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鄉愁》牽動無數同胞的心,李敖眼裡卻成了一無是處的騙子?

除了唐詩宋詞以外,我們在小的時候能夠接觸的一首現代短詩,定然是余光中老先生的《鄉愁》。


幾行淺淺淡淡的句子,卻將人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三種羈絆都給囊括了——與愛人之間的至死方休,與家人之間的骨肉情深,還有與家國之間的無法阻隔的歸屬感。

尤其是詩中有關懷念故鄉的鄉愁,看似不動聲色實則暗波洶湧地表達了內心對歸屬故里的濃濃眷戀。

是這首詩很快便將老先生的政治立場進行了一個具有典範意味的鞏固。

一首《鄉愁》牽動無數同胞的心,李敖眼裡卻成了一無是處的騙子?

余光中老先生的人設很快就被定義為促進兩岸統一的上一輩人的代表,從而強有力地論證了這是兩岸同胞的眾望所歸。

同樣也是因為這一首詩,余光中老先生一直作為少有的與大陸交好的臺灣文人代表,受到了眾人的景仰的崇拜,以及不盡的好評都為之所生。

所以去年餘光中老先生去世的時候,全國上下無一不為這個消息感到痛心。

一首《鄉愁》牽動無數同胞的心,李敖眼裡卻成了一無是處的騙子?

九十年前的今天,余光中老先生在孕育了無數儒雅文人的江南誕生了。

這片本就帶有著詩情畫意之美的土地滋養了餘老先生,漸漸長大的他,開始向著文學這條路義不容辭地奔赴而去。

可惜人這一生的命途總是和時代的大背景脫不了干係,過分動亂的時局,餘老先生只好跟著父母坐上了一條顛簸的小船,看著茫茫的海水阻隔了故土,飄零至這片島上便是往後的餘生。

一首《鄉愁》牽動無數同胞的心,李敖眼裡卻成了一無是處的騙子?

在餘老先生去世的時候,無論是微博的熱搜首頁還是朋友圈的訂閱推送,幾乎都被這位老人的慈祥面容給佔領,那首《鄉愁》的傳唱更是表達了無數人的哀默和痛心。

有人說這是詩人之光的逐漸湮沒,有人說人間再無此絕色的可悲,對於我們大陸民眾而言,餘老先生的光輝形象已經深入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

然而,真相往往比我們想得更加貼近現實,人性的弱點恰恰是凡夫俗子區別於理想之神的致命硬傷。

一首《鄉愁》牽動無數同胞的心,李敖眼裡卻成了一無是處的騙子?

餘老先生在這個離他更加接近的寶島之土上,卻一直處於被民眾卻排斥和邊緣化的存在。

而這其中的緣由恰恰是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時,對陳映真等人的文字曲解陷害。餘老先生自打年少起便受盡了被當權政治所離間的苦,所以他才不得不隨著父母漂洋過海。

也是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比任何其他詩人更加懂得向政治靠攏的重要性。

一首《鄉愁》牽動無數同胞的心,李敖眼裡卻成了一無是處的騙子?

因此,憑藉著自己的文字,餘老先生一遍又一遍地向著寶島的每一任的當權之人表達自己的拳拳之心。

可是自己表達敬愛不夠,還總少不得下踩一些受到當時民眾景仰的人。

而他這一舉動,讓數十個臺灣本土作家一下便入了牢獄。

所以當我們在愛戴這位老人的時候,李敖則是毫不留情地出口大罵他是個不折不扣的騙子,並且總少不得拿他作文學恥辱的反面教材。

一首《鄉愁》牽動無數同胞的心,李敖眼裡卻成了一無是處的騙子?

可無論怎麼說,很多時候我們如果真的切身處地地去經歷一個人的人生的時候,他的舉動行為也許就不會那麼難以理解了。

無論怎麼說,我們還是要感謝餘老先生給我們留下如此優秀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