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小米去年研发投入58亿连华为的零头都不到,小米没实力吗?

楚小神


华为的研发投入确实很高,在全球研发排行也榜上有名,虽然比起三星来说还略显单薄,不过也是国内翘楚。而小米则凭着投资的上百家生态链企业在IoT布局上做得风生水气。

为什么大家都常常喜欢拿华为和小米来作对比呢?小米是做生态起家的,从最初的miui发布,到现在的小米生态链。华为是做通讯服务起步的,到现在的核心依然是通信业务。可以说两者的定位根本不在一个竞技的方向上。

可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硬件就是手机。华为做为通讯行业的硬件服务提供商,现金流远远没有互联网科技企业来得快,看看苹果公司的现金流就知道有多吓人。

华为入局手机行业除了内部消化自家的soc这一任务,其现金流和资金回笼速度相较通讯硬件服务还是很可观的。而小米要布局互联网生活生态链也需要一个载体,只发布系统并不能钳住用户,更不能连接自己布局的生态硬件,而手机刚好满足了这一需求。从而小米与华为因为手机交织在了一起,成为大家茶前饭后常有的谈资。

华为为什么比小米研发高?本人觉得从两个维度可以说明这一点。

一是公司体量。华为光从员工人数来说就压倒了小米,研发投入并不单单指生产资料的消耗,人力成本与人才培养费用也属于其中一部分。这样就之于中国的人均GDP虽然不如很多西方国家,但是总GDP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而且华为做的通信行业本来就属于高研发高投入,intel光是在芯片的研发投入就比整个中国芯片行业研发高,可见华为做为全球数一数二的通信提供商,研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二是业务模式。华为整个业务基本由自己完成,而小米生态链的构成则是通过投资其他公司来完善自己,这一过程并不需要自己投入太多资金,只要能保持供应生态的关系就行。

一个公司是否有研发实力不能单由投入资金来衡量,虽然投入资金多确实很厉害,但是也要着眼这家公司的运营模式与体量。你不可能让一个50亿营收的公司用40亿去研发吧,能达到营收的10%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行为。以色列是出了名的以科技立足的发达国家,其研发投入比例也很就,但是转换成资金并不亮眼,正所谓好料用在刀刃上,用对了就行。

华为的实力很强、小米也不弱,不然也不会在经历2016年的低谷后依旧能翻身前行。以上为个人观点,欢迎大家评论。


本文为字节跳动签约作者EmacserVimer悟空问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转载、抄袭必究!

EmacserVimer


华为有研发吗?华为研发基本都在通信,手机靠贴牌,以下是华为2016到2019年上半年贴牌比例!




_握了颗草


小米公司2018年全年研发投入为58亿人民币,而华为为113.31亿欧元,按照如今汇率为859亿元人民币,如此看来小米研发投入的确赶不上华为的零头。小米投入很少吗?其实也说不上,只能说不算很多,只是不算出众而已。


四大手机品牌在手机上的研发投入

华为虽然2018年总投入高达859亿元,但是这是整个华为企业的研发费用。而移动终端业务仅仅是华为的一个分支,相信在手机上研发投入应该是一两百亿元。同样的小米,看着有58亿元,但是这还包括小米智能家居生态链上的其他产品,而且随着小米相关的智能家居种类越来越多,往上的投资倾斜肯定更多。而小米在手机上的研发投入估计也就十几二十亿元吧。而OPPO计划2019年研发投入为40亿元,上不封顶,vivo则计划为100亿元。这两家相对单纯些,主要是手机为主,因而总体投入不会比小米少。但小米相比于其他品牌,如魅族,联想,360之类的,肯定更多。


华为和小米研发投入上的区别

同样是手机研发投入,华为和小米还是有些区别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回想一下,小米为我们带来的黑科技技术有多少?其实并不多。小米要保持性价比,就会将更多钱投入到硬件成本上,同时利润减少。如此一来,无论是设计,还是研发新技术上,小米都并不出众,大多是别人家成熟的技术拿来加以改进。反观华为,如今让人记得的有麒麟系列处理器,摄像头上的投入,40W超级快充等,这些都是具有行业代表性的研发成果。尤其是麒麟系列处理器,还涉及到未来5G技术上的竞争,因而投入巨大。所以小米和华为在研发上的投入还是有差距的。


如今小米想提升品牌定位,那么在摆脱性价比的同时,必须拿出一些支撑得起价格的黑科技,且是别的品牌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因而就需要加大研发投入,而非过度营销。

想知道更多有意思的互联网信息,快来关注忆梦科技!欢迎大家评论点赞。以上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若有不当,请及时联系我删除,谢谢。


忆梦科技


题主,你来回答:

华为年年找国家要补贴,世界500强还有谁?苹果?谷歌?微软?还是Facebook?还是小米?

是谁没有实力?奶都断不了,还谈实力?不以为耻。

华为的年报还显示,华为去年获得国家补助15.45亿元,同比增长了23.8%。华为2018年度取得国家无条件补助9.69亿元,2017年为6.71亿元,直接算是华为的收入!


少林寺驻武当山的VIP


说白了,咱们都是外行,这个58亿是个什么水平也不知道。

下面这个图是华为的所有业务分类,可见华为产业覆盖很多行业,华为的投入到底有多少落实到终端产品上,我们也不得而知。

不过从产品上来看,华为做出了非常优秀的作品,小米做出了20w的无线快充,较高的视频拍摄素质,100w快充和折叠屏手机也进入了工程机阶段。

从经济上来看小米也并不是缺钱,上市公司可以吸纳社会资金,并且雷军个人股份除了小米公司的70%,还有旗下生态链公司云米科技,华米科技等,作为雷军个人的顺为资本投资公司,也参股了美团,大众点评,北汽蓝田,爱奇艺,哔哩哔哩等(我所提到的公司均为上市公司)。这么来看雷军肯定是不缺钱的,在研发投入于产品品质正相关的前提下,小米的策略可能是追求研发投入和产品利润之间经济效益最高的平衡点。

今年的redmi独立是小米转型的起点,小米的性价比模式已经非常成熟了,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利润,小米目前的战略是增大研发投入,做出高端的旗产品抢占高端市场



MarinE


个人是觉得小米58亿的研发投入在国内企业中不算少了!将小米和华为做直接对比是不正确的。

华为是正真的全球科技企业,服务全球无数国家和地区,甚至包括非洲这种战乱地区,2018年售卖的2亿台手机中一半是海外销量。同时,华为从起家到现在一直走的是技工贸的路线,自主研发贯穿整个华为的发展历程。加上华为早期进入的是通信领域,这块的技术壁垒很高,想要突破就只能在研发上砸钱。到现在又是钻研5G技术,又是开发自己的手机芯片,这些都需要大规模的烧钱。

华为目前四大板块业务,企业、消费者、运营商、其他(含云服务等),可以算是一个完整的生态链,对于这样庞大的业务体系来说,除了手机这块业务外,其他方面也都是需要费用的,因此华为的研发费用高昂是必然的,放眼全球,华为的研发费用也是一等一的。《2018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排名》中,华为全球排名第5,仅次于三星、谷歌、大众、微软!看见没,全是全球一等一的企业。

而小米的经营领域相比华为来说,要小的多!基本上也就是局限于手机业务,以及相关的智能设备生态链。虽然小米在国内也算是较大的科技企业了,但是如果放在全球范围内,根本就是小弟弟!市场基本还是以国内为主,业务体系不够庞大(和华为相比),就小米这个体量,是不应该拿出来和华为进行对比的。整个小米也就只能和华为的消费者业务相比还算是勉勉强强。小米2018年的营收1700多亿,而华为消费者业务营收是小米的一倍左右,这就是差距。

因此,在体量和华为相差较大的情况下,56亿的研发费用是华为的零头属于正常现象。这个数字的费用,在国内来说已经是不少了。我们来看看小米同行们的费用,OPPO大概是40亿左右,联想是80多亿元。你看,连联想这个也就比小米多了一点点,而联想好歹也算是全球化企业了。因此,就小米的56亿研发费用来说,绝对是不少了。

相信未来,国内科技企业在研发的投入上不会少,只会越来越多,尤其是手机领域,因为大家都到了瓶颈,需要通过新生的5G来突破,没有足够的投入就可能在新的风口上落败。



Lscssh科技官


说到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华为和小米2018年的总研发投入,华为2018年总研发投入为113.31亿欧元,折算为859亿元人民币,小米公司2018年全年研发投入为58亿人民币。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国内四大手机品牌在手机上的研发投入吧!

一、2018年华为总投入高达859亿元,这是整个华为的研发费用。华为有企业、消费者、运营商三大业务。在投入方面,华为不仅仅是进行手机研发等方面的投入,更主要的是在5G网络,芯片等等方面进行投入,华为的投入更为宽广,它的投入费用自然会更大。而移动终端业务仅仅是华为的一个分支,相信在手机上研发投入应该是一两百亿元。

二、小米2018年是58亿元,这包括小米智能家居生态链上的其他产品,而且随着小米相关的智能家居种类越来越多,往上的投资倾斜肯定更多而小米在手机上的研发投入估计也就1-20亿元吧。

三、OPPO计划2019年研发投入为40亿元,上不封顶,vivo则计划为100亿元。很多人说OPPO和VIVO手机是高价低配,全靠打广告,其实OV这2家投入研发的资金还是不少的。

这两家主要是手机为主,所以总体投入不会比小米少。但小米相比于其他品牌,如魅族,联想,360之类的,肯定更多。

我们再来说说华为和小米在研发投入上的不同!

一、华为研发

仅仅说华为手机吧,华为研发的成果有麒麟系列处理器,拍照技术,40W超级快充等……这些都是具有行业代表性的研发成果。尤其是麒麟系列处理器,还涉及到未来5G技术上的竞争,因而投入巨大。所以小米和华为在研发上的投入还是有差距的。

二、小米研发

9年过去了,回想一下,小米为我们带来的黑科技技术其实并不多。这是因为小米走的是性价比路线,资金投入到硬件成本多,大多是拿供应链成熟技术来加以改进,销售后获得的纯利润也少。如此一来,无论是设计,还是研发新技术上,小米都并不出众。

从研发投入来看,据资料显示小米在2015年、2016年、2017、2018年的研发投入依次为15.12亿元、21.04亿元、31.51亿元,58亿元研发投入占当年总营收的比重依次为2.26%、3.07%、2.75%、3.3%。

尽管近几年加强研发投入与专利申请,但从研发投入比重来看,仍为3%左右,并无过高增长。

总结:

实际上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将两者进行比对,因为这2个公司业务,华为要更为宽广些。所以,我们把小米和华为放在一个天平上进行衡量,是不恰当的!

但是,因为小米是科技公司,虽然它三年投入111亿元已经非常不容易,但还需要继续努力。

如今小米既要提升品牌定位,又要摆脱性价比的束缚,所以必须要拿出一些支撑得起价格的黑科技,且是别的品牌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因而就需要加大研发投入,而非过度营销。




数码你我他


感谢您的阅读!

在2018年研发投入排行版中,小米和联想不见踪影,而华为以1200亿位居第一。更为主要的是,卢伟冰是这样回应的:小米才9岁!小米还是个宝宝,怎么能“欺负少年穷!”呢?!


小米在2018年研发投入58亿元,比2017年增长了81%,小米的研发费用是逐年上升的,从2016年到2018年,小米三年研发费用达到了111亿元。确实小米三年的研发投入,和华为的研发投入相比,确实不够看。

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几个方面:一方面小米的发展时间相对比较短;另一方面小米作为科技类公司, 它能够做到三年投入111亿元已经非常不容易。

而华为不同,华为的主力是运营商业务,而在投入方面,华为不仅仅是进行手机研发等方面的投入,更主要的是在5G网络,芯片等等方面进行投入,华为的投入更为宽广,它的投入费用自然会更大。

我们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将小米和华为进行比对?因为目前华为和小米是国内手机品牌中的两大丰碑,消费者不自然的讲小米和华为进行比对,特别是荣耀手机的出现,一部分原因是为了狙击小米。所以,我们很自然的将小米和华为进行对比。

实际上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将两者进行比对,在它们的所涉业务中,华为的业务更为宽广,我们可以看到2018年华为的业务分布:消费者业务3489亿元,而运营商业务2940亿元。

所以,我们把小米和华为放在一个天平上进行衡量,是不公平的。小米2018年全年收入1749亿元,而华为2018年全年收入7212亿元,小米在实力方面并不容小觑。

在研发费用方面,小米占比3.3%,华为占比14.1%左右,说明小米已经在足够的提升自己的研发费用,说小米实力不足是不恰当的。


LeoGo科技


谢谢您的问题。小米研发费用58亿,既要跟华为比,要跟自己比。

投入58亿研发中规中矩。总的来说,小米一年投入58亿元做技术研发,在科技领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小米手机处于供应链的下游,没有核心技术的组装机今后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制约。而且竞争对手都在搞研发,华为技术就不用说了,OPPO和vivo也有自己核心的影像技术,三星、苹果等国外手机给小米的压力也很大。技术就是卖点,雷军能清晰看到这一点。

与华为比差距明显。华为2018年的研发总费用大约是900亿元,是小米投入的15倍左右。华为投入不仅局限于手机终端,华为研发对象还包括5g网络技术和相关设备。任正非对华为的技术有很深的忧虑感,在技术上都是提早布局,华为做手机是为了打破技术垄断。雷军当时做手机的初衷就是降低手机组装成本,让利于老百姓。两家企业都有情怀,但是在技术上的持续投入,在多年之后看到了两者实力的巨大差距。

与自己比一直在进步。第一,2018年小米公司营业收入是1749亿元,调整后利润86亿元,雷军用58亿投入科研,几乎相当于利润,说明雷军对技术研发的破釜沉舟。第二,2016~2017年小米研发费用总共才53亿元,2018年抵得上前两年的总和。第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小米坚持性价比,硬件综合净利润率又不超过5%,雷军挣钱确实不容易,在技术研发上只能量力而行,更影响了追加投入。第四,小米曾经在2014年研发过小米松果芯片澎湃S1,但是至今没有明显进展,计划10年要投入10亿美元。芯片研发投入需要强大的实力支撑,雷军做不下去,资金问题也是因素之一。所以,在智能手机竞争越发激烈的未来,雷军和小米的技术之路还很长。

欢迎关注,批评指正。


追科技的风筝


有实力,就是干翻自己,自己骗人都不行,就得干翻自己![捂脸][捂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