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朱元璋父母逝世时,地主拒绝安葬,朱元璋称帝后,下场到底如何?

xiaole898




话说元朝末年,皇帝昏庸无道,奸臣当权,民不聊生。中原大地到处不是水灾就是旱灾,还有蝗灾横行,饥荒和瘟疫大面积蔓延。

朱元璋祖上原是沛县人,几经辗转,才来到了濠州的钟离。朱世珍有四个儿子,朱元璋是老小。朱元璋的母亲梦到一个神仙给自己吃了一粒仙丹,然后就有了朱元璋。

打小朱元璋就给本村的地主刘德家放牛为生,放牛表面上看起来轻松,实际上一点都不好玩。公牛吃饱了经常干仗,轻则受伤,重则撞死。


有一天一只半大的牛被撞死了,朱元璋就带着自己的小伙伴儿汤和常遇春,把牛肉切了几块,放在山洞里烧了吃。

当朱元璋回到家时,先是被地主打骂,后发现自己的父母都得瘟疫死了。哥几个哭得死去活来,但也不得不面对现实,一要埋葬父母,二要讨生活。



刚被地主打骂完的朱元璋时年17岁,他不得不硬着头皮找刘德,求她看在自己一家跟他打工的份上,给父母一块埋葬的地方。

刘德哪里会看得上朱元璋,就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就算我们家有的也要开了荒种庄稼,哪有什么地给你们家去买死人。

朱元璋会在刘德家门口苦苦哀求,哭声动天,孝感天地。正好刘德的哥哥刘继祖回乡探亲,非常同情这个年轻的小伙子,他就对朱元璋说:西边山上的地你随便选一块去把你父母买了吧。

朱元璋谢过刘继祖后,就找了块儿席子把父母给卷起来。兄弟几个把父母抬到西山,找到半山腰上的山梁上,挖了个坟墓,把父母亲给埋了。

朱元璋家本是穷人,又逢灾年,家无余财,只能草草的把父母亲下葬了。朱元璋后来回忆说: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生活还要继续,人生原本艰难。朱元璋不得不去皇觉寺当和尚,后来听到濠州城郭子兴起义的消息,就在汤和的帮助下参加了起义军。

从此朱元璋的人生走上了快车道,慢慢的成为了其军的领袖,在刘伯温和徐达的帮助下,先是消灭了陈友谅和张士诚,定都南京。

然后朱元璋派徐达等人北伐,把残暴无能的蒙元统治者赶回了草原,恢复了汉人的统治地位。

朱元璋就带着刘伯温一块儿回自己的凤阳老家,给父母上坟。

刘伯温一看埋葬的地点,就大惊失色,连忙跪倒口称万岁。朱元璋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忙问:爱卿,这是为何?

刘伯温就回答说:皇上怪不得你能坐拥天下,这是因为你的父母埋葬在龙脉之上,龙穴之中。这样的陵墓不宜搬迁,只宜加固。



朱元璋安排当地官员,组织人力重修了凤阳的皇陵。拜祭完父母的亡灵后,他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刘德看到朱元璋回乡,吓得面无血色,屁滚尿流。他连忙跪倒,口称万岁,请朱元璋饶他不死,留他一条狗命。

朱元璋哈哈大笑,把他搀扶起来,说:当年我原本不该偷吃你们家的牛肉,你责罚我也是应该的。如果你当年跟我们一块儿埋父母的地儿,那肯定不是在龙脉之上,哪会有我的今天,这其中也有你的功劳呀。

说完朱元璋赏赐刘德500亩良田,要求他从今以后要积德行善,否则严惩不贷。

朱元璋又找到自己的恩公刘继祖,封他为义惠侯,封他的妻子为侯夫人,世代继承,赏赐良田5000亩。

1635年张献忠攻占凤阳,盗墓抢劫财物后火烧皇陵。因为龙脉被破,因此明朝的国运江河日下,最终被李自成所灭。


新知传习阁


要是说朱元璋像对待贪官污吏一样把这个地主剥皮实草了,那显得朱元璋没有帝王的胸阔了,反而有点小肚鸡肠记仇了,朱元璋的心里装的应该是整个天下,那个地主可没有杀他的父母,只是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选择了冷漠,选择了事不关己的姿态!(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因此,不可能过了几十年,朱元璋还要反过来因为此事杀人,关键是朱元璋要报复的话,还真能找到活人,就元末明初那么乱的世道,又是天灾又是瘟疫的,连朱元璋这样的帝王父母都没能顶过去,但为富不仁的地主,却安然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这个地主叫刘德,不过这个名字很可能是后人给起的,虽然此人跟朱元璋发生过交集,但不见得朱元璋还能记得他,就是记得他,也可能早就把他放个屁放了,朱元璋可没空天天想着自己在一个地主那里还有个丑没报呢,天天想这事,还打仗不打了。


这很可能是后人按照因果报应的轮回观念杜撰出来的,而且给这个为富不仁的地主起了一个很讽刺的名字刘德,留德的谐音,告诫后人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道理,同时告诫人们要积德行善。

不过按照后来人写的情节,朱元璋最后还真的找到了这个地主,按照一般的道理,肯定就凶多吉少了,朱元璋杀人从来都是不眨眼,更别说一个小小的地主了,但不得不说这是对朱元璋杀人的误读。

朱元璋只杀两种人,一种是功臣,再一个是贪官,地主那是干过对不起朱元璋的人,反而不在朱元璋诛杀之列,你对我不仁我不能无义,对于这个所谓的仇家,朱元璋是又给地又免租,反而让人大跌眼镜!


历史三日谈


朱元璋父母怎么死的

朱元璋的父亲叫朱世珍,当地老乡则是称他父亲为朱五四。朱元璋的父母一辈子都是佃农,当时正逢元末,矛盾激烈,又逢上旱灾、蝗灾。朱元璋父母所在的地方遭受这些灾难之后,大量人员死亡,古代在乱世的时候没有防疫人员,所以当地瘟疫横行,朱元璋父母年迈又吃不饱身体虚弱,很可能就感染上了从而死亡的,他的长兄可能也是死于瘟疫。

什么佃农

唐代的均田制实行不下去之后,田地的自由兼并已经不再受到限定。然后宋元明的建立,也没有像唐朝建立那样开朝搞均田,雇佣关系也就越来普遍。而这佃农和地主之间就是雇佣关系,到了宋朝的时候,作为农民又多了一层契约保护。但是也没有规定说佃农逝世,雇他们的地主就得出钱安葬的规定,因为其本身的关系就是剥削者与被剥削的关系。


当然如果用看故事的方法来看待这个问题,那么当然就无外乎两个情节,一个是朱元璋称帝之后夷了那地主家三族,这是黑朱元璋或者高级黑用的故事结果。一个是朱元璋不计前嫌,宽恕了这个地主家,只是小小的责罚了一下。

倒是知道当时制度和历史记载的人就知道,一是没有这样的事,二是正史很多事都不会记载,因为正史一般都是开导后人智慧的,当然也有当反面教材的。反倒是野史很复合八卦精神,各种情节都有。所以想学智慧,或者看看反面教材的下场就可以多看正史,若只是想八卦一下,那么野史就是“好东西”。


淡看天上月




1366年四月底,朱元璋参加革命后第一次回乡扫墓,此时距离大明朝建立还有20个月。朱元璋带领大队人马,排场十足地回到了阔别十几年的故乡安徽凤阳。此时,他已经灭了陈友谅,地盘包括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江苏的大部分地区,可以说是三分天下已有其一,而且实力是最强的。

朱元璋的吴国,正是蒸蒸日上,前景大好。吴王朱元璋本人更是踌躇满志,已经看到皇帝的宝座正向自己招手,而且朱元璋已有7个儿子。 路上,朱元璋跟手下博士许存仁说,当年家里穷的要命,父母去世后都是草草入葬,没有葬礼,也没有找个风水先生看风水,这如何是好?



博士许存仁说了一大堆礼仪的事情,但朱元璋后来觉得,不能再考虑为父母改葬的事情。因为,要不是父母的坟当年葬的好,短短十几年后,自己怎么会如此发达?如果冒然改葬,走漏了龙气可就不得了了。朱元璋于是决定只对父母的坟墓进行修葺、增土。

坟旁的居民刘英与朱元璋是老故人,刘英的父亲刘继祖当年送了一块地给朱元璋安葬父母,朱元璋对此十分感激,念念不忘。朱元璋命刘英召集隔壁的20户人家一起作为父母坟墓的守陵户,从此免了租税并有工资领。



安顿好父母坟墓的事情,朱元璋在老家大宴乡亲们。席间,朱元璋语重心长地跟乡亲们说,这么多年没见乡亲们了,真是想念大家,凤阳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也是父母陵墓所在地,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我永远牵挂大家,牵挂这片多情的土地。

乡亲们说,感谢重八给大家带来了一方平安,我们都很想你啊。朱元璋说,各位乡亲吃好喝好,大家都是我的亲朋故旧,这些年我在外闯荡,何尝不想乡亲们?真想像小时候,和你们朝夕相处生活。现在外面还不太平,大家暂时不要出远门,应该在家安心劳作、带娃、生活,勤俭持家。乡亲们喝得非常开心,不少人都喝醉了。



回到住处,朱元璋对博士许存仁说,当年阴差阳错参加革命,小时候的梦想本是做一乡野村夫,老婆孩子热炕头,没想到今天竟然干成这么大事业。我以前经常见别的部队纵容手下抢掠老百姓的妻女、财物,我自起兵以来严禁扰民行为,所赖上天保佑,成就了今天的事业。博士许存仁回答说,您宅心仁厚,天下归心,有情有义,情系桑梓,连汉高祖都比不上您。

诸事安顿妥当,朱元璋要回南京了。临行前,举行了盛大的告别仪式,刘英等父老乡亲来送行,朱元璋跟刘英说,乡亲们当中,就你和汪文和我感情好了,你们安心替我父母守墓,我不会亏待你们,然后给他们赏赐了钱物,命令有关部门免征乡亲们赋税。



朱元璋深情地和乡亲们道别,说两三年后我会再来看大家。乡亲们感动的热泪盈眶,说,重八啊,您是家乡永远的骄傲,您的大恩大德,我们无以为报,祝您万事如意! 这段故事记载在《明太祖实录》第二十卷。看完这段故事,我真觉得朱元璋和大家都是戏精。

明太祖实录里面,没有记载不给地让朱元璋安葬父母的刘德后来怎么样。毕竟,地是人家的地,给你用来葬父母是情份,不给你也不能仇恨人家。朱元璋在革命队伍锻炼多年,已经成长为统帅,这个觉悟还是有的。

备注:本文史料全部来自明太祖实录记载


坐看东南了


朱元璋的父母饿死的时候,他还不叫朱元璋,因为他是贫苦人家的孩子,那时候贫苦人家的孩子是不配起名字的。

再说了朱元璋的父母大字不识一个,恐怕能力有限,也取不了名字吧。

说来也是够惨的,朱元璋的父母都是给人家种地,但是,种地的人却是被饿死了。朱元璋的父母还有大哥,全部是被饿死的。

那时候的朱元璋还很小,他和二哥面对死去的父母不知所措。

他们知道父母死了是要下葬的,可是天下之大,他们才发现竟然没有埋葬父母的地方。

因为他们家没有地呀,这时候朱元璋兄弟二人,就找到了父母耕种了一辈子的土地的主人家里,也就是地主刘德。

刘德虽然名字里有个德字,但是,他做事还是很缺德的。

他无情的拒绝了朱元璋兄弟二人的请求,不但如此,还羞辱了他们一番。

就在朱元璋兄弟二人彻底绝望的时候,刘德的哥哥刘继祖看他们兄弟二人比较可怜,就给了他们一块土地。

这块土地是在半山坡上,兄弟二人对刘继祖的施舍感激戴德,这份恩情他们兄弟二人记在了心里。

埋葬了父母的朱元璋,开始到了庙里去当和尚,但是,那时候兵荒马乱的,当和尚也是有一天没一天的。

最后朱元璋走投无路,被逼无奈投入到了军营里,没想到这个决定,竟然改变了朱元璋的命运。

朱元璋因为头脑清晰,作战勇猛,他从一个普通的士兵,很快晋升成了领导,之后一路高升,成了全军的统帅。

最后,朱元璋摆平了各路诸侯,推翻了元朝,建立了大明帝国。

朱元璋当上了皇帝,这件事地主刘德还是知道的。

刘德明白自己这次肯定要大难临头了,毕竟这个当年被自己羞辱过的奴隶家的孩子,如今竟然成了天下之主,他肯定不会放过自己的。

当他听说朱元璋要衣锦还乡的时候,他知道自己的大限将到了。

朱元璋来到了老家凤阳,他开始打探救命恩人刘继祖的消息,但是,那时候刘继祖已经去世了。

朱元璋不免悲痛了一番,然后又把父母的陵墓给修葺一新。

当乡亲们知道朱元璋来到家乡的时候,他们也都从四面八方赶了过来。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乡亲们,也是百感交集,他当众宣布给乡亲们分土地,并且免掉他们一切的租税。

就是在所有人高呼万岁的时候,刘德爬到在地,像小鸡啄米一样,不断的给朱元璋磕头,并且要求朱元璋饶了他的狗命。

朱元璋虽然表达了对他的厌恶,但是,他犯的罪还不至于到了杀头的地步。

最终,朱元璋还是选择原谅了刘德。

这是刘德万万没有想到的,当然,朱元璋的做法,也得到了乡亲们的一片叫好。

朱元璋和地主刘德的恩恩怨怨,这样就算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史学达人


朱元璋不是凡人,他和小伙伴们帮人家放牛把人家牛杀吃了,怕回去交不了差,将牛头埋在山东边牛尾巴埋在山西边,然后哭着跑回去告诉人家说牛钻进山肚里了,村里来了好多人都拽不出来,而且牛被拽得哇哇的在叫。所以也就过了这一关。据说还有一回帮舅舅家看鹅把舅舅家鹅也杀吃了。傍晚时分小伙伴们都急得不得了,因为重八的舅妈本来就不喜欢他,正所以重八不是凡人,抬头一看天上正好飞来一阵天鹅,他就仰空喊道:天鹅子,天鹅子下来给我凑数子。大慨是上天的安排一阵天鹅就落在他面前,把天鹅赶回家后第二天早上太阳一竿高了重八还没起来,因为他不敢起来放鹅去,就是怕鹅飞了所以只好装病,舅妈知道他病了也没办法,只好自己去开鹅棚的门,刚打开门天鹅全都飞上天了。就这样重八又过一关


站着不动永远是观众222


朱元璋是开局一个碗,江山全靠自己打!他年少时给地主放牛,父母死后没钱安葬,几乎沦落到要饭的地步。长大以后做皇帝,直接在桌子上拿了一个碗,重重地摔在地上,嘴里蹦出四个字——格杀勿论!

当然,朱元璋杀的是贪官污吏,面对昔日父母去世,下葬的时候,当地的地主刘继祖还是好心给了一块地给他。且朱元璋称帝以后,被朱元璋追赐为义惠侯。刘继祖的子孙代代享福,与明朝相始终。所以,做善事也有好报!不过也反映出,朱元璋不是一个忘恩负义之人。根据《万历野获编 》记载: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诰封刘继祖为义惠侯,并赠其妻娄氏为侯夫人。所以,史书上面记载,朱元璋做皇帝以后,为了感恩,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并赠其妻娄氏为侯夫人,子孙后代也因为他的善举,而荣华富贵。

朱元璋出生贫苦,据说早些年家里还是有些资产,只是闹饥荒和瘟疫以后,他的父亲朱世珍和母亲相继逝世。父母逝世以后,家里没钱埋葬,朱元璋与二哥朱镗,将父母草草入殓,随便找了一个地方掩埋,谁知道发大水,棺材被冲走。最后被淤积的泥土掩埋,且隆起了小山包,而这个地方却是当地的地主刘继祖的土地。朱元璋与其二哥找到刘继祖商议,朱元璋说明原因以后,刘继祖觉得惊讶,于是做了一个顺水人情将那块地送给了朱元璋。要是朱元璋遇到一个不讲理的地主恶霸,把他打死了估计都没人管,好在那个地主还有些人情。所以,对穷人不要瞧不起,能帮助就帮一把!说不定一个善举,某天对方飞黄腾达了来报答你!不过朱元璋对有恩之人报恩,对那些贪官污吏却丝毫没有手软。因为,朱元璋家里贫穷,对贪官污吏,可谓是深恶痛绝。他做了皇帝以后,就打击贪官污吏,凡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的官员格杀勿论。

在“明初四大案”当中,有两个案件都与贪污有关,一个是“郭桓案”另外一个是“空印案”。历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传》说,朱元璋因为这两个案件,杀了七八万人,你说恐不恐怖。不过,朱元璋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但是明朝后期,官员贪污的严重程度,估计是历史之最吧!崇祯帝连军饷都发不出来,全被贪污犯给贪了。所以,李自成攻入北京,第一件事就是让贪官交钱,结果贪污犯太多,导致人人自危。李自成多多少少,因为打击贪污犯太严重,而失去了明朝老臣的支持。可见,贪污不仅仅是害死人,还导致一个国家的灭亡!


谋士说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真正的贫农出身做上皇帝的。贫困到什么程度?从他父母、大哥去世就可以看出来。连埋葬的地方都没有。

求爷爷告奶奶的向地主刘德要块地,还被骂了出来。幸亏和地主同族的刘继祖心肠好,给他划了一块地。朱元璋拿出家里仅有的几件破衣服把父母、大哥埋了。

正是为此,朱元璋发达了以后。对刘继祖一家格外“照顾”。有记载原话:

“ 朕微时罹亲丧,难于宅兆,尔发仁惠之心,以己沃壤,慨然见惠。安厝皇考妣,大惠云何可忘!因赠以侯,并赠其妻娄氏为侯夫人,仍为文以祭”。

赐予“侯爵”,专门看管凤阳皇陵。要知道,论“公侯伯子男”。著名的谋士刘伯温才是个“伯”。

而对于骂朱元璋不给其地安葬双亲的地主刘德来说,正史上没有明确记载。

只有两种说法:一,朱元璋像当年韩信一样,很大度的接纳了刘德,并有赏赐。但是,刘德整日担惊受怕,没有多久就死了。

二,朱元璋心狠手辣,在宴请父老乡亲的时候。派人给刘德敬酒,皇帝的酒谁敢不喝?喝了更麻烦。硬直给灌死了。

当然,这些说法都已无法考究。




小刘解读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戎马15年,力挫群雄、驱逐蒙元鞑虏后于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是为洪武大帝。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朱元璋可谓是出身最为卑贱,他放过牛、当过和尚、讨过饭,其人生百味酸甜苦楚的经历远迈于历届帝王,就连一向以草根自诩的刘邦也得望尘莫及,刘邦在起兵造反前,他好歹也是一名秦朝的底层公务员,而朱元璋的奋斗史则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草根逆袭成长的励志故事。

也正是因为出身低贱,饱尝人世冷暖的朱元璋更加懂得底层百姓的疾苦,而痛苦的成长的经历也磨炼了朱元璋铁血冷酷、深沉豪迈的帝王风范,在这些赠与朱元璋痛苦的人中,地主刘德无疑是最早重创幼小的朱元璋心灵的那个人。

按照元朝的规定,凡是没有读过书或者当过官的人不得给自己取上文雅的名字,名字只能以数字相加而产生。作为祖辈三代贫农的朱元璋,自然也不能幸免。因此朱元璋出生后,父亲朱五四给他取名朱重八,也就是朱八八。

朱五四是佃户,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给地主刘德种地,而年幼的朱八八也很顺理成章的为地主刘德放起了牛,在朱八八放牛的过程中,他结识了徐达、汤和、周德兴,这三位儿时的小伙伴日后成为了大明集团原始股的持有人,朱八八后来也改名为朱元璋成为了大明帝国的总裁。当然这些都不是幼小的朱八八和他的小伙伴所能预料得到的。

天性顽皮的朱八八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他机智果敢聪明异常,也正是因为这些特质,日后他才能问鼎中原成就一番雄图伟业。在放牛的日子里,朱元璋跟徐达、汤和、周德兴等人经常玩游戏,他们玩的游戏也很有意思,这个游戏叫“爬笆斗”。一次,朱八八将十几个笆斗摞成宝塔形,他告诉小伙伴们谁能爬上去屹立不倒,谁就是将来的皇帝,小伙伴们争先恐后尝试了很多次始终没有成功,朱元璋一脚上前,跨上笆斗顶峰端坐稳如泰山,小伙伴们齐呼万岁。

这大概是最早关于朱皇帝名号的起源,朱元璋在给地主刘德放了十二年的牛后,父亲朱五四病倒了,不久便撒手人寰永远的离开的朱氏大家庭,朱元璋只得和二哥抬着破门板拖着父亲的尸体找到刘德,希望地主刘德能看在父亲勤勤恳恳为他当了一辈子佃户的苦劳份儿上给块地安葬了父亲朱五四。

刘德不仅干净利索的拒绝了朱元璋,还恶语相加,朱元璋找不到给生父安葬的墓穴恸哭流涕,铁石心肠的刘德仍然不为所动,幸好旁边刘德的大哥刘继祖看到朱元璋可怜的模样,心生恻隐,于是便给了一块地让朱元璋下葬父亲的骸骨。

这种刻骨铭心的仇恨,让朱元璋彻底记住了刘德,同时也记住了对其施加恩惠的刘继祖。多年后,朱元璋扫荡群雄、驱逐蒙元,并派遣得力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灭亡了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得势称帝后的朱元璋返回了故乡。

乡亲父老发现当年穷困潦倒的朱重八竟然成为大明开国之君,纷纷跪拜在了朱元璋的车马仪仗前,当年的地主刘德也躲在了人群的角落之中,他双膝跪地、以地掩面,大气不敢出,他生怕朱元璋翻出当年绝情的烂账将自己这把老骨头挫骨扬灰。

朱元璋也特意留心到了人群中潜身缩尾的地主刘德了,他叫出了刘德,刘德当即吓得面如死灰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般地向朱元璋请求饶命。

朱元璋的反应却很奇特,他慢慢搀扶起了眼前的这位大仇人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尔之所为,亦恒情耳,不必问。吾贫时,尔岂知今日为天子耶?”你当年的所作所为也是人之常情,我当时那么贫穷,你怎么会知道我今后会做皇帝呢?

他这番话说了后,地主刘德悬到嗓子眼的心总算是落地了,刘德慌忙磕头拜谢朱元璋的不计前嫌的不杀大恩。

当朱元璋询问刘德何故刘继祖没有来?刘德告诉他刘继祖早已仙逝,朱元璋感叹物是人非,于是追封了刘继祖为义惠侯,同时也赠与了地主刘德30顷的良田,并免除了刘德10年的赋税和徭役。


历史侦查处


说到历史上最励志的两位皇帝,莫过于汉朝刘邦和明朝朱元璋,两个人都是从社会最底层的卑微人物,靠着自身的天资和不断的努力,成了万人之上的一代皇帝。其中朱元璋更是贫困人家出身,小时候的经历就是一部悲催史,深知普通百姓的贫苦,当了皇帝之后更是打击地主恶霸,惩除贪官,大力发展农业,照顾贫民百姓。

朱元璋父母逝世时,朱元璋与二哥没得办法,只好找到地主刘德,跪地请求刘德帮忙借地安葬他的父母。任凭朱元璋兄弟在怎么哀求,刘德就是不帮忙,还恶语骂朱元璋兄弟二人,朱元璋不得草草安葬了自己的父母。

朱元璋称帝回风阳的时候,见过刘德,并对他说“尔之所为,亦恒情耳,不必问。吾贫时,尔岂知今日为天子耶?意思就是说你当年的所作所为也是人之常情,我当时那么贫穷,你怎么会知道我今后会做皇帝呢?朱元璋还直接送了一件特殊礼物,这个特殊礼物就是免除十年田地赋税,以及百亩田地。

所以说古往今来凡是做大事情的人,都必须具备王者风范,不然小肚鸡肠就无法成就一番伟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