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 中國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尤其是爸爸!

中國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尤其是爸爸!

來源:郎朗教育(ID:shandonglanglang)

我們常說的“三歲看老”其實看的是父母的德行。孩子小、年幼,3歲的時候懂什麼呢?孩子不懂,父母教會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率性果敢、誠實友愛的品質,天真無邪與生俱來無知的善良,每天對著寶貝親親:寶貝兒,我和爸爸都愛你,你想要什麼,我們都會給你!教育孩子,僅有這些愛,是遠遠不夠的。

懂得在孩子什麼時期做什麼的父母,孩子才能有好未來!

中國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中國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尤其是爸爸!

中國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尤其是爸爸!

生孩子,沒有“退貨”一說

教書育人在人類歷史上永遠是一神聖的職業,而教育孩子更是母性在人類歷史上最具光輝的事業,並伴隨終身,我們誰也沒有做過所謂的崗前培訓,匆忙之間就為人母為人父,還要為孩子成長承擔一生的責任,在教育孩子前,學霸父母也無從下手,舉手投足間都會問題重重,教育孩子這件小事也讓我們變得憂慮,不管是誰,都要重修《如何當好父母》這堂課,修夠了學分,合格才准予畢業。

孩子發展關鍵期

要了解孩子,就別錯過了孩子發展的關鍵期

發展的關鍵期:是指人類的某種行為、技能和知識的掌握,在某個時期發展最快,最容易受影響。

孩子發展幾個重要關鍵期

學習咀嚼關鍵期(6個月):嬰兒期中最重要的學習期。

秩序規範關鍵期(2.5~6歲):兒童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這一時期形成的性格、行為、習慣往往到長大也不會改變。正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語言發展關鍵期(3~6歲):這一階段是孩子語言敏感期,基本能掌握母語的全部發音和語法,之後語言能力會得到進一步發展。

想象力發展關鍵期(2~8歲):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爆棚,簡直就是好奇寶寶。這一階段一定要注意保護孩子好奇心和想象力。

文化敏感期(6~10歲):這個時期的大部分孩子,愛動腦筋,問題多內容也是千奇百怪,父母應該滿足孩子的求知慾望。

黃金閱讀期(4~12歲):孩子對知識讀物的渴求呈現峰值,如果孩子在這個時期缺乏科學指導和廣泛的閱讀,將對孩子的成長造成難以彌補的缺憾。

獨立關鍵期(12~15歲):不能迅速過渡這一時期,孩子將永遠長不大。

對於母性之愛、父性之愛的瞭解

母性之愛:德行禮儀、品格氣質。母親在孩子的嬰幼、少兒階段影響巨大。

父性之愛:

方向性引領和理性作為。有遠見卓識的父親,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孩子成長之路的指明燈。

規律:相比較而言,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的母性之愛多過於父親之愛,嬰幼、少兒期更依賴於母性之愛,伴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性之愛呈遞增趨勢,這一時期的孩子更需要更為明晰的目標和方向。

中國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尤其是爸爸!

父親到底該怎麼做

1、提前瞭解孩子

為人父母,如果都不知道孩子的成長規律,不知道孩子各個時期的心理認知變化,只是謾罵與指責,就該回爐再造了!成熟的父母,應該多熟悉教育學、兒童心理學、兒童敏感期等不同書籍刊物,對自己的孩子做到心中有數。

2、認清楚回家的路

工作下班就回家,多與孩子親近,一所好的學校不一定能教會孩子一切,衣食住行、生活技巧、如何成長、獲得認知、獲取親情、友情、愛情,親子溝通,這些學校都給不了孩子,孩子與父母在家共同完成一件事,才會讓他更優秀!

3、該管就管

很多電視劇中大部分父母都扮演著虎媽貓爸,家裡媽媽是老大,事裡事外全憑媽媽做主,爸爸則一邊扮演者老好人的角色,私底下和孩子有些小約定,合著孩子一起對付媽媽,不管是紅臉白臉,對待孩子的問題,決不能放鬆。

管孩子不是要打罵、指責,而是要分析問題,循序漸進幫助孩子克服生活中的困難。

4、做一個會愛的家長

很多父母愛的錯位、畸形,以為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最好的物質基礎就是愛,這些是溺愛,而不是合理的“愛”,正確的愛是孩子沮喪難過、失去信心勇氣時言語的鼓勵;是孩子需要父母去理解原諒時的一個擁抱;是孩子做錯時正確的引導。

5、公眾場合給孩子留面子

即便孩子做了錯事,也應該把孩子帶回家再教育,當眾責罵、毆打,往往後果相當嚴重,不僅有損孩子的人格尊嚴,還傷害了孩子的心靈。

6、參與孩子成長中的每個時期

大多數父親缺乏參與感,總感覺孩子需要母親的教育便足夠了,我只要狠狠地賺錢給你良好的物質基礎,你們還有什麼不滿足的?難道還不夠愛你嗎?如果你有這種思想,真的很危險,參與到孩子不同時期的成長中,是父母應盡的責任,從現在開始,工作之餘,放下手邊的工作,陪孩子一同成長吧!

中國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尤其是爸爸!

這6句教育箴言,父母一定要知道!

1、好爸爸好媽媽都是學出來的

2、好孩子都是教出來的

3、好習慣都是養出來的

4、好溝通都是傾聽出來的

5、好未來是教化出來的

6、好成績都是幫出來的

寫在最後

孩子潛藏在心底的意志、品德、德行、胸懷、品質都是融化在父母骨血中的“潛教育”,通過對父母良好品行的耳濡目染,孩子很快就能產生積極地效果,並樂意效仿。愛讀書的父母孩子的邏輯思維意識不會太差;愛健身運動的家長,孩子的身體素質不會太差;愛音樂的父母,孩子定會溫存善良,善於感悟生活中的美好。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