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难舍难分——骨折与骨质疏松

难舍难分——骨折与骨质疏松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朋友对于骨质疏松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对于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有了足够的重视。但是有些患者在发生骨折前并没有患骨质疏松,但骨折后反而患上了骨质疏松,那么骨折和骨质疏松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是不是骨折了就一定会引起骨质疏松?

废用性骨质疏松

骨折后引起的骨质疏松被称为废用性骨质疏松,是由于疾病或其他因素导致肢体功能废用或活动受到限制,由此引起骨量丢失并最终表现为骨质疏松。这类患者在骨折后所拍的X线片子中,并没有骨质疏松的征象,往往是等到骨折部位愈合的中期或后期再拍片时,却发现骨质疏松。

难舍难分——骨折与骨质疏松

为什么会发生废用性骨质疏松

骨折后,骨折部位以及肌肉、韧带等结构的损伤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休息,这是创伤后对身体修复的硬性要求,但骨头才不管那么多呢,它会严格遵守骨组织与力学环境之间的适应性:骨量会根据力学环境的改变而增加或减少,以此来适应新的力学环境。

假设腿尚未骨折前,每天回家都要走10000步,骨组织就会根据腿部所受的应力提供给骨骼走10000步所需的骨量。当人们决定每天多走5000步且坚持了三个月,以此来达到健身的目的时,这时,骨组织就会据腿部所受的应力,提供给你的骨骼走15000步所需的骨量。

但骨折后,每天只能卧床休息,原本每天都要走的15000步锐减成了现在的0步,这时的骨组织当然就会毫不例外地减少骨骼中的骨量,这就是废用性骨质疏松发生的原理。

难舍难分——骨折与骨质疏松

如何应对废用性骨质疏松

废用性骨质疏松的治疗与一般的骨质疏松不同,不能全靠药物,治疗的重点在于外界应力刺激的恢复。外界应力刺激可以诱导体液回流,从而调节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性。其次,在外界应力刺激下,可以增加骨血流量,促进骨骼肌的血流循环。此外,在外界应力刺激下可以调节神经及内分泌、影响钙平衡,还可以提高骨组织的营养状况。

难舍难分——骨折与骨质疏松

因此,应该让患者活动起来,在不影响骨折部位愈合的同时,变不动为动,使患者早日离开床,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的进行小幅度运动。除此之外,还可在运动的基础上,使用药物辅助治疗,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骨折之后竟然骨质疏松了?------消化病公益科普1378帖

马医生推荐其恶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