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天龍八部》最後如果大遼皇帝不說那句話的話,蕭峰還會自殺嗎?

凌依翎


因為手頭沒有書,所以原著中的對話不知道具體是什麼樣的。但蕭峰自殺,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個必然的事情。

我們先看《天龍八部》裡面,金庸先生自己寫的序


人世間的眾生,有著塵世的歡喜和悲苦。

喬峰的出場,可以說是歡喜的,和段譽飲酒,錯把段譽當成慕容復,後來結拜成兄弟。在杏子林,丐幫群雄的見證下,被馬伕人陷害,身敗名裂,武林中都知道。原來喬峰並不是漢人,而是契丹人。

我們也都知道,金庸先生的小說裡,群雄對於民族仇恨是很嚴重的,沒有中和一說,只有對錯。所以,你是契丹人,就是錯!

第一次,喬峰被排擠出漢族!這是被民族拋棄。

所以,當阿朱說不管喬峰是什麼人,她都願意陪著他,喬峰才會動容


以為自己找到了第二個家。

偏偏蒼天不是這樣發展劇情。“塞上牛羊空許約”。阿朱被喬峰一掌斃命。那一刻,我相信,沒人能理解喬峰的痛苦,幸福就在咫尺,偏偏捉不住。阿朱還留下遺言:照顧阿紫!

偏偏阿紫也中了蕭峰一掌。才有了蕭峰帶著阿紫去北邊,偶然和耶律洪基結實。在遼國當了南院大王!

就是這個時候,他才知道遼人打草谷的習俗。也是帶著阿朱的時候,知道宋人也會虐待遼人的小孩兒。這種衝擊,才會讓他覺醒,知道和平的可貴。

所以,少林寺大戰的時候,他義正言辭拒絕了慕容博的要求。蒼生的命也是命!

直到雁門關外,蕭峰拒絕攻打宋,被遼國大王關了起來。阿紫通風報信,那一刻,亡國危機,讓以前對蕭峰有誤會的群雄醒悟了。


蕭峰和耶律洪基,既是君臣,又是兄弟!蕭峰要換兩國的和平,自己為了大宋,又一次背棄了大遼。

既不被大宋承認,又被大遼拋棄。這是國家,而不是家庭!

身邊的兄弟。段譽和王語嫣在一起,虛竹也娶了西夏公主(新版中,段譽發現自己痴迷的是雕像,放下了這段感情,虛竹發現自己還是願意當個小和尚)自己和阿朱卻天人永隔。

這種情況,蕭峰的自殺未嘗不是一種解脫。他早就累了,當年大戰的豪氣慢慢才知道,兩邊都是自己的親人。


這種悲劇,算是一個典型。也是《天龍八部》這本小說在金庸先生小說裡邊的一個典型。

《書劍恩仇錄》裡邊,漢族和滿人有天生的仇恨。到了最後一部小說《鹿鼎記》,韋小寶對於民族仇恨沒有概念,覺得打打殺殺不好。而《天龍八部》早早就看到了這種衝突。


V李克


大家好我是【藍天】


在我看來迫使蕭峰自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大遼皇帝說的那句話可能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稻草。

而大遼皇帝不說那句話,蕭峰自殺的可能性也是比較高的。

因為作為天龍的男豬腳之一,蕭峰身上揹負了太多的悲劇色彩。

他是一個被兩國都不容的矛盾體。

這種矛盾與糾結並非來自於外界,更多是來自於他自己內心的掙扎。

我們看書的時候總覺得是外界的流言蜚語慢慢絞死了這個大英雄。

遼國人說【蕭峰這狗賊為什麼怎地沒良心?他到底是咱們契丹人,還是漢人?】

宋國人說【我們誣指居士是契丹人,罪孽更大,善哉,善哉!】

但說的再多,這其實都是兩國人的本質衝突而已。

蕭峰的糾結是受限於他所受的教育導致的。

幫契丹攻打大宋則為不義,幫大宋屠戮契丹實為不忠。

不論怎麼選擇,蕭峰都很難做出一個明確的答案。他不同於郭靖,郭靖始終都知道他是宋人,而蕭峰不一樣他更像楊康。他自知道自己是契丹人以後就一直在宋遼之間搖擺不定、進退維谷。

即使他表面不在意,其實內心一直在忍受著煎熬。

外界的刺激只是在時刻消耗他的忍耐。英雄揹負的榮耀的同時也意味著要忍受更大的苦難。

因為這些不幸所以厭倦。所以蕭峰早早就有了歸隱的想法。

如果查明真相是他闖蕩江湖的延時藥,那麼阿朱就是他對未來的所有希望。

而當阿朱身死的那刻他大半條性命也隨著這個女子一起隕落了。

如果說之前有個人懂他的話,那麼此時已經沒人能真正的理解他了。

所以一切的委屈與苦悶都要自己忍受,所有的不堪與不解都要自己揹負。

即使他有兄弟,可要強的漢子又怎麼能在他們面前脆弱。

因為他是他們面前的一座山,是他們的脊樑與依靠。所以他必須堅強。


蕭峰自殺是對自己的解脫,也是一種對自己的仁慈。

因為活著遠比生要艱難。

他不僅僅要忍受那些蜚語,更要面對自己打死自己心愛女子的這件事實。


蕭峰自殺看似是臨時起意,其實早已經身心俱疲。

一句“蕭大王,你為大宋立下如此大功,高官厚祿,指日可待。”的挑撥離間

更是激起了蕭峰強烈的自尊心。而那些壓抑在心中的不快與委屈也一同爆發。

他是一個容易上頭的人,是和喜歡意氣用事的人。所以也趁著這股邪勁完成了最後的救贖。


想念天空再藍些


雁門關下,亂石陣前,蕭峰看著因為免於戰火而鬆了一口氣的眾位英雄;看著因為止於刀戈而痛快宴飲的首關士卒;看著征塵漸歇的遼軍背影。他的耳邊響起了耶律洪基的那句話:蕭大王,你為大宋立下如此大功,高官厚祿,指日可待。

這句話如同炸雷一般響在蕭峰的耳邊,他不由雙眼發黑,站立不穩,有詩為證:

宋遼不識好漢真,百般踐踏英雄心。

萬重山壑迫於頂,徒留肝膽兩乾坤。

堂堂英雄好漢,居然從此後再無立錐之地,七尺男兒,無論華夏還是大遼,從此再也沒有安身之所,浩浩江湖,再也沒有容身之處。


百般功夫都無用,萬種豪情都做塵!

蕭峰是絕望的,他的心中全是宋遼百姓,他的理想太高了,高的和他的身份不相符。

他生於大遼,長於大宋。兩邊都不可不忠,都不可無義。幫助大遼徵宋,是為無義,阻止大遼徵宋,是為不忠。在這樣的道德夾縫中,在這樣進退兩難的境地裡,唯有一死,才對得起英雄之名。



當蕭峰逼迫耶律洪基發下永不徵宋的誓言之時,他便做好了隱退的準備,可是耶律洪基的一句譏諷,如同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讓蕭峰再也沒有苟且偷生的勇氣。

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不忠不義只能一死了之。

蕭峰的一生大起大落,這個世界負他太多,尷尬的身世,浮沉的江湖路,心愛的人被自己一掌打死,被道德束縛如此之深,被愛情辜負了一生,死去,也要死在宋遼邊境這樣一個隱喻的地方。


蕭大俠跳下了懸崖,他或許死了,或許還活著!


枕邊夜話


“蕭大王,你為大宋立下如此大功,高官厚祿,指日可待。”

耶律洪基冷笑說道!身為大遼皇帝,耶律洪基被蕭峰逼退,並讓其對天發誓不再南侵以後,耶律洪基是內心憤怒異常!

蕭峰聽聞,拾起兩把斷箭,插入胸膛!


大英雄蕭峰用自己的死來成全自己的大義,只可惜,忠義不可兩全!蕭峰內心坦蕩,他不求高官厚祿,不求榮華富貴,只為百姓蒼生,少受生靈塗炭!

正因為如此,他綁架了自己的皇帝,是為不忠!他得罪了自己的義兄,是為不義!而他,沒得選擇!只是他內心在面對大遼老百姓時,才尋求心安!所以,在面對耶律洪基的嘲諷之時,他只有一死謝罪!

其實,我覺得無論耶律洪基有沒有激將,蕭峰也難有立足之地!自從阿朱被自己誤殺以後,蕭峰內心就是孤獨和淒涼,若不是答應照顧阿紫和找出“帶頭大哥”兩樣牽絆,可能蕭峰也追隨阿朱去了!

首先,“塞上牛羊空許約”!


阿朱是最能理解蕭峰內心的一個人,他的委屈,他的孤獨,他的悲嗆!所以,他把所有的愛全部給了阿朱,但被蛇蠍心腸的康敏騙了以後,他一掌打死阿朱,打死了自己的愛情,和阿朱的種種願望都幻為泡影!千秋萬代,四海之內,只有一個阿朱!而他,永遠的失去了她!他再也沒有理解他的人了,再也沒有可以可以去愛的人了!其實,此時喬峰的內心已然和阿朱一起死了!

第二,他厭倦了功名利祿,江湖廝殺!

本來是丐幫幫主,被指認契丹人,一時之間,被江湖所唾棄!

本是大遼南院大王,他沒有絲毫的興致,只求多為民造福!

難得的是他有一顆慈悲心腸,只為老百姓!自己的身世之謎,報仇雪恨,都已解決!兄弟情誼雖重,可他也不願寄人籬下!可想把酒言歡,註定不是長久之計,所以,蕭峰再也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他的生命裡再也沒有歡樂可言…


第三,四海之大,竟無立足之地!

他脅迫耶律洪基,就意味著他與自己的義兄分道揚鑣,意味著他背棄了自己的國家大遼!身為契丹人,卻終生不能踏入自己的國土半步,這是怎樣的一種悲哀!

大宋雖是自己生長之國,但那裡有太多的悲傷!養父養母被殺,一起的英雄豪傑被自己所殺,他不想再履故土,不想面對那麼故人!雖然,他們都已經知道蕭峰是行俠仗義的大英雄,真漢子真豪傑!可是,蕭峰真的不願意再去面對!


所以,蕭峰死志早萌,他活著的理由並不是為自己,而是為阿朱履行責任!當大事已了,蕭峰與其活在深深的痛苦之中,還不如去追尋阿朱!


忠肝義膽嶽老三


蕭峰必須死,因為金庸先生為了故事的衝突性更強烈,早就安排蕭峰的結局是死。

但是金庸的武俠英雄最後結局是死的很少,郭靖黃蓉為襄陽戰死是旁聽,金庸先生沒有描述。


但唯一在《天龍八部》中安排了蕭峰的死,並且他武功是最高的,那隻能是自殺,為什麼呢?

蕭峰這個角色是金庸筆下的武俠英雄,關於民族矛盾衝突最明顯的一個人物,生在遼,長在漢,性格豪爽,武功極高,在小說中一出場就是絕頂高手,蕭峰並沒有像張無忌這樣那樣的奇遇,也沒有令狐沖能有風清揚這個的高手指點,授業恩師少林和尚和丐幫汪老幫主。都不是絕頂高手,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蕭峰是基因強大,遇強則強的天生武林奇才。


金庸先生埋下的伏筆還有愛情這一條線,阿朱姑娘出身是Y環,兩人的愛情悲劇也是蕭峰自殺的主要原因,最終因民族矛盾,和耶律洪齊與丐幫的兄弟情的矛盾,愛情悲劇,促使蕭峰這樣的英雄人物自殺是故事衝突點的最高潮。至於耶律洪基的話(“蕭大王,你為大宋立下如此大功,高官厚祿,指日可待。)是導火線,是壓垮蕭峰感情的最後一根稻草繩。

蕭峰聽聞,拾起兩把斷箭,插入胸膛!

英雄的悲劇啊。

筆者的見解,您是否認可,歡迎評論點贊點贊!


庸者智也


當時耶律洪基說的是:“蕭大王,你為大宋立下如此大功,高官厚祿,指日可待。”


耶律洪基一代雄主,堂堂大遼皇帝,結果在自己的千軍萬馬面前被人擒拿,並被蕭峰三兄弟逼迫立下重誓,何等屈辱。可他又無能為力,只能出言相激。

他的這句話可不簡單,“蕭大王”這是他給蕭峰的稱號,此時以這三字相稱其實也是告訴蕭峰自己曾經待他不薄。“為大宋立下大功”也滿是嘲諷之意。但如果當時耶律洪基沒說這句話蕭峰還會自殺嗎?本人覺得,結果還是一樣,蕭峰依然會自殺。


第一個原因,其實蕭峰在因誤會失手打死阿朱以後,便已有共赴黃泉之心,但因為諸多事端,他不能不負責任撒手而去。而現在,他的身世明瞭了,被人陷害一事解決了,和丐幫等中原武林勢力冰釋前嫌,父親也有了好的結局,兩個兄弟武功高強勢力龐大,阿紫眼睛也好了,也有段譽照顧,這最後又暫時為大宋帶來了和平。此時他心裡只剩下那塊最柔軟的地方了,就是阿朱,他對阿朱的感情沒有絲毫變淡,所以也到了去尋找阿朱的時候了。

第二個原因,其實蕭峰此時已經無路可走。他肯定不能再去大遼做南院大王;雖然與中原武林的誤會已經解開,但他畢竟曾在聚賢莊大開殺戒,他也不合適再回丐幫做幫主了;雖說兩位兄弟都有自己的勢力,但蕭峰英雄一世,怎會寄人籬下?哪怕是自己的兄弟。所以,現在真正需要他的就是九泉之下的阿朱吧。

蕭峰是本人最喜歡的金庸作品中的人物,他是一個真正的英雄豪傑,或許這種悲壯的一幕才是一個真英雄的結局吧。


品俠論江湖


我覺得不會……

通觀全書可以發現蕭峰是個十分意氣用事的人,一旦意氣上頭不顧後果,包括年輕時殺醫生,聚賢莊殺武林人士,橋上錯手殺阿朱……

從心理學角度講,有點捍衛型人格障礙……所以如果不刺激他應該不會發生自殺這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