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后勤老师和接送校车的老师都评上高级了,而一线教师没有评上,你怎么看?

用户3933248822300


咳咳,大兄弟你编造谎言也要靠谱好吗,你说的这种事根本就没有可能性。

首先,后勤是很大的一块,包括采购、图书管理员等在内,都可以称之为后勤,那么问题在于,这些后勤人员是任课还是不任课,在编还是不在编,一般来说,这种人员大多是不任课不在编,或者在编任课的人,不太可能存在在编不任课的情况,根据相关规定,校长都要任课,何况后勤人员?如果不在编不任课,就没资格评职称,如果是在编任课,那么这评职称就没毛病。至于你说的开校车的老师,这个就让我费解了,我见过的学校,校车都是专人负责,一般都是不在编的专职司机,怎么评的职称?

其次,一线教师也有混子,这点毋庸置疑,你说的情况很笼统,什么样的一线教师没评上,你要讲明白,不是说一线教师一定要评上职称,你职称考试没过,有师德问题,或者是没有论文等等,这些都可能成为你没评上职称的原因。

当然,还有第三种可能,就是这些教师已经评上职称了,因为某些原因,例如咽喉严重受损,不能任课,转去做后勤或者司机(或者只是单纯的兼职),这也是有可能的。

这种问题下次不要问了,哄哄外行还可以,内行人一看就没可能,要是真有这种情况,你直接去纪检委就可以了。


语文老师28


有人说:职称、绩效工资、县管校聘是压在教师头上的三座大山。还有人说:珍爱生命,远离职称!提起职称,很多教师都是满满地心酸泪呀!总之,一句话,职称成了教师心中的疼!

推行职称的初衷是为了合理地实行教师薪酬,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起初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可到了后来,由于职称名额有限,加之,评审过程中的是是非非,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恶性竞争,严重污染了教育的生态平衡,可以说,职称不但不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反而成了教育的顽疾!

至于说后勤教师和接送校车的教师都评上高级职称,而一线教师却没有评上一事,我认为:这二者并不矛盾,如果后勤教师和接送校车的教师条件具备,评上高级也无可厚非,如果一线教师同样条件具备却没有评上,那就说明职称评审存在猫腻。如果后勤教师和接送校车的教师条件不具备却评上高级教师那就更是“游戏”了职称评定!对于职称评定,我申明自己的观点:

一、不受名额限制或提高名额分配

教师的职称评定应该参考公务员晋级办法,凡满一定的教龄或达到一定的年龄,只要能够圆满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可以直接晋升高级,不要故意设置名额,巧限名额,让同样条件具备的教师挤得头破血流,争得你死我活,这样下去,恶化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关系,严重污染了教育生态,不利于教育的发展。

二、评审过程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评审细则制定一定要切合实际,一定要本着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开展与发展,不要制定“虚”的指数,不要让教师为评审而评审,为抢分而抢分,同样,评审应当做到二个坚决:坚决让条件具备的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坚决不让一个条件不具备的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这样才能确保职称评定的公正、公平性,同时,职称评定结果要公开,摆在桌面上,经得起检验,让所有教师心悦诚服。

三、适当倾斜一线教师

职称评定应该适当倾斜一线教师,为一线教师开绿灯,确保条件具备的一线教师尽早尽快地晋升高一级职称,甚至可以破格晋升高一级职称,以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不要让一线兢兢业业的教师职称原地踏步,有的甚至到了退休都没有评上高级职称,成了永远的遗憾!

结束语:希望上级有关部门慎重地对待教师的职称评定,使职称评定实现初衷。现在,一些地方已经采取了让广大教师拍手称快的职称评定办法:教龄满三十年,在偏僻的乡村学校连续任教十五年以上的教师可以直接晋升高级职称。教师的春天来了!


全民话教育10911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学校也不例外。在职称评审上,难免有的学校的有的教师不是靠在一线教学工作上多年打拼评上的,而是依靠别的手段评上了高级职称。就像后勤老师和接送校车的老师都评上高级了,而一线教师没有评上。

不过无论是后勤老师也好,一线老师也罢,谁评上了高级,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关键是要公平公正,让老师们心服口服,毫无怨言。

比如十多年前我所在的学校,高级职称的名额少,岗位少,不少50多岁的老教师可怜巴巴地等着评上高级职称退休。那时候谁也不争,谁也不抢,按年龄来。这样的推荐办法很少有人有异议,大家心服口服。后来打破了这一规矩,学校不再看年龄了,有高级职称的名额,按你发表的论文、考核优秀等等来积分,这样一来,就有了空子可钻。有的人写不了论文,每年却有好几篇论文发表。年度考核优秀、各种综合奖励热度陡增,成了抢手货。评奖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人家却神不知鬼不觉地拿回了奖状。

一所学校,在职称评审上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学校的校风就正,教风就浓,教学质量就相对较高。否则的话,大家心有怨言,工作上难免做样子,搞形式,懈怠苟且。这所学校的教学质量一定较为低下。


三尺讲台一路行吟


教育心理专报认为,非一线人员评上高级职称,而一线教师却评不上,应该有违职称评聘政策规定,也凸显了职称评聘中的不公平现象以及职称制度的不合理现象。

首先,对涉嫌违规人员积极举报。许多地方应该都有这样的规定,“不参与一线教学的人员不得评聘高级职称”。前两年,听说一个镇的教办主任参与高级教师评审,由于他没有正在从事一线教学的相关资料证明,最后被刷了下来。这说明,上级关于职称评审的政策还是倾向于一线教学人员的。而某些地方出现的职称评审倒挂现象,即一线教师反而比不过非一线人员,这应该是明显违反相关政策规定的。这不仅会伤害一线教师的积极性,反而会助长不正之风,建议向教育行政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举报相关负责人,严厉打击职称评聘中的不正之风。

其次,建议改革职称评聘制度,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当前,有些地方为避免职称评聘中的不合理问题,实行三十年教龄自动晋升高级职称,这让辛勤工作的普通教师看到了希望,应该是较为合理的改革。但是,还应该建立多劳多得、绩优者多得的激励制度,防止有人出工不出力。同时,非一线人员对教育事业也有贡献,对他们的待遇也要重视,既不能让他们晋升无门,也不能让他们与一线人员争夺名利。

总之,既要完善职称评聘制度,又要坚决打击职称评聘中的不正之风,不断完善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只有真正实现多劳多得,才能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教育心理专报


当此疫情非常时期,全民动员,共克时艰,全面打响抗击疫情的攻坚战,为夺取抗击疫情的伟大胜利都在做贡献,即使我们帮不上忙,呆在家里不出门也是对抗击疫情的一种支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大中型医务人员,抽调骨干支持湖北,支持武汉的时候,你不思为抗击疫情做贡献却在网上说教师评职称,涨工资可不可耻?

武汉会赢,湖北会赢,全国会赢,


用户1909271327595


这很常见,因为标准不一样。

某大学教师晋副教授,要求sci文章累积6分,出版国家规划教材,科研省2等奖前4位,项目资金20万…。机关晋副研究员,要求7篇省级论文,一本专著…。

没办法,政策是机关管理人员定的,他不可能弄那么高,自己达不到。

不光晋职称,绩效工资,年末考评,什么都是这样。


落花流水1237


什么怎么看!

职称就是帝国主义拿来折腾国民、和平演变的工具[加油]


赑屃680820


这个很正常,因为有关系有背景的都在二、三线,工作轻松,不需要业绩,没有责任。一线的都是没背景,没关系的,拼的是业绩,担的是责任。而评职称拼的是关系和背景,路径不对,结果可想而知。



宝哥没宝马


专家专家 高级教师这些职务之中 有水分的太多了!可叹可怕啊!


梦飞扬201149429


这样滑天下之大稽的事儿多了,我们单位的出纳员,一副奴才相,可人家一路攀升,地位不输单位副职,从来没有登过讲台,买个假大专毕业证,自己弄个高级教师,,上哪儿说理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