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懂事是一種很深的絕望”,孩子,你可以活得肆意一點

關注一點心理學,讓生活輕鬆一點。

“懂事是一種很深的絕望”,孩子,你可以活得肆意一點

週末的晚上,我到鄰居莫姐家,剛好撞到她家的姐姐和弟弟在爭吵。

原來是弟弟看中姐姐的筆記本,一定要佔為己有。

莫姐有點生氣地對著姐姐說:“一個筆記本,有什麼好爭的呢?你不是一向很懂事的嗎?今天怎麼也不知道讓讓弟弟。”

姐姐的眼淚吧嗒吧嗒地流出來,哽咽著說“這是同學送我的禮物。”

莫姐有點不耐煩地說“弟弟還小,你懂事一點,不要和他爭了。”

姐姐咬了咬嘴唇,把筆記本塞給了弟弟,一邊用手擦拭著眼角的淚水,一邊跑回了房間。

從莫姐家出來,我腦海中一直浮現姐姐欲言又止的委屈模樣。

生活中,我們總是喜歡用“懂事”來標籤孩子,然後欣慰地發現孩子確實是越來越“懂事”了,卻看不到他們“懂事”背後努力剋制自己慾望和情緒的委屈與心酸。

當一個人被貼上某種標籤,自我印象管理就會讓自己的行為和所貼的標籤一致,這就是心理學上的“標籤效應”。標籤會影響一個人心理和行為。

知乎上有人這樣定義“懂事”:過早地注重他人感受,用成人世界的道理權衡利弊而忽視自身意願,從而喪失了這個年齡段放肆、任性的權利。

“懂事”的標籤,對孩子來說是一種綁架,綁住孩子的身心,讓孩子錯過了童年的快樂與滿足,而這份快樂與滿足他們會終身尋找。

一、過於“懂事”的孩子,容易迷失自己

臺灣作家張德芬說“有時候,過分著迷於自己的標籤,會逐漸迷失真實的自我。”

知乎上有個網友說,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因為理解父母的不容易,他從小到大一直就是別人眼中懂事的孩子。

因為懂事,他看到心儀已久的玩具卻說不喜歡,看到好吃的東西假裝不想吃,跟親戚家的小朋友一起玩總是主動讓著人家。

因為過於顧忌他人的感受,他把自己放得很低,幾乎低到塵埃裡去。不知不覺把自己弄丟了。

為了迎合大人的評價,“懂事”的孩子不敢任性,不能撒嬌,終於逐漸失去了孩子的本真。

“懂事”的標籤,讓孩子活在別人的期望與認可裡,為迎合他人,而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不敢直視自己的內心需求。

帕萃絲·埃文斯在《不要用愛控制我》一書中寫道:“如果我們總接受別人對自己的定義,通過別人來認識自我,只會使對自我的認識更加模糊。”

《少年說》有一期節目,有個男孩子說,他曾經為了樹立好孩子的形象,撒謊說家裡窮,然後整天穿破爛的衣服不肯換下,還天天撿同學剩飯吃。

他以為這樣別人就會認為他是懂事的好孩子,誰知卻始終得不到別人的認可。他迷失在“懂事”的標籤中,越來越不認識自己。

“懂事是一種很深的絕望”,孩子,你可以活得肆意一點

“懂事”的孩子以為,我被愛是因為懂事,而不是因為我本身就值得愛,因此他們一直壓抑真實的自己去討好大人。

長大後,“懂事”的孩子通常也習慣性地討好別人,不敢拒絕。而這“討好型人格”是以壓抑或犧牲自我意願為前提的,漸漸地,也就忘了自己最初的模樣。

二、“懂事”的孩子,內心也許不太快樂

知乎上有個提問“懂事的孩子快樂嗎?”很多人留言,自己就是父母眼中“懂事”的孩子,但過得並不快樂。

“懂事”的孩子往往有著與年齡不相符的成熟與壓力。心理學上把心理過於“早熟”的孩子成為“成人化的孩子”。

有研究表明“成人化的孩子”成年後有較多的心理問題,人生態度多半消極,患抑鬱症的幾率很大。

電影《狗十三》的主人公李玩,本是一個活潑的女孩,因為心愛的小狗走丟,她瘋狂尋找,弄得一家人不得安寧。最後奶奶也因為尋找她而走失。

在爸爸給了她一頓暴打後,李玩性情大變。

在大人的世界裡,李玩是越來越懂事了,但也越來越沉默了。

“懂事是一種很深的絕望”,孩子,你可以活得肆意一點

臨床心理學家喬尼斯·韋伯曾提出一個概念——童年期情感忽視(CEN),指的是一種由於父母沒能給予孩子足夠的情感回應所造成的創傷。

“懂事”的孩子大多不敢或不願流露自己的真實情感,父母也就無法解讀其發出的情緒信號。久而久之,便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懂事”的孩子從開始對自己妥協,不再流露自己的情緒開始,便不再與父母有足夠的情感互動,那個快樂的自己,就註定已經回不來了。

我國一代才女張愛玲,在我們看來應該是眼高過頂的女子,事實上卻是一個“低到塵埃”裡去的人。

自小母親就要求她要懂事。她為了得到媽媽的愛,一直努力做個懂事的孩子。

母親在廁所裡看書,看得入迷呵呵聲笑,張愛玲居然在門口附和著笑出聲。

讀書的時候,她拿到獎金的第一時間,就是把錢匯給了母親。

“懂事是一種很深的絕望”,孩子,你可以活得肆意一點

就是這麼一個“懂事”的人,我們看她的作品,筆下的人心總是那麼地孤寂、荒涼。而她自己也是一生鬱鬱寡歡。

武志紅說:懂事,是一種很深的絕望。

“懂事”的標籤,讓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情緒得不到釋放,心靈得不到自由。


李雪說:給孩子生命最好的滋養,是確認孩子的感受。

“懂事”的孩子真正的感受一直未被確認過。因此,他們生命的底色總有一塊是灰的。

三、撕掉“懂事”的標籤,讓孩子做自己

蔡康永說:爸爸媽媽對小孩來講最珍貴的是給他一個理想的環境,讓他變成他自己,而不是變成我們要他變成的人。

我們怎樣才能避免用標籤去束縛孩子,讓孩子做自己呢?

1、允許孩子“任性”

韓劇《請回答1988》中有一句臺詞:懂事的孩子只是不撒嬌罷了,只是適應了環境做懂事的孩子,適應了別人錯把他當成大人的眼神。懂事的孩子,也只是孩子而已。

“懂事是一種很深的絕望”,孩子,你可以活得肆意一點

是啊,孩子始終是孩子。是孩子總會有任性、耍性子,無理取鬧的時候。

父母要修煉好自己的心,充分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鼓勵孩子用語言或是行為表達自己的情緒。

演員杜江曾說:如果可以任性被寵愛,哪個孩子願意在委屈中變得懂事呢?

允許孩子“任性”,他才能擁有孩子的本真,成為他自己。

2、尊重孩子,允許孩子說NO

明星馬伊琍說,她女兒有一次在幼兒園跟同學玩過家家,有人扮演媽媽,有人扮演寶寶。有的同學一直想當媽媽,逼著愛馬只能當寶寶。其實愛馬心理也很想試試當媽媽,卻一直不敢說。

馬伊琍這才意識到,她一直要求愛馬懂事,可孩子卻懂事到連不都不敢說了。

她花了兩個月的時間給愛馬作心靈疏通,才讓她說出了那句“我不願意”

中國式父母的口頭禪就是“你要懂事”。可是一味的懂事,會讓孩子失去了拒絕的勇氣。

勇於說“不”的孩子更有主見,長大後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3、做“聽話”的父母

生活中,我們習慣叫孩子“要聽話”,卻沒想過要做“聽話”的父母。

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提到,她和先生都很樂於聽孩子的話。

有一年,他們開車從北京回內蒙古過年,回程當天,因為圓圓的一句“沒和兩個姐姐玩夠”他們當即決定晚一天回去。

作者說他們這麼“聽話”並沒有把圓圓慣壞,相反圓圓逐漸長大,成長得比父母更優秀。

做“聽話”的父母,有什麼問題和孩子商量著解決,聽取孩子的想法。這在無形中培養了孩子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份滿滿的尊重,能讓孩子更有底氣做他自己。

孩子的一生有無限種可能,不要讓“懂事”的標籤侷限了他的未來。

李雪說,讓孩子自由選擇,成為他自己。孩子的未來,一定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所及。

願我們都能愛孩子,如他所是,而非如我們所願。

作者簡介:“一點心理學”作者溶溶,左手帶倆娃,右手碼字求解育兒密碼。一枚在育兒路上探索的80後媽媽。敬請訂閱更多心理分析文章,關注微信公眾號:yidianxinlixue1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