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8 漢學|廢止科舉後遺症:庶民的世界

對科舉制度的考察,也是對人才制度的考察,同時社會民主平等制度建設的問題,整體社會的體制建設問題。個人認為,我們國家的人才培養制度建設應該考慮古代科舉制度背後的深層次原因,這樣才是長遠的發展之道。我極力推薦大家讀一下這篇文章。——論壇編者

現在有個很大的問題:我們對科舉制有非常大的誤解。

我想談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科舉制被汙名化的歷史根源是什麼?大家可能耳熟能詳的就是《儒林外史》、《范進中舉》,我們從中學課本里已經耳熟能詳的故事:范進多少年沒中舉,到了四十歲突然一下子就中舉了,之後就變瘋了。

給人的感覺,考科舉是非常漫長的過程,而且是非常折磨人的過程。那麼在這個折磨人的過程和漫長的科舉應試過程之中,人是逐漸地被摧殘,心理逐漸崩潰,到最後達到瘋癲的狀態。這就是我們對科舉制的印象。

科舉的汙名化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印象?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們認為科舉制的核心內容就是考八股文。什麼叫八股文?把古代的經典,比如四書五經裡面若干的詞、段落拿出來,然後按照非常嚴格的格式寫出一篇類似現在所說的作文。這個格式是非常嚴格的,而且要經過長期的訓練,讀一些經典和著述——主要是朱熹的註釋,以這個為核心來進行作文的訓練。當然這個訓練是非常有難度的,我們知道科舉基本是經過最初的生員考試到秀才,秀才完了經過不斷的考試拿到舉人,最後是進士,進士之後就進入翰林院,或者有狀元、榜眼。

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我們認為最初考秀才的考試實際上是最重要的。八股文實際上就是在童試的過程中被嚴格地訓練,但這裡面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大家可能容易造成誤解,難道科舉制就是八股文嗎?其實科舉制完全不是這樣,科舉制是分三場,第一場八股文;第二場是關於經書的考試,實際上包括論、誥、表、判等等一系列的內容;第三場叫策問,也就是給你提出很多所謂治國安邦、國計民生的題目。第二場,什麼叫誥?誥就是皇帝給大臣發佈的諭旨,你要模仿皇帝的口氣寫一篇文章。什麼叫表?表就是過去的大臣要向皇帝上奏書,你要模仿大臣的語氣給皇帝寫一封奏書,這個難度非常大。你現在給中央領導寫一封信,你讓中央領導看著過得去,這恐怕也比較難。然後模仿中央領導人、模仿總理寫一篇類似對臣下的訓育,恐怕也很難。還有叫判,判就是給你四到五條案例讓你判這個案子。所以你要沒有一定的法律知識和一定的經驗是很難判的。

第三條叫策問,策問一般問的是五道題,第一道問題肯定問你的是傳統關於史學的典籍源流的問題,第二道可能會問你關於吏治的問題,地方官在地方怎麼去治理?一個地方會採取什麼樣的辦法。第三道問的是怎麼治水,現在我們的高考題目裡也會出現這個問題,你要作為一個地方官,你怎麼去治理河道?江南的鄉試題目裡面關於河道的問題是最多的,因為康熙和乾隆特別重視江南、黃淮治理和沿海海塘的工程,所以經常出這方面的題目,而這些題不好答,技術性非常強。因為明代有一個治水的專家叫潘季馴,他寫過好幾篇關於治河的非常著名的問題,而且非常具體,比如在什麼地方堵這個缺口,是採取疏導的方式還是採取截流的方式,非常講究技術。我們可以想象,如果一個考科舉制的人僅僅會八股,沒有看過潘季馴的治河三書,沒有讀過類似的關於吏治和法律文獻,怎麼可能答出這些題?

科舉制是非常複雜的考試程序,而不僅僅是八股。八股相對比較複雜,程式是非常複雜的,所以做一篇八股文是非常難的,但是除了八股文之外還有很多關於法律、國計民生的問題,我們過去叫經世學,不知道這些學問,我們就很難對科舉有整體的理解。這是我想跟大家說的第一點,八股是被妖魔化了、科舉的妖魔化,僅僅被侷限於八股文的理解上這是非常錯誤的。

八股文,我想跟大家說的是,八股文最初的考試確實很難,難在“截搭題”,比如把孔子的一句話和孟子的一句話——兩個人不同的人、而且不在一本書裡,混搭出在一道題裡,這兩句話之間沒有任何關係,沒有遞進的邏輯關係,而且意思完全不一樣,讓你寫一篇文章你寫得出來嗎?這就為難人了。為什麼要出“截搭題”?是怕抄襲,比如把論語看得很熟,上下關係、脈絡、註釋,包括朱熹的註釋都看得很清楚,那出的題就容易被抄襲,所以用“截搭題”的方式為難考生。“截搭題”非常難,在考試的整個過程裡,第一場因為太難了,所以有的人一輩子幾十年都考不過去,這種可能性非常大。但是也有很聰明的人,他掌握這個技巧之後很快就過了。所以當時有人討論科舉制為什麼不應該廢除的道理,現在很多封疆大吏都是從科舉出來的,為什麼這些人都那麼有本事,比如曾國藩、李鴻章,都是經過科舉考試的,如果都只是懂八股文,怎麼可能出現這樣有名的人才?

將八股文等同於科舉,是非常大的錯誤,而且這個錯誤已經變成了我們的常識,這個常識一定要被重新顛覆掉,重新加以解釋。我覺得這是要跟大家交流的。

考試內容被汙名化,很大的原因是我們要改革,在西方的壓力之下,我們改變我們的制度,在改變制度的過程之中,我們要把很多的事情,過去傳統的東西往極端去說——不往極端去說,改革是沒辦法推行的。包括廢除科舉的時候,非常有名的康有為專門為廢科舉上過摺子,聳人聽聞地跟光緒皇帝說,八股再不廢除的話我們就要亡國了。他用非常具有煽惑力的排比句式說,中國人種不行是因為科舉,中國要亡國是因為科舉,中國人的身體不行都是因為科舉,因為科舉折磨人幾十年考成老頭身體不行了,人種因為考得太多了,身體不行了,人種必然也沒法跟西方很尚武的國家進行比拼,那麼也就不行了。就有點像當年纏足一樣,纏足他做了非常聳人聽聞的推測,因為中國有一半的人是婦女,如果一半的婦女纏足,纏足生下來的孩子都是畸形兒,至少中國一半的兒童都是殘廢,就因為中國一半的兒童是殘廢,所以中國人在世界上沒辦法立足,沒辦法跟西方打仗……其實這都是沒有科學根據的。纏足的女人一定會生出畸形的兒童沒有任何證明,但是他整個邏輯和論證都是按照這個方向走,用聳人聽聞的方式來達到他對改革的預期,這個是很重要的。康有為說就是八股害人,時文害人,後面是不是有策論,是不是有誥、表、判,這些他都完全忽略不計了,所以給我們的印象就是八股,這是非常大的一個問題。

張之洞後來開始把八股改成策問,沿著康有為的路子走,光緒皇帝終於接受了觀點,把最後第三個策問替代八股文變成了主要的方式。而且張之洞認為,應該遞減學額,慢慢的最後直到廢除科舉,用學堂取代科舉。一會兒我想跟大家交流,學堂和科舉之爭到底利弊在哪裡。科舉廢掉之後,為什麼中國的教育越來越差,中國的教育越來越失敗,實際上跟廢除科舉的學堂教育出現了很多缺陷有很密切的關係。

第一點,八股等同於科舉,我們所謂的這個常識是有問題的。第二個要推倒的常識就是,把科舉僅僅理解為一種教育和考試製度。這是非常大的誤解。其實,科舉是非常複雜的綜合性體系,不僅是教育的制度、考試的制度,同時是官僚選拔的制度。為什麼叫科和舉?科舉並列,科是一種考試、教育,同時有選舉。所以有的老外說,中國的科舉制度就是中國民主制度的雛形——當然,這是有點聳人聽聞——但是,確實在民國的時候有很大的爭論,科和舉結合在一起就是中國的代理制度。但是如果把科和舉分開,只是把它看作科,考試的制度、教育的制度,那是對科舉的非常大的誤解。因為“舉”這方面,選拔官員是非常重要的制度,那麼,這個制度通過選拔會確立你的身份,你的非常重要的官員身份。現在我們老在講所謂的治國理政,通過科舉考試在每個位置、每個層次裡都有你官員的位置,而且通過科舉選拔的制度,把官員身份合理地分配到不同層次和階層。

舉個例子,要是考中秀才,基本沒戲,不能當官,但是秀才在地方上可以免除勞役,甚至可以少交稅,在地方上的地位非常高,大家都很尊重你,你在地方就變成了一個士紳;如果考上舉人,就可以當縣長、縣令,馬上變成了中層幹部;如果再往上考到進士,馬上變成了中央領導,就是所謂的翰林院大學士,你就變成最高一級的,皇帝的左膀右臂,變成了上層的官員。所以科舉制度實際上舉是非常重要的,選拔人才和官僚身份分配的問題,不僅僅是考試。

經過身份分配的最重要的功能是科舉制,我們往往把這個功能給忽略掉了。第三個部分也非常重要,促成了身份制上下的流動,使這種身份不是固定的階層。所以中國為什麼沒有貴族制?貴族制就是說你終身的就是貴族,子子孫孫都是貴族,會享受爵位和爵號,佔有的資產也是固定的,但是中國為什麼經過宋以後,叫唐宋轉型,宋以後徹底的署名化之後,所有官員的身份都是流動的,這是由科舉制帶來的非常重大的突破,為什麼可以流動?第一,官員不可能當一輩子,你會退休,退休之後你從中央官員回到家鄉轉成士紳,你就為家鄉服務,它是循環流動的體制。底層的普通百姓,哪怕有的人考一輩子考不上,就是活該,但你考上了你就有可能成為像曾國藩這樣的封疆大吏,所以你的希望總是有的。

而且中國的科舉出身,有人做了一個統計,比如何炳棣先生,他寫了一本非常著名的書,科舉上下流動體制。至少在一個相當大的比例上,所有考中科舉的這種最大的封疆大吏,他們最初的家庭都很貧寒,都是從貧民上升到很高的位置,但是貧民也是流動的,可以升得最高、但同時也會降到最低。曾國藩為什麼能抵抗太平軍這麼多年,就是因為他丁憂在家,他是在家裡邊當士紳的情況下,來抵抗太平軍的,他就是普通的家裡面的士紳。但是他抵抗太平軍之後他的位置又上升了,是這麼一個循環的過程。但非常重要的一點,科舉制到最後實際上是身份的流動性的制度。你當了再大的官,你最後指向你的出生地,這樣就保持了中國農村教育體制,很大程度上的高水平。我們現在老是提到所謂中國農村的空心化,就是沒有好的教育人才留在農村,當然誰都不願意去農村,沒有一個機制保證他。科舉制就能保證這個機制。比如你考中秀才,考中秀才並不意味著你能往上走,你能出來你的家鄉,你只能在家裡當一個士紳,但是你的地位會非常高,所以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你現在就不能保證,大學生全跑城裡去了,誰也不回家鄉,回家鄉當村官是為了跑更大的城市鍍金,你要為了去更大的城市你才假模假式的當三個月的鄉官。難道說我這回到家鄉我就不走了,我為家鄉人民造福,你的鄉村教師工資那麼低、待不住,沒有一定的保證。但是秀才要在家鄉里面通過教書,你的收入是有保證的。比如說還有地方的資助,比如說宗族會資助你,還有學田,專門的宗族提供學田為你服務。還有專門為科舉制保證的制度,給你提供路費,給你提供到北京住宿的地方,北京叫會館。要跑到北京會試,鄉試一定在省城,從家鄉到省城的路費誰出?都是地方集資,有些慈善組織大家提供這個東西。

所以整個的制度是非常完善的,而且是非常有效的制度。所以我們把科舉制理解為八股、時文,范進中舉的印象,實在是太糟糕了,對科舉是妖魔化的東西。這是我想跟大家交流的第一點。

科舉為什麼是個好制度

第二點我想跟大家簡單談的就是,科舉制為什麼是一個好的制度?我認為,科舉是非常優秀的制度,廢除它,中國教育和官僚的選拔體制最後就崩潰掉了,而且到現在也不是一個很好的制度,就是因為科舉制被廢除掉了,這是我的一個基本觀點。

成為一個好制度,前提必須要有一個好的階層去掌握這個國家的命運和命脈。在古代就是所有士階層,士是通過考試選拔出來的,原來的選拔是通過所謂的推舉,但是推舉有個很大的問題,難免受到一些關係戶、或者拉拉扯扯的這樣一種限制,搞關係。還有,推舉一個貴族——我們知道,宋之前還有貴族,受貴族地位本身的限制,平民是沒有機會進入到被推舉的行列裡,這是宋以後最大的轉變、變化,沒有一個好的制度來保證貧民進入到上層,怎麼能保證相對的公平?士階層的出現和越來越強化,到了宋代以後,都能影響到皇帝的執政,這是科舉制的一個最重要的保證。階層本身的出現和它的完善,甚至從貴族到平民的轉移,這段歷史太複雜了,今天沒有時間展開。士階層的形成是非常漫長的過程,士階層本身的出現和形成是跟科舉制度本身的完善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它變成了一個好制度的前提。好制度的建立當然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士階層也是非常漫長的過程。

我剛才提到,士階層一開始並不是跟老百姓接觸很多的階層。我們知道,儒家孔夫子很重要的特點就是,他本身是平民的代表,教育者。孔夫子當時所謂有教無類的說法並不為大家所接受——因為,即便到了秦漢以後還是有貴族,貴族包括掌權者需要有人給他提供一種他掌握政權,或者說當皇帝的理由。儒家在某種意義上,孔夫子——我們知道惶惶如喪家之犬,所有的他講的這些東西都沒人聽。但是在漢朝的建立過程之中,皇帝意識到了,必須有人論證我皇朝建立的正統性,否則我的皇朝沒辦法往下來維持。儒家在這時候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就是提供合理性,比如說為什麼要當皇帝。那時候的儒家為了這個目的,製造了很多假的經書——那時候叫讖緯,讖緯就是編造了很多東西。比如說編造的神話,孔子在魯國的門前,上面飄了一個血書,血書上面寫的就是劉家人應該當皇帝,像類似這種神話很多。所以,我們現在不要以為儒家一開始就是非常實事求是的,非常具有人文氣息的一幫人,實際上他們也是為了劉家當皇帝說了很多假話。而且他們的經書研習是非常專門的、古典的,老百姓沒辦法接觸到。最初我說的到漢,到唐宋,宋代以前的儒家,為什麼我不認為對老百姓影響有多大,都是因為他們在上層的裡面唸經書,為皇帝的合法性製造輿論。因為我們不知道怎麼樣來讓老百姓接觸這些東西,所以我一直不認為,現在很多的新儒家認為,自古以來儒家佔有多大地位,儒家有多麼大的影響,我不同意這個觀點。

從漢到唐,唐代儒家地位很低,很多皇帝都信佛,也有皇帝信道家,儒家在這裡面的地位並不是很高。宋以後儒家的地位提高了。為什麼會提高?我只講一點,過程很複雜。朱熹曾經在他的文章裡面提到了,得讓老百姓有祭祖的權利,祭祖原來是貴族的特權,皇帝有祭五代以上祖先的權利,大臣沒有,但是老百姓是沒有的,這是特權。但是朱熹寫了一本《家禮》,認為“禮”應該往下走,讓老百姓有這種權利,跟上層相對平等起來。一旦老百姓有能力去祭祖的話,這就是不得了的事情:首先家裡就有祠堂了,一個宗族一個大的家族有更大的祠堂,在更大祠堂的情況下必須要修族譜,你才知道你的祖先脈絡是什麼,你修了族譜之後就“敬宗收族”,老百姓慢慢就聚攏起來了,形成非常大的集團。你在集團裡面談儒家的思想——後來宋叫鄉約,宣講很多理念就有了一個平臺,如果沒有祭五代以上祖先的這樣一個越滾越大的雪球祭祀體系的話,儒家的思想不能下去,老百姓憑什麼聽你儒家的指揮?但是有了敬宗收族,大滾雪球似的運作,儒家思想一下子就下去了,就變成了老百姓耳熟能詳的基本倫理、觀點,就可以解說了。否則大家都到宮廷裡面研究高深的學問,經書的註釋,老百姓沒有關心的。

儒家的精髓就是怎麼能協調人際關係,是日常生活當中的技術、倫理、道德相互之間的關係怎麼相處,而不是很高深的形式上的思想。你看《論語》,看孔夫子哪裡提什麼高深的道理?全是講我怎麼跟朋友相處、怎麼跟父母相處、怎麼跟子女相處,都談過這個事情。那麼,這個事情怎麼變成了老百姓都知道的事?必須通過一種家裡的程序往下走,這樣就下去了。所以為什麼科舉制必須得有好的制度作為背景,就是因為宗族的出現。宗族在宋朝出現,變成老百姓能接受儒家的基本倫理道德觀念、相互之間相處的規則和原則的一個平臺。這個平臺出現了之後,我們就可以談科舉制度為什麼是好的制度了。

成為一個好的制度這個前提已經有了,這個好的制度作為平臺搭起來了,就涉及到了皇帝怎麼來治理國家的問題。原來是通過推薦,孝廉、孝子推薦到中央,現在覺得那是一個容易作弊,我淨推薦我熟人,我互相知道的,可能這個熟人未必是很有才的,但是我通過這樣的熟人關係把他推選上去;還有一個就是侷限於貴族,都是貴族自己在這兒把自己的子弟推薦到中央去了,結果到了中央之後都沒本事,這個國家怎麼治理?所以從效力上,從推舉、薦舉,一直到宋以後的科舉開始,我們必須要通過考試的方式。考試的方式有一個好處,把貴族的這部分排除掉了,老百姓誰都可以考,只要你有能力。還有,基本排除了所謂的拉關係的做法,這樣一排除,整個的制度就被理順了。

宋以後,家禮下去了,有宗族在底下做支撐,宣傳儒家思想,老百姓都慢慢能接受這個東西了,教育在基層就變成了越來越普及:通過私塾、通過書院通過所有的方式讓老百姓知道儒學是怎麼回事,儒家到底是什麼。這個考試也就通過考秀才考舉人考進士的方式,慢慢滾動往下走,就變成一個非常良好的良性互動。

一下子我們就知道,科舉制跟那個好處是配套的,有好的教育制度、有好的官員選拔制度,好的上下流動的體系。科舉制度就變成了中國真正的選拔制度和政治治理,所有治國理政的一個最關鍵、最基礎的一套制度。為什麼是個好制度,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基本背景和脈絡。

具體的我剛才也提到了,我可以舉幾個例子——這一部分的史料非常多,我就舉一個考試的例子。比如雍正七年,江南鄉試——就是秀才考舉人的時候必須要參加鄉試,到省會去考。它的題目有三場:第一場四書五經;第二場就有論、詔、誥、表、判五條;第三場就是策問,策問都是國計民生的題目。其中,包括怎樣做到“誠”。我們搞歷史的、思想史,什麼叫誠,你把誠說清楚,不容易。你要說清楚我們現在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容易嗎?

第二道叫馭吏之道,你用什麼辦法來控制一個官吏?因為江南這個地方經常打官司,你面對官司怎麼能避免?因為有很多的豪門是可以不納稅的,所以很多人就用自己的名字寄託在豪門裡面,豪門為了把他們攏住,說你們可以免稅,但是你得為我幹活,這就叫詭計和飛灑,然後這些人就可以變成免稅,然後就被豪家所控制變成他的家奴,但是國家在賦稅上就會受損失,這種現象非常多。從法律的意義上怎麼處理這些現象?這是雍正七年鄉試題目第三場的第五道題。五道題裡面還有一道題,序號我忘了,你怎麼儲備糧食?我們知道古代有常平倉,有社倉、有義倉,常平倉是國家的,就是相當於國庫在地方上設的儲藏糧食的,到了災難的時候,洪災、澇災的時候發放糧食,還有義倉、社倉,社倉就是老百姓自己的,地方集資辦的倉。那麼這些倉儲、常平倉的倉儲這樣的制度是如何演變的?它的起源是在哪兒?經濟式的問題,對我來說很難,我要把它說清楚我得查資料去。

法律式的題目有,經濟式的題目有,再一個防止基層的官僚侵挪基礎之利,虛報數字,隨意勒派,稽查不清之弊,公務員的職責如何去監控?這是相當於公務員的題目。還有河務塘工,你要詳細評述海塘建築的得失,而且你要從水利學的角度去談,江南一帶的防水防澇海塘工程的建設問題,這個相當難。現在的高考哪有這麼難的題目?比現在的高考題目棒多了。裡面涉及到的國計民生各個方面,再加上你對經典的把握,有人文有社會科學,還有社會科學的各個門類都有,給我題我答不好,我雖然是教授,我得準備一下,你給我題目我得答得讓皇上滿意,比較難。

第二,光緒二十四年會試的題目,第一場四書、第二場五經,第三場就測五道,比較實用的問題,比如說古今學校的一統,古今學校的,具體討論朱熹有一篇東西,學校共舉義,還有一篇也是宋人的東西,學校論,這個之間的關係是什麼?誰優誰劣。第二個題是團練之法,這個題目說(三代以上兵出於民,人盡之兵,國無養兵之費;三代以後,兵以民分,費日多而兵亦弱,有時團練民兵則鄰里騷動,其故何以?)就是說三代以上是兵民合一的,平常老百姓耕田,然後戰時就當兵,後來把兵和民分開了,我專門養兵,但是養兵的費用越來越多,但是為什麼戰鬥力越來越弱,你能給我解釋嗎?團練練兵的時候導致了鄰里的騷動,你得另外搞一筆錢,那麼你辦團練明顯的因為太平天國,太平天國涉及到實際問題,馬上科舉裡面就會出這個題,軍事史。

還有經濟史裡面關於錢法、幣制的題目。錢法之壞,莫壞於私銷私鑄,入得其幣,何為善策?私鑄錢你怎麼辦?還有唐有飛錢,這都是貨幣史,(宋有交子、會子,金元皆有交鈔其行用之法如何?能使國用富施,財貨流通,國施錢幣不可已施,而國衡事已為貧富???)什麼道理?古時錢幣少而國衡有餘,後時錢幣多而國衡不足,什麼道理?就像現在的經濟史一樣,錢越來越多,但是財富越來越少,什麼原因?當代的經濟學家恐怕都很難回答這個問題,類似的題目非常多。當然,例子舉起來就沒完沒了了。我舉例子就是說明,科舉制內容是非常複雜的一個東西,不是八股文章所能解釋的,這是需要特別地加以說明。

這是我想跟大家交流的第二部分。

科舉的代議制內涵

剛才我也提到了,實際上科舉制不僅僅是考試製度,還是身份分配製度,甚至是區域性的代議制度,因為科舉制名額的分配是按地區走,相對照顧到公平性,比如江南是出人才的地方,但是江南的名額雖然是最多的,但是相對就考生的比例和給的名額之間差距是非常大的。一萬個考生裡面出那麼幾個人,但是給貴州、雲南和廣西這些偏遠地帶的名額就相對多一點。多不會太多,但是考生少,名額給的相對多,所謂考生和供求比例之間就比江南還要大,這是相對公平的。但是有人認為這導致了人才積壓,因為江南人才太多,太優秀,所以就變成很多人考不上,但考不上科舉之後也造成另外一個現象,清代有一個最重要的特點,清代的學術史非常發達,很多人做考據學,都坐在家裡面關起門來,但是必須家裡面要富庶,他去做了專門的學問,所以也導致了清朝的學術非常發達。基本上我們知道,有揚州學派、常州學派,都在江南這一帶,也導致了學術的繁榮,某種意義上遏制所謂的仕途的升遷,反而在某種意義上促進了地區性的學術發達,這是相當辯證的關係,所以我們應該在這樣的角度理解清代的學術和清代的文化發展。

為什麼是代議制度,因為科舉制上下流動,很多人在地方社會里面,擔當的是所謂的國計民生、為人民造福利的角色。比方,辦私塾還是修橋鋪路,等等都是由秀才和士紳階層完成,但士紳階層某種意義上,就是代表民眾利益說話的那個代議的階層,他會提出一些要求,會向縣令、或者更高階層的官員提出他自己的要求,我覺得這就是代議制,這就是中國的民主,不要認為民主就是一票,這是票選。同時也有一種民主的程序叫代議制,必須由某一個階層來代替你來投票,或者來代替你來申訴你的利益、要求。士紳階層就是中國式的代議制,很典型的。當然,我沒有這個意思,一定跟西方的代議制、民主制是一回事,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代議的成分在裡面。代議不能是理想化的,西方式民主也很爛,很多地方也用的一塌糊塗,用在泰國、緬甸經常搞政變,用到非洲更糟,那種所謂代議制都變成賄選,亂七八糟,如果民主用的不好,照樣是爛東西,用好了就是好東西。中國所謂的民主,實際上跟科舉制本身的代議性質有密切的關係。

廢止科舉後遺症

時間的關係,最後跟大家交流一下,也是我這次想跟大家交流的題目,科舉制被破壞的後果是什麼。

跟科舉制本身的性質有關,第一破壞了所謂的科和舉之間的關聯性,原來科舉制是教育制度,同時也是官僚制、待業制度,科舉廢除之後最大的惡果就是把“舉”的部分徹底排除掉了,只是變成了“科”,這是張之洞最大的罪過。張之洞當年搞科舉,他是跟康有為他們提的方案比較一致的,也就是說先用策問代替八股——也就是我剛才說的國計民生的那套策問,他最後提到第一場,後來光緒聽了他的話全部改成策問。後來張之洞說這不行,都改成策問,人文沒法辦,四書五經沒人讀了,中國最傳統文化被拋棄掉了,這不行。張之洞提出的建議是,第一場策問把經書、四書五經擺在最後一場,我覺得這就是中體西用,張之洞提出的原則就是中體西用,中國的文體以西方為用,把技術引進過來了,中國的人文這塊要延續下來,這是非常對的,非常英明的,也就是說把策問的國計民生,一開始我就開始考你這些政治、經濟、中西關係、中外交通這些,一開始就考你,四書五經作為託底,沒有中國的傳統文獻和典籍做基礎,你這個人就不對。但是張之洞的整個的設計,僅僅過了五年,他就跟袁世凱同時上書,光搞策問不行,搞策問現在學堂的教育沒有辦法來協同,所以我們慢慢要把科舉的學額越來越減少,有一部分學校空出來給學堂,這是慢慢地改變科舉的最重要的措施。當然後來光緒說也可以,就這麼辦吧。

還沒過多長時間,突然張之洞說,不行了等不及了,現在外患越來越重,我們被西方人打的不行,必須廢除了,咱們不能再等著學額再分配,再過幾年越來越遞減,全部廢除科舉,全部改為學堂。最後沒辦法了,已經剎的像過山車一樣往下衝,停不住了,最後就一下廢了。廢了最重要的原因,大家一直在爭論,學堂跟科舉的觀念是什麼?學堂能不能代替科舉?後來發現代替不了,學堂都是專門治學,就像咱們現在的理工男一樣,全是搞專門的,法學、經濟學、物理學、光學,越來越職業化,但是職業化沒有人文做基礎,中國人完全變成跟著西方跑的制度,現在也是跟著西方跑,這是教學的內容。

第二,學堂沒有科舉那套官僚的選拔機制,學堂只是養士,而不取士。最近我寫一篇文章爭的就是這個,科舉是取士的,教育完了之後我要給你選拔上來成為一個官員,學堂不管這事,最後給你文憑,走人、愛誰誰,到最後學堂出來最多的人都是一幫理工男,第二最多的是軍閥,都到軍事學堂裡面去了,軍事學堂好學,學了半天之後馬上就出來拿槍當官了。第三是法政人才,搞了一幫法官,到日本去騙吃騙喝,到日本去學法學非常容易,不用懂日文有人給你翻譯,叫示範生,法學示範生回來之後馬上可以教一老一少——中了科舉的秀才往上升不了的老頭在聽課。到最後,實際上選舉這一塊完全被學堂卡掉了,沒有了,第二上下流動的機制被徹底摧毀了。原來科舉制是保證官僚選拔之上下流動的,退休之後回家鄉服務的,當不了官可以一輩子考,不一定就考上了。

學堂是什麼概念?學堂之後拿了文憑之後愛去哪兒去哪兒,沒有人限制你在家鄉當士紳,同時你也不選擇當大官,最後就變成一種職業選擇非常混亂,有人當軍閥,有人當理工男,反正基本流向城市,鄉村空心化,沒有人願意在鄉村待著了,鄉村也沒有身份的保證和文化的基礎。所以鄉村沒有秀才、沒有士紳階層,當然這是革命的對象。我們知道革命政府還要保留鄉紳,到共產主義革命基本上就是打倒鄉紳。毛主席說了四大枷鎖,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族權、紳權,共產革命基本把鄉紳、地主階級打倒之後,鄉村基本上空心化,這是鄉紳階層的滅亡。

最後,代議功能自然消失,最後掌握鄉村政權的全是地痞流氓,沒有文化的人去掌握,所以你的代議,為老百姓代言的這一批人也就不存在了。到最後,老百姓實際上有冤沒處申,有話無出講,變成了非常糟糕的,尤其是經過戰亂之後,近代的革命,鄉村就徹底被空心化。這是第二點,第三點也是最後一個,就是說導致以這個鄉紳品位為標準的一種審美秩序的徹底的消失。科舉是代表審美的一種秩序的安排。所以,錢穆先生有一句話我非常同意,他說中國不要了,中國是沒有階級的,但是有品級、品號,有清流有濁流之分,但是沒有階級,因為是不斷上下流動。一個很苦的平民,也有可能在十年幾十年之後成為一箇中央的大領導,封疆大吏,怎麼可能有階級?地主是有,什麼地主階層都可以有,但不是固定的,不像西方那樣有一個貴族,他一輩子都是貴族,老百姓就是老百姓,沒有西方意義上的那種所謂的階級,但是是有品位的,你考上科舉了就是清流,你考不上科舉就是濁流,你只能為搞科舉的人服務。清流和濁流之分,代表品位的象徵,但是沒有階級未必就沒有品位。

一般的老百姓和有了科舉訓練的、士階層的品位是有區別的,咱們後來把這個區別完全打掉了。現在我最煩的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那些東西一定就是最好的,那可不一定。精英階層喜聞樂見的弄不好就比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東西要好得多,為什麼現在大片裡面全是爛片,都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到最後有品位的東西往往就是很糟糕,文藝片沒人看,都是很小眾的東西。所以品位、流品這個東西,是有一定的制度保證才能有真正的品位。現在把這個制度完全打掉之後,中國真正的文化品位實際上已經被摧毀了,大家沒有標準,清流、濁流不知道,清流往往被當成濁流,濁流被當成清流,最後都一樣黑。這個我覺得是最大的問題。中國目前在經濟上崛起,但是在文化品位上一直得不到所謂的國際承認,咱們自己都不承認咱們自己有品位,追溯原因就是在科舉制度被廢除的一剎那,所謂文化品位的問題已經變的非常嚴重。所謂的城鄉關係的差距越來越大,就是因為沒有所謂上下流動的機制來保證。缺乏真正官員本身的選拔制度,也都跟科舉制度本身的廢除有關係。

總而言之,我談了這麼多,我認為科舉制度本身是非常好的制度,當然科舉制度並不是沒有問題,很多人批的很多,八股文折磨人,還有它裡面選拔的機制,大概的制度沒有問題,我們只能從最壞的制度裡面選擇相對好的制度,包括西方所謂的民主制度也是一樣的。從我自身的感受和閱讀研究史料的過程中,越來越體會到科舉制度確實是非常優秀的制度,我們確實把一個非常優秀的東西給妖魔化了,而且不斷地從小學和中學的教育,妖魔化越來越強化,變成了我們的一個常識。我們現在最重要的是要把我們的常識顛覆掉,要建立新的常識,而不是刻板化的固定印象,不僅是科舉制,其他的制度也一樣,中國傳統的其他好的制度都應該仔細地研究、認真尊重,先敬畏,然後研究它,然後才能發掘它的經歷,發掘其中有意義的東西,變成我們自己的東西,這就是我跟大家今天交流的基本看法。謝謝。

本文轉自:經濟觀察報書評eeoboo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