事揭露了社会和人性的本质,处处透漏着讽刺,在现代文明社会时,人们很多时候为了外在的面子、人际关系还可以进行伪装,但真正脱离开来这这外在的束缚后,人心的贪婪无边一览无遗。不得不说,黄渤的想法具备了一定的超前意识,只是这部影片里的笑料稍显不足,整体立意单薄了一点。如果故事趣味性更多一点,结合故事的发展和内核,真的可以算得上是一出好戏!


极品娱乐


终于,经过漫长的宣发期,《一出好戏》来到了观众面前。

黄渤终究是黄渤,是那个做得了主持,当得了金马影帝,现在还能当导演的处女座黄渤。处女座虽然被网友疯狂吐槽,但始终掩盖不了他喜欢追求完美的优点。

所以黄渤是较真的,他的导演没有像一些跨界演员那般,显得有些玩票,靠着一众流量朋友,给片子疯狂加戏,也不会因为一些噱头,而故意把片子说成一种情怀,让人们为情怀买单。

尽管他是第一次导演,但你能看得出他对剧情的把控有多较真。

影片本身是一个荒诞喜剧,从这点就可以看出,黄渤显然不想做大众都喜闻乐见的喜剧,毕竟这类的片子,他演的太多了。

片子主要是围绕着灾难发生以后,所有人被困在岛上生存的一系列故事,而黄渤赋予了故事生存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用来表现他对人性的刻画。

既然是荒诞喜剧,就免不了对其中的人性产生嘲讽,片中有几个镜头尤其强烈,也最能展现黄渤的导演实力。

1、对专家的嘲讽

片子开场就是陨石划过,从太空坠落,而伴随着这一画面的是电视机里的专家发言,专家宣称虽然国外的各种消息显示陨石坠落会令海平面上升一百米,但是专家说这种事情是绝不可能发生的。

这里有三层嘲讽,第一层嘲讽,就是我们时常说的专家其实只是砖家而已。而第二层嘲讽则在所有人被困在岛上的时候显明出现,原来那个口口声声说着不会发生任何陨石坠落的专家就是这群受难者之一,自己搬起的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第三层嘲讽,则是在岛上开始以劳动力为强者的时候,专家认同着脑子比胃重要,却狼吞虎咽的吃着别人给予的鱼,言行不一。

2、对资源为强的人的嘲讽

当脱离现实世界以后,沦落到这个岛上的所有人,从这一刻开始,身份都变成对等的了,所以你会看到原来趾高气昂的老板也只能沦落到听一个小司机的话,因为他是这里生存、劳动能力最强的。钱在这里,就是个笑话。

但是当司机成了这里资源最强的人的时候,老板靠着脑力,把岛上人们从“上古文明”带到了“农耕文明”,这时候他开始用扑克牌作为通用货币,开启了对等交易,随着老板这边的收成越来越多,司机这边渐渐资源枯竭,打到的鱼也渐渐得不能够维持生活,所以很大一部分人被挖走了。只会单纯的靠体力,不去思考,也会沦为一种笑话。

等到老板快要一家独大的时候,黄渤饰演的马进站了出来,靠着现代的光电,以及一系列仪器,比如手机,垄断了市场,成为这个岛上说话份量最重的。

而等到马进独大的时候,船出现了,意味他现在建立的一切,都要变成泡沫了,因为一切都只是暂时的,永远有更好的出现。而像他说的,冰淇淋要化了。

资源就像一个转盘,转到谁手上,就对谁疯狂的嘲讽。

3、对人性的嘲讽

比较明显的就是王迅在其中展现的角色,原本是在老板跟前溜须拍马,狐假虎威的一个人,等到司机变成领头人了以后,立马开始拍起司机的马屁,老板重新靠着资源取胜的时候,又做回了老板的马仔。

还有一个人就是张艺兴在里面饰演的小兴,原本是一个天真无邪的男孩,但因为黄渤的背叛,开始慢慢的黑化,到最后知道可以走的消息,强迫老板签下了不平等的合约,甚至在那之前,为了不让自己再变回弱势,将司机说成是疯子引导大家攻击他,这一切都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而最后,成功回到现实世界的小兴已经疯了,成了精神病院里的一员。

在这里有一个细节是,除了小兴以外,精神病院还多了一些整齐喊着口号的人,大概也是因为在生存的这段时间内,遇见了和小兴他们差不多的事情而发疯。

4、对谎言的嘲讽

黄渤在片子中反复出现过谎言这类场景,比如一开始的彩票,他没有告诉小兴,却告诉了舒淇,结果回到陆地上以后,被狠狠地嘲笑了。

又比如说在众人第一场狂欢的时候,小兴在那边说的,我们原本是坨屎,但现在灯一照,就是冰淇淋。

黄渤在幻想和舒淇嬉戏的时候,画面呈现出来的有些泡沫感,像是在嘲笑着说,这幻想一触就破。

司机被说成是疯子的那场追逐戏,讽刺意味就更加浓厚了,整个画面是倒转过来的,所有人在天花板上追逐,象征着虚幻,人们被谎言所骗,在虚幻的世界里生存,在现实世界里站不住脚。

而黄渤在被舒淇求婚的时候,也是如此,舒淇说着我再次相信爱情了,我们之间没有谎言,可笑的是,黄渤才刚撒完谎。但也是这谎促使黄渤觉醒,让他知道什么才是真实的,只有回到真实世界后还依然相爱,那才是真实的。

黄渤就是那个黄渤,什么都想做到最好的黄渤,这么多年的演艺生涯,他没半点坏名声,这次开启的导演生涯,我想也依然会是那样,毕竟他所展现出来的,可能远远还不止这些。

顺便说一句,黄渤这样好的电影值得夸,而隔壁情怀电影,真的是骂都懒得骂。



白里亭


黄渤导演并且主演的电影“”一出好戏“上映,取得了用户非常好的评价,有的人说反映了一个社会,有的人说反映了人性,从管理学的角度有以下几点跟大家分享:

一、需求的变化和升级。

1、 从最开始打架被困荒岛,由有经验的小王担任负责人,满足大家最基本的物质和生存需求,小王每天口中就是两个字”生存“,可以说第一层管理就是满足人的最基本物质需求,只有满足这个需求才会有人跟着你。

2、逐渐的原来具有管理思维的”张总“开始凸显社会中的管理思维,合理分配,按劳分配,按需分配,等价交换是张总顶出来的规矩,同时张总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所以人的需求升级到了第二种需求,等价交换”公平“分配。

3、“马进”由于自己的财富梦破碎,所以决心要改变,同时又赶上龙卷风给他带来了很多鱼,他说了可以带领大家走出困境,找到”新大陆“,找到希望,充满希望才有未来。人的精神需求升级为真正的希望。

所以真正优秀的管理者,张口闭口谈的就是希望,你们公司的希望在哪里?每个员工的希望在哪里?有了希望,一群人才会快乐的在一起共同朝目标前进。

二、管理的升级。

1、一开始小王的管理实武力镇压管理,大家一开始屈服于它的淫威下,所以管理的最底层管理办法就是武力镇压,暴力镇压。

2、管理的第二层次,张总创立了金融模式,可以让大家进行一般等价物的交换,大家都觉得公平逐渐取代了小王的暴力镇压管理方式,所以制度和模式的管理是第二层级的管理

3、第三层级的管理就是情感的管理,马进通过给所有人希望管理了大家的情感,让大家更加的团结和开心在一起。其中又一个桥段更能反映情感管理的重要性:就是小兴知道真相想回去现实社会的时候,企图吞了张总的企业。就是利用自己可以修好手机放了一段张总女儿的视频,张总马上答应把他个人明显的财产转给小兴和马进。这就是情感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三、人性的善与恶。

从船被困在海岛上,到大家绝望认为世界已经不存在的时候,有太多的任性善恶的表现。

1、马进,主人公总体表现的是一直善良的代表。从开始找出路到找被骗恼羞成怒,到后来的励志崛起的过程,始终表现的都是比较真性情的一面,到最后小兴想独吞张总的财产时候,也是良心的觉悟让他没有这么做。

2、小兴,第二男主角。从开始的善良小白兔到最后的内心黑化,人性的善良到最后的作恶。这个都是现实社会的欲望体现,欲望会吞噬人本性的善良,所以没有抵制住欲望的人就回逐渐表现出人性恶的那面。

3、姗姗,从出现困境到最后都是保持镇定和相信美好的女孩。最后她说出从绝望到相信爱情,说明她内心一直心存善意,心存善良。

4、张总,具有管理才能的人。困境的出现并没有挡住张总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才能,依然能在艰苦的环境中找到商业机会,纯粹的一个商人,没有善恶,只有利益。

5、小王,纯真的小白兔,心中很直接没有恶意,但是思维层级不够所以无法掌控到最后。

四、舆论的重要性。

1、遇到困境时候,教授说可能就是世界末日了,大家情绪的传递逐渐都开始相信这件事情,相信世界末日

2、大家饿肚子的时候,也是有人用户小王当领导,大家开始簇拥而上舆论最后达成了这件事,虽然很多人知道小王不适合当领导

3、张总在想自立出去的时候,就是通过一番演讲:人应该怎么活着,让很多人相信张总的话,相信张总可以让她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跟着涨总走了

4、马进也是通过公众演说,带着大家找到希望,找到新大陆,大家就相信马进

5、舆论重要性表现最明显的时候就是马进、小王、小兴同时看到大船的时候,舆论始终不能相信小王说的是真的,所以说真相并不一定是真相,但是舆论说它是真相的时候也就是真相了。

当然这个电影还说明了很多很多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感悟,我门真心的祝福这么有内涵的一部电影可以唤醒人心,可以给我们每个人都带来收获。


奇闻趣事观世界


一出好戏是黄渤自导自演的处女座,作为处女座的黄渤对其作品也是吹毛求疵。反反复复修修改改的,最后还删除了最好朋友孙红雷的戏份。就连电影名字也是最后才确定下来。期间用心良苦不言而喻!

黄渤不愧是黄渤,人生第一部电影就带给大家的太多太多了,这绝对不单单是个不痛不痒的喜剧电影,通过这个电影,你甚至能看出来导演所要展现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所要表达的人生在面对不同情境下的心理挣扎、对欲望的追逐、对真相的反抗、以及最后内心的舒适与升华,我相信,这将是2018众多好电影里面,最有深度的电影之一。是为数不多的可以看三遍的电影。剧中的很多角色塑造的都很鲜明,我只挑一个来说,那就是身份为公知+专家学者的史教授,这不是主角,甚至男二男三都不是,但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配角。

史教授在剧中是个经常上电视广播、满口引经据典的典型知识分子、专家学者,他的角色几乎存在于电影中每一次的转折和矛盾点中,在这里,我说一下史教授在剧中的四次打脸。我认为剧中的史教授一共有四次打脸,第一次是电影开头,在包括美国、法国在内的多国专家都论证了陨石撞击地球的可能性之后,史教授在座谈节目中仍然谈笑风生的说这是个“极小的小概率事件”,在他看来根本不会发生,让大家大可不要为此担心,嗑瓜子买汽水,该吃吃该玩玩。结果公司一行人的船在出海嗨皮时,正好遇到陨石坠落引起的一百米高的风浪,一下子把所有人拍在了一个原始的荒岛上——当众人猜想原因时,史教授这才反应过来,怯怯地说可能外国专家才是对的,但这个时候他们已经身处孤岛,眼前一片荒芜。就这样,史教授用一次黑色幽默拉开了大家痛苦而荒诞的求生帷幕。

第二次打脸紧接着第一次,在公司一行人在困到小岛后,史教授断言外面的世界已经不复存在,作为一行人中学历最高,知识程度最深的一个人,他的言论对一行人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世界已经不复存在的推论就此诞生,在四处都是荒岩野丛的情况下,大家由近及远,推己及人,由眼前的荒芜到想象到世界另一端也已经荒芜了,很自然的也意识到世界可能没有了,于是,史教授的这一推论又经过大家的认可和传播,奠定了全电影的历史背景,解释了之后在荒岛上一系列看似荒诞的故事发生的合理性。

困到荒岛上,一切在现代城市的生存规则都变化了,在这个吃野果子,住洞穴、取暖靠火堆的原始环境里,有多年野外生存经验的小王迅速占了上风,而金钱在荒岛上已经失去了效力,昔日的领头羊、公司领导人张总,他的人气和势力迅速下降,最终小王成了大家的领头人,但小王当导游时还好,当了领头人逐渐暴戾苛刻起来,比如有次马进没有带食物进山洞,就遭到了小王大声的责骂和惩罚。史教授的第三次打脸就发生在这个时候,当小王与张总两位新老带头人意见发生分歧时,小王先是把手中的烤鱼甩给史教授,史教授心急的狼吞虎咽了下来,然后小王抓起史教授手中的烤鱼摔倒地上,大吼着是尊严重要还是肚子重要的时候,史教授默不作声,在那一刻,也就默认了肚子重要,甘愿放弃尊严。

张总因为跟小王闹翻,带着包括黄渤、小兴等一行人从小王处离开,把大家安家在张总事先寻到的一艘巨大的、装满很多食物和用具废船上,于是,史教授开始了他的第四次打脸,也可以说是变节——有天小王带着史教授在内的他的团队去张总的大船上要吃的,小王和他的团队被张总的团队赶了出去,但史教授带着一句“识时务者为俊杰”躲在船舱留了下来,谄笑不已,重新跟随了张总,跟随了更多的食物和更好的生存条件。虽然史教授后来又跟随的黄渤,但那不叫变节或打脸,因为黄渤用计谋引领了大家走向团结和走向生产,而不是继续剥削和内讧。

综合来看,电影中的史教授刻画的形象而生动,虽然是知识分子,大学问家,但跟我们古代中知识分子天生就有的那种倔强和拘谨是绝不一样的,他的心思反而是最灵活的,骨气也是最弱的,小王把他吃的鱼打翻他不吭一声,问他尊严重要还是肚子重要时,这个引经据典,满口仁义道德的史教授一直沉默,同时也是最趋炎附势的,张总在的时候拍张总马屁,小王得势时巴结小王(并讽刺挖苦张总),看到张总那里的食物多,又从小王的队伍中最先变节投靠张总,在张总跟小王各自带着队伍理论时,史教授被小王打翻在地,又慌慌张张向张总告状,从而成了火拼的直接导火索(根本导火索是食物资源的不均衡配置)……黄渤用诸多细节,刻画了史教授这个角色,在和平年代掌握着话语权,但不尊重科学,闭门造车;在遇到困难时像墙头草,谁得势就倒向谁。可谓是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好大的一个新疆


讲好一个故事不容易

《一出好戏》,我看到了黄渤的野心,想讲一个很大的故事,结果故事没有讲好。不过,讲好一个故事确实不容易。

电影《一出好戏》似乎想用一个看似荒唐的剧情,再现人类文明和人类历史。一个陨石碰撞地球后,把一群在海上观光的男女拍到一个小岛上,所有身份,财富全部清零。

从钻木取火,采撷野果,捕鱼为生到、以物易物到货币诞生,还暗示了房地产的重要性,有居所则决定了话语权和社会地位。当然必须用感情戏老段子来煽情,一个屌丝男,怎样励志抱得美人归。大美女舒淇演的角色同质化太严重。编剧已经没有心思来琢磨这些细节了。

在有限的镜头里表达太多的元素,就像一个新教师,总是担心课讲完了,下课的铃声还没有响,在一节课里准备了太多的内容。《一出好戏》就是让听众吃“限时大餐”,吃到嘴里,还未来得及咀嚼就吞了下去。

相反,同期上演的日本电影《小偷家族》,则很缓慢,很细致和耐心地在给你说一个故事的。没有大段的对白说教,有点拍纪录片的风格,一个一个的镜头、场景、对话,显得从容不迫,慢慢牵动观众神经。特别是最后定格在一张脸上,情绪慢慢释放,看着眼泪从眼角边渗出,让观众跟着落泪,不知不觉立场站到小偷这一边。大家直接被带入剧情中,重新反思了伦理与道德。

两个片子一对比,新导演和老导演之间的差别不言而喻。相信以后黄渤重新在看自己的作品,一定会发现这样的问题。他是我喜欢的演员,在《亲爱的》饰那个被拐孩子的父亲,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好演员到好导演,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