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 张爱玲的《金锁记》告诉我们:不幸的婚姻,力量大到足以毁灭人性

作者|青柠

创作不易,抄袭必究

张爱玲的《金锁记》告诉我们:不幸的婚姻,力量大到足以毁灭人性

01

张爱玲的小说,一直不是很喜欢。不管是以悲剧收尾的《半生缘》,还是看似大团圆的《倾城之恋》。

总觉得她笔下的人物过于世俗和清冷,字里行间让人看不到一丝温度。然而在旧书摊上看到这本《张爱玲全集》时,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

五百七十多页的书,售价二十块钱。尽管盗版书纸质很差,夹杂在其中的错别字也影响观感,但张爱玲的代表作诸如《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之类,都收录其中。

买回来后,便如饥似渴地看起来。

中国旅美文学评论家夏志清曾评价,《金锁记》是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短篇小说。

于是这篇《金锁记》便作为首选,进入我的眼帘。

故事很短,前后不过15页,读完却像见证了一个女人的一生:

凄苦、苍凉、孤独、残忍。

面目可憎,却又令人同情。

张爱玲的《金锁记》告诉我们:不幸的婚姻,力量大到足以毁灭人性

02

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旧上海。

出身于小商人家庭的曹七巧,被喜欢攀权附贵的哥哥嫁到姜公馆,做了姜家的二奶奶。

虽然是明媒正娶的正房奶奶,但其实七巧每天面对的,只是躺在暗昏昏紫楠大床上的肉体。这具身体,是软的、重的,就像人的脚有时发麻了那感觉……没有任何生命征兆。

丈夫天生残废,自己又出身卑微,因此在偌大的姜公馆,七巧受尽排挤:

丫头们看不起她,私下里讨论起她来,总是冷嘲热讽;

两个妯娌觉得她说话口没遮拦,对她也是爱搭不理;

唯一的依靠娘家哥嫂,每次来看她,都想从她身上捞好处;

她自己真心爱慕的姜季泽,又是个到处眠花宿柳的纨绔子弟。虽然和七巧玩暧昧,却因为怕惹麻烦,而不想让两人的关系有实质性的发展……

张爱玲的《金锁记》告诉我们:不幸的婚姻,力量大到足以毁灭人性

这对一个刚迈进婚姻大门的女人来说,无疑是残忍的。

心中的苦闷无处倾诉,亲情又可望不可及,这让七巧的性格慢慢变得暴戾乖张。

她嫉恨三少奶奶兰仙;挑唆老太太赶快嫁女;故意说些难登大雅之堂的话惹人厌恶,又染上了抽大烟的恶习,因此在整个姜公馆臭名昭著。

即便如此,哥嫂每次来看她,她虽然一边痛斥他们贪恋钱财把自己推进火坑,一边又翻箱倒柜,取出新款尺头、金镯子、披霞莲蓬簪等好东西送与她哥嫂。

这样一熬就是十年。

丈夫、婆婆相继去世,虽然孤儿寡母在分家产时受了欺负,但总算自立门户,不用仰人鼻息。

本来余生也能过得安稳,可那个风流少爷姜季泽,却偏偏在此时找上门来。嘴里说着为她打算,实际却是要谋她的钱财。

张爱玲的《金锁记》告诉我们:不幸的婚姻,力量大到足以毁灭人性

03

计谋被戳穿,姜季泽拍拍屁股走人,七巧也丧失了对爱情的最后一点渴望。

从此,她的眼里只剩下钱。那是她用十年青春换来的。

有人来替她的女儿长安做媒,若是家境推扳一点的,七巧总疑心人家是贪她们的钱。女儿在学校丢了一条褥单,她马上暴跳如雷,准备明天亲自到学校去大兴问罪之师。

高不成低不就,一年一年耽搁下去,直到把长安耽搁成一个老姑娘。

后来好不容易在长馨的撮合下相中一个童世舫,也被七巧给拆散。

从来没有人教曹七巧怎么去爱,她也从来没有得到过爱。她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却要控制儿女的一生。

在报复性地破坏了女儿的幸福后,曹七巧连儿子长白也没有放过。

她这些年来生命里只有这一个男人。只有他,她不怕他想她的钱——横竖钱都是他的。可是,因为他是她的儿子,他这一个人还抵不了半个……现在,就连这半个人她也保留不住——他娶了亲。

张爱玲的《金锁记》告诉我们:不幸的婚姻,力量大到足以毁灭人性

因为嫉妒儿媳,七巧把儿子留在自己房里,却让儿媳芝寿独守空房。她还把从儿子那里打听来的儿媳的秘密说给旁人听,逼得芝寿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七巧没有从丈夫那里得到温暖,同样也不让儿媳从儿子那里得到片刻温暖。

故事的最后,芝寿得了肺痨,长白被母亲哄着染上烟瘾,还流连于烟花之地。芝寿死后被扶了正的绢姑娘,不到一年时间就吞生鸦片自|杀。

悲剧像是在传染,从曹七巧身上,一直传染到下一代。

穆尼尔·纳素夫说:在任何情况下婚姻的失败,对一个家庭来说,其影响都是灭顶的灾难。

怨谁?命运吗!本来就是冲着人家的钱财嫁进来的,却渴望得到爱情,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怨姜家众人没有怜悯之心吗?人性本就如此,拜高踩低,明争暗斗。

要怨,只能怨吃人的旧社会。一个人连自己的婚姻也无法做主,明知是火坑也得跳,还摆脱不了娘家人的纠缠。

张爱玲的《金锁记》告诉我们:不幸的婚姻,力量大到足以毁灭人性

04

一个女人,身边没有亲情,没有爱情,没有友情,甚至没有正常的夫妻生活,任谁都会被逼疯。

张爱玲的文笔,细腻而含蓄。她没有直接描写近乎疯狂的曹七巧,而是通过童世舫的眼,让我们看到一个被世事折磨的疯子形象:

世舫回过头去,只见门中背着光立着一个小身材的老太太,脸看不清楚,穿一件青灰团龙宫织缎袍,双手捧着大红热水袋,身边夹峙着两个高大的女仆。

门外日色昏黄,楼梯上铺着湖绿花格子漆布地衣,一级一级上去,没入没有光的所在。世舫直觉地感到那是个疯子——无缘无故的,他只是毛骨悚然。

臧克家在抒情诗《有的人》里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七巧年轻时也是个水灵灵的姑娘,她性子要强,嘴巴厉害。喜欢她的人有肉店里的进禄,她哥哥的结拜弟兄丁玉根、张少泉,还有沈裁缝的儿子。

她挑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过日子,余生都会是风平浪静,岁月静好。只是从嫁进姜家那一刻起,那个年轻漂亮的曹七巧就死了,活着的只是躯壳。

对孤儿寡母来说,没有什么比钱财更可靠。

她爱钱。生命到最后,穷得也只剩下钱。

七巧似睡非睡横在烟铺上。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她知道她儿子女儿都恨毒了她,她婆家的人恨她,她娘家的人也恨她。

张爱玲的《金锁记》告诉我们:不幸的婚姻,力量大到足以毁灭人性

《金锁记》是一出真正意义上的悲剧,从开篇两个丫环的对话说起,逐层深入,将曹七巧悲剧化的一生刻画得淋漓尽致。

透过薄薄的纸张,你似乎能看到那个瘦小的女人,正半躺在烟铺上,眯着眼抽一锅一锅的大烟。烟圈从她嘴里吐出来,慢慢地在空气里散开。

而周围灯光昏暗,一切都像是沉寂了一般。

孤独、幽冷。

END

今日话题:

你觉得曹七巧值得同情吗?

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