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从“大辽”走来-外媒眼中的中国航母之路(中)

世界航母建设史上的奇迹

日本《世界舰船》主笔多田智彦称,最迟从2005年4月开始,中国网络上开始出现“瓦良格”号翻新改造的照片,但从造船工程的角度看,中国人的行动应早在几年前就启动了。香港《亚太防务》曾援引内地《世纪》2013年第6期的一篇报道称,中国领导人下决心利用废弃的“瓦良格”号船体续建中国第一艘航母是在2004年,一位主管国防工业的领导当时说:“这么条船,8年要弄出来,难度很大,我们努力一下吧。根据我多年跟船打交道的经验,从科学上讲,它是很困难的。”用总设计师朱英富的话说,续建航母的条件之艰难可谓空前,“‘瓦良格’拖来时只有一个壳体,我们这边没有设计图纸,没有规范,没有经验。我们也曾想跟原研制方俄罗斯合作,人家拒绝了,想想也对,从经济、政治意义上讲,不合作也是对的,他们设计建造的航母还在服役,不能把自家老底跟我们抖出来啊。”


从“大辽”走来-外媒眼中的中国航母之路(中)


面对难题,中国工程团队完全按照新船研制的流程,从方案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一段一段的,走万全过程。需要强调的是,与别的水面战舰不同,航母不仅平台要搞上去,上什么飞机也是必须同步考虑的课题,毕竟舰载机是主要武器,没有飞机的航母就是空的。跟飞机的配合完全是从零起步的。另外,虽说中国有很多造舰船的经验,但造这么大的船跟造驱逐舰还是有很大差异,“形象来说,造驱逐舰像造一幢大楼,造航母像设计一个小区,整个配套、运转都不一样,涉及到许多新的设计理念。再有一个问题,是一般舰船设计我们需要军方提出需求——作战需求、基本需求,这一次军方说我们也没用过航母怎么提需求啊?需求牵引的做法在这里是做不到的。”朱英富强调,工程技术人员在测绘复原与技术论证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很多需求是根据军地双方共同研究后提出来的。通过供需双方大量地、不断地交流,提出中国首艘航母到底要搞成什么样的。“经过八年努力,我们最终将一座‘烂尾楼’建成具有较强作战能力的航母。”朱英富兴奋地说。

2005年8月初,“瓦良格”号已经以中国海军的灰色涂装全新亮相,随即技术人员开始全面重建其内部系统。2009年4月27日,“瓦良格”号转移至大连船舶重工集团第三工场的30万吨级船坞,工人们铲除舷侧的俄文舰名,这意味着它将改用中文名字。对此,中国军迷展开热烈猜想,有人说它会叫“施琅”号,也有人说它应叫“毛泽东”号。实际上,这是美国现役航母的命名法则,和中国海军的传统并不一致。

按照航母续建要求,舰体上要安装的上万套设备由1 000余家科研院所生产研制,上万名科学家、工程师,数万名专业工人在全国各地的生产线上连续几年时间的奋战……大连厂军代表室曾为新中国监造过几百艘军舰,但续建航母的压力依旧大得令人吃惊。一位军代表说:“我们内心深处是真怕,就怕国家巨额投资的航母中途出点岔子,就怕不能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建造任务……”全舰3 000多个舱室,设备种类多型号杂,管线密如蛛网,以最简单的航母舱室内部通信系统为例,仅涵盖的电话、广播设备数量就达4 000余部,而全船类似专业系统近百个,几乎任何一型涉及全船的设备安装量都是以千为单位,海量的军检验收任务压得军代表喘不过气来,每天工作时间十几个小时。

据透露,“辽宁”号全舰安装的电缆长度达3 000多千米,走在航母的任一通道,成捆的电缆整齐密布头顶,形同经络联通四面八方。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几千千米的电缆是不到一年时间完成施工验收的。《解放军报》曾援引参与过第一代攻击核潜艇和防空驱逐舰研制建造的电气领域军代表的话说,面对航母“巨系统”的电气工程,他至今不敢想象是怎么一步步挺过来的,全舰数万个设备用电量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电站数量之多、电源种类之全让人叹为观止。

可靠性和安全性是航母建设的重中之重。舰船损管监控系统是确保安全出航的必备条件,全舰上千个烟雾及温度探测器不能有丝毫闪失,李玉生和战友们走遍全船每一个角落,用烟雾模拟试验测试每一个监测探头的灵敏度,确保损管报警100%合格顶用,成为官兵海上试航的“安全守护神”。而防火是航母建造的巨大难题,一些大国航母的建造过程都经历过大大小小的火灾,“辽宁”号航母施工及试验高峰期,同时在舰人员近5 000人,500余个动火部位,可谓“隐患就在身边,危险就在眼前”。军代表室创造性提出安全工作网格化管理,将航母工程的安全延伸到每一个细枝末端,每个动火点都必须配备专门的看火人员,携带防火设备,一旦发生火情苗头,就迅速扑灭。安全的精细化管理,使得航母整个建造历程无火灾,创造了世界航母建设史上的奇迹。


从“大辽”走来-外媒眼中的中国航母之路(中)


“飞鲨”腾空

尽管中国得到“瓦良格”号航母船体,但最关键的舰载歼击机却付之阙如,为此中国采取自力更生与吸收借鉴外国经验的发展道路。美国《防务新闻》周刊在一篇题为“红星照耀太平洋”的文章中称,中航工业(AVIC)下属的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于2009年10月完成歼-15“飞鲨”重型舰载歼击机的开发,稍后又完成机翼折叠试验,做好首飞前的一切准备。这款飞机外形据称酷似俄航母上起降的苏-33“海侧卫”舰载机,曾一度被西方驻华武官认为是中国早年从乌克兰买来的那架不能飞的T-10K技术验证机(即苏-33的前身)。

香港《兵器战术图解》报道,歼-15实际是基于中国沈飞研制的歼-11B陆基歼击机为基础研发的,改动主要在机体结构加固、增前缘鸭翼、主翼折叠等方面。西方专家注意到,尽管歼-15看似与苏-33接近,但两者的细微差别却意义深厚,例如俄方工程师为尽可能多地向航母上装载苏-33,将飞机主翼的折叠棱线设置在翼面最宽处,已经非常靠近机体,力求飞机停放时腾出多一点舰面空间,但这样做的后果是导致主翼整体耐压强度下降,挂载重型弹药受到限制,反观歼-15则把折叠棱线设在翼面的外缘,确保靠近机体翼根部位的挂架有足够强度,以便携带大尺寸、大重量的导弹和炸弹。为了满足舰载机采用阻拦方式着舰时所需要承受的巨大过载力,中国工程师还发挥聪明才智,将歼-15的前起落架支柱直接与机身主承力结构连接,从而提升了起落架的结构强度,并把单梁单轮式改为倒T字梁双轮式,使主起落架可以承受飞机在着舰时遭阻拦索拉扯所产生的纵向机身下沉力。为避免在航空母舰上使用时,海上高湿和盐雾等环境对歼-15的结构造成的不利影响,中国工程师们进一步对歼-15机上结构实施加固,蒙皮和各种口盖也进行以防腐蚀、防霉变和防水为目的的改进设计,对飞机蒙皮接缝处进行了干涉铆接,对机身表面的接口和口盖进行了涂胶密封。

据日本《航空世界》杂志披露,中国沈飞似乎对苏-33并不“感冒”,他们更希望歼-15扮演“青出于蓝”的角色。据报道,苏-33仅仅是一种制空战机,对地和对海打击能力低下,而舰载机的多任务作战能力对于提高航母整体实力至关重要,沈飞显然汲取苏-33的经验教训,利用中国自身在电子科技和材料工程方面的领先优势,开发出国产歼-15多用途舰载机。

值得一提的是,在歼-15开发过程中,西方媒体持续炒作中国无法开发飞机着舰阻拦装置(Arresting Wires/Gak)的话题。但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中国舰载机着舰阻拦系统开发完全独立,任何“拒售”都无法阻止中国的“航母雄心”。台湾《尖端科技》就披露一个细节:歼-15舰载机与航空保障系统的开发互为促进,尤其后者的科研攻关更强调“全国一盘棋”,几百台(套)保障设备实施同步检验。其中,舰载机阻拦机安装平面精度高达十万分之一,这个精度堪比“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外太空对接。当航母安装阻拦机的过程中,舰体昼夜温差变化导致的细微形变都被在场军代表认为影响安装精度,判定军检质量不达标。紧接着,中国海军军代表王五成主动排查问题根源,与厂所研究制订工艺改进措施,选择在温度恒定、人流稀少的后半夜进行安装作业,经过连续一个月彻夜奋战,重达百吨、几十米长的巨型机械精度超差被控制在0.5毫米以内。至于需要具备较高抗疲劳连续工作性能的阻拦钢索,军代表更是与相关企业密切合作,经过千百次磨合试验,终于使遭受国际封锁的高硬度、高韧性阻拦钢索安装上舰。分析人士指出,从俄中军贸的历史来看,中国从来就是坚持“以我为主”,俄罗斯卖先进技术是“人情”,不卖是“本分”,经济和科技实力都有长足进展的中国不可能会因为一点小的技术障碍而丧失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