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中國有3.41億人在繳納個稅,而不是他們所說的3000萬

昨日,個稅法第八次改革的二審稿確定,起徵點仍維持每月5000元不變,相比於7年前的調整,聽取了各方意見後,把起徵點從3000提高到了3500,這次並未根據“起徵點至6000——10000元”的建議做出調整。

中國有3.41億人在繳納個稅,而不是他們所說的3000萬

不過,二審稿將稅前扣除項目新增了贍養老人支出,由之前的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四項變成了五項,有網友調侃說,以後孝順爸媽,要記得開發票了。

起徵點維持5000元,原因竟然是納稅人數太少?

對於起徵點維持5000元的決定,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相關負責人給出了一個比較含糊的解釋:“看個稅,不能單純考慮一方面因素,而要綜合考慮各方面要求。起徵點除了考慮居民基本生活消費支出的變化情況外,還要考慮個人所得稅作為一個直接稅發揮調整收入分配的功能。”

換種說法,可以理解為:5000元已經是高收入了,需要他們繳稅來調節收入分配,否則會對低收入者不公平。

而此前,財政部稅政司原司長劉克崮曾呼籲全民繳納個稅,他指出,我國的個稅徵收面太窄,只有3000萬人繳稅,不到人口的3%,而美國是1.6億人繳稅,佔三億人口的51%,是我們的大約20倍,所以個稅徵收的還是太少。

這樣看來,個稅起徵點維持5000元是合理的,在3500元的情況下只有3000萬人繳稅,提高起徵點之後只會更少,那樣的話就真的起不到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了。

中國到底有多少人在繳納個稅?

官方從來沒有給出過確切的數字,我們可以嘗試通過公開數據計算一下。

財政部的稅收數據顯示,今年前七個月的個人所得稅累計9225億元,同比增長了20.6%,是去年個稅總收入的77%,已超過2015年全年的個稅收入8618億元。

2017年的個稅總收入是11966億元,假設按照3000萬人計算,平均下來,11966億元除以3000萬人,每人繳納39886元。

一人將近4萬的個稅,顯然這個數字不太符合事實。

如果一年繳納四萬元個人所得稅,在不考慮年終獎的情況下,稅前月薪大概需要達到三萬到三萬五,加上年終獎的話,年薪應該至少四十幾萬。放眼全國,達到這樣年薪的人有多少?

顯然,3000萬人繳納個稅的數字是有問題的。那現在究竟有多少人繳納個稅呢?沒有直接的數據,我們就只能根據間接的數據來測算。

今年六月底,個稅改革一審時透露的數據顯示,若個稅起徵點從3500元提高至5000元,就業總人數中納稅人佔比將從44%下降至15%。

這說明,之前就業總人口中有44%的人都在繳納個稅。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2017年中國人口和就業統計年鑑》,截止去年年底,全國就業人員77640萬人。

就業總人數7.76億,44%就是3.41億,這就說明中國目前有3.41億人口繳納個稅,佔總人口的24.5%。

今年前7個月的個稅總額是9225億元,按照3.41億人口計算,平均每人繳納了2705元,每月386元,這才是符合正常邏輯的數據。

假設公開數據是真實的,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國內就業人口中,有將近1/4的人在繳納個稅。

3.41億,是3000萬的11倍,這個數字還算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