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柑橘種植潰瘍病發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柑橘潰瘍病是影響世界柑橘生產的重大檢疫性病害,可為害幾十種芸香科植物。病菌侵染柑橘的葉片、枝條和果實,引起潰瘍病斑,嚴重時造成大量落葉落果,樹勢明顯衰退,大大降低果實商品價值,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柑橘種植潰瘍病發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柑橘葉片潰瘍病

初期在葉背出現淡黃色針頭搭的油浸狀斑點,後逐漸擴大,顏色轉為米黃色至暗黃色,並穿透葉片的正反兩面同時隆起,一般背隆起比正面更為明顯,病斑中央呈火山口狀開裂,最後病斑木栓化、灰褐色、近圓形,周圍有黃色暈圈。夏季嫩稍最為嚴重,其症狀與葉片類似,但病斑比葉片上的更為突起周邊沒有黃色暈環。

柑橘果樹潰瘍病

果實病斑也與葉片類似,但病斑較大,表面木栓化更高,病斑中央火山口開裂更為顯著。未成熟的青果病斑周圍有黃色暈圈,果實成熟後消失。

柑橘種植潰瘍病發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發病規律:

病菌主要在病部越冬,次年侵染新生春梢葉片和幼果,成為再侵染來源,輾轉侵染夏、秋梢。夏梢、幼果受害最重,秋梢次之,春稍較輕。病菌借風雨、昆蟲、工具和枝條搖動接觸近距離傳播。遠距離主要通過帶病的苗木、接穗和果實傳播,帶菌土壤亦能傳病。細菌從氣孔、皮孔或傷口侵入,潛育期一般4-6天。生長適宜溫度為20-34度,28°最適合。颱風和暴雨有利於該病的發生。甜橙類感病最嚴重,其次是酸橙、柚,寬皮柑橘類感病較輕,金桔抗病。

柑橘種植潰瘍病發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防治現狀及用藥分析

1、見病治病:現階段多數種植業者無清園習慣,採果後不用藥,給真細菌潛伏與繁殖提供了機會,造成來年病原基數大、發作率高、危害重。形成了見病不惜代價(用工多、用藥量大)治病,樹勢受傷、產值受損(產量、品質降低)的惡性循環局面。

2、關鍵時期不敢用藥:春季是殺菌防病的關鍵時期,用藥少了不管用,用藥多了容易造成藥害。

3、常規藥劑抗藥性強:連續使用有限的可選擇的藥劑往往產生較強的抗藥性,使效果降低、成本提升。

柑橘種植潰瘍病發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防治分析:

1、綜合防治:成年樹老園區具有一樹多病、連片普發的特徵,為了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柑橘多種病害適合於週年綜合防治,在省工的基礎上降低綜合用藥成本。

2、早防重治:柑橘細菌菌源一旦入園難於根除,柑橘真菌病源能夠遠距離傳播,柑橘生理性病害(枝幹流膠及日灼)一旦形成在樹勢較弱免疫力低下的情況下難以根除。所以要加強日常管理從極早殺菌和復壯樹體入手,解決侵染菌源的數量和侵染條件(傷口、氣孔)問題。在發病條件來臨(具備)前、在症狀初顯時,採用得力的方案盡最大可能殺滅病菌解除病患。

柑橘種植潰瘍病發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3、標本兼治:病源能否致害與作物生長勢有絕對關係,作物病害程度與菌源侵染及作物免疫力相關聯,柑橘綜合病害防治要從殺菌防病治病和營養復壯提高作物免疫力兩個角度入手。樹脂病、日灼等特別需要標本兼治。

4、立體防治: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以採用立體化防治的方案。

生長期(時間上)立體化防治,花芽期與展葉期是易於被侵染的關鍵時期,此時適當高濃度使用對整個生長期的病害防治具有重大作用。秋季採果後是病菌繁育並潛藏的關鍵期,對解決來年病原基數及病害危害程度具有重大作用;

柑橘種植潰瘍病發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株體不同部位(空間上)立體化防治,樹體的根、皮、葉、果都能夠吸收藥液的有效成份,傳導過程當中能夠殺滅潛藏(韌皮部和越冬)病菌;

用法上立體防治,通過復壯提高免疫力和殺菌兩個作用來防治病害,而灌根、清園是實現兩個作用的立體化途徑。

5、實行無菌栽培,加強肥水管理,控制氮肥用量,増施磷鉀肥。

6、注意病蟲害管理,特別是潛葉蛾、鳳蝶等,減少傷口。

柑橘種植潰瘍病發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7、控制夏梢,抹除早秋梢。

衝施金科德硅肥結合金科德葉面硅肥調理土壤酸鹼度,促進氮磷鉀的平衡吸收,提高葉綠素含量,增強光合作用,可使葉片角度縮小25.4度,冠層光合作用提高10%以上,果樹枝條粗壯,根系發達,預防根系的腐爛和早衰,促進花芽分化,提早開花、開花多,加大花粉量,延長授粉期,減少落果、縮果、畸形果、裂果的形成,果實個頭均勻、重量相等,果個提高1-2個等級、果型端正,果色好、硬度高、耐儲運,果實甜度提高2~3點,提高經濟效益,果樹吸收硅素後,能在葉片和果實表面形成較多的硅化細胞和堅硬的表皮層,對紅白蜘蛛、棉蚜等害蟲具有抵抗能力,高濃度的硅酸對腐爛病、白粉病、褐斑病和斑點落葉病等多種真菌孢子的萌發和菌絲生長具有很強的抑制作用,預防卷葉、花葉、黃葉、斑點、落花、落葉等生理病害。

柑橘種植潰瘍病發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