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不努力

哈佛学院路易斯院长这么说,可是金刻羽却2年完成了本科课程,这位美丽聪明的女孩,是绝对的“天才”,更是名副其实的“学霸”。

她曾获得哈佛大学全额奖学金 ,并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还获得了最佳研究生奖,可见其在学业上的努力 。

贫穷与否的最大的决定因素,是你会不会投胎。做个穷人很容易,你不用投胎到叙利亚那么惨。你随便到一个中国的西部贫困区,穷人没有机会上网,看报纸,阅读。受的教育有限,很多人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穷人懒吗?他们跋山涉水走几十里去上学,怎么懒了。可是能考上的,也只有百分之几?

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不努力

其实,人的梦想与贫富无关,富人的孩子有梦想,穷人的孩子也应该有梦想,而金刻羽就是富裕家庭中有梦想的孩子,并且努力实现了。她因其所从事的研究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央行制定货币政策,入选了“2014年全球青年领袖”。曾经还以独立作者的身份发表一篇名为“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Capital Flows”的论文,提出了一个关于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理论。

所有的天赋中,努力可能是最容易被人忽略,而又最难以获得的。这代表着孩子要忍受经年累月的孤寂,连续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集中注意力,面对着层出不穷的难题仍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尤其是在孩子完全无法预知成败的情况下,面对那些可能到来的嗤笑、流言和冷眼仍然能够坚持自己的选择。

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不努力

真正的勤奋不是几百条打卡的微博,不是你每天迟迟不关的灯,不是孩子手机上凌晨四点这个城市的太阳。它是绝望,一种巨大的、深沉、压抑的绝望,是命运给予孩子最沉重的考验。

阿弗雷德·阿德勒在《儿童人格教育》一书中,就曾提到:懒惰,其实是人们害怕自己不能出色完成任务而找的借口。因为,它可以掩盖自己的无能,别人也不会因此指责自己能力不足。

而愿意努力的人,则相信一切都可以通过自身来改变。这种成长型的思维模式,让他们更乐于迎接挑战。

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不努力

肯定孩子努力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与结果相比较,过程才是能让孩子成长和进步的重要因素。

聪明不一定能成功,但努力和坚持,却能让孩子离目标更近一步。

我们要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设立目标,陪他一起努力。让孩子在坚持中,慢慢学会自我管理,也让他们从中体验到努力所带来的成就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