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长租公寓的“爆仓”与“新生”

长租公寓的“爆仓”与“新生”

在蓝海中,竞争无从谈起,因为游戏的规则还未制定。

2018年的“长租公寓市场争夺战”中,有“爆仓”也有“新生”。据中国网地产不完全统计,2018年,因资金链断裂、经营不善导致“爆仓”的长租公寓企业达到11家,甲醛超标、消防漏洞、疯狂涨租、隐私泄露似乎也成为长租公寓成长中的顽疾。融资渠道收窄也让长租公寓如履薄冰,“租购同权”政策下的房企依靠自身优势发展长租公寓也不尽如人意……“热闹都是别人的,只有孤独是自己的”充分阐释了2018年的长租公寓发展。

2018年,难;2019年,也注定不简单。你是选择知难而退还是迎难而上?

阵亡名单陡增长租公寓路不平坦

据中国网地产不完全统计,2018年长租公寓被爆出“爆仓”的数量,已由2017年的4家增至11家。从2018年8月杭州鼎佳公寓爆仓开始,短短四个月时间有8家长租公寓被报“资金链断裂”,仅10月份就有4家长租公寓“爆仓”,数字惊人。

长租公寓的“爆仓”与“新生”

2018年长租公寓”爆仓不完全名单

名单中可以看出,不乏一些名气比较大的长租公寓品牌。上海寓见公寓,是雷军旗下顺为资本投资的长租公寓品牌,在2018年10月出现房东无法收到租金,租户提前支付租金无房可住的情况,资金链出现断裂情况。

恺信亚洲,一家2012年就进入长租公寓行业的老牌企业,在2018年5月也出现百位业主未收到总额达3000万元租金的状况,资金链出现问题。2019年1月17日,爱上租被蛋壳公寓以两亿美元收购。爱上租曾是杭州长租公寓运营商霸主,在杭州市占率远高于自如及其他长租公寓品牌,2018年底,爱上租也被爆出与多位业主提前解约。

关于2018年长租公寓行业出现大规模爆仓现象,青客公寓总裁金光杰对弹房君表示,大众看到的爆仓企业有11家,而实际上整个2018年“爆仓”的长租公寓企业要远远超出这一数字。

辞职我爱我家副总裁投身创业大军的胡景晖在谈及此问题是也表示在预料之中。胡景晖强调,关于长租公寓资金链断裂爆仓的问题,还远远没有结束,预测在春节前,还会出现更大规模的爆仓,里面不乏会出现一些知名度较高的企业,而且会产生连锁反应。

魔方生活服务集团CEO柳佳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强调,2019年长租公寓行业毅然会继续洗牌,有盈利能力且运营专业长租公寓企业会继续前进,而前期疯狂扩张、不注重盈利能力的公司可能会逐步出局,并购还会发生。

三角变四边租金贷成爆仓导火索

究其长租公寓爆仓的原因,租金贷成为引爆核弹的重要导火索。

租金贷问题使长租公寓不再是单纯的“房东、房客、中介”这样的简单的三角形稳定关系,而是存在了一个所谓是“四边形”的关系,即加入了金融企业。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四边形”关系是通过长租公寓实现运作,但很显然,一旦运作不到位,中间某个环节出问题,尤其是租金兑付方面出现问题,那么这个四边形其实就不稳定了,于是便会出现爆仓现象。

贝壳找房首席经济学家、贝壳研究院院长杨现领表示,经过一年多的运营和试错,企业盲目进入和规模扩张带来的问题集中爆发,部分企业无法按时支付房东租金、拖欠供应商欠款等兑付出现困难,这一现象可以说也是前两年企业盲目进入和扩张的必然结果。

长租公寓企业本身模式单一,盈利困难。行业企业较为普遍的存在资金链紧张的情况,难以通过银行等渠道获得资金。2018年,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收窄,租金贷等金融工具被叫停。杨现领表示,融资渠道收窄导致的资金链断裂也是企业爆仓的原因之一。

相比之下,大城市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力度更大,类似爆仓事件出现的也会更频繁。目前,一些省会城市也开始出现。业内人士分析,此类爆仓事件需要关注,其很可能会成为一个较大的社会问题。

缺乏行业标准和自律长租乱象待整治

“甲醛超标、摄像头事件、消防不达标”成为除“租金贷”之外的2018长租公寓新标签。

百度“2018 租房甲醛”两个关键词,相关结果达到155万条。其中前几条都带有“自如”这个吸引流量的标签。

长租公寓的“爆仓”与“新生”

2018年9月1日,阿里员工因住自如公寓甲醛房而导致毒发身亡事件轰动了全国。事件发生后,自如反应迅速下架所有首次出租房源,待检测合格后再对外出租,但难拾租户对自如信心。甲醛事件余波未平,“针孔摄像头事件”又将自如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直至现在自如方面也未就警方调查结果给予公开说明。

就甲醛问题,自如方面对弹房君表示,甲醛问题比较复杂,是长租行业乃至整个家装行业的顽疾,自如仍在提升产品品质的道路上不断努力。

房企系长租公寓龙头万科泊寓也曾陷入“甲醛超标质疑”与“消防不达标”负面影响。2018年9月,合肥万科泊寓被报出有租户在公寓未完全完成装修时入住出现身体不适,对公寓甲醛是否超标提出质疑。2018年5月,深圳万科泊寓茶光店的住户称,该店消防验收不合格、不按规定时间整改、施工材料阻碍消防通道、施工噪音大妨碍住户休息等问题。

甲醛超标、消防漏洞、疯狂涨租、隐私泄露似乎也成为长租公寓成长中的顽疾。

领寓CEO张爱华强调,长租公寓行业准入门槛和壁垒相对较低 ,特别是分散式长租公寓,太多人盲目进入这个行业,当把一个长线投入精细化运营的行业当做一个短期快速可以获利的平台。

金光杰也表示,所有进入长租公寓的企业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对长租公寓行业的认识发生了严重的偏差,对行业运动式进入与退出对行业大环境非常不利。

对于问题频现的长租公寓,胡景晖也表示长租公寓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及时建立行业标准,也没有及时形成行业动态的有效的管理机制;长租公寓尤其是运营机构在资本挟持下,走上盲目扩张之路,进而会造成各种社会问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在资本驱逐下变得不值一提。

“每个行业从初具雏形到标准化发展的过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伴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而逐步完善”,杨现领强调,行业初期,运营企业往往面临着较大的挑战。随着管理房间规模的增加,对企业运营能力的要求则会更高。个别问题事件的出现,既是行业企业面临的普遍瓶颈,也对企业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金光杰也坦言,不必把个案问题上升到整个行业问题,长租公寓发展还应坚持法制,避免行政过多干预。必须依法制定规则,而非草草出文件,随意禁止或随意鼓励。

展望2019年,杨现领表示,不管是哪种类型的长租公寓企业,稳健经营作为首要目标,注重自身运营能力的提升,保持健康的现金流。

群雄逐鹿四大派系各展身手

究竟是想明白再出发,还是先出发再去想?

2018年的长租公寓市场,群雄逐鹿,好不热闹。以万科、龙湖和旭辉为代表的房企系,以自如、蛋壳为代表的中介系,以魔方公寓和青客公寓为代表的创业系,以如家为代表的酒店系,因出身不同而形成的四大派系形成了当前的行业格局。

过去的2018年,以万科泊寓和龙湖冠寓为代表的房企系长租公寓继续引领市场,加大布局。房企发展长租公寓继续广进新军,2018年7月融创中国进军长租公寓,8月华润置地首个长租公寓项目于落地深圳,正荣集团也正式定名长租公寓品牌为“荣寓”,10月保利发展首个人才公寓项目正式启动。

创业系不断创新,2018年6月魔方公寓牵手阿里云,公寓智慧化运营再度升级。中介系竞争加剧,在2018年1月40亿元的A轮融资中,自如估值接近200亿元人民币,继续领跑长租公寓市场。2018年7月自如、蛋壳公寓开启规模战,资本的竞相涌入进一步推动房租上涨。

长租公寓的“爆仓”与“新生”

诚如开篇所言,“热闹都是别人的,只有孤独是自己的”。

对于房企发展长租公寓的前三位,万科、龙湖都将长租公寓作为企业核心发展业务,而旭辉领寓也一直将长租公寓板块独立发展,预备2021年上市。

回顾2018年三家房企长租公寓板块的达标情况,似乎并不像当初定目标时那般有自信。截至2018年10月,万科泊寓布局16万间房源,而其2018年布局目标目标为45万间;龙湖冠寓开业2万余间,与“2018年开业6.5万间”目标也相距甚远;旭辉领寓管理规模达到3.5万间,而其计划是2018年底布局6万间。

万科对长租公寓还有一项曾轰动一时的“万村计划”,面对万科已经全面暂停拿项目的疑问,郁亮回应称,确实低估了万村计划的困难性,万村计划确实比想象中复杂得多,目前还没有发现做公寓能赚钱的,万科还在摸索中,会小心谨慎。

融资收放不一企业苦乐不均

虽发生爆仓等负面效应,但由于市场广阔,2018年的长租公寓市场还是吸引了诸多投资者,各大银行加快在长租公寓布局,险资获准进入,住房租赁资产证券化快速推进。

随着2017年10月国内首单长租公寓资产类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产品正式破冰,住房租赁融资的市场被迅速激活。上交所数据显示,2018年截至目前,龙湖、首创、保利发展、合生创展、龙光、花样年等15家房企发行住房租赁公司债,累计融资规模已超600亿元。

除去房企系长租公寓,其他派系长租公寓企业融资基本上被规模排名靠前的企业“把持”。2018年,拿到融资的便有自如、优客逸家、青客公寓、蛋壳公寓等多家企业,累计融资规模超60亿元。

长租公寓的“爆仓”与“新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