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範一飛:網絡借款的金融風險向支付領域蔓延

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範一飛11月28日在第八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上表示,當日結算業務容易滋生很多的風險隱患,比如一些銀行和支付機構把銀行日間額度擴大化,有些機構還通過關聯公司將銀行墊資款項挪做他用,比如像關聯機構放貸款,償還平臺貸款,導致網絡借款的金融風險向支付領域蔓延。

更有甚者,將銀行套取的短期授信投資於風險高的資產,產生嚴重的期限錯配。有的還利用信託、券商實行層層欠套,抬高槓杆率,導致風險擴張。

範一飛表示,央行已經基本確立了嚴監管的常態化工作機制,自從2015年以來,面對支付服務市場帶來嚴峻挑戰的各種亂象,央行從改革監管體制入手,設立基層支付結算部門和專門執法檢查大隊,調配監管力量,加強監管培訓,支付監管的有效性明顯提升。

市場退出通道被疏通,支付機構的存量從271家已經減少到236家,有18家支付機構已經被調整業務範圍。持牌機構中有280多家已經整改,70多家已經移交了公安機關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銀行卡市場準入工作有序推進,央行批准了美國paypal公司以股權收購方式進入中國支付服務市場。

在服務小微和農村方面,市場主體紛紛推出小微企業卡、賬戶通、區縣通等舉措,推動企業支付服務從服務大中型企業向小微企業深入,從流暢化向定製化服務發展,從便利支付向便利經營轉化。

針對網絡賭博和網絡黑灰產業,央行充分利用聯合爭執辦公室,開展全方位、全鏈路風險監測。2019年以來,累計核查處置2.5萬條黑產線索,平臺400萬個,涉賭賬戶2000多個。

但是,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比如說無證經營屢禁不止,有持牌機構與無證經營開展合作,一些新型的平臺主體不斷的湧現,還有一些境外機構或者平臺從事無證經營。

在央行的高頻檢查下,一些共性問題屢禁不止。首先是商戶審核不嚴,支付機構和銀行都存在這個問題,准入管理流於形式,隨之而來的就是偽造、編造交易,變異信息真實性、完整性都受到影響。其次是核心業務外包,三是受理終端管理不嚴密,挪用支付機構買賣終端一機多碼、一機多戶的現象頻偏出現。四是為非法活動提供支付服務。

範一飛表示,2019年以來,人民銀行已經收到支付領域投訴舉報將近3200件,其中反應銀行支付機構涉嫌為賭博等非法網絡提供支付服務的佔七成以上。

範一飛稱,違規將收單業務變成“本代本”業務也要高度關注。近年來個別大型支付機構憑藉C端客戶優勢和補貼措施,以底價競爭手段搶奪高淨值客戶,無需滿足信用卡風險管理要求,用交叉性金融產品擠佔傳統產品。同時客戶側和商業側業務互相強化,將原本應該跨行的收單交易轉化為本代本交易,這些模式下,不僅支付交易真實性和透明度難以保證,也增加了商戶成本和市場集中度。

近年以來,央行高度關注支付機構為特約商戶提供大額資金結算業務。當日結算,改變了傳統次日結算的做法,提前將資金結算給商戶。這裡資金來源主要是支付機構的自有資金,或者是合作銀行的資金,其中銀行日間授信最為普遍,無論採用哪種資金形式,都容易被垢病為支付機構變相為特約商戶提供信貸服務。

而按照2號令規定,支付機構只是作為中間機構,提供資金轉移服務,應該按照核准的業務範圍從事金融活動。

範一飛表示,當日結算容易滋生很多的風險隱患,一些銀行和支付機構把銀行日間額度擴大化,有些機構還通過關聯公司將銀行墊資款項挪做他用。比如像關聯機構放貸款,償還平臺貸款,導致網絡借款的金融風險向支付領域蔓延。更有甚者,將銀行套取的短期授信投資於風險高的資產,產生嚴重的期限錯配。有的還利用信託、券商實行層層欠套,抬高金融槓桿率,導致風險擴張。

“從前期排查情況來看,已經發現資金被關聯公司挪用的情形,甚至已經有風險暴露,希望大家高度重視,務必審慎對待當日結算業務。”範一飛說。

範一飛表示,對依託支付賬戶開展的線上信用支付方式創新,各方要進一步加大調查力度,認真分析業務定位,準確把握業務實質,合理評估業務風險,深入研究支付機構與信貸機構合作。特別要警惕圍繞支付業務大搞金融產品的嵌套,避免槓桿率持續攀升,風險跨市場傳染,底層資產無法穿透,資金流向無人知曉,風險資產規模無法統計,風險因素持續累計等重大風險隱患。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