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知否知否,每一次创伤,都是一次成熟


姜亦珊的自缢离世——

令人痛惜,引起网友猜谜式的集体怀疑;

为什么?为什么?生命之重,难道不能承受创伤之痛?

是在问姜亦珊,也是在问我们自己?

在那个夜晚,她经历了痛苦的生死抉择;

几十载追求艺术的苦难和辉煌,难道不足以抵挡死亡的召唤?

父母的养育之恩、儿子的健康成长,不能抵换创伤之痛?

也许她的思绪乱了,想不到头——

她可能想到的是讥讽、嘲笑、面子、谩骂;想到的是奋斗几十年的艺术生涯将从此了结。

她不敢想,更不敢面对,她可能认为只有彻底,才能摆脱!


知否知否,每一次创伤,都是一次成熟


心理防线的崩溃,反证了心理的脆弱以及对名誉、地位的执着,相比之下,那些和疾病抗争的人,此刻倒彰显了生命的光辉!

京剧演员从小学艺,大都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且大都敏感、好面子,爱争高低,姜亦珊从沈阳到天津,再到北京京剧院,一路顺利,艺术的造诣日渐成熟,名誉、地位稳固,但树欲静,而风不止,面对变故、面对创伤,她却选择逃遁,而且彻底。

佛教的看破放下,道家的清静无为,儒家的仁义孝道,她们在台上多少次念诵,此刻却真的不过是句台词;而思想的淬炼和知识的积累,被这个群体集体遗忘和淡化,在思想上、心理上特别敏感和神经质,别说是大的变故,就是观众的倒好、网友的吐槽,都会使他们汗颜和紧张,作为社会公众关注的名演员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则一直缺位和被遗忘。我们的舆论对有这样或那样问题的演员也缺少温暖和必要的人文关怀!


知否知否,每一次创伤,都是一次成熟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客行。哈哈、、、、都是人间的过客,何必叫真儿?

亦珊,你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

人,生为社会一份子,难免有问题,像袁慧琴主动辞职,向组织讲清楚,有问题不怕,犯什么事,应什么罪;

正如网友感叹说的,多大点事,大不了坐牢、难道生命这么不值钱?

生命,从来不能任性开玩笑,毕竟生命诚可贵,任何创伤都能愈合!

人活着,就有磨难,世间不是天堂,不要指望有桃园。

正如我的一篇小文说的;门里门外,都是生活,心中无门,都是风景!你放下了,越过了心里的这道门,才能真解脱。我们应该让生命更从容些,认输也不丢人,谁也不是常胜将军——

亦珊,你

知否知否,每一次创伤,都是一次成熟

怕越不过这道门槛,选择离我们而去,没有带走一片云彩,只留下一部京剧!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既然没有留住已走的,那就好好珍惜留下的!

亦珊,一路慢走!

切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