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未来,这类农机仍然是市场需求与趋势

导读:在农机市场进入下滑调整期,是中小农机产品的需求,支撑或延缓了下滑的速度,阻击住了市场的大幅度跌势,撑起农机市场的半璧江山。分析衡量认为,未来几年中小农机产品仍然会占据比较稳定的市场份额,对减缓市场的下降继续起到稳定作用,会保持比较强劲的持续需求行情,依然值得期待。

未来,这类农机仍然是市场需求与趋势

"小型玉米机没市场了"、"我国进入了大马力拖拉机大需求的阶段”,这是前几年在我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后,不少人士对农机市场需求走势的基本预判和普遍看法,似乎是再有几年的时间,中国也像欧美一样二、三百马力的大拖拉机纵横广袤田野。

正是基于这一对市场需求的认识与衡量,包括一些规模以上农机工业企业,放弃了其产品线向中小型农机产品的巩固与加长延伸,把研发生产制造的着重点全面转向大型农机产品。而农机市场的实际行情,恰恰与预判结果大相径庭,使行业始料不及。在农机市场进入下滑调整期,是中小农机产品的需求,支撑或延缓了下滑的速度,阻击住了市场的大幅度跌势,撑起农机市场的半璧江山;同时,在农机产品销量大幅度滑坡,行业普遍微利或亏损的形势下,一些坚守主攻中小农机产品市场,包括近几年刚刚进入农机行业的企业,乘势而上,不少中小农机产品依然俏销,企业赢利丰厚。

教训是深刻的,没有反思的精神很难前行。为此,需要我们回望梳理中小农机产品市场的表现;更为重要的是,"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要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决定中小型农机市场行情,可持续性的基本要素,紧紧抓住小农机仍有大需求的市场机会。

未来,这类农机仍然是市场需求与趋势

中小农机产品支撑起市场的半壁江山

借助农机360网市场研究部分析报告和提供的数据,认真剖析近一年多来农机产品生产和销售情况,有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现象:在极为不景气的市场形势下,不少中小农机产品却恰恰表现出逆势增长,或下跌幅度明显小于大型农机,为农机市场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下面这些数据和分析,可以说明回答这一现象。

拖拉机是农机市场份额最大、份量最重的产品。近一年多,在拖拉机市场下跌走势中,中小型拖拉机保持着绝对主流机型地位,同时下降的幅度也明显小于大马力拖拉机。2018年全国轮拖销量约24.8万台,较2017年下滑了13%;其中60马力段以下拖拉机销量占比超过66%,50-60马力段占据主流地位,销量超5.8万台,占了全年轮拖销量的24%,是销量占比最高的。

未来,这类农机仍然是市场需求与趋势

2018年河南省轮拖销量2.5万多台,约占全国总销量的10.2%;2016-2018年河南省中马力轮拖销量一直高于大拖,比重越来越大,到2018年已有将近70%的市场占有率。有关方面分析,在未来河南市场,中拖还有很大的潜力空间。吉林省2018年轮拖在吉林省的销量超2.6万台,约占全国总销量的10.5%;2016-2018年吉林省轮拖市场主要以40-80马力段为主,市场占有率分别为86.7%、86.6%和84.4%,虽然比重略有下跌,但是马力段的集中度仍然是比较高的;

2019年上半年全国拖拉机市场50-60马力段轮式拖拉机销量最高,其次是60-80马力段,两者合计销量20145台,占了全部轮式拖拉机销量的45.8%。

玉米机是收割类产品中重要的品种,在农机市场走势景气指数中具有重要的份量。2018年的玉米收获机出现止跌起稳态势,全年销售3.7万台左右;而玉米机市场的回稳,是二、三行玉米机销量出现大幅度增长,基本占据着总销量的半边天,对玉米机销售市场启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未来,这类农机仍然是市场需求与趋势

在享受农机补贴的玉米机中,二行机占22%、小三行机占17%,合计为39%,比5行以上机型高出31个百分点,仅比4行机少12个百个分点。更为值得关注的是,位居全国销量前两位,分别占据24%、20%市场份额的吉林和山东省,第一热销机型分别是两行、三行小型机,并且占比全省的50%以上。

今年上半年,二、三行玉米机全国销量仍然处于稳定上升的走势;如果把农民购买的没有进入补贴的一行、二行玉米机,统计在总销量中,三行以下中小型玉米机销量,明显高于四行以上销量。销售数量前几位的山东、河北、吉林,依然保持两行、三行玉米机为主。

插秧机行业在2018年也遭遇了大幅下跌,而在下跌中,手扶式4行机是插秧机品种下跌幅度最小的,依然是占了全部水稻插秧机销量比例最多的机型。

2018年全国播种机械销售超过8.77万台,销量前三的企业合计市场占比达30%,而其销售的播种机,90%为中小型播种机。

未来,这类农机仍然是市场需求与趋势

支撑中小农机保持较强走势的要素

在正处于下滑调整期的农机市场,中小农机产品出乎预料的表现,并不会昙花一现;它是市场实实在在的驱动使然,是具有扎实的发展根基,是市场需求的基本面决定的。在未来几年,中小农机产品仍然会占据比较稳定的市场份额,对减缓市场的下降起到稳定作用,会保持比较强劲的持续需求行情,同时,部分中小型农机产品,如两行免耕播种机,会率先实现转型升级。

对于这一市场走势的判断,主要基于以下要素:

要素一:“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决定,农户对中小农机的需求市场依然具长期性。

近几年,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经营组织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在农村人口规模巨大基数下、在整体经济增速趋缓和国际贸易面临不确定增加的情况下,农业人口转移为城镇化,远比预想的复杂得多,任何发展必须立足于中国基本的国情,即“大国小农”。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小农户数量占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小农户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90%;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中国目前有农户2.3亿户,户均经营规模7.8亩,经营耕地10亩以下的农户有2.1亿户。

基于这样的国情,在壮大发展农机合作社、全程机械化农事中心等机械化生产作业组织的同时,与农户独自购置、独自拥有和使用部分农业机械并存,既使提供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相当一部分也是需要中小农机完成的,这将是我国短时期难以突破的农机经营使用格局。

未来,这类农机仍然是市场需求与趋势

要素二:中小农机产品需求空间仍然较大。

以玉米机为例,每年几万台小玉米机新机增加需求空间仍然存在。资料显示,北方区玉米种植面积占比36%,黄淮海区种植面积占比32%,西南山地区和南方丘陵区合计占比为28%。根据国家农业发展规划,按照全国玉米种植面积未来五年基本稳定6.2亿亩,平原区和丘陵半山区适合两行以下机收作业面积在25%,即1.55亿亩。在这1.55亿亩玉米中,如果五年内机械收获水平提升到60%,加上丘陵半山区在册耕地小于农民实际耕种面积,私人地边地头的开扩空间大,大体面积应达1亿亩。目前全国玉米机平均年完成作业量为1050亩,小型玉米机按照年承担作业量450亩计算,农民拥有单行、两行玉米机的保有量应达到23万台以上,才能实现玉米机收水平60%。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单行、两行小型玉米机数量在12万台左右,加上小型机更新淘汰快,五年内需新增小型玉米机应在15万台上下,即每年市场需求空间约在3万台上下(包括没有进入补贴的单行、两行机)。

要素三:中小农机收益普遍比较好、回本也快,需求动力比较强。

以小玉米机为例,作业区域相对作业地块复杂,收割雇工难,机收割作业费比较高。如长春市双阳区玉米机对外作业服务每公顷(15亩)收费为2000元,两行玉米机一个秋季作业期,可收获作业375亩~445亩,毛收入可达4.75万~5.9万元,不考虑其它作业成本,两行玉米机平均售价6万~7万元,去掉两万元左右购机补贴,当年就可收回投资,这在农机产品中资金回收率是相当高的。

要素四:补丘陵半山区机械化这个短板,需求的重点主要是中小型农机具。

各地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特别是对丘陵半山区薄弱环节机械化给力、用力,都有实实在在的具体支持措施,对中小农机市场必将起到有利的促进作用。近期多个省市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省市政府分别出台了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突出强调加快突破丘陵半山区机械化。这对中小农机市场是持续利好信息,使用中小农机作业与销售市场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未来,这类农机仍然是市场需求与趋势

要素五:从发达国家农机化情况看,中小农机依然具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在世界上机械化化水平最高的美国、人均机械化耕种面积最多的加拿大,中小农机依旧保持一定比例,并且年度间有增长。今年1~8月份,美国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销售量为1.14万台,而40马力以下中小型拖拉机销售量为11.78万台,大拖仅比去年同期增长1.5%,而小拖增长了5.2%。加拿大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销售量仅为2018台,而40马力以下中小型拖拉机销售量为9869台,大拖仅比去年同期负增长18.5%,而小拖增长了1.7%。

要素六:响应紧跟“一带一路”倡议,农机企业开拓走向国际市场,有优势、有竞争力的产品是中小农机。

结语:中国作为拥有2亿多农户的泱泱农业大国,经营规模大小不一、耕地条件复杂、种植品种多样、耕作制度差异、不同区域机械模式差别等要素决定,中小农机需求与生产作业模式,短时间绝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中小农机与大型农机必将还会长期并存。

可以预期,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特色的农机化还应保持和延续大型和中小农机并举的技术路线。为此说,成功的公司能认识到中小农机产品需求市场尚未被满足的需要和趋势,具有“大小相对”的思辨定力,并能做出反应,保持适当长度的产品线,才能赢得市场,提升赢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