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每日必讀心理學:兩個人的情感關係有三個成分

每日必讀心理學:兩個人的情感關係有三個成分

愛情的三角理論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梁山伯與祝英臺,羅密歐與朱麗葉,那是多麼美麗的戀情!“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結連理枝”,男女間的愛情一直是古今文人吟頌的對象。詩經上說:“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這是描寫男女間朦朧的愛戀,和夢寐思之的煎熬。李後主詞《菩薩蠻》上寫:“花明月黯飛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鏟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奴為出來難,教君姿意憐”,說的是男女私會之激情。而蘇東坡的《江城子》:“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講的卻是十年生死兩茫茫的無邊無際的相思之痛。

愛情是什麼?愛情是可以解釋的嗎?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浪漫的情人們往往認為他們的愛情沒有理由,愛也不需要理由。的確,愛怎麼可以用科學方法來描述呢?它有幾斤幾兩?它是什麼形狀?我們至今都沒有辦法精確地用神經生理學來解釋愛情,但可以假設它是一種情緒、感覺,如果人有恨、嫉妒、喜好的情緒,“愛”這種情緒也可能存在。

類似於中文“愛”的字眼,幾乎存在於所有人類語言中,從非洲的祖魯族到北極的因紐特人,“愛”的行動存在於世界任何一個文化中。人類學家維廉·賈科維雅克調查了168種文化,他發現90%的文化中,有羅曼蒂克的愛情。

由此可見,人人都需要愛,沒有愛,人會活得很空虛。這是因為人人都有“依戀”的本能性需求。人的依戀是進化的結果。什麼是依戀呢?依戀就是與生俱來要跟某一特定對象依附在一起的一種心理需求。不僅人類有依戀現象,雞、鴨等動物也有同樣的情況:小雞跟隨母雞,小鴨跟隨母鴨就是這種情形。

我們第一個依附的對象是自己的母親,但是隨著成長,我們逐漸會跟母親分離。第一次的分離是在我們開始會走路的時候,但那只是身體的分離,我們與母親的情感依戀還是很深。到了青春期,就會發生第二次的分離。孩子長大後,會慢慢擺脫對母親的依戀。但是他們依戀的本性其實並沒有消失,只是轉移了依戀的對象罷了。成長後伴隨而來的是生活圈子的擴大,於是就會發展出家人以外的人際關係,當中會包括朋友與情人。愛情的需求開始於青春期,在這個時期,生理上的變化、激素的分泌使得我們產生愛情的需求。原本對母親的依戀,這時候就會轉變為對異性的戀愛需求。

雖然愛不可捉摸,但愛的行為是可以觀察的。大衛·巴士詢問加州大學各50位男女生何謂愛的行為,其中高居首位的就是“承諾”。承諾最明顯的特徵,是“忠貞”。即兩人不在一起時,不對任何其他人產生愛情。另一種表現是資源讓愛人獨享。而第三種表現是支持,即與對方同甘共苦,渡過難關。總之承諾是答應把個人的財產、時間、精力,完全放在另一半及共同的家庭之上。

愛情與友情不盡相同。友情是建立在喜歡的基礎上,而愛情則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那麼,喜歡和愛到底有什麼差別?早期的社會心理學家曾認為愛就是喜歡的極致,當你喜歡到了極點的時候,就是愛。但後來研究者用問卷去調查那些戀愛中的男女,結果發現,在他們答案中,愛並不等同於喜歡的極致。

如果你喜歡一個人,那麼他一定有一些讓你欣賞的特質,而且跟你相契合(心理學上叫做態度相似),跟他在一起談話、交往都很舒服,輕鬆自在。那麼,愛又是怎樣的呢?愛的一個很重要的特徵就是思念。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發現,愛情有三個成分:佔有、排他和關心對方,這三個成分直接引申出來的表現就是思念。當然,對於某些人而言,友情也可以轉化為愛情。

心理學上有很多關於愛的理論。斯坦伯利的“三角理論”認為,兩個人的情感關係有三個成分:第一個是親近感,也就是跟對方在一起時,會有一種相知相悅的溫暖感覺,這是屬於情緒面;第二個是性的吸引力,也就是情慾,想要有肌膚之親的慾念,這是屬於動機面;第三個是認定(承諾),即認定了一個人,決定跟他在一起,而不要跟別人在一起,這是屬於認知面。如果這三個成分都全的話,就是最完美的。可是這種愛是很難找到的,即使有,也不容易長期存在。婚姻的蜜月期可能有這種最完滿的愛。但蜜月期有多長呢?這很難說,它也許是一個月,也許是一年。因為這幾個成分並不是固定的,隨著時間和環境的變遷,它們會有所改變。所以,完滿的愛的狀態不可能得以永久維持,而只是在某些時期能達到這種境界。因此,我們說很多人想要找一段永遠不變的愛情,那只是幻想而已。

根據斯坦伯利的三角理論,我們可以通過親近感、情慾和承諾三個成分的不同組合,得出八種可能的關係類型,這就是無愛、喜歡、欲戀、虛愛、浪漫之愛、友伴愛、熱愛和完美之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