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指红楼梦:被批判最无情的人!却有着无人能及的善良

读完红楼烟雨,方可明悟人生所做之事一切都是皆有迹可循!大家好,我是原创作者潜指历史,每天持续为大家更新原创内容!

潜指红楼梦:被批判最无情的人!却有着无人能及的善良

熟读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薛宝钗相比于林黛玉的外冷内热,薛宝钗就显得比较冷静理智!也正因为她的理智和冷静所以她被认为“无情”还记得书上说过宝玉生日群芳抽签占花名那次吗?宝钗抽中的正是“任是无情也动人”

通读整书,最能表达薛宝钗“无情”的便是金钏去世时,她 “开解“王夫人的一段话:“就我看来,她并不是自己因为赌气去投井的,多半是失足跌落下去的,哪能因为置气便选择投井!如果是真的是这样那她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不用为她可惜!”

潜指红楼梦:被批判最无情的人!却有着无人能及的善良

前面金钏刚死尸骨未寒之际,后脚宝钗便这样去说确实让别的人心理有些想法,可是要让她站在我们所谓的正义立场上去指责王夫人吗?就算是林黛玉也不会如此去做,当然也可以选择默不作声!默不作声在当时其实就是一种谴责!而且我们排除我们先前的成见,我们试着去看看宝钗的话,是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呢?

人一直都有着自杀的权利,但金钏本身的事情还不至于到了无法活下去的地步,她不过就是被赶出去了而已,即便不能再像以前跟王夫人时候那样不愁吃喝,高贵,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自食其力还是能够活下去的。如果她为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而去选择自杀,不顾自己的亲人的悲伤,看上去是慷慨激烈!但是也不过是一时糊涂的行为,宝钗作为一个聪明人,她自然能够看的透彻!所以她说的那番话其实并不过分。

潜指红楼梦:被批判最无情的人!却有着无人能及的善良

再有便是宝钗对于尤三姐死亡的无动于衷,尤三姐自杀,柳湘莲跟一个道士远走高飞,这是我们且看薛姨妈听后惊奇不已,薛蟠当即哭了出来,唯有宝钗理性的让人害怕“俗话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是他们命中注定的!妈妈没有必要为他们伤感,倒是哥哥自江南而归已有一二十日,那同去的伙计辛辛苦苦了几个月了理应酬谢酬谢才是”

在薛宝钗的眼中,尤三姐的死亡、柳湘莲的远走远不如酬谢伙计们重要!不为逝者好奇,不为八卦谈论,这样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薛宝钗当真是冷漠到了极致!

然而,只有这样的薛宝钗才是真正的薛宝钗。

潜指红楼梦:被批判最无情的人!却有着无人能及的善良

是的,有人这个时候就是会讲宝钗“无情”,但无情必须是一个贬义词?难道一定要为别人的悲惨去留下几滴泪?或则写下一篇伤感的诗文?这又有什么用呢?宝玉还为晴雯作了《芙蓉女儿诔》,还不是转脸便与黛玉嬉戏起来?如果你死了,谁也无法复活。如果你不想回来,谁也不能把你的心拽回来。 “惊奇”和“眼泪”除了证明你有同情心有实际意义吗?真的还不如请伙计们吃饭有意义。

此外,薛宝钗知晓香菱想进大观园,就以身边人少为理由,跟薛姨妈要来香菱,香菱来了之后薛宝钗并没有多加干涉与她,任由她去找黛玉、湘云那边去学诗,看到她为了几句诗词辗转反侧,宝钗也就是调笑并没有插手干涉;探春在大观园搞改革的时候,土地分产到户,宝钗指出虽然分到地的婆子们得到了实惠,但是也不要忘了那些没有分到地的人,这样一来就是每个人都得到了好处,都很高兴!宝钗的善良如同润物无声,实实在在的在做,而不是那种扛着行善的大旗实际上行没行善外人无法知晓。

潜指红楼梦:被批判最无情的人!却有着无人能及的善良

实际上,小编觉得有些人是这样的:谈论别人的悲惨经历,没有人比她的心更软,更容易流泪,在完成这种低成本的情感消费后,如果要她捐钱,她就会变得跟贾蔷一样跺跺脚,整理下衣服!看了看太阳说一句“天不早了”然后就走了。

宝钗便是君子之仁!行善对于她你与其是说道德诉求,不如说是一种行为方式。这位聪明的女人早就知道世界没有永恒的繁荣。她对王太太说:“姨娘你是知道我家中情况的,当时我家也是这样冷清不成?”

潜指红楼梦:被批判最无情的人!却有着无人能及的善良

她没有像宝玉这样的有盲目安全感,也不认为有办法可以常保家业。她知道聚散兴衰是世界上一定会发生的。虽然家业是可以维持,但她已准备好面对衰败的心态。她收敛自己的情感,简化了日常需求,并尽可能地帮助他人,因为她知道痛苦是常态,尴尬是同样的,她为他们做的,也就是为自己做的。

红楼梦是一部适合所有人去读的一部经典名著!每个人读出来的感悟可能都有所不同!这里只是浅指历史讲述自己对红楼梦的见解。感谢大家的观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