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知白守黑 ·「第十五幅」


知白守黑 ·「第十五幅」|求艺切记浅尝辄止

知白守黑


论画,知白守黑,阴阳互存,消涨无极。

做人,守身玉洁,力求真善美。

本书和刘知白老人微妙同名。

他挚爱遗产,羞袭古人,创没骨山水,

天夺彩笔,却自铸典型。

本书精选团扇百件,烟霞缥缈,笔墨幽峻,

画小境宏。柯文辉先生为之撰散文百篇,

剖析艺境,点评风格,文思宽博活泼,富于启迪。



求艺切记浅尝辄止


刘知白山水清音 柯文辉观画独白


知白守黑 ·「第十五幅」|求艺切记浅尝辄止


小圆画上弧线太多,景物就会拥挤得往我们面前扑过来,背景达不到深远。仅用直线将失之单调,缺少起伏。

几个景区,树的姿态细看各不相同,笔墨则是在大前提下有些小的多种因素一一被点化体现出来,左上方山腰上的丛林显得很乱,打破了东南角那些井然有序的树木。如果三块景区的树木都是一样造型,就显得简单、平直和僵硬。画家按构图需要而调动所有的手段,服务主题,攀升,成熟。

船刚离岸,有个人站在挑水的码头上,他像比例尺告诉我们画有多大疆土,给山林添了一份生气。

归根结蒂,气不运动就没有韵,气韵生出一股向上冲去的力,力量运转产生韵味节奏。气韵生动就是要活脱,生活,大自然,和画家心灵的节律,三位一体给我传送来,画家笔墨运用自如的欢欣,也能体会到人每往前走一步都不容易。需付出苦思和体力劳动。

求艺切忌浅尝辄止。没有商品活动画家就难生存,有了商品趣味对画家个性的扼杀、腐蚀和改造,画家就会在平庸的巨川里舒舒服服地淹死。


[作者小简]


白云千载

知白守黑 ·「第十五幅」|求艺切记浅尝辄止

刘知白(1915——2003),号白云,晚号如莲老人等,安徽凤阳人。1933年考入苏州美专,后拜顾彦平为师,随师潜心临摹顾氏“过云楼”藏画。1948年在广西全州提出“学时有他无我,化时有我无他”的画学主张。其艺术上承宋元,下接明清,既继承传统精髓,又注重形式的创新,最终法古变今,创造了泼墨大写意山水画的新技法,成为中国画传统的最后守望者和新世纪创新的前行者,即他已经站在了传统与现代的临界点上,预示了新世纪中国水墨转向抽象与表现的历史趋势。出版有《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刘知白》《刘知白中国画集》及《清气和诗醉墨痕》《知白守黑》《秋水长天月下箫·刘知白作品赏读》 等研究其艺术的专著二十余种。


知白守黑 ·「第十五幅」|求艺切记浅尝辄止

柯文辉,男,1935年1月25日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当代著名书画评论家、鉴赏家、美术理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当代国画大师刘海粟秘书十年,其间与刘海粟、林散之、李可染、钱君陶等大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90年代在中国话剧研究所从事学术研究。1993年起享受突出贡献政府津贴。


知白守黑 ·「第十五幅」|求艺切记浅尝辄止

诵 读


安丽丽 笔名:幔帘隔燕,辽宁省锦州人,小学教研室主任。市优秀教师、教坛新秀。酷爱文字和品壶谈茶,尤喜诗词,擅长朗诵。
一直坚信:读书是迈向高贵的最低门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