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小丑》的孤独,我们似曾相识



《小丑》是2019年的一部现象级电影,它在商业上和艺术奖项上都收获颇丰,拿到了10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拿到了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甚至还影响了全球各地的抗议活动。


这部电影给DC带来丰厚商业回报的同时,也注定会载入电影历史手册。虽然它的剧情有些套路化商业化,比如一步步将亚瑟逼近绝境,比如有富商老爷私生子的幻想。但它的特别在于,以后每当连环杀手、暴力极端事件这样的社会新闻出现的时候,你肯定会回想起这部电影,回想起男主角杰昆菲尼克斯这位癫狂的演员,只可惜你不能在内地院线里看到这部电影。


《小丑》的孤独,我们似曾相识


一、《小丑》的“孤独”你似曾相识


《小丑》这部电影从头至尾弥漫着浓厚的孤独甚至“丧”的气息,这种气息让你绝望,对生活了无生趣,让你沉浸在杰昆的内心世界里不能自拔。这和DC以前的爆米花式的超级英雄电影截然不同,也是《小丑》的最大看点。


其实,孤独是电影的永恒主题之一。看电影时,有人在黑暗中搂抱,也有人孤单沉浸在电影里。同样,在大银幕上,有爆米花式的合家欢,也有主人公的灵魂无处安放。


《小丑》的孤独,我们似曾相识


有的人选择孤独,是不愿逃离自己的舒适区。比如,最近经典重映的《海上钢琴师》。主人公1900就是一位典型的孤独患者,他没有父母,几乎没有朋友,一辈子住在大船上,与大船共存亡。虽然,他会笑,他会用钢琴给旅客带来欢乐,也会为了名誉与大师“斗琴”。但他不会逃离自己的舒适区,去追求财富,去追求爱情。即使曾经的舒适区已经不再“舒适”,他也不想逃离。


有的人选择孤独,是为了等一个人。比如,最近金鸡奖展映的《李米的猜想》。虽然是犯罪悬疑题材,但看久了,才发现是周迅的孤独自白。周迅为了等不辞而别的男朋友,一个人开出租车,一个人跟男人吵架,一个人面临绑架勒索,一个人吃饭睡觉。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男朋友,结果却令她失望。她终于释然,和朋友一起深夜买醉。下车后,发现“朋友”早已不顾她远去,她一个人靠着车看着凌晨的发白天空,孤独地让你心疼。


有的人选择孤独,是为了摆脱糟糕的生活。比如去年的话题电影《大象席地而坐》,里面的主人公都是孤独的。他们的身边没有一丝温暖,男学生遭遇校园霸凌,女学生遭遇教导主任“潜规则”,老头被儿女赶到阳台,混混头头无法面对小弟。就连导演胡迁,也无法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选择了自杀。


而《小丑》里的亚瑟选择了孤独,是不得已而为之。


《小丑》的孤独,我们似曾相识


二、《小丑》的“孤独”很深邃


《小丑》的孤独映照我们身处的整个世界,上升到了社会政治学的高度。


小丑亚瑟身处的哥谭市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缺少温情,一步步把小丑往绝路上推。


工作不如意。小丑亚瑟想好好工作,想着靠好好工作养活自己和母亲。他强颜欢笑,穿着滑稽的小丑服装,举着广告牌为店家招揽生意。他的工作却被几个流氓打乱,被他们打了一顿,广告牌也被毁坏。


人际关系恶劣。亚瑟想和同事搞好关系,同事还送他一把枪保护自己,出事了转头就在背后捅他一刀。亚瑟在肮脏的电梯里碰见了单亲妈妈,本来以为是爱情的开始,结果发现只是自己的幻想和一厢情愿。


亲情令人绝望。他还对自己的精神病妈妈好一些,再好一些,陪着她吃饭看电视,给她擦洗身子,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男友在自己的童年时代一直虐打他,母亲却为了讨好男友默默地纵容。以为自己是富商韦恩老爷的私生子,兴冲冲地跑过去,却遭受驱赶和暴打。


所以,小丑亚瑟是孤独的,丝毫感受不到身边人给他带来的温暖,只有辱骂和嘲笑。甚至自己崇拜的脱口秀演员罗伯特德尼罗邀请他上节目只是为自己 的节目增加看点而已,并非想让他成名。这简直成了压死小丑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小丑走向绝路。


当小丑成为罪犯,却意外成为抗争者的英雄图腾,成为街头抗争者的精神领袖。也许小丑的本意不是这样,只是想让大家更关注贫富差距和弱势群体。但韦恩老爷对底层的抗议者毫无同情,认为他们懒惰、软弱、懦弱,理应在底层的生活过完一生。在电影的末尾,在抗议者的欢呼声中,小丑挣扎着站了起来,注定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小丑》的孤独,我们似曾相识


这和现今的社会是相对应的。影片中揭示的问题,比如贫富差距,比如失业率高企,比如对边缘人群缺乏关注,是现今社会的通病。现今的西方社会本质是精英政治,上台者总是律师、富商、官二代出身为代表的社会精英,他们靠自己的努力和出身良好,有了今天这样的地位,注定他们永远不会考虑基层劳动者的利益。精英政治和底层人员诉求的撕裂,世界各地的抗议才会此起彼伏。特朗普上台,反其道而行之,提出“美国优先”原则,保护因全球贸易而“受害”的底层劳动者,打败了精英人士代表者希拉里,本身就是民粹主义的胜利。


从美国大选到英国脱欧,再到乌克兰大选。民粹主义者上台,本身值得我们警惕。你稍微不注意,类似的困扰就会发生在你身边。真正到了那个时候,你我都是受害者。交通瘫痪,失业率高企,很多人的人生没有希望,你觉得这些离你很远么,你听懂东北《野狼Disco》背后的故事了么?


《小丑》的孤独,我们似曾相识


三、如何面对“小丑”般的孤独


《小丑》作为一部漫改电影,并没有像以前的DC电影一样,把目光放在富二代的蝙蝠侠身上,而让大反派小丑成为主角。蝙蝠侠虽然父母双亡,但他从小生活优越,家道也没有中落。和超人、闪电侠这样有着强大特异功能的超级英雄在一起,蝙蝠侠会自嘲他的富有是他的特异功能。在《正义联盟》里你也许会心一笑,但在《小丑》里回想起这句台词你就笑不出来了。


韦恩老爷作为蝙蝠侠的父亲,他可以在洗手间里与小丑平等对话,会耐心听小丑的辩解,但骨子里他会鄙视小丑,对小丑的威胁他会饱以老拳伺候。小丑并没有还击,只有感觉到自己孤独到极致,生活已无望。


正是这种极致的孤独,亚瑟才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这种精神转变,让我们理解小丑,反思我们的社会,反思自己的生活。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小丑般的困境。上学时你会遭遇校园霸凌,你会被同学故意疏远。工作了你会受老同事欺负,你会被“小圈子”排斥,比如都市里的本地圈,比如垄断企业里的家族圈,比如律师楼里的学长学弟圈。生活中,有兄弟姐妹的你,总会觉得父母的爱并不够多,总会觉得父母的爱并不平等。


用烂俗的毒鸡汤来说,你无法改变这个世界,但你可以改变看待世界的眼光。


找一个爱好,看书、看电影、听音乐、旅行。也许这个爱好会让你更显得孤独,但却让你找到自己。你会在看书中发现你自己的事情并不是大事,你会在看电影中发现主人公经受了困难却成为了英雄,你会在听歌时发现作词者早就看穿了你,你会在旅行中心情舒畅享受生活。


交一些朋友,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也许他们像《海上钢琴师》里的小号手那样其实并不懂你,你也不要对友情期望过高,也许他们对金钱和婚姻更感兴趣。但只要你是“有用的”,会有人陪你聊天,会有人帮你分析自己,让自己从“丧”的情绪里走出来。


努力工作。工作会让你全神贯注,工作会让你成为“有用的人”,工作会养活你自己,让你有尊严地生活。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生活已经够惨了,去市区最大的医院重症病房看看,去市区最大的火车站派出所门口看看。其实,你的生活比他们要好很多。其实,你还可以活得更好。用你的一点一滴的汗水累计起来的努力工作,除了传销加杠杆炒股这些不归路之外,生活会给你相应的回报。


以后,面对“小丑枪击多人”这样的社会新闻,不要指责社会,不要辱骂嫌疑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之类。要像有良心的新闻媒体,比如以前的《南方周末》那样,关注他们背后的故事,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甚至呼吁不要给他们死刑。用人性的角度思考问题,很多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你也不会极端,你也不会疯狂。


很想鼓起勇气再看一遍《小丑》,但它的情节已深刻在你的脑海,不在大银幕上看到它真的是太可惜了。


《小丑》的孤独,我们似曾相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