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新鄉故事:五千年前的衛輝長啥樣?

◆ 平沙落雁


大家知道,中華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並且是唯一延續至今的古老文明。泱泱五千年文明史,其上限可以追溯到炎黃堯舜禹那個遠古時期,這些傳說中的中國文化的重要標誌性人物,被稱為中華民族的祖先。通過老祖宗留下的文字和傳說,我們從中不僅記住了製衣冠、造舟車的黃帝,教人農耕、遍嘗百草的炎帝,制定曆法的堯帝和注重教化的舜帝,而且還知道,在那個時候,黃河的走向不是現在的軌跡,它是緊貼著太行山的餘脈山麓自西向東北方向過來的。衛輝作為一處關鍵的疏汛要隘,先民們追隨禹王,採用開渠引導之策,在腳下這塊土地上曾經有過一番大的作為,讓汲地較早出現了文明的曙光。

新鄉故事:五千年前的衛輝長啥樣?

由於受文獻資料所限,今天的人們只要說起衛輝發展史,無外乎兩種聲音,一是將源頭的探究止步於殷商時期的牧野之戰,包括姜太公、比干這些著名的歷史人物;二是直接從漢高帝二年汲地設縣算起,說衛輝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當然了,這樣說也不能算錯,但總覺得底蘊不厚重。

衛輝畢竟地處中原,位於中華民族最早的發祥地區之一——黃河文明區。它的歷史積澱和文化質地是相當深厚的。咱遠的不說,單說汲冢書,那可絕對稱得上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根源之書,自古至今,它屢被後世史書引用,被史學家拿來做自己史論的證據。其中的《竹書紀年》,又是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編年體著作,也是汲冢書中價值最大的史料。史學界把它與孔子舊宅發現的《尚書》、《論語》,殷墟發現的甲骨文,敦煌發現的藏經洞,共同譽為中國文化史上的四大發現,你說牛不牛?

新鄉故事:五千年前的衛輝長啥樣?

那麼,在很早很早以前,衛輝又是一個什麼樣子呢?

據考古發掘和有關地質考證,大約在一萬年前,我們這裡氣候溼潤,林木茂盛,水源充足,野草叢生,牧野這個美麗的地名可不是叫著玩的。但最初發現這個風水寶地的並不是人類,而是動物。成群的野馬在平原上奔跑,大片的野鹿在草叢中撒歡,兇惡的狼豹在森林裡出沒,連孤傲的犀牛、大象也在水裡盡情的嬉戲,簡直成了動物們的樂園。

後來,這裡開始出現了人類活動的身影。先民們成群結隊走出混沌,選擇有水的地方搭建茅舍,聚族而居。他們把樹枝製成木棒,把石塊敲打成利器用來驅趕或捕殺野獸,靠農耕狩獵或採集野果繁衍生息。由此可見,歷史早在這裡埋下濃重的伏筆,這也可視為汲地先民含辛茹苦彌繁彌昌的雛形。

再後來,我們的祖先在漫長的歲月裡不斷地與自然抗爭,不斷地改造勞動工具,使自己的大腦也不斷地變得更加聰明,已經能造出陶器、石斧、石鐮等物。他們用這些精巧的石器不僅更便於獰獵和採集食物,而且還學會用石頭打火,取火造飯,汲水灌田,告別了那種茹毛飲血和穴棚而居的生活方式。此外,還逐步學會了紡織和畜牧,起碼會做簡單的衣服遮蔽自己的身體。男女也開始有了明顯的分工,平疇綠野,男耕女織,我打獵來你紡花,你挑水來我澆園。儘管那個時候常鬧水患,三年一小災,五年一大災,汲地的歷史幾乎成了與水搏鬥的歷史,但先民們對水已不再是一味地恐懼與詛咒,而是視為他們體現智慧與勇氣最好的對手,那是因為他們從禹王那裡已得到了治水的真傳。在此後的歲月更替中,他們愈加堅定地崇拜著山川,珍惜著草木,也更加景仰著與他們朝夕相處、禍福相依的水,從而也從源頭上構成了豫北水城的文化支撐。

新鄉故事:五千年前的衛輝長啥樣?

也許有人會問:你說的這麼熱鬧該不會是憑空想象的吧?有文字記載嗎?問得好。仔細想想也是哈。正是有了文字的傳承,我們才讀懂了《史記》《詩經》,我們才理解了秦時明月、大唐氣象,我們才記住了絲綢之路、四大發明。若沒有文字,古城的底蘊從哪裡來?又叫人怎麼信服?

但是,請別忘了,我們都是聽著故事長大的,一些歷史傳說和考古發掘相互印證,都是很重要的歷史資料,可以從不同側面揭示歷史事實,幫助我們瞭解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發展與沿革。

新鄉故事:五千年前的衛輝長啥樣?

位於衛輝城西7公里的河窪村,為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面積約有7500平方米,積澱的文化層有3米多厚。從考古挖掘的剖面觀察,有灰坑、圓形房屋的柱窩等。經文物部門對出土的石斧、石鏟、石刀、石鐮、石磨石、骨針、獸角、蚌殼、獸骨、陶器等器物鑑定,確認這些都是母系氏族社會時期的實物遺存,按照其文化屬性界定,河窪遺址屬於仰韶文化的範疇。

新鄉故事:五千年前的衛輝長啥樣?

1984年4月,在城西北太公鎮芳蘭村,有新石器時代龍山遺物陸續出土,發現了大量的經過磨製後的獸骨、獸角、蚌殼、石鐮、石刀等遺物,此外還有一些各種式樣的陶器碎片。碎片很薄,說明當時先民們的製陶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了。在掩埋這些器物的土層裡,還發現了尚未燃盡的木炭屑,裸露出先民在此生活過的痕跡。經考古學家鑑定,為龍山文化遺存。

新鄉故事:五千年前的衛輝長啥樣?

由此不難看出,河窪仰韶文化遺址和芳蘭龍山文化遺存,都是在靠山臨窪的地方,很符合先民們傍水而居汲水灌田的生存特點。換句話說,這個時期的汲地先民,已經基本上脫離了野蠻和矇昧,開始迎著文明的曙光大步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