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她是周恩來和宋美齡最欣賞的女人,終身未婚,92歲仍活成優雅模樣

她是周恩來和宋美齡最欣賞的女人,終身未婚,92歲仍活成優雅模樣

她是周恩來和宋美齡最欣賞的女人,終身未婚,92歲仍活成優雅模樣

來源:十點人物誌(ID:sdrenwu)

她是周恩来和宋美龄最欣赏的女人,终身未婚,92岁仍活成优雅模样

縱然周恩來一生閱人無數,也曾因錯失人才而長嘆:我們黨內要是有個像吳貽芳這樣的學者該有多好啊……

這位極富盛名的民國女性終身未婚。

少女時期家逢鉅變,被新時代的滾滾浪潮裹挾中一路前行,她從伶仃孤女成長為全中國第一屆女大學生、第二位大學女校長、第一位女副省長。

堅韌與優雅成為她的戰袍,她彷彿以己一身承載了和“女性”相關的所有榮耀。

她是周恩来和宋美龄最欣赏的女人,终身未婚,92岁仍活成优雅模样她是周恩来和宋美龄最欣赏的女人,终身未婚,92岁仍活成优雅模样

女性之光

1945年,中國作為反法西斯同盟國家出席聯合國制憲大會。

國內派去的各黨派代表包括董必武、宋子文在內一行十人,僅有一名女性代表立於其中——無黨派教育家吳貽芳。

各國代表紛紛發言,輪到中國代表時,吳貽芳身著紫絳紅色絲質旗袍,輕移蓮步,緩緩走上講演臺。

她以中國為例,講述維護和平的重要性,語氣不卑不亢毫不怯場,只一身氣度足以令人凝神傾聽。

演說完畢,背後各國國旗迎風飄揚,空氣中充斥著難以言喻的肅穆感。

吳貽芳莊重地在《聯合國憲章》中籤下自己的姓名,她是歷史上第一位在《聯合國憲章》中籤名的女性。

她是周恩来和宋美龄最欣赏的女人,终身未婚,92岁仍活成优雅模样

吳貽芳簽署《聯合國憲章》

這一幕,被拍攝成黑白影像得以留存,將永遠載入史冊。

她的端莊典雅也迅速征服了羅斯福總統,被冠以“東方智慧女神”之名。

吳貽芳的淡雅氣質不僅征服了美國人。在國內,她也享有相當聲譽。

作家冰心見過她多次,直至冰心晚年,仍然難忘吳貽芳當年梳黑色髮髻身著優雅合身的旗袍款款走向講臺的姿態。

冰心第一反應竟是訝異:“我驚慕於她端凝和藹的風度,在我們女大的講臺上,從未有過如她這般傑出的演講者。”

時光流逝,上世紀四十年代,吳貽芳與冰心都曾從政,吳貽芳常主持參政會議,冰心是坐在會堂臺下仰望她的參議員。

縱使會議進行到最容易導致混亂的辯論環節,吳貽芳也總能不慌不忙地指點先後順序,似乎對參會人員的姓名和背景都瞭然於心。

間或,老一輩革命家董必武在臺下入座,向冰心低聲感嘆:

“像這樣精幹的主席,男子中也是少有的。”

冰心在一旁聽著,內心激盪,生出同為女性的自豪感。

吳貽芳不僅做事果斷,舉止也十分文雅。

據她的學生們回憶,吳貽芳常穿深色對襟長風衣,戴圓形細框眼鏡,一顰一笑間皆是端莊秀美。

若她教導學生生活常識期間,提到諸如“臭蟲”這類不雅詞彙,她會輕柔地解釋成“一種讓我們不太舒服的蟲子”。

潛移默化下,金陵女大的學生們都格外注意自己的儀態談吐。

70年代末,吳貽芳的母校美國密歇根大學校友會頒佈了一項“和平與智慧女神獎”,其中一年頒給了吳貽芳。

致辭中,時任校長史密斯十分欣賞她,稱:“這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和進步的女政治家”。

此時吳貽芳已至耄耋之年,拖著一副病軀遠赴美國接下這枚銀質獎章。

她穿著剪裁得體的旗袍,有一雙飽含風霜的眼睛,銀髮如霜仍姿態優雅。

吳貽芳張口便是一段流暢英文,咬字精準且有獨特韻味。

她接過獎盃:“這不僅是美國人民給予我個人的榮譽,也是給予我的祖國、我國人民,特別是我們中國婦女的榮譽。”

在座人員全體起立,掌聲雷鳴長達數分鐘之久。

她是周恩来和宋美龄最欣赏的女人,终身未婚,92岁仍活成优雅模样

坎坷前行

在存留下來的吳貽芳舊照中,不難發現,吳貽芳體態纖瘦,常穿暗色衣裙,既有舊式女子的端莊,又兼具新女性的斯文雅緻。

無法忽略的是,她極少展露笑顏。這或許源於她的身世。

1893年,吳貽芳生於湖北武昌吳家宅,家中行三,出生時恰逢凜冽寒冬,臘梅飄香,父親便以“貽芳”為其命名,以“冬生”作為別號。

吳家屬於舊室官宦家庭,父親是候補知縣,母親是溫婉嫻雅的大家閨秀。

1909年,吳貽芳剛及二八年華,家中突逢變故。

坊間對此說法不一:有人稱吳父被上司當作公款挪移的替罪羊,被迫投江自盡;也有人稱吳父是因不適應時下風雲變幻,局勢不穩,心灰意冷下了結餘生。

舊式家庭中,父親的角色代表著支撐。

父親去世三年,兄長也因吳父逝世而無法繼續學業,又無法找到滿意的工作,鬱郁不得志下選擇投江自盡。

弱柳扶風的吳母接連痛失夫與子,她無法接受此等打擊而撒手人寰。

在為母親守靈的夜晚,姐姐貽芬悲痛之下也選擇懸樑自盡。

對於吳貽芳,當初失去父親的痛楚猶在,又接連失去母親與兄姊,此時,她還是個十幾歲的小姑娘。

同齡人正恣意享受年少時光時,她卻需要擔起一個家庭的重量,如果這還能稱上一個“家”。

悲慟與沮喪撕扯著這個年輕姑娘,她在日記中提筆寫下:

人生的不幸幾乎全集中到我身上,我真是哀不欲生。

那段時間裡,吳貽芳整日神色黯然,緊抿薄唇一言不發。

姨夫陳叔通憐她年幼喪親,提起她的祖母與僅僅九歲的妹妹,告訴她:這是你的責任。

一直低頭的吳貽芳這才猛然抬眼,家中的祖母與幼妹仍在,雖然失去家人的悲痛難以磨滅,但生者卻需要拾起這份傷痛,繼續前行。

姨夫將她接回家中,吳貽芳也考入金陵女子大學,四年苦讀,她成了金陵女子大學也是中國第一代獲得女子大學學士學位的五名畢業生之一。

一腔悲痛彷彿被寄放在學業上,吳貽芳臉上卻再難出現笑容,寡言少語。

她是周恩来和宋美龄最欣赏的女人,终身未婚,92岁仍活成优雅模样

吳貽芳寡言少語,身材瘦削

生活本平靜無波,她因口語流暢被推薦去赴美留學,直至時任澳大利亞總理來學校演說,臺下聽眾足四千人,這位總理言行間不乏對中國的歧視色彩:

“中國經濟落後且人民無知,政府無能,盜匪遍野……上帝賜給我們的資財,都被那些不開化的野蠻人,白白地浪費掉……”

縱使修養上佳如吳貽芳,聽到此處也勃然大怒,她連熬整夜撰寫出回擊澳大利亞總理的文章,在華人留學生圈看似平靜的生活彷彿投入一粒石子,人人都在為她叫好。

此時適逢母校金陵女大來信,聘請她擔任母校校長。吳貽芳時年35歲毅然回國投身教育,只回復寥寥數語足見決心:

“論文已畢,考試及格,定期回國。”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二位就任校長一職的女性。

就職典禮上,不乏宋美齡在內的數百位來賓,座無虛席。

吳貽芳站在演說臺上,仍是以往的溫柔語調,一字一句鏗鏘有力:金陵女子大學的目的只有一個——造就為社會所用的“女界領袖”。

她是周恩来和宋美龄最欣赏的女人,终身未婚,92岁仍活成优雅模样

成為校長

1930年代,年輕姑娘之間若是暗暗較量,早已不再攀比自己的家境、容貌等俗物,這些遠比不上就讀金陵女子大學所帶來的榮耀。

倘若拿到吳貽芳手籤畢業證書,想去國外知名大學進修也並非難事。

入校新生需要闖五關斬六將,在層層選拔中脫穎而出,還得接受一系列儀表檢查。那時常出現這樣一幕:

負責體態的女老師們坐成整齊一列,讓初入校的學生走在金陵女大鬱鬱蔥蔥的小道中,女老師雙雙眼睛緊盯著這些女學生,記錄下是否有人肩歪背駝,姿態不雅。

若是沾上一星半點姿態問題,接下來的一整年此人都得留下來參與“體態矯正班”。

她是周恩来和宋美龄最欣赏的女人,终身未婚,92岁仍活成优雅模样

金陵女子大學舉辦學生舞會

自吳貽芳就職以後,金陵女大開始不分階級,向社會全面招生,若有學子生活捉襟見肘,便在學校為其提供工作機會與獎、助學金。

吳貽芳在此就任校長長達23年。她立下金陵女子大學的校訓:厚生。

金陵女子大學官方解釋是:“人活著不能光為自己,而是要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去幫助別人造福社會,不但有益於別人,自己的生命也會更豐滿。”

吳貽芳用行為作出表率。

執教期間,吳貽芳提倡每位教師帶領近十位學生以小組授課的形式,從而解決學生在成長學業中遇到的困惑。

她本人言傳身教,除去測試期間外幾乎不曾離開過課堂。

然而每逢測試,教師們只需為學生髮下考卷便可悄然離去。

沒有一位教師會留下來監視學生是否作弊,吳貽芳執掌金陵女大的幾十年中,無一例外。

吳貽芳就職期間,她曾定下一條校規:不收已婚學生,在校生若是結婚就得自行離校。

在她看來,是否踏入婚姻殿堂雖是個人自由,但結婚以後,尤其是當時家庭關係中處於劣勢的女性群體,在多數情況下只會陷入家庭瑣碎當中,於學業上毫無幫助。

規矩雖定,她卻並非死板而不知變通的人。

某天吳貽芳在校園內散步,發現窗戶下有一把椅子,細究之下,原來是有學生鋌而走險,爬窗外出。

眼見勢態如此,吳貽芳也不恪守己見,她明白了“禁不如疏”。

她將學校內一間會議室重新裝修,造出一些供情侶相處的半封閉狹小空間。

在規定時間內,學生們可以自由接待自己外來的男友進去聊天。

為此,金陵女大的學生還造出一新詞“Local”,意為“love+call”縮寫。

女學生們也常互相調侃:“你的Local來嘍。”

有位名為曾季肅的已婚女子從朋友當中聽聞吳貽芳此人,提筆給她寫信,信中坦誠自己已有兩位子女,但為擺脫封建婚姻的束縛,她仍想讀書。

雖然校規既定,她卻不想讓任何一位一心追求教育的女性失去機會,吳貽芳思索良久,終是應許。

吳貽芳並不知道自己當初的選擇如同蝴蝶效應般,在中國教育事業上扇動了一下翅膀,曾季肅畢業後也追隨她的步伐,後來創辦了滬上知名的南屏女中。

她是周恩来和宋美龄最欣赏的女人,终身未婚,92岁仍活成优雅模样

吳貽芳與宋氏三姐妹

時下,女子入學機會仍是寥寥,雖然有零星女校興辦,然而就連梁啟超這樣的進步人士也認為其目的在於“讓女性更好地相夫教子”上。

吳貽芳的教育理念全然不同,她實施“人格教育”,將女性放在與男性完全平等的位置上教育。文科生畢業前要選修理科知識,理科生也同樣需要研習文科學類。

如今看來理所應當的事情在當時卻能稱平驚雷,金陵女大的畢業生們在擇業中擁有了不可比擬的優勢。

吳貽芳關於教育的一系列措施令周恩來也極為賞識:我們黨內要是有個像吳貽芳這樣的學者該有多好。

在吳貽芳的多年校長生涯中,曾有人提議金陵女大不分性別,男女混招,吳貽芳總是全力反對:“若真如此,女子永遠無法在學校中發揮領袖作用,這樣,我們怎麼能培養出女性領袖呢?”

在此理念之下,金陵女子大學為社會輸送了999名畢業生,被譽為“999朵玫瑰”。

她是周恩来和宋美龄最欣赏的女人,终身未婚,92岁仍活成优雅模样

赤子之心

民國時期,流傳著一句笑談:若說宋美齡是民國第一夫人,吳貽芳則是民國第一小姐。

二人同屬時下傑出女性,宋美齡毫不掩飾對前者的欣賞,曾多次致電邀請吳貽芳做教育部長。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此職位的重要性不必贅述。然而宋美齡多次致電得到的回應都是“吳校長人不在”這類推辭。

在吳貽芳心裡,她只專注於想把金陵女子大學辦好。

她從不曾貪慕名利,據學生回憶,吳校長常年住在一間不到15平的小房子,坐黃包車,穿著打扮也以樸素為主,工資與酬金大多轉贈予一些經濟狀況堪憂的師生。

到了更為動盪的年代,她的專車也被取消,時常通過擁擠的公交車出行。

當時常有人在南京三路公交車中看到一個小腳老太太顫顫巍巍地擠在人群裡。

吳貽芳此時已至花甲之年,大可以選擇一語不發明哲保身。

可她多次站出來表達自己的思考與想法,直呼當時的某些政策與現象簡直“荒謬”。

有人擔心她因此惹上禍端,上門勸她。

老太太先是溫言謝過對方好意,只答:“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吳貽芳此生都未改初心,堅持自己的教育理念。

她是周恩来和宋美龄最欣赏的女人,终身未婚,92岁仍活成优雅模样

吳貽芳老年時與金陵女大畢業生相會

媒體在宣揚她時總冠上“中國第一個女性大學校長”,其實不然,第一位女性大學校長名為楊蔭榆。

兩人成長經歷頗為相似,都曾留美求學,也都終身獻身於教育。

可楊蔭榆性子倔強,在學校管理相關層面,她剛愎自用,限制學生思想自由,如同封建家長般一意孤行。

她的侄女楊絳先生曾提筆寫過這位姑母楊蔭榆:

“她留美回國,做了女師大的校長,大約也自信能有所作為。可是她多年在國外埋頭苦讀,沒看見國內的革命潮流;她不能理解當前的時勢,她也沒看清自己所處的地位。”

楊蔭榆一再受挫,半生鬱鬱寡歡最終慘遭殺害,客死他鄉。

同一時代且成長足跡相似的兩人命運截然不同,吳貽芳更習慣剛柔並濟,軟硬兼施,88歲依然官至江蘇副省長。

曾經在金陵女大就讀的畢業生們提起吳貽芳滿是感激:“她做事情並非言傳而是身教,令我們接受了更好的教育。”

吳貽芳與時下女子行事不同,以理性嚴謹為主。

她出生自傳統官宦家庭,同時又飽受西方文化教育,金陵女子大學的研究學者朱峰評價她:

“在她身上,既有英國的維多利亞時期貴族女性的那種氣質,也有中國傳統官紳階層婦女那種貴族女性的氣質。”

待吳貽芳晚年後,曾經的學生們自願輪流排班來照顧這位老校長,她一生可謂傳奇,桃李滿天下。

可照顧過她的學生回憶起老校長的生活瑣碎時,總結成一句:她的生活簡單,從不要求什麼。

她是周恩来和宋美龄最欣赏的女人,终身未婚,92岁仍活成优雅模样

1985年11月10日,吳貽芳安詳地閉上了雙眼,她輾轉於國內外,完成了“厚生”的教育理想。

直至去世前一刻,她心心念唸的仍是復辦金陵女大。

兩年後,在曾經的校友疾呼下,南京師範大學恢復併成立金陵女子學院。

1.知網論文《說說吳貽芳》

2.《“新女性”與近代女子教育——吳貽芳個案研究》

3.《女教育家吳貽芳》

4.《男友蔡元培,女有吳貽芳》

5.一日一度《她一生未婚,是中國第一位女大學校長,被羅斯福稱為“智慧女性”》

更多內容

清明將至,增強防火安全意識就是對英雄最好的緬懷!

送別烈士!這一幕幕讓人淚奔……

淚目!救火英雄的遺願:還想讀大學,還沒來得及去表白…

她是周恩来和宋美龄最欣赏的女人,终身未婚,92岁仍活成优雅模样

我就知道你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