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从何而来:看短篇小说在其创作中的重要性

村上春树是日本当代文坛一位大器晚成的作家。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都有极高的知名度、极大的影响力。喜欢村上春树的读者遍布世界各地,仅诺贝尔文学奖的猜测提名候选人名单,这些年就从来没有漏下过村上春树,这说明了普通读者对村上的喜爱。

他是二战后崛起的一代作家,但是他的作品主题却很少涉及战争和重大社会事件,往往以一个微不足道的事件作为切入点来窥视整个社会和民族文化精神和道德的问题,以这样独特的视角结构小说,为他赢得了一大批的读者。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从何而来:看短篇小说在其创作中的重要性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

01

《挪威的森林》的主题和内容就是在其短篇小说《萤》创作的基础上生发而出

“村上春树热” 既是一种文学现象和出版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村上春树开始文学创作是在30 岁以后,至今已活跃于文坛30 余年。

虽然村上春树开始文学创作的时间较晚,但是他的创造力是惊人的。从第一部长篇小说《且听风吟》发表起,他的创作便一发不可收拾,是名副其实的高产作家。不仅创作数量惊人,而且涉及体裁非常广泛,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旅游文学和报告文学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长久以来,文学界对于村上春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长篇小说创作上,对短篇小说鲜有涉及,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事实上,他的短篇小说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看,都不逊色于长篇小说。而且凭借短篇小说体裁短小精悍易于操作的优势,他的很多观点和想法都是通过这种形式发表出来,遇到适合的机会再进行深入阐发。

比如著名的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的主题和内容就是在其短篇小说《萤》创作的基础上生发而出。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从何而来:看短篇小说在其创作中的重要性

02

村上短篇小说多是对日本现代社会生存状态的反映

现代日本社会本质上仍旧是一个由男性主导的社会,男性在占据话语权的同时也正在承受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男性理所当然地成为村上小说中的主角。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从何而来:看短篇小说在其创作中的重要性

日本社会压力对男人来说尤为巨大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是村上继《东京奇谭集》后,时隔九年再次回归短篇小说的创作,该小说集收录的7 篇小说都是围绕着同一主题:男人的处境

小说里的男人可能身处各个社会领域,有不同的身份和职业,表面看起来他们的生活并没有交集。但是透过表层,能够发现这些人的身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的女人都要离开或者即将离开他们,这不是普通的爱情主题,而是对现代社会中男性群体生存状态的反映。

首先,村上在小说中揭露了这一群体尴尬的生存状态

在这群男人身上发生着各种各样离奇的事件,但却有一个共同的处境:他们都被女人抛弃了。

昨天》的主人公木樽因为没有考上大学就永远与自己青梅竹马的女朋友错过;《独立器官》里的整形医生52 岁时疯狂爱上一个已婚女子,女人却与第三个男人私奔,消失得无影无踪,最后男人万念俱灰郁郁而终;《

木野》中木野在40 岁左右时遭遇妻子背叛,亲眼目睹妻子与一位跟自己关系亲密的同事睡在自家床上,他静静地离家出走,辞掉工作,开始经营一家酒吧当了调酒师。从那时起,店里总是被一种奇怪的氛围所包围。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从何而来:看短篇小说在其创作中的重要性

日本的城市在村上春树的小说中多有表现

这些故事有的简单、普通。有的荒诞离奇,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那么既然村上将这些主人公汇集在一部小说中,也就意味着村上已经敏锐地察觉到这个群体的存在以及他们的尴尬处境。

其次,这部小说集的主题延续了村上一贯表达的内容:对现代都市人心灵的重负以及内心的孤独感的表达上来

他试图从庸俗的平凡生活里剥离出灵魂信息和人性的危机。

从第一部长篇小说发展至今,期间历经风格的转换、题材的变迁,作家一直坚持这个主题,对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进行观察和思考。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从何而来:看短篇小说在其创作中的重要性

小说主题容易引起不同读者的高度共鸣

这类主题具有深厚的社会意义,能够使还蒙在鼓里、正在彷徨的大众在小说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深入到人的灵魂世界,引起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间读者的高度共鸣。

03

村上短篇小说多是对现代文明的思考

作家的心思都异常敏锐,他们能感受到普通人察觉不到的细节。特别能够深入到问题的本质,由小见大,往往能够从一个社会现象生发出对整个社会道德、民族精神的高度。

比如,日本社会自杀率一直高居不下,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也是日本社会的一个难题。这固然与日本民族性格中的某些因素有关,但是在村上笔下这些情节中却融入了许多对现代文明的思考。

首先,对现代文明的思考表现为对主体性的不断追求

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发展,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高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下,日本的民众却遭遇了空前的精神危机。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无法从战后的阴影里走出来,人们战后的创伤需要时间和出口才能缓解。

现代文明使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人们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迷失了自己,陷入严重的精神危机中。人们不断地从外部世界寻找答案,却忽视了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

村上短篇小说里的主人公常常陷入生活的困境,他们彷徨、迷惘,不断地去寻找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但是最终结果都如出一辙,无论这些主人公付出多大的努力、多少代价,他们都无法改变生活的尴尬处境。

其次,对现代文明的思考表现为对追寻过程中的丧失感

这种丧失感不是实实在在失去了什么,而是在对以物质财富为代表的人生目标的追寻过程中产生的迷茫感。这种困惑和丧失感不仅仅集中在那些生活的失意者和弱者身上,他们的生活困顿,产生这种感觉是情理之中的。但是,村上的思想是深刻的,他对问题的认识具有一定的深度,绝不肯停留于表面。

比如在《游泳池畔》这个短篇小说中,主人公不再是游离于社会主流生活之外的人物,他是一位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上层人物。有稳定的工作,有不菲的收入,但物质生活的丰富并不能让他感觉到快乐。

他仍然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精神生活空虚、麻木,只有通过与情人的厮混才能暂时麻木空虚的心灵。通过这篇小说,村上向我们展示了现代文明带来的思考,丧失感就像病毒一样,弥漫于整个社会,不只是个体现象,这是村上透过小说所要向我们传达的内容。

04

村上短篇小说多有对日本生存困境的思考

村上春树视文学为治疗心理创伤的有效工具,他将自己对历史、回忆和现实中的种种思考诉诸笔端,置于小说中通过虚拟的人物和故事展开论述,试图在文学世界里找到现实中的答案。

但这种方法并不总是行之有效,文学功利性目的毕竟十分有限。对于一些意义重大却又十分复杂的问题,村上只是在小说中有所思考,但却找不到出路,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首先,多是对于历史的思考

去中国的小船

》是村上春树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一共收录七个短篇小说。从小说集的名字命名来看,这一定是几个与中国有关系的故事。不同于战后文学派的其他作家,村上对战争的题材鲜有涉及。

这并不意味着他和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一样有意抹黑和试图掩盖历史。村上的父亲曾经作为一名士兵参加过二战,但从战场回来的父亲却对战争决口不提。面对父辈的沉默和声音不和谐的社会风气,村上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只能将自己的所思所感在小说中表达出来。

这部小说集的几个短篇中,可以看出村上对中国的反思,虽然战争给中国带来了空前的灾难,但对日本来说中国同样是日本人一段痛苦的回忆。不过小说中并没有明确提及那段历史,对战争罪恶的反思被延续到作家下个阶段的长篇小说创作之中。

其次,对于现实生存困境的思考

不同于二战以后日本高度发展的经济形势,当下日本社会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问题。

科学研究数据表明日本即将进入或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这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是致命的,整个社会将会失去活力和动力,作为一位具有敏锐观察力的作家,村上很早就捕捉到了这个讯息,并率先在短篇小说中阐释了这种对生存困境的思考。

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频繁爆发的地震和资源的匮乏都促使日本的民族性格中有一种明显的忧患意识。

这些问题都突出地呈现在日本社会,村上只是一个作家,他个人并没有能力去解决这些严峻的社会问题。他只能用自己的方式,用平淡、不动声色的笔调和富有哲理的文字将这些问题掰碎了给大家看,以期能够带给读者以思考,这就是他所能做的全部。

对于村上春树来说,这些短篇小说作品既是他长篇小说探索的前奏,又是他一些重要思考的试验田。

因此,对村上的短篇小说进行全面而清晰的梳理和分析,会让我们加深对村上创作风格作品审美价值的全面把握。

-END-

我是“十里荷塘秋水长”,我愿意用文字记录和分享生活里的小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