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81岁,她给心脏换了个“门”

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病

81岁,她给心脏换了个“门”

这样那样的心脏病

相信听到的不少

但有一种心脏疾病

对大家来说却非常陌生

——心脏瓣膜病

它更需要我们关注

因为稍不留神

就会造成患者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患者1:
高龄老人遭遇主动脉瓣重度狭窄

81岁,她给心脏换了个“门”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81岁高龄的老奶奶经导管人工生物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成功置入人工瓣膜。

81岁,她给心脏换了个“门”

➡老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随时可能猝死

这天诊室来了一位高龄老人王奶奶。

患者症状

主诉“胸痛”,症状反复发作,活动耐量明显下降。

查体发现:心脏听诊有杂音。

彩超显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

明确诊断: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

什么是主动脉瓣重度狭窄?

李大夫120120温馨提示:人的心脏有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81岁,她给心脏换了个“门”

其中左心室做功最多,而主动脉是心脏最重要的输出管道,与左心室相通。主动脉瓣相当于连接左心室与主动脉的“阀门”,阀门开关不灵(狭窄或关闭不全)将导致心脏工作失灵,进而引起心肌劳损,造成心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术前彩超显示跨瓣压差

81岁,她给心脏换了个“门”

81岁,她给心脏换了个“门”

➡经导管TAVR手术挽救患者生命

奶奶高龄,患有慢性肺部疾病。

此次检查显示:合并冠脉严重狭窄、基础疾病多、身体各方面情况差。

如果继续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更难以耐受开胸手术。

81岁,她给心脏换了个“门”

很显然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是最合适的选择。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对高龄、传统外科手术高风险的患者是首选、甚至是唯一的治疗手段。在欧美国家指南中,TAVR治疗已被列为外科手术风险中高危患者的替代治疗方案。

患者2:
多学科协作 成功把瓣膜置入跳动的心脏

81岁,她给心脏换了个“门”

为了保障患者安全,医院成立由医务科、护理部、心内科、心外科、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手术室、导管室、重症医学科(CCU、ICU)、超声科、心脏康复科、影像科等科室组成的TAVR MDT。

81岁,她给心脏换了个“门”

手术早上八点准时开始,历经2个半小时,手术顺利结束。术后病人即刻清醒,转入CCU,并逐渐进食。经精心治疗,病情稳定后转入心内科病区。住院期间要及时调整药物治疗,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出院后后指导术后治疗康复。

术后彩超显示跨瓣压

81岁,她给心脏换了个“门”

术后彩超显示跨瓣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