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 她走了,也帶走了整個時代

15年前的12月30日,梅豔芳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斯人已逝,歌聲已遠,光影模糊,但是她這樣的傳奇,值得被紀念。

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一代歌后的四十載歲月。

“女人花搖曳在風塵中”

梅豔芳的一生都被禁錮在“家庭”中。她幼時,父親病逝,母親重男輕女,讓僅有4歲的她在劇院賣藝表演,補貼家用。這一表演,就是36年。

1982年,19歲的梅豔芳參加香港第一屆“華星新秀歌唱大賽”,選取一首《風的季節》作為參賽曲目,並獲得了冠軍。隨後,她就像其中的歌詞一樣“狂風吹得起勁,朗日也要被蔽隱”,席捲了娛樂圈。


梅豔芳 | 她走了,也帶走了整個時代


憑藉過硬的實力和超高的人氣,22歲的她在香港紅磡體育場連開15場演唱會,並打破香港歌手首次個人演唱會場數記錄。

要知道,當時的演唱會上可沒有假唱,沒有先進的耳返,沒有實時更新的提詞器,沒有酷炫的特效背景,完全要靠她一個人唱唱跳跳地撐起舞臺效果。

隨後,她又刷新香港個人專輯銷量記錄,連續五年獲得香港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星”獎項。


梅豔芳 | 她走了,也帶走了整個時代


只是在人前她這樣被追捧,人後卻被家人欺騙與中傷。

梅豔芳成名後,她的母親變本加厲地“剝削”她。以她大哥梅啟明做生意為由,向她索要200萬投資。根據當時的香港物價情況,這些錢夠買四套房產。梅豔芳一時拿不出這些,母親就說她忘恩負義,自己火了就不管家人死活。

為了滿足母親的要求,梅豔芳不得不“搖曳在風塵中”,一口氣接下來一整年的工作,隨之把薪酬奉上。好景不長,沒多久,生意失敗,錢財散盡。


梅豔芳 | 她走了,也帶走了整個時代


▲ 梅豔芳母親和梅豔芳蠟像

如果真是這樣,倒也只能自認倒黴。但真相是大哥虧了20萬,剩下十分之九的錢都用來賭博輸光了。“朋友騙我錢,我不難過,只怪自己不會帶眼識人,可是連家人都騙我錢,我覺得非常傷心”,知道事情始末的梅豔芳這樣說道。

錢沒了可以賺,信任沒了,就再也補不回來了。

“在一息間改變我一生”

雖然親人沒有給她足夠的溫暖與關懷,但梅豔芳卻得到了非常真摯的友誼

梅豔芳生性豪邁,廣交朋友,重情重義,又有心提拔新人。她在1989年的時候就已經宣佈,從第二年起,為了給新人更多的機會,她不再接受任何音樂獎項。


梅豔芳 | 她走了,也帶走了整個時代


▲ 梅豔芳與其他明星合照

早年的草蜢、郭富城、梁漢文、譚耀文,後來的謝霆鋒、陳冠希、何韻詩等都得到了梅豔芳的大力幫助,並在她的提攜下走紅。1991年,梅豔芳為紀念自己出道十年,舉辦了“飛躍舞臺十載情”的晚會。邀請了眾星參加,如林子祥、成龍、徐小鳳、劉德華、許冠文、張學友、曾志偉、黎小田、倫永亮、鍾鎮濤、陳友、童安格、草蜢、許志安、譚耀文……她將出道的這十年稱之為“友情歲月”

當再一次演唱歌曲《風的季節》時,她說:“感情這東西,是我們藝人必須要有的。說起這個,我想起一個詞——飲水思源,我當時參賽的時候選的這首歌,如果不是這首歌,我真是不能‘在一息間改變我一生’,可能沒有今天的日子。”

所謂“今天的日子”是什麼樣的日子呢?

一呼百應的日子,是

顛倒眾生的日子。


梅豔芳 | 她走了,也帶走了整個時代


唱而優則演,梅豔芳也留下了不少經典的熒幕形象。

《胭脂扣》中,她是試圖與富家公子十二少(張國榮飾)雙宿雙飛的如花;《審死官》裡,她是沒有淪為“花瓶”的“星女郎”;《半生緣》中,她是閱盡繁華後細品蒼涼的顧曼璐;《鍾無豔》裡,她是左擁右抱、膽小好色的齊宣王……

在2003年查出患宮頸癌之前,她還曾與張藝謀導演達成合作意向,並確定於2004年1月6日進電影《十面埋伏》的劇組拍攝。為了她的身體著想,導演張藝謀還專門從協和醫院請了私人醫生,配備了專業廚師。且將她的戲份全部安排在北京和永川,為她準備好武打戲的替身、下戲後的毛毯和舒適的休息場地,又安排了朝南的房間供她歇息。

然而,一切的期待與溫馨全部付之東流,成為遺憾。為了紀念她,張藝謀導演調整了劇本的結構,將她要出演的角色刪去,不再選取任何其他的演員來代替。

“隨雲霞漸散,逝去的光彩不復還”

走近人生的盡頭,梅豔芳選擇的是在香港紅磡體育館連開八場演唱會。那時候,她的身體已經非常虛弱了,癌細胞已經轉移到了肝臟,身體會不受控制地流血。儘管如此,她穿著尿布,也要唱歌。

她說自己得到了名利和友情,收穫了歌迷影迷的支持與鼓勵,

唯一的遺憾是沒能嫁給愛情

“我這一生,是演員、歌手,穿過很多次婚紗,但每次都不屬於我。我以為我會在28歲或30歲前結婚,希望在32歲擁有自己的家庭,希望有自己的孩子。但是什麼也沒有,終於過了40歲,我擁有什麼,除了你們,什麼都沒有。

她穿上婚紗,嫁給音樂,唱最後一支歌——《夕陽之歌》。

斜陽無限

無奈只一息間燦爛

隨雲霞漸散

逝去的光彩不復還

遲遲年月

難耐這一生的變幻

如浮雲聚散

纏結這滄桑的倦顏

……


梅豔芳 | 她走了,也帶走了整個時代


唱罷,梅豔芳回首說句“再見”,留給舞臺一個背影,帶走了眾人的一段記憶。

2003年12月30日,凌晨2點50分,梅豔芳在香港養和醫院病逝。2004年1月10日,內地同行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舉行追思會,馮小剛、張紀中、何平、葛優、李冰冰、趙薇、范冰冰、蔣勤勤等二十餘人出席。眾多演藝界人士出席,近萬香港市民和歌迷沿街送別,三百多傳媒記者到場。

高曉松在採訪時,說自己得知梅豔芳離開的消息後,一夜間蒼老了許多。“就好像一個年代的逝去似的,因為他們那個時代是香港最真誠的時候。真誠地在做事、唱歌的年代。”長期關注香港樂壇的評論人李展鵬在回答“還會不會再出現一個梅豔芳?”的問題時,也說:“不會再有,時代已經過去了。


梅豔芳 | 她走了,也帶走了整個時代


就像是電影《芳華》的結尾,“一代人的芳華已逝,面目全非。雖然他們談笑如故,但是不難看出歲月對每個人的改變和難掩的失落。”

梅豔芳走了,把時代也帶走了。

她的時代走了,但我們的日子還在的。

又是一年凜冬季,願你有幸福的家庭和仗義的朋友,願你有驕傲的事業和愛人的守候,願你安然無恙地度過接下來的長長久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