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 不抽菸不咳嗽,來醫院做了個檢查被查出肺癌!

家住湖南株洲的劉爺爺,最近總覺得胸悶氣促,尤其是這兩天,感覺上樓都費勁了。於是,他來到株洲市中心醫院檢查,發現有胸腔積液,收治在呼吸內二科住院治療。

不抽菸不咳嗽,來醫院做了個檢查被查出肺癌!

接待他的是科室總住院熊佳麗副主任醫師,經過支持對症治療後,劉爺爺的胸水減少了,胸悶氣促的症狀也緩解了,可是就在這胸水慢慢退去之後複查了個CT發現肺部有異常。

不抽菸不咳嗽,來醫院做了個檢查被查出肺癌!

隨後,醫生安排他做了個纖維支氣管鏡活檢,結果回報竟是肺癌!

劉爺爺的兒子非常不解的問:“熊醫生,我爸爸從來不抽菸,也不咳嗽,怎麼無緣無故就得了肺癌呢?”

不抽菸不咳嗽,來醫院做了個檢查被查出肺癌!

熊醫生解釋道:誘發肺癌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吸菸,長期接觸鋁製品的副產品、砷、石棉、鉻化合物、焦炭爐、鈹、鎘、硅、福爾馬林等物質、空氣汙染、電離輻射以及既往有肺部慢性感染、遺傳因素等等。有時候也不一定是單一的因素,也可能是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誘發肺癌。

肺癌的臨床表現比較複雜,症狀和體徵的有無、輕重以及出現的早晚,取決於腫瘤發生部位、病理類型、有無轉移、有無併發症以及患者的反應程度和耐受性的差異。肺癌早期症狀常較輕微,甚至可無任何不適。

哪些人群容易得肺癌呢?

四類肺癌高危人群需警惕,要發現無症狀早期肺癌,只有從提高防範意識,重視定期檢查入手。實施定期防癌檢查:

不抽菸不咳嗽,來醫院做了個檢查被查出肺癌!

1.45歲以上男性,有吸菸史,特別是吸菸指數在400以上者:吸菸指數=吸菸史年數×每日吸菸的支數。例如,某男士已有20年吸菸史,每日吸20支香菸,其吸菸指數為20×20=400。有調查分析資料指出,45歲以上男性吸菸指數大於400者,其肺癌發病率為同性別同年齡非吸菸者的9.9倍。

2.有肺癌流行史的工礦企業中長期直接接觸原材料和產品的人群:目前已證實能引起職業性肺癌的致癌物有石棉、砷化物、二氯甲醚、鉻化合物、鎳化合物、煤煙、焦油、石油中的多環芳烴、礦井空氣中汙染的放射性物質......長期接觸這些致癌物可致癌。

3.60—80歲老年男女:這個年齡段男女正處癌症發病年齡高峰期,屬許多癌症的高發人群,也是肺癌的高危人群。加之這個年齡段男女受被動吸菸、環境汙染、空氣汙染以及室內小環境汙染(如烹調過程中菜油煙霧和裝潢材料中的放射性物資等)的時間較長,也是引發肺癌的危險因素之一。

4.有家族遺傳史的人群。

減少肺癌的發生率你需要做什麼?

1.從現在開始戒菸


不抽菸不咳嗽,來醫院做了個檢查被查出肺癌!

據調查,現今有超過10億的吸菸者,約5億將被菸草殺死。吸菸是引致肺癌的罪魁禍首,每天吸菸20根、煙齡超過20年的人,患肺癌死亡的危險性增加20倍。與吸菸者共同生活的女性,處於被動吸菸狀態,這樣的女性患肺癌幾率比常人高出6倍。

2.從環保入手

不抽菸不咳嗽,來醫院做了個檢查被查出肺癌!

肺癌的高發可以歸因於其巨大的“生存空間”。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加快導致了氣暖設施增加、汽車尾氣排放增加,另外,室內裝修後殘留經久不消的化學物質苯,都給肺癌的誘發帶來了很大的隱患。提倡綠色出行,時刻要有低碳環保的生活理念。

3.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

不抽菸不咳嗽,來醫院做了個檢查被查出肺癌!

愛吃煎、炸食物的人,患肺癌的危險性是常人的3倍。這是因為經反覆高溫加熱的油冒出的煙中,有害氣體濃度很高。

每日吃兩次水果,可以降低肺癌發病率,減少患其他惡性腫瘤的風險,對心血管疾病有預防作用。春、秋季節天氣乾燥的時候,除了正常飲食外,一天要喝1500—2000毫升的水。

4.重視並堅持每年體檢

不抽菸不咳嗽,來醫院做了個檢查被查出肺癌!

不明原因的刺激性乾咳,感冒後咳嗽持久不愈,突發痰中帶血或鮮血絲,固定部位反覆發生肺炎,這些都是肺癌早期的危險信號。40歲以上的吸菸人群,最好每年做個肺部CT檢查,這是目前早期發現肺癌相對準確的方法。

5.生活要規律,注意勞逸結合

不抽菸不咳嗽,來醫院做了個檢查被查出肺癌!

肺癌患者在發病前的不良心理因素是肺癌發病的重要致病危險因素之一。也就是說,肺癌發病與以下幾種心理因素有關:精神長期受壓抑,情緒不佳;人際關係緊張,如家庭內部、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親友之間的關係緊張;不能自我調節情緒。

因此,在緊張忙碌的生活中,保持一個健康舒適的心理狀態很重要。

大家應該經常學習一些腫瘤的相關知識,具備一定防癌意識。如果自己屬於高危人群,就應主動作定期防癌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療效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