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圈子本來就不同,賈環為什麼非要和薛寶釵鶯兒一起玩?


圈子本來就不同,賈環為什麼非要和薛寶釵鶯兒一起玩?


《紅樓夢》的第二十回寫了這樣一個小事。

賈府的主子賈環因正月間學房放假,閒著無事,便到薛姨媽這裡玩。薛寶釵、香菱和鶯兒正在擲骰子,看到賈環過來,便讓他也加入。賈府的遊戲都是有賭注的,擲骰子也不例外,一局是十個錢。

賈環只贏了第一局,接下來的幾局他都輸了。所謂人窮志短,賈環的地位不比寶玉,除了例銀外沒有其他的進項,幾盤輸下來,已經有點輸紅了眼。接下來的一局,他把“么”當做“六”並且搶走錢和骰子。

這是賈環的無賴行為,薛寶釵能忍,可她的丫鬟鶯兒不能忍。

“一個做爺的,還賴我們這幾個錢,連我也不放在眼裡。前兒我和寶二爺玩,他輸了那些,也沒著急。下剩的錢,還是幾個小丫頭子們一搶,他一笑就罷了。”

圈子本來就不同,賈環為什麼非要和薛寶釵鶯兒一起玩?


鶯兒的話觸到了賈環的痛處,他爆發了。

“我拿什麼比寶玉呢。你們怕他,都和他好,都欺負我不是太太養的。”

賈寶玉聽見便走了過來,教訓了賈環一通,賈環害怕王夫人和賈母,只得聽寶玉的話,回家來。

趙姨娘的反應也很有意思,一看賈環不高興,沒有關心和安慰,上來便問:“又是哪裡墊了踹窩來了?”意思就是,你又跑到哪裡被別人踐踏去了?

賈環的反應也很有趣,對著趙姨娘,他的親生母親都沒有說實話,只說是:

“同寶姐姐玩的,鶯兒欺負我,賴我的錢,寶玉哥哥攆我來了。”

明明是他的錯,可在他嘴裡,全都變成了別人的錯。趙姨娘啐道:“誰叫你上高臺盤去了,下流沒臉的東西!哪裡玩不得?誰叫你跑了去討沒意思!”

圈子本來就不同,賈環為什麼非要和薛寶釵鶯兒一起玩?


這話正好被鳳姐聽到,便站在窗外狠狠的教訓了趙姨娘一頓,又說了賈環,最後給了他一吊錢,把他送到迎春姐妹那裡。

這就是《紅樓夢》第二十回中“王熙鳳正言彈妒意”。

以前讀《紅樓夢》,遇到有關賈環的故事情節,我總是略過,如今,細細讀來,卻發現原來“形容委瑣,舉止荒疏”的賈環身上有著深深的悲哀。

這種悲哀來自於兩方面,一是賈環對賈府內上層社會的嚮往和認可,二是原生家庭的打壓式教育。

亦舒師太曾在《紅樓夢裡人》這本書中對這個故事做過一個簡短的評價,就是“圈子不同,何必強融”。

從表面上來看,賈環所在的層級和薛寶釵、賈寶玉所在的層級完全不同,二人的圈子也不同,強融的結果就是賈環輸不起,被丫鬟嘲笑,還受了一場氣。

圈子本來就不同,賈環為什麼非要和薛寶釵鶯兒一起玩?


任何不合理的行為背後必然都有最強烈、最隱秘的動機。

賈環也不例外。

他想接近賈府的權利中心,實現自己階層的跨越。

薛寶釵和賈寶玉是趙姨娘口中的高臺盤,他們是圍繞在賈府中權利中心的人,和他們一起玩,就等於接近了權利中心。這對於尚且年幼的賈環來說,是非常具有誘惑力的。

薛寶釵的姨娘是王夫人,這是連王熙鳳都害怕的人物,是賈府中的真正決策層。靠近薛姨媽、薛寶釵就等於接近王夫人。

這是年幼的賈環在嚮往權利和風光時的下意識反應。

圈子本來就不同,賈環為什麼非要和薛寶釵鶯兒一起玩?


可是這種反應的背後卻是強烈的自卑心。

人都是希望成為強者的,沒人能夠長期忍受自卑感,所以在這種壓力的逼迫下會採取某些行動。

賈環的行動就是迂迴曲折的到薛姨媽處刷存在感,希望以此獲得賈府權利層的注意和重視。

只可惜,二者生活的圈子不同,賈環的消費水平讓他無法融入那個不屬於他的圈子。被鶯兒揭發之後,賈環的反應很激烈,他憤怒、哭泣並且逃避責任的自我辯解:我拿什麼比寶玉?

在他淺顯的認知裡面,寶玉就是造成他自卑的最大因素。

由於自卑會帶來壓力,所以相伴自卑心理而來的常常是追求優越感的補償行為。

賈環去找薛寶釵玩,對鶯兒耍賴都是為了尋找權利帶來的優越感。

實際上,這種心理上的優越感和妙玉執著於珍奇古玩一樣,都是朝向了生活中最無用的一面,並不能解決任何實際上的問題。

圈子本來就不同,賈環為什麼非要和薛寶釵鶯兒一起玩?


除了賈環的自卑心理之外,我還看到了另外一面。

那就是賈環的原生家庭對他的打壓和發洩。

趙姨娘是賈政的姨娘,生了探春和賈環姐弟二人,可是她的地位並沒有因此上升多少,她依然被賈府的核心層看做是奴婢,甚至可以任意辱罵。

面對不公,趙姨娘反抗不了,她的心中積累了多年的怨氣,她不敢對給予她怨氣的王熙鳳和王夫人發洩,只能發洩在更加弱小的賈環身上,他成了趙姨娘尋找個人優越感的來源。

這種打擊和影響對於賈環來說是雙重的。

一方面弱小的賈環無力分辨哪些怒氣是他應該承受的,當趙姨娘問到賈環為什麼不開心時,賈環下意識的選擇撒謊,他避重就輕的把衝突的責任全都推到鶯兒和寶玉身上,在他的意識裡,他害怕母親的無端責罵;

另一方面長期的否定和暗示造成了賈環的敏感和低自尊。他會因為鶯兒的一句“一個做爺的,還賴我們這幾個錢”並拿他和寶玉相比而崩潰大哭,也會因為懼怕鳳姐的權威而不敢吭聲。

圈子本來就不同,賈環為什麼非要和薛寶釵鶯兒一起玩?


其實賈環很可憐,甚至比沒有父親的賈蘭和沒有母親的迎春、惜春更可憐,來自母親的謾罵和否定比來自價值觀上的否定更厲害。

後來,在這種否定之下,賈環開始在學業上模仿寶玉,被賈政指出:真是兩兄弟,文章都透著一股不愛學習的味道。

也許,賈環不是故意的,模仿是弱者在面對強者時的無意識的自我規訓。

原生家庭糟糕的賈環有沒有其他出路呢?

有!

他的姐姐探春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有的人際關係其實都建立在兩個字之上:價值。脫離這兩個字的關係是不能長久的。

圈子本來就不同,賈環為什麼非要和薛寶釵鶯兒一起玩?


賈府在盛時,賈府中重孫媳婦秦可卿的葬禮上出現了“四王八公”集團,而賈府衰落時,老祖宗賈母的葬禮上人員卻寥寥無幾。這種交際的基礎就是賈府在朝堂上的價值。探春被王夫人看重,並不是因為她是女孩威脅不了寶玉的地位,而是她的才智對於王夫人來說有用。無論是在鴛鴦拒婚中反駁賈母,為王夫人開脫,還是在鳳姐生病時,探春被臨時委以管家之權都證明了這一點。

賈環的悲哀就在於他看到了人際交往的重要性,卻看不到維繫人際關係的本質,所以他會自取其辱。

對於原生家庭,賈環不是沒有擺脫的可能,按照當時的宗法制度,妾生的子女都是正室夫人的孩子,所以探春才會在面對趙姨娘時,否認趙國基是她的舅舅,而認王子騰為舅舅,這是一種態度,也是她和原生家庭割裂的聲明。

相比之下,賈環一直在趙姨娘身邊接受她的否定和打壓,久而久之,被折斷了翅膀,既沒有了飛翔的勇氣,也沒有了飛翔的能力。

賈環的幸運之處在於他是一個男人,一個可以參加科舉,也可以在社會上爭奪一席之地的男人,這是讓探春萬分羨慕的地方,並且賈環有這個條件,他本身就在賈府的家塾裡讀書。可惜的是,賈環甘心被趙姨娘困在賈府的一方小小的天地之中,為了“家業”和“不甘心”幾個字白白葬送了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