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我们走在大路上——赤峰二道街的变迁

我们走在大路上——赤峰二道街的变迁

我们走在大路上——赤峰二道街的变迁

二道街是赤峰市红山区老城的一条街路,东起二道街和清河路交叉口,西至二道街和昭乌达路交叉口,虽然街路不是很宽,但是在赤峰市中心城区的东西交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二道街是赤峰城重要商贸流通区域,而如今这条街路依然重要。

新中国成立前,二东街是当时的富人区,著名晋商元隆号张万源,张振远,晋商贾恒达,绅商支栋、支椿兄弟等人的深宅大院都建于此,另外,赤峰赤峰官办银行兴业银行、天主教堂也都在这条街上。

当时的二东街是富人居住区,但是街路十分不平整

我们走在大路上——赤峰二道街的变迁

如今二道街街景

我们走在大路上——赤峰二道街的变迁

如今的天主教堂已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走在大路上——赤峰二道街的变迁

当时赤峰最大的晋商集团,元隆号张家所建的五桂堂楼院大门

我们走在大路上——赤峰二道街的变迁

当年的五桂堂如今成为红山区二小(旧址)

我们走在大路上——赤峰二道街的变迁

支栋楼位于二东街西端路北与东横街转角处,由前后两栋中西合壁的三层大楼和一套三进四合院组成。大楼始建于1916年,反映出西方文化对赤峰这座塞外古城的影响。

我们走在大路上——赤峰二道街的变迁

兴业银行全称热河省兴业银行赤峰分行,位于支栋大楼的东侧。1917年,热河省公署将官银号及公益钱局(民族资本)改组为官商合办的热河兴业银行。总行设在承德,分行

设在赤峰,管辖林西、乌丹支行。兴业银行在赤峰存在的I16年时间,因军阀更替频繁。朝秦暮楚地滥发纸币’,给赤峰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1933年赤峰沦陷后改称为“满洲中央银行赤峰支行”. 1946年赤峰被国民党占领之后又成为“中国中央银行赤峰分行”,兴业银行的出现是现代金融业取代古老钱庄的转折点。

我们走在大路上——赤峰二道街的变迁

如今支栋楼和兴业银行旧址已经被车水马龙的交通主干道取代,这里是二道街和火花路交叉口。

我们走在大路上——赤峰二道街的变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