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红楼梦》梨香院“逐客令”,薛姨妈计上心头,继续寄居荣国府

《红楼梦》贾府的老祖宗贾母喜欢热闹,特邀王夫人妹妹薛姨妈携子女在梨香院居住,可是薛家老小仿佛没有要走的迹象,贾府在梨香院婉转下了“逐客令”,面对如此尴尬局面,薛姨妈计谋又来了。且来看看:

《红楼梦》梨香院“逐客令”,薛姨妈计上心头,继续寄居荣国府

一、梨香院不是一般地方

梨香院是“当日荣公暮年养静之所”,有十余间房舍,前厅后舍俱全,而且自成一格,有一门通街,便于家人出入,西南角又有角门,出了夹道便是王夫人正房东院,再经过凤姐院、便到贾母院,薛姨妈姊妹或与贾母闲谈,都很方便。

贾府注重体面,作为“四大家族”的薛家亲戚来访,贾政安排住处给予的规格可谓相当之高。

薛姨妈携子女上京,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宝钗入宫待选,其次方为探访亲戚,但实质薛家在京城的房子根本没有提前派人打扫布置,可见薛姨妈是直奔投靠贾府而来的。

她也没有料到贾家如此厚待,梨香院可不是一般的地方,那是荣公颐养天年的居所,荣公寿中正寝后,此处便以纪念性质闲置,实在没有谁有资格在此居住。薛姨妈当然知道梨香院的份量,当即私与王夫人说明,一应日费供给自理。

王夫人愚钝,料想薛家富裕,“从其自便”。本来贾母贾政只是以为薛姨妈等小住,才会将那样神圣尊贵的地方安排给薛家的女主人及其子女居住,堂堂贾府难道接待亲戚开支都计较吗?

薛姨妈可不是那样想,小住一头半个月当然不必在意,她表明自理日常开支就等于将王夫人绕进去了,其意思打算长住,租金当占便宜不提,但日费供给就恐别人讲闲话了。

所以薛姨妈撑起自尊并体面的话还是要讲,但已经难以掩饰薛家外强中干、徒有虚名的事实,否则堂堂薛家夫人能放着自家屋宇不住而长期寄居亲戚府上,成何体统?

而她精心策划的“金玉良缘”计谋,算是顺利迈出第一步,就住在梨香院见机行事。

《红楼梦》梨香院“逐客令”,薛姨妈计上心头,继续寄居荣国府

二、梨香院里制造舆论

为了铺垫“金玉良缘”,薛姨妈在梨香院干了两件大事,实施了两大计谋:

其一,“假托天意”计,告知王夫人癞和尚关于宝钗“金锁”须配“宝玉”的言论,将“金玉良缘”观念灌输给王夫人。

王夫人是宝玉姻缘“父母之命”的决定者之一,虽然贾母在堂,但待宝玉适婚之时贾母也已年迈;而贾政为人迂腐,素来不喜宝玉,又因专宠赵姨娘对王夫人多少有愧疚之心,宝玉是王夫人养老的倚靠,她选儿媳的意见当起决定作用。

王夫人显然亦对薛姨妈的“金玉良缘”言论心神领会,牢牢地掌控着宝玉身边丫鬟的生杀大权,奉茶、配药等处处拒黛玉于千里之外。

其二,“请君入瓮”计,薛姨妈借宝玉前来梨香院对宝钗探病之机,让宝玉进入宝钗的闺房,两人有机会细看彼此的“通灵宝玉”和“金锁”,使宝玉对“金玉良缘”有了概念。

幸亏黛玉及时赶到,并借丫鬟送来暖手炉之机,采用“声东击西”法,提醒宝玉迷途知返:“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

“金玉良缘”言论对宝玉的影响是存在的,为了抗拒“金玉良缘”,宝玉甚至在梦中都要挣扎斗争:“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木石姻缘’!”

同时通过宝钗丫鬟莺儿,“金玉良缘”的舆论在贾府下人圈子里也势必传播起来。梨香院无疑就是“金玉良缘”的舆论中心。

《红楼梦》梨香院“逐客令”,薛姨妈计上心头,继续寄居荣国府

三、梨香院“逐客令”

薛姨妈携子女家人在梨香院一住就是数年,适逢贾元春被封“贤德妃”,贾府兴建大观园,组建戏班子,因戏班有“梨园”的雅称,贾府终于找到一个理由,婉转给姨妈下了一个“逐客令”,戏班设于梨香院便于对采买的十二个女优伶教演女戏,要将薛姨妈迁往东北一所幽静房舍居住。

可以看出贾府对长期赖住于其祖宗神圣居所的薛家有多么嫌弃,宁愿安置戏班都要将他们挪出来。

薛姨妈面临的境况是十分尴尬了,本来顺理承章搬回京城薛家房舍居住倒是相当体面和合乎礼仪的,可是薛姨妈不甘心就此放弃“金玉良缘”近水楼台的优势,而且黛玉和宝玉出双入对、又得贾母庇护,就此打道回府,相当于放弃“金玉良缘”了。

在此决择的紧迫关头,薛姨妈计上心头,她采用“将计就计”、“缓兵之计”,低微顺眼地搬到了贾府为她一家安排的住所,那里美其名曰“幽静”、其实就是“偏僻”。此后甚至还要忍受王熙凤和贾母在芦雪庭联手对其“抠门”的嘲讽。

薛姨妈的委曲求全,王夫人自然明白她寡母守儿的难处,幸而宝钗出色,元春省亲题试时获得与黛玉并列的称赞,不久元春下谕令宝钗和姊妹们并宝玉入大观园读书,薛姨妈终于又理直气壮地继续长住在贾府,直至促成“金玉”姻缘。

《红楼梦》梨香院“逐客令”,薛姨妈计上心头,继续寄居荣国府

薛姨妈老谋心算、虚情假意,对黛玉而言是残忍的,但对宝钗却是用心良苦,梨香院“逐客令”挑战她心理底线,她选择了放弃尊严,可见她对“金玉良缘”的坚定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