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今教师待遇提高了,可教师子女选择“子承父业”的比例很小,你怎么看?

殷勇教育聊斋


我来回答题主提出的问题,教师子女选择子承父业的比例小,原因有如下两个方面。

首先,教师的工作繁琐。

一般人认为教师有寒假和暑假,平时上两节课,轻轻松松,风不吹雨不打头日不晒,好像是很轻松的,其实,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都深有体会,再好一点的公办学校里边,时间安排的比较紧,每天早上八点正式上课,中午,11点45分结束,下午上课时间,冬季,2点10分开始,夏季2点45分开始上课,全天一共七节课,一般教主科的老师都是在上午上课,副科的老师在下午上课,由于老师都有作业要改,因此,很多老师全天都在学校里边,如果当了班主任,那时间更紧了,每天早上六点左右到学校,学生七点钟要上早自习,中午还有午自习,班主任,自己又要上课,所以说整天忙的不亦乐乎,基本上都在九点钟之后才能离开学校,虽然现在的公办学校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但是为了教学质量,很多学校对学生都进行排名,每一科都要,排出名次,同科的老师之间竞争非常大,当然,在农村的中学里边可能压力相对较小,据我了解,我们学校里边有很多的老师,因为课时太重,工作量大,经常生病的也有很多。除此之外,学校里面的老师还要听公开课,每学期15节以上,平时要写教案,扶贫工作,教师进修,学习相关的文件,听法制报告会和消防知识宣传会,等等。需要写的东西也很多,教案,听课记录,读书笔记,教学计划,教学工作总结。这些工作都非常的繁琐,主科老师,还有周周清,日日练,练习册,这些都需要给学生进行批改和讲解,工作量的话,按照国家的标准,主科,最高标准12节,副科最高标准14节 。像我们学校带副科的老师一般都有14节课,平均每天三节,如果带,七个班级的话,学生数大概在400个左右,每周两次作业,每个班级作业批改用时半小时,七个班级,改完用时七个小时,相当于七节课,这样每周相当于21节课。可以说,任务特别的烦重。每天除了吃饭之外,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入到教学上面。

其次,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有待于提高。

虽然我国已经提出了好多年,教师的工资待遇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水平,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很多地方的教师的工资都低于当地的公务员水平。教师涨工资的唯一的机会就是,职称评定,但是现在又规定了一级教师和高级教师的名额有限,有的学校的学生可能少一些,那么,一级教师和高级教师的名额相对就很少,而且职称评定需要很多的条件,在繁重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很难抽出时间去准备晋级的条件。所以很多老师工作了很多年,还没有评上高级职称,公务员的话,据说是自然晋级,这一点是教师所没办法比较的。公务员的社会地位普遍要高于教师的社会地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否则的话,公务员考试每年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参与。结果造成了这么一个现象,师范类高校里边大多都是女生,男生很少,原因特简单,男老师出来之后找对象就成问题,因为现在的人都比较现实,没有经济基础,什么事情都不好办。马克思曾经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

我曾经听到过不少的老师这样说,自己的小孩宁愿去打工,也不愿意去当老师,据我初步统计,我们学校里边老师,的子女上师范类的学校很少很少。

那么,如何才能让老师的子女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呢?解决的办法特简单,

一,学校里边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书育人,别的与教育教学工作无关的事情尽量不让老师来做,让老师静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去育人,把精力和时间用在教育教学上。

二,切实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改革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教育,才能够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为我国的科学技术提供大量的人才。

结束语:如果我国通过以上的改革,教师的都希望自己的子女今后从事教育工作,一些名牌大学的学生都愿意去到中学里边去当老师,优秀的老师更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这必将有助于我国科技兴国,必将为19大里面提出的两个100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科技储备人人才。


高粱熟满天


我是教师。我儿子初中时候看了我的工作状态非常有意义,他曾打过主意上师范,以他今年高考水平,北师大没问题的。我后来跟我儿子说,无论如何都不要上师范。这不仅是我收入太低,更重要的是体制内的学校你会经常被打压,要么你就蜷缩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你太表露锋芒了,有的是人收拾你,他们会各种打击让你失去激情失去信心为止。后来我儿去学医了。这是我的成功之处。


蜀国将相


我觉得教师子女没有“子承父业”主要受现在的社会环境所影响。


我身边比较熟悉的老师大约有15个左右,虽然现在都还奋斗在教师岗位上,但是只有一个老师的子女是当老师的,其他老师的子女要么是医生,要么在企事业单位上班,也有自己创业的。

造成老师子女“子承父业”比较少的原因,还是受目前社会环境的影响。

01

不断涌现新的行业,很多教师子女所学专业与教师岗位无关

现在的思想观念都与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家长都希望自己子女能有个稳定的职业就很好,往往就有意无意的想让孩子从事自己熟悉的行业,教师就是最好的例子。

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行业的发展,做老师的父母也希望子女考上好大学,在专业的选择上也比较灵活,只要能上个好大学,能做个争气的孩子就可以了。

02

新环境下的教师面临的压力比较大

以前老师虽然工资不高,但是教师这个职业还是很受欢迎的,除了升学压力大一些,别的压力很小,现在就不一样了,各种压力和舆论都让教师这个职业变的不那么真实了。



成绩不好怪老师水平差,作业布置多了又被家长说,批评孩子严重了又被攻击,还要应对各种各样的会议和检查,不要说子女不愿意当老师了,就是家长也不想让自己子女当老师。

03

教师待遇的提高不代表就能满足他们正常的消费水平,同样教师不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现在很多老师的工资都在每个月4000元左右,如果在小县城还算可以,在地级市及以上,根本不够房贷、车贷和一家人的消费开支,再说现在社会能吃苦还有一定学历,做其它行业比老师的待遇肯定要高,面对90、00后的这一批教师子女,从他们内心想法来说,教师肯定不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总结

如果放在以前教师子女受家长的影响比较大,现在社会环境下的影响,教师对他们吸引力已经微乎其微了,同时很多教师也希望自己子女能做自己喜欢的行业,跟上社会的发展。


小红人教育先生


要让最优秀的人去当教师,才会陪养出更优秀的人才,教师待遇应该是最高的,国家财政出钱,如果教师待遇都低了,那还真的成了造原子弹的不如买茶叶弹的了,什么叫科技兴国?就是要让知识分子有自豪感!做生意谁不会?谁有马云生意大?他还是人民教师!论知识的重要性!强国,必须强军!更应兴教!教师职业门槛要提高,足够的优秀才能做教师,要提高教师待遇,要让教师职业成为高收入的代名词,真正“尊师重教”落到实处,教育兴,则国强![悠闲]



空军七中队


现在社会已经没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了,在我的同事中,的确也很少有老师估鼓励孩子,上师范大学出来当老师,教师子女一般都鼓励孩子去大城市发展。而我们一般判断工作怎么样,主要看待遇和地位,下面我们看看教师真实的待遇和地位:

一、教师待遇方面。教师待遇提高其实是水涨船高,什么是教师待遇提高?只有针对教师的待遇提高才是教师待遇提高,来看看近年来关于教师待遇方面的现状。

1.中央很多政策到地方根本没有落实,像不得低于或高于公务员工资待遇,第十三个月工资等等,从政策落实问题上可以看出,不仅待遇保障不了,同是事业编制,在政府眼中教师行业地位垫底(后面再阐述)。

2.工资调整。我参公六年多,刚参公时1700多工资,工资调过两次,一次主要是把绩效工资里的一部分调整到基础工资里,相遇于增加了基础工资,降低了绩效工资,工资整体上调不大。二次主要是调整基础工资,这个是直接增加500多的基础工资,不过是整个事业单位一起调整,并不是针对教师(公务员工资调整我就不发表说法了)。

二、教师行业地位低。

1.只有教师去其他单位的,没有其他单位的来学校,这在同级的事业编制单位中,足以说明教师行业在体制内地位较低,基本上处于垫底地位。

2.在社会上生活中,大家对老师的印象是“抠门”,老师家庭过日子是精打细算,基本上没有多余的开支(除开有额外的),所以即使是在体制外,人们也不会羡慕老师什么,只会羡慕其他局里。


在待遇和地位两个重要方面,教师行业都没有优势,当家长是老师后,深知行业真实的一切,尤其是现在处于教育的畸形状态下,不到待遇和地位没有保障,就连自己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学生的报复,家长的报复,“娘家人”的息事宁人态度,最终都由地位垫底的教师买单)。所以作为教师家长,自然不会鼓励孩子“子承父业”。


红星小学万老师


当今社会,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也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建最好的学校,购最好的教学设施,尽量提高教师待遇。

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教育,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尽其所能,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读最好的书,有不少连参加校外补课都要选最有名气的辅导班。

这些总体来说都是利国利民、利校利家、利师利生的好事情。教育又离不开教师。随着教师待遇的提高,越来越吸引许多有为青年加入教师队伍,为教育事业作贡献。那些立志从事教育工作的有为青年,理应给他们一个大的点赞。


在这些有为青年当中,笔者发现一种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子承父业”所占的比例相对少很多,换句话说,就是很多原本父母辈当老师的青年,他们大多都不怎么愿意当老师了。

其中原因,除去本人的选择之外,我想大多数或许与当老师的父亲或母亲有关。因为他们最清楚如果选择当一名老师所面临的许多鲜为人知的艰辛。

有人或许就要问了,不是说提高教师待遇了吗?当老师应该是越来越好了才是呀,怎么又冒出哪么多的艰辛?

有这样想法的人,大多数是家里面没有人当过老师的人,或者是对老师的了解不多的人。他们的想法情有可原,没有人会去责怪他们,因为他们不了解嘛。

那么,当老师到底有哪些艰辛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请耐心听我慢慢道来。

过去(特指1995年之前)当老师,首先是工资待遇很低,生活清贫,一个教师的收入仅仅满足养家糊口而已;其次是教学工作任务过重,常常牺牲身体健康,无暇照顾家人孩子。


如今当老师,待遇是提高了,生活是改善了,也供得起房子开得了车子了。但是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待遇一旦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教学工作任务越来越重,社会要求越来越高,伴随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而产生的教学成绩压力越来越大。

如果说这些都是教师这份职业的本来就要面对的困难,那么老师们苦点累点还能力挺过去,坚持下来。但是,教师肩负的那份越来越被无限放大的责任,该有的(这个自然义不容辞)不该有的(这个老师冤比窦娥)都一并硬塞给你,这就是十分不合理的了。

“躺着中枪”、“背锅侠”、“受气包”、“夹心饼”、“群体遭受抹黑”,这些都已成为老师们的家常便饭,给老师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压得老师们几乎没有喘气的机会。

学生不愿意学习,不认真学习,成绩不好,考差了,校长找你,责任在你。

学生在学校正常上课,哪怕是走路摔跤了,摔伤了,家长找你,责任在你。


学生违纪,你教育学生,正常批评他两句,出事了,家长找你,责任在你。

放假期间,家长管教不周,学生外出游泳,出事了,家长找你,责任在你(学生在校时你没教好)。

凡此种种,无不给老师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老师们是常怀战战兢兢之心,做事如履薄冰。

如果说这些问题毕竟占少数,出现的机率不大,老师们也可以再把“忍辱负重”之精神“发扬光大”来支撑过去的话,那么有几个问题常常把老师置于一种种两难的尴尬的境地,却是老师们难以跨过去的一道道“心槛”,时常拷问老师的道德与良知。

国家社会推行素质教育,地方学校倒行逆施,应试教育愈演愈烈。

教育法规形同虚设,变相补课层出不穷;一周一小测,一月一大考,苦了孩子苦了家长苦了自己。

山高皇帝远,县官不如现管,地方山大王校长呀领导呀还真不少。

你若响应国家号召,领导立马处处打压,甚至给你套上许多莫须有的罪名。你若按照山大王校长的意思去做,你自己累死累活姑且可以不说,但看到深受其害的学生和家长,常常于心不忍,内心备受煎熬。

弄虚作假之风见怪不怪并不断蔓延。

上级来学校检查规范教学工作,学校为成绩阳奉阴违,常常两套课表,两套作息时间表,老师不仅要莫名承担超出正常教学工作之外的负担,加班加点,累死累活,还要按领导的意思办,公然叫学生说谎作假。若不按领导意思办,领导立马给你眼色看,甚至给你小鞋穿。若按领导意思办,老师如何面对学生,如何教好学生?

社会倡导某种主流价值观,但是现实往往时常“打脸”。

比如类似于见老人摔倒了扶不扶?老师该怎么样教育学生?若老师教育学生说要扶,马上有人喷你一脸,说你站着说话不腰疼。若老师教育学生说不扶,更有人指着你鼻子臭骂你不配为人师表,教坏学生。

类似于上面的这些一道道“心槛”,它关于道德良知,关乎育人原则,关乎做人底线,也关乎学生未来的是否成能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只要是还有那么一些道德良知的人,都难以跨过去,更何况是具有普遍代表性的老师们?

如今当老师,身体累,心也累。总之一句话,老师常常做“受气包”和“夹心饼”,老师往往是里里外外不是人。这就是老师子女多半都不愿意“子承父业”的原因。这或许是当今不少老师中的“李田田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特别说明,笔者在此完全没有劝人不要当老师的意思,只是想提醒一下,若要立志当老师,就要做好面临和应对上述困难的思想准备,必须面对这个职业所面临的挑战!

认识清醒,有备而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此乃如今当老师必须具备的条件和胆识。青年一代,祖国的未来,教育的未来。若你们做好了加入教师队伍的准备,就要不怕困难,备然前行!

但愿你们的加入,以及通过你们的努力,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梦想,以造福国家、社会和人民,真正惠及每个孩子、每个家庭,当然包括惠及老师自身。


殷勇教育聊斋


人,大部分人都是生活在现实中的。

每个人都有理想,只是不尽相同。

有些人认为教育是一个有意义的好职业。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它清、纯、静。

但是,一旦理想解决不了现实的需求时。有的人坚持了下来;而有的人可能放弃,另谋解决的办法。这些都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教师的子女很少从教,说明教师这个职业并非是外表那么光鲜。教师子女因在这种家庭和环境中成长,比别人更了解教师这个职业,感受到了这种职业并不是对TA们有太多的吸引力,所以就……。


yjmlzhj


“教师待遇不低于公务员!”,这句话骗了老子一辈子,难道还要继续骗小子一辈子吗?


剑客凌风


哈哈哈哈,猪肉都不舍得吃,房子,车子买不起,天天累的像病人.哎,


风景1518819


的确如此,现在教师子女选择“子承父业”的比例确实很小,我举例说明吧。

我们学校老师130多人,目前教师子女参加工作的也不少,大概有40多吧,目前我知道的,做老师的有3个孩子。一个在我们本地,高考那年害了场大病,只上了个大专。另外两个在外地做老师。

老师孩子之所以做老师的少,也是有很多原因的。

第一:教师子女大部分学习都还可以,上的大学也不错,不甘心做一名老师。

去年我们学校有8个教师子女考大学,基本都是一本,只有一个上的是大专,有一个考进清华,还有一个南开和浙大。我们小县城,这个成绩真的是很喜人了。

孩子考的大学好,目标也就更高,所以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自己,都不会甘心做一名老师的。

第二:教师子女比任何人都了解教师这个行业,很多也不想做老师。


老师子女,从小跟着父母在校园长大,更了解教师这个职业。

工作辛苦,喉咙哑是常有的事;收入不高,也没带孩子去过什么高档地方;地位低下,家长到校闹也是常有的事,打老师的也见过。这样的耳濡目染,孩子怎么会对教师这个职业有兴趣?

第三:作为老师自己,也不想让孩子做老师。

目前的教育环境,可以说是最差的了。任何一个时代,老师的地位都没想像今天这般低下。

对老师的要求极高,对孩子的要求极低。这就是目前的教育。

孩子学习好,是孩子天资聪明,但孩子如果学习不好,一定是老师的责任;

孩子顶撞老师,打骂老师都可以原谅,因为他还是孩子,但老师打骂孩子,一定是老师师德有问题;

老师对孩子,永远都有责任,孩子对老师,永远没有义务。

这样的育人环境,干嘛要做老师?

第四:老师待遇真不高,同等学历对比,老师工资涨幅一定是最小的。

老师工资和工作量、工作年限都没太大关系,只和职称有关,只要职称上不去,哪怕你快退休,工资也上不去,就是这么残酷。

而职称有比例限制,不论你再优秀,没有名额你永远也评不上。

一个学校至少有90%的老师评不上高级的,也就是说,这大部分老师的工资是不可能高的。

这可能是老师工资和其他行业最大的不同。

综上所述,教师子女做老师的比例很小,一是教师子女自己不想做老师,二是老师自己也不想让孩子重走老路。

当然,这也不能说明什么,就像医生不希望孩子做医生,警察不希望孩子做警察,大家理由可能都差不多。但是,当一个职业失去吸引力,我们每个人,整个社会是否都需要反省一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