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財會人的“中年危機”,拿什麼來改變?

財會人的“中年危機”,拿什麼來改變?幹了十幾年的會計,從來沒想過會計行業也會有危機,父母大人眼裡的好職業,穩定、朝九晚五……

財會人的“中年危機”,拿什麼來改變?

財會人的“中年危機”,拿什麼來改變?

一個鮮明的例子:唐山市因撤銷收費站,導致收費站員工失業,這些工作人員圍住領導要求政府安排工作,還振振有詞說道“我今年36歲了,除了收費啥也不會,也學不了什麼東西了”。

財會人的“中年危機”,拿什麼來改變?

可笑固然可笑,但這就是現實。現在企業的分工越來越精細,每個人就像一臺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按部就班的重複昨日的故事。大多數35歲左右的人,都是被困在井裡的青蛙,只看得見自己的一畝三分天,除此之外一無所知。

而對財會人來說他們的職場危機要多過於其他職業。為什麼這麼說,現在的很多行業都會有自己的資本積累,中年以後可以靠資本吃飯,但財務人沒辦法靠老本吃飯,因為人工智能的腳步一直沒停下,靠老本面臨的結果就是被淘汰。

財會人的“中年危機”,拿什麼來改變?

熟悉財會職場的“潛規則”

每個行業的職場都有自己的“潛規則”,大都建立在學歷、經驗、能力、證書、人脈等方面,而財會行業中最典型的就是證書、學歷、經驗。人到中年學歷、經驗基本上都成型了,想要更進一步,證書是來的最快且最有效的,尤其是含金量高的證書,如註冊會計師CPA,財會行業具有非常高的地位,說服力強。

財會人的“中年危機”,拿什麼來改變?

註冊會計師證書

清楚自己的上升空間

你在公司的職位、發展方向應該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從普通會計到會計主管、財務經理,每一步之間的業務拓展線如何制定,該如何實施,都是值得職場年輕人考慮的問題。

自身能力的提升

財會人越老越吃香的定律已經不適用了,光有一個工作年限的優勢而沒有實際技能,總有一天會被後面的人淘汰掉。財會人考證是自身能力提升的一方面,會計職稱,管理會計師(MAT),國際財務管理師(IFM),註冊會計師(CPA)等,我們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

尋求更多的發展方向

財會人的“中年危機”,拿什麼來改變?

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也給低端會計人員造成很大壓力,不得不被動的接受更多的發展方向。而財會行業高端人才的緊缺更是需要我們往上爬。財務經理、財務總監、CFO、財務分析師等職位才是我們奮鬥的目標。

明白了這些,財會人的“中年危機”拿什麼來改變?考證,自身能力的提升,加薪升職是我們希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