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空气净化器应当如何选择?

相比外界的茫茫雾霾,室内空气更糟糕!

上面我们提到过,一个人在上班的过程中,即使窗外烟雾缭绕,我们能够真正与之有“肌肤之亲”的时间也不过寥寥。而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室内,或者工作,或者休息。

而对大部分家庭来说,室内的空气质量甚至比室外还要差得多。研究表明,受污染的室内空气中存在30余种致癌物。其中一半以上的致癌物来自户外空气的渗透,或者在开窗通风的时候产生的气体流动,另外,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来源通常也包括燃煤取暖、烟草烟雾、烹调油烟、植物花粉以及室内人为活动等。

吸烟是室内雾霾来源的最主要成分。二手烟中的PM2.5大约占室内PM2.5总量的90%。烟草中含有的3800多种化合物中,例如苯、焦油、尼古丁等燃烧后在人体吸入后的代谢产物都可能会对健康造成伤害。

另外,与外国人的烹饪习惯不同的是,中国人在家庭当中的烹饪大量采用“煎、炒、烹、炸”等手法,这个过程往往能够产生大量的烟性物质,其中就包括多环芳烃这样的强致癌物质。而中国妇女长期处于厨房这样的高PM2.5环境当中,其暴露也不亚于身处严重雾霾中的北京。

那么假设当雾霾来临时,我们躲在房间内,紧闭门窗,真的能把雾霾拒之门外吗?很遗憾,对于PM2.5浓度来讲,室内室外根本没有差别。在没有任何空气净化装置的前提下,室内的空气大多数时候只有可能比室外要差,通常不会更好。

虽然待在室内可以隔绝外界的雾霾污染源,密闭时的那些颗粒,会慢慢沉降、被吸附、被吸收,总的方向肯定是越来越小。但是实际上,这样的理想状况并不真的存在。绝大多数居民住宅的窗户、门的密闭效果还达不到这么好。因此内外界的空气还是可以通过一些小的缝隙进行交换,虽然速度很缓慢,量也很有限。如果一直不打开窗户,室内的PM2.5会逐渐沉降,并吸附在各种物体的表面,如窗帘、墙面、桌面、衣服,尤其是表面积大的如毛绒玩具、毛衣、毛巾之类,特别是被人体的天然“空气净化器”——肺进行净化[LSP1] 。无论如何,当你的孩子抱着毛绒玩具玩个不停时,她所吸入的雾霾可能并不比去雾霾天里奔跑更少。

在家庭当中休息15小时,单位工作8小时,于是在每一天生活中的23小时内我们都生活在不亚于外界的室内雾霾当中,我们在这样的前提下还去关心口罩应当如何购买,真的有意义吗?因此防霾是需要一个完整的体系,不能单纯认为自己已经购买了口罩,防住了眼睛看得见的霾,就万事大吉了。

空气净化器是怎么工作的?

其实空气净化器和肺的功能十分相似,都是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吸进去气体,第二步是在体内进行吸附和处理,第三步就是把处理后的气体释放出去。其中第一步和第三步是简单的机械作用,十分简单,而空气净化器的差别主要在第二个环节。

当下的空气净化器在最核心的第二个环节一般包括以下几种:物理过滤、静电吸附以及混合型。

第一种就是单纯的物理过滤,其实就是通过大风量高压降的风机,将空气通过一层或若干层滤网,过滤掉其中的颗粒物或者可挥发有机物,或者两者都过滤掉。其中的核心部件主要采用的是一种叫做HEPA(高效率空气过滤器)的技术,目前家用市场是最常见的,多数是使用纤维制成(无纺布之类)。根据英国BSEN规范,对于直径1微米的颗粒,滤过率要在85%以上(H10标准,BSEN1822)才可以被称为HEPA过滤器的。HEPA根据率过滤的不同也分为不同的等级,例如H13和H14等,不过据专业人士称,其差别相当有限,大部分HEPA技术已经能够实现家庭当中的需求。简单地说,没有HEPA的空气净化器,是不建议购买的。

当然,HEPA只是指代过滤器的过滤效率,不是指代某种具体材料,所以在购买空气净化器时只要问一下他们的滤网过滤效率到底达到了什么标准即可。

另外,活性炭也是常用的空气净化材料。活性炭是靠它的大量微孔来拦截悬浮物的。活性炭滤过孔径大约在0.3~50微米之间不等。活性炭另一大好处是通过吸附作用去除有毒有害气体。活性炭也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吸附孔径来达到不同的拦截效果,最小的空洞可以吸附纳米级的可挥发性气体。

第二种原理是通过静电进行吸附,这也很好理解,我们到了冬天的时候,衣服上都会黏附大量的尘土和毛发。这种空气净化装置的原理就是当空气经过高压电场时,发生电离,电离出来的气体正离子被吸收到阴极电板,而负离子则会被阴极排斥,附在污染物分子上使它带上负电荷,相当于做了一个“这是坏人”的标记,之后带负电荷的污染物分子会被吸附在阳极电板上。静电除尘装置目前已经可以处理分子级别的物质,其能去除的微粒直径最小可到达0.01微米。在商业上,用它来去除厨房排放的油烟,所以PM2.5更是不在话下。

静电吸附类的空气净化器是不需要更换滤网的,因为吸附污染物的电板会把脏东西抖到隔网上。定期冲洗一下滤网就行了。

当然,静电除尘装置还有一个缺点,因为高压电场会产生臭氧,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通风。要知道,臭氧只有在低浓度的时候可以有杀菌的作用,但浓度高时对人体的危害不亚于PM2.5。

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建议和活性炭过滤器配套使用,可以延长使用寿命,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这也就可以被称为是混合型的空气净化器。

而对于市面上什么紫外线杀菌、负离子、银离子等等,大多都是利用噱头来进行营销的手段,这些技术的作用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对空气净化的本质来说影响并不大。

选择空气净化器的时候主要看什么?

1、CADR

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叫做CADR,它同时反映了两个指标的综合能力,一个是滤过的效率,另外一个是更大的风量,简单地说,滤过效率越高,风量越大,空气净化器的能力越强。因此CADR越大的净化器固然效果越好。

我们一般选择空气净化器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屋子的大小,假设一个家里超过100平米,那么往往一个小小的空气净化器是不够的。那么如何根据自己家的情况判断自己需要买几个,或者买怎样的净化器呢?

公式是这样的,适用面积=CADR×0.1,举个例子说,对于60平方米的房间,所需空气净化器的CADR值应不小于600立方米/小时。

2、噪音和档位

在空气质量较差的时候,往往我们都是希望在自己不在的时候让空气净化器持续大功率工作,保持在自己回到家的时候可以迎接清洁的空气,而不希望回家的时候听着空气净化器嗡鸣地工作一整晚。

我们知道,空气净化器在静音状态的工作效率势必不如马力全开的时候,但是大功率工作时候的静音也十分影响睡眠。因此我们一般情况下都需要设置一个适宜的工作模式,基本从自己出家门到回家这段时间,让净化器持续工作至空气质量达标之后才可以维持低速运转,在回家之后保持低速运行,如果空气质量较差的话自动调整到高速档位,在睡觉的时候最好强制保持低速运转模式,让自己能用更好的休息迎接第二天。

因此有的空气净化器强调自己是完全自动的,无需操控,其实这反而不是最好的选择。空气净化器必须要在需要自动的时候自动,需要手控的时候手控,这是为了能让我们在享受清洁空气的时候,能够尽量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最好的结果是让空气净化器没有任何的存在感,静静帮我们净化室内的空气。

3、购买空气净化器你需要知道的事情

净化器理论上是放在离人较近的位置,但是由于臭氧问题,以及噪音问题,只要放在卧室当中任何位置其实都是合理的,没有必要一定要对着床头。我们的目标只是让它将卧室的空气净化,而只要它的风量满足卧室面积的需求就好。

另外也需要考虑使用成本,因为空气净化器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滤网,而滤网是需要定期更换的,所以一定要转变既往购买电器的观念,空气净化器就是一个需要持续投入的电器。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知道后续的售后服务,应当采取怎样的频率在哪里购买滤网进行更换等等。某些净化器号称可以10年更换一次滤网(往往那个时候就会直接更新净化器了),但是在国内几乎不可能,大概以半年到一年的频率进行更换一般是比较好的。

另外,买多少台净化器的问题,就需要按照家里的面积来计算,例如有两间卧室,每间30平米左右,那么实际每间卧室可以放一台300立方米/小时的空气净化器,如果家里是50平米的大开间,没有明确的房间分割,那么买一台500立方米/小时的净化器就绝对够用了。当然,很多时候也要根据事情来判断,假设买来的净化器24小时自动工作的时候时刻处于拼命工作的状态,那么说明你需要给他再找个帮手了。

在这里不做任何品牌的推荐,如有需要可以在网络上自行搜索喜爱的品牌,其实什么牌子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大部分净化器在合理地购买和摆放之后,都能够起到不错的效果,让我们室内的环境彻底清洁起来,为我们的肺创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消灭室内的“慢性杀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