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6 CRS之後再問稅改:“劫富”是為了“濟貧”嗎?

CRS之後再問稅改:“劫富”是為了“濟貧”嗎?


“劫富”之後,“濟貧”該如何落到實處?


按照2014年中國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上籤署的《金融賬戶社會信息自動交換標準》(簡稱CRS)計劃,從今年9月份開始,國家稅務總局將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稅務主管當局交換金融賬戶的涉稅信息。換句話說,外國居民在中國的賬戶信息,中國將會交給他們國家的稅務機關,相應的,中國稅收居民在國外的賬戶信息,該國也會交給中國的稅務機關。

CRS交換標準引入中國,意味著中國公民無論是否主動申報自己的海外收益,中國的稅務部門都可以瞭解他們的賬戶情況。目前已經與中國實現交換的有58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不乏英屬維京群島、開曼群島、百慕大這樣的“避稅天堂”。這意味著那些想通過在海外偷偷開賬戶藏錢,或者涉及到偷漏稅、洗錢和腐敗犯罪的人,要有大麻煩了。

CRS之后再问税改:“劫富”是为了“济贫”吗?

“避稅天堂”開曼群島

如今,富人們如果被查到在海外存在大量匿名鉅額財產沒有申報,不但要補繳鉅額個人所得稅,其名下的境外公司還有可能面對最高25% 的企業所得稅,如果被查鉅額資金來源不明,事情會更嚴重。離岸金融工具也會作為財產信息被申報,這樣,隱形富豪們如果再想通過離岸金融來達到隱藏資產、逃稅避稅就變得很困難了。

CRS交換與近期修改通過後的《個人所得稅法》中增加的反避稅條款一起,構成了對於隱形富豪海外避稅的強有力監管,兩者也共同構成了現階段稅制體系的重要一環,我們不久前預言的稅制改革,如今正在一點一點浮出水面。

CRS之后再问税改:“劫富”是为了“济贫”吗?

最近一段時間,國家稅務立法和稅務工作都出現了重要的調整。幾個月前,崔永元曝光影視圈陰陽合同避稅事件,引起了輿論對於明星富豪們避稅、偷漏稅的熱切關注。新修改的《個人所得稅》法案廣泛徵求了社會公眾的意見,5000元免徵額的調整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論。

最近一段時間,稅務部門接管代徵個人和企業職工社保,要求部分企業補繳此前多年未按要求繳納的員工社保資金,而“社保即稅收”是市場派經濟理論的基本觀點,追繳社保等同於補徵企業稅。另一方面,有限合夥私募基金個人LP被稅務部門要求參考個體工商戶,按5%-35%累進稅率收取所得稅,這又在企業界和投資圈驚起一陣波瀾。最近,電子遊戲產業也被要求開始施行版號配額和專業稅控制,稅率劃定在35%左右。

隨著國家經濟增長放緩的壓力增大,減稅的呼聲日益高漲,但從國家稅收收入增長和徵收趨嚴的基本情況來看,稅收似乎“不降反升”,這背後到底有什麼邏輯?不斷增長的稅收資金,最後又將流向何方?

一個有代表性的觀點認為,“一增一減”反映了國家財政的平衡之術,針對富豪和企業的廣泛追繳、提稅和反避稅,是要為推行中下層社會減稅措施留足餘地。因此,新政策關注了收益比較高的幾個重要方面,比如電子遊戲產業收入、資本回報、影視行業的超額片酬、海外資產等等,並針對性地執行追繳、提稅和反避稅。而“劫富”是為了“濟貧”:政策將會針對工薪階層以及一部分中下層社會實施減稅。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聶日明在解讀創投基金稅率爭議時稱,爭議的根源在於中國“資本輕稅、勞動重稅”的稅收結構,兩者稅負的不一致,使得稅務徵管部門傾向於“重稅”解釋和執行,這樣會不利於投資者。實際上,包括CRS針對的海外避稅收入,很多也都是屬於資本利得收入。聶日明進一步認為,勞動重稅的稅收結構已經成為中國鼓勵創新創業最大的障礙之一,不管是國際趨勢還是中國的現實,降低勞動的稅負都勢在必行。

嚴查稅收,進行追繳、提稅和反避稅,包括這次CRS和個稅法案中增加的反避稅條款,如果出於規範徵收、進行結構性減稅、保障勞動者權益的需要,人們當然應該一致贊成。但也有問題,比如“劫富”之後,“濟貧”該如何落到實處?這一點還有待觀察。

另外,像對私募基金中個人LP所得和企業員工社保進行追繳,這種事也得兩面看:追繳社保確實是在保障勞動者權益,也是國家應對社保“血條不足”的重要手段,但也要關注到這些具體的行為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比如,如果真的將私募個人LP所得稅率提高到35%,作為企業的一種融資方式,它的經營邏輯就不存在了;如果真的對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追繳10年甚至更久的社保資金,這個企業的成本會大大提高,甚至有些企業會出現大面積裁員。市場積極性減弱對勞動者也是不利的。

這兩個問題也得到了中央的重視,昨天(9月6日)晚些時候結束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創投基金稅負總體不增”,被業內視為LP稅率有望重新迴歸20%的信號。國常會同時表示,抓緊研究適當降低社保費率,確保總體不增加企業負擔。

CRS之后再问税改:“劫富”是为了“济贫”吗?

中國的財政問題不是掌握好一個天平這麼簡單,不管現階段的稅收調整是出於什麼考慮,財政政策在稅務和社會保障等方面還是要更加積極地去調動資源,同時金融上還要管住貨幣。換言之,在經濟增長的年代裡,國家在企業和個人之間分得了一塊大蛋糕,現在為了應對下行的壓力,它也要真的肯付出,把降稅落實到位。

CRS之后再问税改:“劫富”是为了“济贫”吗?

精彩回顧

財經郎眼“帷幄學堂”開課啦!

投資紅人(李豐、劉一樺)、創業達人(王牧笛、譚瓊、蔡勇勁)傾囊相授,全國首套A+輪成功融資系統,助你A輪之後運籌帷幄,融資心法盡在掌握!

9月15日、16日限量開課!↓↓↓

CRS之后再问税改:“劫富”是为了“济贫”吗?
CRS之后再问税改:“劫富”是为了“济贫”吗?CRS之后再问税改:“劫富”是为了“济贫”吗?

↑掃碼添加客服人員諮詢更多課程詳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