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长治:婚丧嫁娶简办 农民群众开心

  如何破除农村陈规陋习,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农民群众最为关心的现实问题。11月15日,长治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的意见》,弘扬时代新风,向陈规陋习宣战。《意见》一经出台,立即受到社会各界广泛拥护,更是在广大农民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近日,上党区南郭村村民秦书兰为儿子举办了热热闹闹的婚事。但与以往村里操办婚事不同,这次她家“大喇叭”播放喜庆音乐,喜庆气氛一点不比放鞭炮差,还比别人家节省了四五千元的鞭炮、礼炮钱,既环保又实惠,村民们赞不绝口。

  前来帮忙的马大娘说:“娶个媳妇可花钱啦,我们老俩受了多半辈子还得拉饥荒,家家都是大操大办,咱也没办法。看人家书兰家儿子婚事办得多好,又热闹还节俭。长治市里出台移风易俗举措,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真是件大好事。”

  襄垣县虒亭镇的郝维亮当了许多年村干部,他对农村工作非常熟悉,看到此次出台的《意见》,他非常支持,并且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除了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带头,还可以通过媒体平台进行层层发动,全方位扭转农村群众在婚丧嫁娶方面的认识误区,使移风易俗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引导广大农村群众查摆自身及身边存在的不良风气,自觉抵制恶俗陋习。

  潞州区马坊头村的刘小霞了解到《意见》后也深有感触。“《意见》的出台旨在狠刹攀比、奢侈的不正之风,但是真正的推广实施还需要时间,对婚丧嫁娶等事宜新事新办、简事简办,坚决与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作斗争,每个人都应该去宣传去落实。我觉得,移风易俗很好,既能减轻个人的经济压力,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在这方面,我认为可以降低宴席红包金额,同时加大宣传,让各个乡镇、社区、家庭将移风易俗落实到实处,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宣传,向身边的人传达移风易俗的信息,让文明风气传到每家每户。”

  谈到《意见》中丧葬习俗的改革,潞州区秦家庄村的程强强说:“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对逝去人们的祭祀,我们可不可以采取一点创新的做法?比如可否通过建立‘家庭博客’、开设‘先祖纪念馆’或编写家史这样的形式,将逝去亲人的生平事迹编辑成传记、影像等留存,在平时或是‘忌日’供前来纪念的亲朋好友缅怀。这样既避免了铺张浪费,还表达了对先人的追思。”

  襄垣县东岭乡的连飞是一位年轻的党员,他认为,移风易俗,党员干部与公职人员先带头,这确实是一种妙招。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先锋与示范作用对农民群众有巨大的影响,关键是要常抓不懈、抓铁有痕、踏石留印,防止一阵风、走形式、做样子。把移风易俗坚持抓下去,不求最迅速,但求以和风细雨持之以恒的方式改变陈规陋习。

  上党区南董村的宋爱兵说:“政府出台的这个《意见》非常好。关于婚丧嫁娶其实大部分人都想简办,都是虚荣心、攀比心作怪,导致借钱也要大办,劳民伤财还不一定达到预期效果。以后大家都能减轻些负担,是好政策!”

  革除陈规陋习,高扬时代新风。文明乡风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农民群众纷纷表示,要以政府出台的意见为指导,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不合时宜的旧习俗,在润物无声中植入民淳俗厚的新风尚,让文明之花在广袤的农村大地盛开绽放。(连一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