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惠州僑鎮為歸僑解“鄉愁”

<table> 惠州僑鎮為歸僑解“鄉愁”

惠州僑文化博物館預計今年底明年初對外開放。南方日報記者 王昌輝 攝

/<table>

上世紀中期,大批海外華僑被迫回國,華僑農場應運而生。曾經,廣東是全國華僑農場數量最多的省份,全省23個華僑農場猶如母親的臂彎,將歸難僑(即歸僑和難僑)攬入懷中。

作為客家僑都,惠州曾有兩個華僑農場安置歸難僑,分別是曾以綠茶聞名的潼湖華僑農場,和“20世紀亞洲最大柑桔生產基地”楊村華僑農場。經過改制,這兩個華僑農場已變成當地的僑鎮——潼僑鎮和楊僑鎮。

據不完全統計,惠州現有歸僑8457人,大多仍聚居在僑鎮。近年來,潼僑鎮和楊僑鎮積極謀發展,鎮域經濟整體發展加快,公共基礎設施日漸完善,僑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可以說,惠州歸僑僑眷的安居樂業,是當地堅持“以人為本、為僑服務”宗旨,全力做好僑務工作的生動寫照。

●南方日報記者 於蕾

民生保障▶▷歸僑安居工程提上議事日程

在仲愷高新區潼僑鎮僑安花園小區,80歲高齡的越南歸僑陸超允正在客廳悠閒地喝著工夫茶。2009年,他花了6.9萬元後,從原有的磚瓦房搬進了一棟6棟聯排式的樓房。這樣一來,他們一家6口人再也不用擠在不到40平方米的房子裡了。

同樣是10年前,當時67歲的歸僑李發興也住進了博羅縣楊僑鎮坪塘分場新村的“僑心居”。除了政府每棟補貼2萬元,他又花了10萬元建起現在兩棟兩層聯排的樓房,和老伴一起過上了閒適的退休生活。

歸僑僑眷們搬進新家的好消息接踵而來,這得益於華僑農場危房改造工作的啟動。“歸僑原有住房大多建於上世紀60年代,由於當時經濟條件限制,大多又矮又舊又小。”潼僑鎮黨委委員黃志珊介紹,許多僑民舊有住房年久失修,危房面積大,必須進行改造或重建。

為解決歸僑“住房難”問題,近年來,惠州市將歸僑的安居工程提上民生工作的議事日程。在楊僑鎮,8個華僑新村相繼建成,一座座二層樓房整齊羅列;在潼僑鎮,三期歸僑安居房全部已經交付使用,歸僑僑眷住上了現代花園小區。據初步統計,迄今為止,楊僑有930套,潼僑有1126套,全市共建成歸僑安居房2056套。

值得一提的是,潼僑鎮僑房建設的做法走在全國前列。一方面,該鎮高起點、高標準、多層次實施“惠僑安居工程”,分三期建設,既有5層樓梯房,也有6棟3層聯排樓房、高層公寓,滿足歸僑不同的居住需求。另一方面,安居工程採用以房換房和自願的原則,歸僑只需支付一定款項,就能用小房換大房,用平房換樓房。

“目前,潼僑歸僑危房改造工程已累計投入4億多元。除了國家補貼外,建房資金大部分由區、鎮兩級政府自籌,歸僑自付部分不多。一期需自付8000元左右,二期需自付6.9萬元,三期根據面積差額個人最多自付2萬元。”黃志珊說。

他還透露,去年該鎮已經理順了歸僑安居房的產權問題,未來很快可以為每家每戶辦理房產證。“我們的短期目標是讓歸僑僑眷宜居安居,長遠目標是將安居工程打造成全國僑房改造樣板示範區。”

樓高了,房間大了,公共基礎設施和社會保障也越來越完善。近年來,惠州歸僑子女已全部被納入免費義務教育範圍,兩個僑鎮成功創建省教育強鎮;60週歲以上歸僑每月生活補貼提高到150元,原華僑農場職工的養老保險問題基本解決;交通、水利、供電等基礎設施也越來越齊備,歸僑僑眷們過得越來越有滋味。

產業帶動▶▷邊緣小鎮重新煥發活力

安居,繼而樂業。如何在不斷豐富“安居”內涵的同時,加大歸僑僑眷“樂業”力度?這離不開當地經濟的發展。

在2003年之前,潼僑、楊僑兩個僑鎮還是國營華僑農場,安置了來自越南、印尼、緬甸等14個國家和地區的歸難僑。兩個華僑農場曾以種植茶葉和柑桔聞名,在上世紀80年代風光無限。陸超允曾是潼湖華僑農場茶一隊的隊長,那時種茶每月工資29元。提起茶園,老爺子仍一臉驕傲:“潼僑的綠茶最有名。”

然而,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曾經令人羨慕的華僑農場卻掉隊了。以楊村華僑農場為例,這個昔日亞洲最大的柑桔生產基地,在20世紀末面臨著債務沉重、發展滯後、歸難僑生活貧困等諸多問題。

從2003年開始,惠州兩個華僑農場相繼撤場設鎮,立足工業強鎮,大力推進鎮域經濟發展。據統計,2018年,楊僑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74億元,是2003年的10倍;潼僑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8億元,是2003年的17.9倍。兩個邊緣小鎮正逐步向城市中心蝶變。

近年來,在縣區工業化、產業化的帶動下,兩個僑鎮開始脫胎換骨,重新煥發活力。在潼僑鎮,“惠僑安居”工程的落實為當地拓寬了產業發展空間,一批新興產業在這裡落地。如今,陸超允和老歸僑們過去居住的地方,已經建起了TCL華星光電模組工廠,這為該鎮的轉型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在楊僑鎮,博羅產業轉移工業園建設也初顯雛形。工業園規劃總面積53平方公里,覆蓋楊僑、楊村、麻陂3個鎮,其中,首期開發的園區全部在楊僑鎮內。工業園著力集聚發展高端電子信息、智能裝配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三大產業,現有工業項目29宗,全部投產後預計年產值41億元。

“轉移工業園的建設不僅盤活了鎮裡閒置土地,增加了稅收,還將帶動一二三產業發展,進一步擴大歸僑僑眷及當地居民的就業。”楊僑鎮鎮委委員鄭斯東介紹,目前該鎮已有1000餘名勞動力在工業園就業,約有四成是歸僑僑眷。

文化傳承▶▷僑文化博物館將對外開放

在潼僑鎮的潼僑公園,一組白色的人物雕像格外矚目:5名男女人像依次排列,排頭的男子頷首微笑,戴著越南特色的帽子,拖著行李箱;後面跟著的幾個人物有的戴著斗笠,有的頭頂包裹,充滿東南亞風情……雕像下面的文字記載顯示:1966年籌建潼僑華僑農場,歸僑漂洋過海來到潼僑鎮安居。

“這是歸僑僑眷的生活印跡,我們要將歸僑歷史固化下來,留給後人。”潼僑鎮僑聯主席劉官洪介紹,潼僑公園是與僑文化結合設計而建,隨處可見僑文化符號,以便讓大家瞭解潼僑鎮和華僑農場的歷史。

其實,劉官洪也是一名歸僑。1969年底,由於政治原因,他們一家人被馬來西亞遣送回國。“第一批馬來西亞歸僑是在上世紀50年代回國,他們都去了海南島,在那裡種橡膠。”說起歸僑的故事,劉官洪侃侃而談,他格外希望這段歷史能被傳承下去。

據劉官洪介紹,一個佔地1200多平方米的惠州僑文化博物館已在潼僑公園“安家”,目前已進入展陳階段,預計今年底明年初對外開放。為了籌建博物館,該鎮從2013年開始收集具有僑文化特色的物件,包括歸僑從東南亞帶回來的物品,以及華僑農場時期的物品、圖片等,像是印尼的安格隆、緬甸的銅紗鍋、越南的鈦煲、紙幣等都在其列。

據悉,惠州僑文化博物館共投入2000多萬元,旨在建設成省內乃至全國一流歸難僑史展示和僑文化交流基地。博物館由少年文化宮、展覽廳和多功能廳三部分組成,將通過實物還原、圖片文字記載和多媒體影像展示等方式,再現華僑回國的辛酸史、奮鬥史和成就史。

除此之外,潼僑鎮向來重視挖掘、展示和傳承僑文化,近年來,當地還廣泛開展東南亞特色舞蹈和歌謠培訓,舉辦僑文化活動周、東南亞美食節等活動。文化惠民事業獲得蓬勃發展的同時,“僑文化”品牌也不斷被擦亮。

目前,該鎮正在積極謀劃潼僑公園創建僑文化生態旅遊景區。一方面,加大投入和創建力度,進一步提升潼僑公園整體配套;另一方面,整合公園、僑文化博物館及周邊資源,做好近期3A級景區創建和遠期4A級景區謀劃工作,讓旅遊成為帶動當地發展的新引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