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投资1.7亿元,南昌又多一个湿地公园,在你家附近吗?

人们常把城市比作“钢筋水泥的森林”,为了让城市多一点绿色,高新区近年来充分发挥一江相邻、三湖相间的独特生态优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艾溪湖湿地公园、瑶湖郊野森林公园接连落地而生,深受市民喜爱。

2020年,又将有一座55.6万平方米的湿地公园要来了!


在高新区艾溪湖北路鱼尾洲,昔日一方方被人为割裂开、粗放式养殖管理的鱼塘搬迁后,这里正被悉心打造成一处风光秀丽的“海绵公园”。


从2018年9月起,高新区就启动了鱼尾洲湿地公园的项目建设,项目规划面积55.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7亿元。公园地理位置优越,是艾溪湖北路景观带、城市护鸟通道和南昌海绵城市绿色廊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资1.7亿元,南昌又多一个湿地公园,在你家附近吗?

鱼尾洲公园鸟瞰图


鱼尾洲湿地公园坚持用“渗、滞、蓄、净、用、排”的建设理念,重视湿地净化和洪涝调蓄能力的功能设计,可以实现在洪雨时期调蓄艾溪湖的流量,从而缓解城市内涝,净化地表水,同时还打造了近水观景平台。

投资1.7亿元,南昌又多一个湿地公园,在你家附近吗?

高新区市政管护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长吴新星介绍道:“目前我们在做铺草种植工作,还有一些游步道的建设,(预计)明年5月份左右完工。鱼尾洲公园水生植物会多一些,包括杉树、美人蕉,还有水草。会在各个栈道节点上会做一些观景平台,垂钓或者是小孩游玩的设施将来都会有。”

投资1.7亿元,南昌又多一个湿地公园,在你家附近吗?


你不知道的鱼尾洲公园


鱼尾洲公园建成后,将成为南昌高新区最“年轻”的公园。而追溯“鱼尾洲”地名的由来,与南昌建城史上一处重要的防洪设施有关。

据历史文献记载,明弘治十二年(1499),南昌知府祝瀚调集工役在修筑大有圩时,建成牛尾岭石闸(大有圩东与赣江相通的一道闸门)。民国期间称其为鱼尾闸。鱼尾闸位于南昌市富大有堤东端艾溪湖出口处,江溢则闭闸以拒浸,湖滥则泄以平田,从而使青山湖、艾溪湖一带免于水患,故民间有“倒了鱼尾闸,淹掉佛头塔”之说。而鱼尾闸也非坚如磐石,在自古以来饱受水患困扰的南昌城,鱼尾闸自建成后,承受着巨大的泄洪压力,平均半个世纪溃决一次,历代屡圮屡复。上世纪60年代,南昌市城建局将其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长18米,双孔净宽各4米。


由此可以想见,鱼尾洲所在地曾为赣江南支富大有堤以南一片低洼易涝的圩区,是历史上长期与水抗争的前沿之地。当年,祝瀚曾将这片区域开辟成数万亩的圩田。而这片蓄洪洼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利于规模化的农作物种植,当地村民多以捕鱼为业,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承包集体鱼塘进行渔业养殖。


投资1.7亿元,南昌又多一个湿地公园,在你家附近吗?

建设中的鱼尾洲公园


鱼尾洲公园所处的位置为艾溪湖至赣江的重要生态节点,也是艾溪湖北路景观带、城市候鸟通道和海绵城市绿色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周边为南昌高新区产业科研组团和湖东综合组团,项目建成后将为这一充满活力的区域再添一个兼具湿地净化、田园观光、科普教育、运动休闲等满足市民活动的综合性城市生态湿地公园。


投资1.7亿元,南昌又多一个湿地公园,在你家附近吗?

投资1.7亿元,南昌又多一个湿地公园,在你家附近吗?

鱼尾洲公园项目建设现场

根据测算,鱼尾洲公园建成后将成为天然的雨水调蓄池,实现20年一遇雨洪可调蓄容积88.2万立方米,丰水期可调蓄62.3万立方米,将有力缓解市政管网压力,降低内涝风险。


投资1.7亿元,南昌又多一个湿地公园,在你家附近吗?


鱼尾洲公园还将打造鱼尾驿站、农渔观光、城市阳台、乐活水街、水上氧吧等一系列景观功能节点,满足不同年龄段市民的休闲需要。公园未来还将规划建设艺术中心、城市展示中心等功能性服务建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