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影視劇裡的潛艇遭遇敵方驅逐艦後,總會立即下沉?

JZP鵬鵬


為什麼潛艇那麼怕驅逐艦?

但是我反過來就問了:潛艇為什麼要怕驅逐艦?

請說清楚標題,是常規潛艇還是核動力攻擊潛艇?

是潛艇跟驅逐艦一對一的單挑,還是一艘潛艇面對著整個的一個反潛系統?

如果是一艘潛艇面對著整個的一張反潛大網,那潛艇是必輸無疑,就是核潛艇也難逃一死!


如果是一艘反潛驅逐艦對陣十艘核動力攻擊潛艇,那麼核潛艇會把這艘驅逐艦撕成碎片。

十艘驅逐艦圍攻搜索一艘核潛艇,猶如警察人員抓逃犯,核潛艇會左躲右閃、竭力的屏息靜氣。

十艘驅逐艦對陣十艘核動力攻擊潛艇,核動力潛艇會變得有恃無恐,而十艘驅逐艦會變得膽顫心驚,老怕一不小心就會被核潛艇咬上一口!

既然把反潛驅逐艦說的那麼神,為什麼美國會那麼忌憚俄羅斯的核攻擊潛艇?

一艘核潛艇的造價成本和技術比一艘驅逐艦的造價成本和技術難度要高出許多,既然驅逐艦既能反潛又能進行水面作戰,為什麼俄羅斯和美國都在不遺餘力的發展核潛艇。

世界上能造驅逐艦的國家不是很多,但是也有幾十個國家吧!

但是核潛艇就不是那麼回事了,目前來講也只有五個常任理事國裝備,日本也可能有這項技術,但為什麼不造?

因為美國壓制著它,不讓它造!

但美國卻讓它造驅逐艦,這本身就說明了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就是一艘驅逐艦的威脅遠沒有一艘核潛艇帶來的威脅大!


美國的航母在出海作戰時,為什麼在它的周邊圍繞著一大群跟班小兄弟,除了能夠幫它防空之外,最大的一個忌諱就是怕有核潛艇混進來。

既然驅逐艦的反潛能力那麼強大,為什麼在航母的編隊裡邊還常常跟隨數艘核攻擊潛艇?

誰都知道,反潛最好的武器就是潛艇反潛!

一般來說,一艘大型的驅逐艦所配備的反潛設備有艦載直升機,另外還有反潛拖曳聲吶,不外乎這兩種手段!

拖曳聲吶一般是在發現有潛艇的蹤跡以後實施艦隊的整個反潛網進行搜索。

它的探測距離一般在幾十海哩以上和一百海哩以內,其次是驅逐艦上也配備了反潛直升機。

它的巡航距離大約在三百公里範圍之內,也是通過進行投擲聲吶浮標進行搜索和探測!

在徹底發現潛艇的準確位置以後再進行反潛魚雷或者深水炸彈攻擊。

以俄羅斯的阿庫拉核攻擊潛艇為例,它最大的下潛深度可達1000米左右,一般的正常巡航潛深也會保持在600米。

這一深度足以讓歐美國家的反潛設備頓時變得無用,即便是發現了阿庫拉核潛艇的蹤跡,它也無法進行有效的攻擊!

更何況,原蘇聯和現在的俄羅斯在靜音方面獲得了巨大的突破,素有大洋黑洞之稱的基洛級常規動力潛艇,大家應不會陌生。

靜音效果那是相當的好,相當的優秀。

下面摘錄一段有關阿庫拉級核潛艇的說明和介紹:

大量裝備阿庫啦潛艇的紅海軍潛艇部隊被敵方恐懼的稱為“紅色狼群”,漫長的戰爭將潛艇上這些勇敢的海員錘鍊成了英勇頑強、紀律嚴明、技術嫻熟的精銳之師,他們完美的捍衛了蘇維埃的榮譽,並讓對抗社會主義陣營的敵人付出了可怕的代價,以至於每一個敵軍的水兵在每一次出海之前的過程之中,都始終畏懼阿庫拉潛艇那毫無預兆的打擊!

所以驅逐艦如若與核潛艇進行對決,一般來說一對一的話驅逐艦基本上沒有勝算。


而十艘驅逐艦如若對陣十艘核潛艇,它會被潛艇的狼群戰術殺得大敗而逃。

但潛艇也會遭受被擊沉的危險和可能。

反潛設備最好的平臺不是驅逐艦和它上面的拖曳聲吶和反潛直升機,而是固定翼的p3型和p4型反潛飛機,它的續航時間長、巡邏的區域範圍大,它可比驅逐艦反潛先進多了。

但真正反潛效果最好的不是驅逐艦和固定翼反潛飛機,而是核潛艇反潛。

它才是反潛最強有力的武器,可即便是這樣從美俄兩國的核潛艇碰撞來看,已經足以說明俄羅斯的核潛艇的靜音技術已經是非常的好。

核潛艇都尚且如此,你還能指望驅逐艦反潛!


東方評史


圖注:驅逐艦自己可以探潛,同時還攜帶反潛機,可以在更大範圍內準確發現和識別潛艇目標


潛艇怕驅逐艦,這是個有意思的話題。很多人或許覺得,潛艇怎麼可能怕驅逐艦?不應該啊!潛艇一不留神躲在水下,潛伏起來,而驅逐艦明晃晃暴露在水面上,一個隱蔽,一個在明處,照理來說驅逐艦應該怕潛艇才對嘛!潛艇躲在水下突施冷箭,驅逐艦隻有捱打的份兒不是?

還真不是這回事。

驅逐艦容易發現潛艇,而潛艇發現驅逐艦比較困難。潛艇最大特點是隱蔽,為此儘量降低噪音,而且必要時還要關閉主動聲吶,大多數時候只能用被動聲吶來探測周圍環境,搜索並判斷周圍是否存在可疑的危險目標。而水面艦艇體型龐大,安裝有主被動聲吶,同樣的探測設備要比潛艇上安裝的要大得多,功率、探測距離以及定位精度都要比潛艇強很多,假如潛艇和驅逐艦在一百公里左右距離內“相遇”了,此時,在潛艇還沒有發現是否有驅逐艦存在的時候,驅逐艦早已識別並發現潛艇的蹤跡了。更何況,驅逐艦在發現和識別潛艇方面,還不止主被動聲吶一個手段,通常還會搭載專業的反潛機,在更大面積範圍內進行搜潛,反潛機上面配備有靈敏度很高的磁探測儀,在茫茫大海之中,潛艇的信號特徵十分明顯,基本上很難逃過反潛機磁探測儀的火眼金睛。

早發現,就意味著早攻擊。驅逐艦發現潛艇之後,經過準確定位,繼而向潛艇的位置發射魚雷出去,潛艇水下機動速度慢,也就是十幾節的低速水平,只有魚雷速度的幾分之一,所以,水中的潛艇一旦遭遇到魚雷的鎖定,基本上也就沒跑了。


兵工科技


以前的潛艇確實挺怕驅逐艦,存在過不少的反潛驅逐艦/護衛艦專門獵殺潛艇。但是隨著核潛艇的出現,驅逐艦的部分性能反而還不如核潛艇,所以實際上驅逐艦在現代反潛作戰中的作用並沒有以前那麼的絕對,獵殺更強悍的核潛艇更多的是要建立完善的反潛體系,依靠大家的力量幹掉潛艇。

潛艇和驅逐艦其實一直是一對“死對頭”,而對潛艇的探測又是重中之重。雖然二戰時期機載雷達、聲吶、磁探測器、深水炸彈和魚雷等技術的成熟對德國的“狼群”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然而盟軍為了對付這些德國潛艇投入了近3000艘艦艇和2700架各型飛機,數倍於德國潛艇。而且盟軍專門組建了護航編隊用於商船護衛才逐步遏制住商船的損失。

戰後核動力技術和材料的突破使得潛艇克服了潛深和水下航速的障礙,但是反潛的手段也在進步,反潛導彈、反潛直升機的出現使得潛艇受到的威脅也是越來越大,特別是蘇聯發展過許多專職反潛艦,比如下圖為的1155型“無畏”級反潛驅逐艦,配備射程55公里的SS-N-14反潛導彈、2座五聯裝反潛魚雷發射裝置、2座12管RBU6000反潛深彈、2架卡27反潛直升機,在攻擊上具有極強的威脅。

所以各國的核潛艇一直考慮如何把自己隱蔽起來讓對方根本探測不到(中間蘇聯走過高航速和大深度的路子,但是最後走不下去了),反潛的難點還是出現在探測潛艇這個過程。下圖為美國“海狼”級攻擊型核潛艇,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先進的核潛艇,他的水下噪音可能已經達到95分貝以下,很接近海洋環境噪聲,潛深也達到600米,這對驅逐艦來說是非常致命的,因為很可能都無法用常規段感知附近有艘潛艇或者即便知道也無法進行追蹤。而且“海浪”級的水下極限航速達到35節,比驅逐艦30-32節左右的航速還要高(驅逐艦如果釋放拖曳聲吶時最大航速只能保持在25節左右),這就意味著即便被發現核潛艇也有逃脫的餘地。中國的核潛艇以前都被說性能比較差,就是因為噪音控制不住,在反潛的交鋒過程中在第一步“探測”這個步驟就已經輸了。

而且現代核潛艇的攻擊裝備也是在不斷增強,魚雷導彈應有盡有,完全可以對付水面艦艇。比如重型的MK48型533毫米重型魚雷具備自導能力的,在低航速模式下最大可以攻擊50公里外的水面目標。俄羅斯3M-54E“俱樂部”系列潛射反艦導彈,射程也已經超過100公里。所以說現代的核潛艇和驅逐艦並不是誰怕誰,而是誰先發現對方誰就佔優勢,甚至說核潛艇的優勢可能還比驅逐艦要高。以前那種潛艇一旦被發現只能等死的情況已經很難出現在現代核潛艇和驅逐艦的對抗中。

現代的反潛作戰已經不能把希望全部寄託在驅逐艦身上了,更多的是反潛體系的共同作用,比如固定翼反潛機、反潛直升機、潛艇、驅逐艦、護衛艦等等空中水面水下的立體反潛網絡。而驅逐艦自身也要劃分出多個反潛層次,比如200海里左右的反潛直升機(這一步很重要,遠距離探測潛艇並使用反潛魚雷實施攻擊)、50-100公里左右的反潛導彈、50公里內的反潛魚雷,而驅逐艦本身也攜帶艦殼聲吶和拖曳聲吶,這樣才能有效打擊潛艇。下圖為美國MH-60R直升機,同時配有AQS-22低頻吊掛聲納與聲納浮標發射器


雛菊西瓜Peterpan


潛艇主要是在水下隱蔽活動,趁對方不備,對敵人的船艦(落單的最好),尤其是運輸船隊發動伏擊,攻擊航母或者潛艇獵殺潛艇就比較費勁了。現在咱們從二戰電影中看到的所謂“潛艇大戰”,實在是誇張了。其實,二戰那個年代,由於技術限制,潛艇跟潛艇“互毆”的情形非罕見,不過也有,比如,納粹德國的U-864就被英國潛艇給擊沉了。

所以,潛艇的主要任務就是巡航偵查和伏擊,類似一個暗中隱蔽的獨行“殺手”形象。然而一旦弄出聲來被發現,遭遇水上作戰平臺,特別是反潛驅逐艦,那是非常危險的,畢竟,這種反潛艦就是為滅潛艇而生的。

首先,潛艇自身的速度限制。加之,有驅逐艦肯出沒的區位肯定伴隨著反潛飛機,還可能遭遇多艦隻協同作戰,只要露頭,在水面上分分鐘等於“無死角”的被動挨打。一個躲閃不及,常規動力潛艇的小身板捱了1-2枚反潛魚雷基本就交代了。

潛艇的水面速度慢,既跑不過反潛飛機,也跑不過驅逐艦,水下的話,就要快的多。現代驅逐艦跑個20多節屬於太正常的速度,要趕上一艘以20節速度瘋狂逃跑的潛艇,隨手的事兒,更何況驅逐艦上還有反潛直升機。

因此,潛艇一旦暴露,必須得趕緊下潛,搶佔有利位置。這方面,核動力潛艇也一樣,甚至,以彈道導彈為主要武器的戰略核潛艇,因為體積過大,下沉速度比攻擊型的戰術核潛艇還要慢上一些,反倒是常規動力的柴電潛艇要靈活的多。畢竟,潛艇威力再大,也得在水下隱蔽才能發揮作用。

一般來說,潛艇會迅速下沉到160米以下,理論上看,海水在50~100米深度(但各地還是有明顯差異)會有一個溫度躍層,躍層下方的與上方的水溫的差距就形成了一個“天然屏障”,能儘量大的屏蔽敵方水面艦船的主動聲吶探測。

然而,跑路躲進躍層以後,事兒還沒完。潛艇利用海洋背景噪音,保持靜默(水是聲音的良好傳播介質,所以聲音在水中傳播效率極高——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 332 米每秒,在水中的傳播 速度是 1450 米每秒)。停下發動機,除了降低噪音以外,還可以減少電池的電量消耗,讓自己隱藏的時間能更久一點,躲上一兩天的敵人搜尋,基本上,48小時以後,對方驅逐艦就失去耐心了。

不過,也保不準,萬一碰上下了本兒的,鐵了心賴在那兒,非找到潛艇不可,那就非常麻煩了。時間長了,潛艇必須上浮充電,如果不想憋死在“鐵棺材”裡的話,就只能選擇投降了。其實,這也是現在各國都在著急換裝AIP動力常規潛艇的主要原因,一旦成功加裝了“AIP不依賴空氣推進系統”,潛艇就能保持2個星期以上不上浮,就可以在隱蔽中耗過對方艦隊的搜查熱情,安穩脫身了。

本人文章一律原創,拒絕他人抄襲、任意轉載,如遇到類似“白鹿野史”、“堅持不懈創作的人”這種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訴到底!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為什麼影視劇裡潛水艇遭遇敵方驅逐艦後總會立即下沉?我用一個生動的表達方式,你就會理解了。你說刺蝟遇到別人動物襲擊他的時候,他是不是立即彙報成一團,形成一個滿身都是刺的肉團,哪個動物還能下去嘴。再比如說烏龜如果遇到別的動物請害他的時候,他是不是立即會縮成一團,然後變成一個大又厚又硬的空殼子。是不是動物也很難下去嘴。


其實不管是動物還是人還是潛水艇。都有一種逃避追擊,保護自我的那麼個本能的能力。潛水艇遇到驅逐艦的時候立即下沉。我想他也是不想成為驅逐艦打擊的目標。只有船體慢慢的下沉,沉到海底,驅逐艦拿他也就沒有辦法了。這也是潛水艇不予驅逐艦正面交鋒的原因。

再者說了,一旦敵方的驅逐艦的聲吶發現了潛水艇,那就倒黴了。敵方驅逐艦的反潛直升機,反潛導彈在幾十海里外就招呼過來了一個躲閃不及常規動力潛艇的小身板,捱了一枚與反潛魚雷基本上就粉身碎骨啦!如果說潛艇在早些時候就沉到160米以下。

也就是說,海水在50米到100米深度會有一個溫躍層。溫躍層下方的水溫與上方的水溫差很大,而且溫躍層會極大影響聲吶探測的距離,所以下潛至該深度也是為了隱蔽自身不受打擊。所以說這也就是潛水艇在遇到驅逐艦的時候選擇下沉160米,不讓驅逐艦瞭解到他的行蹤,這才是自身最好的保護。


伊春美食美客


潛艇本身就是為了水下作戰而存在的,雖然現代潛艇裝備了性能先進的魚雷以及可以在水下發射的反艦導彈、巡航導彈等武器,但也只有在水下才能發揮其自身的最佳性能。不論是核潛艇還是常規潛艇,如果在水面被驅逐艦或者其他水面艦艇發現,首先要做的肯定是儘快下潛確保自身的生存性,如果在水面上與驅逐艦正面對抗,毫不誇張的說潛艇幾乎沒有任何勝算。

潛艇只有在水下才能發揮最佳效
潛艇與驅逐艦在水面對抗只有自討苦吃

二戰時期潛艇與水面艦艇的對抗,有些時候還會發生雙方在水面的火炮對射,但是對於現代潛艇來說已經取消了甲板火炮,如果潛艇在水面上被驅逐艦發現並選擇與驅逐艦正面對抗的話,即便是潛艇能夠發射魚雷甚至反艦導彈攻擊驅逐艦,在其發射反艦導彈之前可能就已經遭受到了來自驅逐艦的炮火攻擊,以現代驅逐艦裝備的自動火炮的發射速率和精度來說,一波30秒的齊射肯定能夠將潛艇擊沉。因此,除非潛艇發生了無法彌補的故障而無法下潛,否則,不會有任何一個潛艇指揮官會在自身被驅逐艦發現的情況下選擇在水面與敵方對抗!二戰時期的德國U型艇還裝有甲板炮,必要時勉強可以與水面艦艇一戰

現代反潛網手段多樣,一旦被發現潛艇首先要做就是要隱蔽俄羅斯AK-130艦炮,應該沒有潛艇會選擇在水面上與之對抗吧?

不論核潛艇還是常規潛艇,其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憑藉海洋水體的沿海對敵方發動隱蔽襲擊,即使在水面航行時被對方反潛艦發現,首先要做的仍是要儘快下潛並規避敵方反潛機以及艦艇聲吶的追蹤,在儘量保證自身生存能力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發揮攻擊能力。潛艇下潛至水面以下一定深度,不僅可以增強自身的隱蔽性,更重要的一點是限制了水面艦艇的攻擊方式,如果在水面對抗,水面戰艦可以採用火炮甚至反艦導彈進行攻擊,但是一旦潛艇下潛至水下,反潛艦也就只有通過魚雷進行攻擊,在攻擊方式上相對於潛艇而言完全沒有優勢,而潛艇在水下的攻擊方式不僅有魚雷還有潛射反艦導彈,佔據攻擊的主動權。潛艇發射魚雷攻擊水面艦艇示意圖

潛射反艦導彈攻擊水面艦艇示意圖

不同的武器裝備都有自己的最佳作戰環境,水面艦艇與潛艇各自的擅長作戰環境顯而易見,最大限度的限制敵方的優勢而發揮自身的優勢才能夠最大程度的獲得對抗的勝利。對於潛艇來說,海水就是其最佳的保護層和“防彈衣”,任何時候穿上“防彈衣”再與水面艦艇對抗對於潛艇來說都是最優選擇。鷹擊-18反艦導彈潛射效果圖


威吶解析


驅逐艦是一支艦隊之中的主力艦艇,因為噸位大、武備強、作戰性能綜合性強而讓潛艇忌憚不已,所以說潛艇怕驅逐艦是十分正常的。

一般現代化的驅逐艦噸位都在五千噸以上,最高航速一般都在30節左右,而艦載武器包括防空、反潛、反艦等多型,既有導彈也有魚雷,有主炮有近防系統,一般艦艉可以搭載反潛直升機,這應當說是潛艇最為忌憚的,因為反潛直升機專業性能強,作業範圍廣,可以攜帶航空反潛魚雷和深水炸彈,一般速度都在200-300公里/小時,作戰半徑在100-250公里,一旦捕捉到潛艇信號,因其效率和靈活性遠遠強於水下的潛艇,所以潛艇基本上是跑不掉了。


而現代化潛艇雖然靜音效果很好,攜帶的武備也很強大,但是潛艇畢竟一般是單艦行動,反潛直升機追捕潛艇是不難得,如果被反潛直升機跟蹤後,再被敵方艦隊包圍,想要反擊或者逃跑幾乎是很難了。而驅逐艦的職能就是保護艦隊安全,攜帶大量的反潛魚雷、深水炸彈等武器,所以說隨著世界反潛領域的不斷髮展,未來潛艇的生存狀況將會越來越窄。

所以綜合而言,因為驅逐艦是一支艦隊中最強的“帶刀侍衛”,對潛艇的反制能力是最強的;其次則是驅逐艦攜帶的大型反潛直升機的反潛能力讓潛艇忌憚三分。


標槍毒刺


潛艇最大的優勢是隱蔽性,只有躲在水下讓敵人看不見才能保護自己。

同時,潛艇在水面又是十分脆弱的,相比敵方的驅逐艦,潛艇有幾大致命缺陷:


驅逐艦在火力、機動性和防護性這三大指標上全面碾壓潛艇,潛艇看見驅逐艦吃撐了才不下潛


第一,航速遠遠不如,跑都跑不掉。

一戰二戰時期的潛艇由於採用了類似水面船舶的外形,適合在水面航行,水面航速最高可達十幾節(一節相當於一海里/小時,或者1.832公里/小時,海洋航行都用節為單位。)水下基本減半。而在驅逐艦普遍在30節以上,這樣的速度就好比一個大人追一個小孩,小孩根本不是大人的對手。

一戰中德國U-103號潛艇被奧林匹克號郵輪(泰坦尼克號的姊妹船)撞沉


而一旦被追上,潛艇的生死就操於人手了。歷史上因為來不及下潛被敵人軍艦甚至商船撞沉撞傷的可不是個例。

第二,火力遠遠不如,打也打不過。一戰二戰的潛艇雖然裝備了甲板炮,但只有1-2門,口徑一般為76-127毫米,以對付那些不值得使用魚雷的小目標。英國和法國曾經研製過裝備重炮的潛艇,但很不實用。

潛艇裝備火炮主要是對付無武裝目標時,為了節省魚雷,而不是和敵人軍艦單挑。世界頭號潛艇王牌Lothar von Arnauld de la Perière在15次作戰巡航中一共擊沉194艘商船,其中171艘是用甲板主炮幹沉的

而驅逐艦普遍有4-6門主炮,口徑多在76-130毫米(也有極少數更大的),還有數量更多的20-40毫米機關炮,火力對潛艇完全形成了壓制,潛艇在水面上戰勝驅逐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還是下潛躲避或者尋機發射魚雷更合算。


世界上唯一一艘被潛艇火炮擊沉的驅逐艦就是英國K級的“喀土穆”號,而擊沉它的意大利潛艇“托里切利”號也不是想逞英雄,而是受傷無法下潛,最終也被其他英國驅逐艦擊沉

第三,完全沒有裝甲防護,生命力低下。潛艇為了水下活動需要,不能安裝裝甲,連20毫米機關炮都可以打穿艇殼,而如果艇殼受損就沒0法下潛了,大大影響生存力。所以別說驅逐艦了,遇到任何有武裝的船隻,潛艇都不會留在水面和人家硬懟。


海軍史研究會員


據我對此的瞭解,潛艇之所以害怕驅逐艦,那是因為驅逐艦主要是來對附它的,潛艇類似於現在的恐怖分子,它採用的是偷偷靠近,然後致命一擊,驅逐艦根本不值它一打,它要打的是航空母艦或基地,等重要目標,所以它遇到驅逐艦隻會逃跑或下潛,決不與其對決,要真打未必不是它的對手,驅逐艦就不同,它就是幹這個的,它裝備有防空,反潛,對海的大炮,導彈以及魚雷,還有呼叫救應的能力,它更象個偵察兵,一聲呼叫,援兵立即趕到,飛機,軍艦,乃至航母,

潛艇長在偷襲,打完就跑,一旦被發現,就跑不掉了,因為他沒有防衛性武器,靜音與下潛就是它的武器,所以潛艇的靜音是最重要的,好的潛艇,比如美國的“弗吉尼亞"級潛艇,聲音在九十五分貝,相當於摩托車發動的聲音,由於在水下聲音傳導損耗大,所以先進的潛艇互相不能察覺對方,有一年英國的一艘潛艇就與法國的潛艇在大西洋相撞,都給碰壞了,

潛艇在速度方面比較慢,跑不過驅逐艦,所以只好下潛躲避,雖然驅逐艦拿他下潛沒辦法,魚雷也不能攻擊,但可以用艦載直升機投放深水炸彈,任你潛在什深度,都能炸到你,而潛艇防護能力有限,一旦被炸,就玩完了。


縹緲孤鴻影45


潛艇被驅逐艦發現,特別是反潛驅逐艦,那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反潛艦就是為滅潛艇而生的,一般來說,在隱蔽發現一支艦隊時,潛艇不敢發動襲擊,因為別說去偷襲別人了,就是聲音稍微大點兒,被艦隊反潛兵力發現,那也是在劫難逃的麻煩事兒。

別看潛艇平時藏在水底下看似無聲無息的刺客一般,帶著20多條魚雷,潛射導彈,甚至短程防空導彈,確實能打能藏,但它的短處也大著呢,首先,跑不快,一般的常規潛艇,如果跑20節以上的高速,一是帶來噪音大增,二是跑不了一會兒,電池就要耗盡,就最重要這兩點,它就不能不怕驅逐艦,現代驅逐艦跑個20多節屬於太正常的速度,要趕上一艘以20節速度瘋狂逃跑的潛艇,那根本不是難事兒,更何況驅逐艦上還有反潛直升機,所以,在遭遇驅逐艦的情況下,幾乎沒有發神經加速逃跑的潛艇。

真發現了潛艇,這些老式的火箭反潛深彈就能要了潛艇的命,反潛魚雷也是要命的,所以最好是別被驅逐艦發現,一旦碰上,最好別加速逃跑,而是慢下來,靜下來,甚至停車坐沉海底,就是為了一個字----“靜”,利用海洋背景噪音,或許能逃過一劫,慢下來,停下來還可以減少電池的電量消耗,使藏的時間能更久一點,能躲過第一波攻擊,再躲過兩天的搜尋,基本上,驅逐艦就失去耐心了,但萬一碰上賴在那兒非打死你不可的,那必須上浮充電的時間,基本上就是乖乖投降的時刻了,這其實也是現在各國都加緊採購換裝AIP動力常規潛艇的原因,加裝了AIP不依賴空氣推進系統,可以2個星期以上不上浮,沒有那艘驅逐艦能在一片海域忍耐2個星期的時間去耐心搜索。

當然,驅逐艦搜尋潛艇那也是毫不含糊,這圖就是我國海軍112“哈爾濱”艦裝備的拖曳聲納的開口,加上艦上還裝備有艦殼變深聲吶等先進探測設備,這些設備是抓潛艇的高手,對金屬外殼的潛艇,反射信號是非常強的,潛艇要藏也不容易,再加上現在反潛攻擊武器可不是二戰時代亂扔深水炸彈,精確攻擊同樣適用於反潛作戰,對於裝備精良的反潛驅逐艦或多用途驅逐艦,潛艇該躲還得躲,不能不說,很多時候,潛艇就是一個深入敵陣的刺客,沒有己方強大海空力量的掩護,是難以全身而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