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這曾是你的房子,想住多久住多久”。“溫暖”的話卻讓老人寒心


“這曾是你的房子,想住多久住多久”。“溫暖”的話卻讓老人寒心

【1】二老有一獨子,疏於對老人的照顧

範大爺和老伴兒有一個獨生兒子。

要說這個獨生兒子,小的時候挺懂事。老範兩口子對孩子的管教比較嚴。他們那個年代的人,兩三個孩子都正常。老範他們就要了一個,對孩子一直抱有比較大的期望。

“這曾是你的房子,想住多久住多久”。“溫暖”的話卻讓老人寒心

兒子長大成人之後,老範他們就發現孩子的自我心理很重,很多時候都不為父母考慮。

記得兒子剛參加工作不久,那個時候二老還沒退休,老範的愛人感冒臥床,老範下班晚,給兒子說了一下讓他早點回去陪母親。結果到晚上十點多老範都回家了,也沒見著兒子。那天晚上老範給兒子狠狠發了頓脾氣:原來兒子是同事過生日聚會,出去吃飯唱歌了。

經歷這件事兒之後,讓老範他們有點傷心。但畢竟是自己的兒子,時間久了也漸漸淡忘了。

上了年紀之後,範大爺老伴兒的身體一直不太好。

自打退休之後,老伴兒的身體就經常鬧毛病。隨著年齡增大,鬧一場病持續的時間也越來越長,有時候甚至幾個月。鬧病的時候,都是範大爺陪在身邊照顧。二老退休之後,對老伴兒照顧的擔子都壓在了老範一個人身上。兒子“有空”的時候還會回來看看,要說讓兒子請個假照顧照顧母親,基本沒一次成的。

長時間下來,老範心理很矛盾,倆人就這麼一個兒子,從小帶大、到成年工作,說不疼愛是不可能的;但是兒子似乎變得跟小時候完全不一樣,爸媽在他眼裡,似乎也就是個身份名詞而已……

【2】兒子“說服”老人,把母親份額繼承了下來

2014年開春的時候,範大爺的老伴兒走了。

老伴兒走之前,緊緊攥著範大爺的手,對著陪伴自己走過將近五十年的愛人說:

“老範,我得先走了。你得好好的……謝謝……”

斷斷續續、“蹦出”的兩句話,讓老範心痛不已。老伴兒說完這些話,再也沒有力氣發聲了。等到兒子趕過來的時候,老伴兒的眼才慢慢合上……不知道她想對孩子說什麼,但是,最後一個願望就是看兒子一眼……

老伴兒走了,範大爺成宿成宿無法入睡。

老伴兒去世後的一兩個月裡,範大爺都是一個人待著。兒子有時候回來看看老人,範大爺也不怎麼說話,心頭失去老伴兒的痛一直緩不過來。

兒子看著老範,有時候陪老人待會兒也是相對無語。期間兒子對老範說的最多的話就是:“爸,您早點休息吧,我先回去了”。

“這曾是你的房子,想住多久住多久”。“溫暖”的話卻讓老人寒心

大概過了半年多的時間,兒子回家突然變得“勤快”了。照著兒子的話說:

“爸,我媽走了,我也是想讓你靜靜,我知道一時半會兒肯定緩不過來,我也難受。這種事兒,只能靠時間來消磨。我儘量的多陪陪你,爸,你得好好的,往前看。”

聽到兒子說這些話,老範心裡有些溫暖,看來兒子還是挺善解人意。

陪老範聊天的時候,兒子總是有意無意提及房子的事兒。

原來範大爺跟老伴兒現在住的房子,是二老2000年初左右買的,那個時候比較便宜,老範他們買了不到90平的兩居室,當時是考慮,二老住一間,兒子要回來住還有一間,不回來就當個書房。這套房子,放在這個時候,已經超過200萬了。

兒子提及最多的就是所謂的什麼遺產稅有多高,還“耐心”給老範講解房產怎麼繼承的事兒。時間久了,老範心裡也開始琢磨,兒子說的還是有些道理。

兒子趁熱打鐵,跟老範商量起來:

“爸,我有個想法,想和你商量一下。我媽走了之後,她那一半產權得有人繼承,繼承人就咱倆。我琢磨著,不行把媽那一半兒都放到我名下,這樣的話以後就不涉及到什麼費用了。”

老年人有時候還是挺在意花費的,再加上這段時間兒子的表現,老範琢磨了一下,同意了。房本變成了老範和兒子倆人的名字。

【3】要走一半兒,還惦記著老人的另一半兒

過了一年多的時間。兒子過完戶之後,看待老人的次數“保持”的還可以,老範對此沒什麼抱怨,覺得兒子還不錯。

2017年的一天,兒子又過來了。這一次過來,跟老範聊天的話題,讓老範非常不高興。

“爸,這段時間房子降價挺厲害,我看也差不多到底兒了。

我有個想法。這套房子裡不是有我一半兒麼?我想跟你商量商量,能不能把你那半兒過戶給我。

我是擔心啥呢,今後如果房價再漲上去,過戶的費用可就高很多了,趁著現在價格低,咱們能省不少錢。”

兒子的一番話讓老範當時就愣住了:

“房子過戶給你,我上哪兒住去?”

“嗨,爸你聽我說。這個跟過不過戶沒關係,這本來就是你跟我媽的房子,愛住多久住多久,現在過戶給我,主要是為了省錢。”

“這曾是你的房子,想住多久住多久”。“溫暖”的話卻讓老人寒心

至於是不是真省錢,老範不懂。聽完兒子這些話,老範似乎反應過來了點兒。老伴兒走了,自己再走之後,房子歸誰,跟他們已經沒什麼關係了。但是,這個房子是自己和老伴兒過了大半輩子的地方,現在就剩下自己一個人,而且就這麼一套房子,如果不是自己的了,萬一有個什麼事兒怎麼辦?

老範堅決不同意。

說了一會兒,兒子見老範的意見很堅決,也沒再說什麼了。臨走前,兒子對老範說:

“爸,那我先回去了。你別多想,這房子曾經是你和我媽的,你先住著吧。”

貌似溫暖的話,讓老範聽了格外寒心……

【4】老年人如何保護好自己?

老範愛人去世之後,讓兒子把份額全部繼承下來,結果就是房產的份額上,老範和兒子各自一半兒。這種狀態,屬於誰也沒法單獨處置的狀態,任何一個人想處置房子都沒有權利,必須經倆人都同意才行。

兒子想把父親另一半也拿過來的目的是什麼,暫時不去探討。但是,對於兒子來講,如果真心對待老人,還會擔心老範的份額不會給到他這個唯一的法定繼承人麼?

老範把原本自己的份額拿在自己手裡,我認為做法是對的。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就表達過兩個觀點:

  • 老年人要在生前學會“自私”一點。自己的東西不要輕易給到別人,哪怕是自己的親人。
  • 給誰、不給誰,無論生前或者身後,要學會區分對象。我們假設一下,如果兒子是真心對待老人的,那麼生前或者身後給到孩子,都不會讓老範的晚年生活存在什麼風險。

通過這個事情,我想給到大家的啟示是:


“這曾是你的房子,想住多久住多久”。“溫暖”的話卻讓老人寒心

1.很多老年人都有保護老伴兒的意識,但是沒有動作。

可以看出,老範和愛人的感情深厚。我們誰也無法預知到底誰會先走,任何一個人的離去,對於在世的人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從財產角度,萬一自己先走了,是不是需要考慮給對方一些保障?拿老範的事情來說:老伴兒去世之後,如果按照法定繼承,就變成了兒子1/4,老範3/4,換句話說,房子已經不完全屬於老範了。更何況老範一時糊塗,把自己的1/4還讓給了兒子。

這裡給出的提醒是:從保護自己老伴兒的角度,可以通過提前訂立一份遺囑的動作,把自己的遺產留給老伴兒。

2.不要看重所謂的“費用”高低。

老範的兒子挺聰明,一直在用所謂的費用高低來試圖說服老人。

之前也向各位朋友表達過類似的觀點:這些費用高也好、低也罷,跟老人沒有什麼關係。

就像很多朋友會問到:到底怎麼把房子給孩子最省錢?——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對於孝順子女,可以從省錢的角度,因為省的錢也是省給孩子的。對於不孝順的孩子,要從自己的角度來考慮未來晚年生活的保障問題。

3.學會最大限度降低自己的風險。

老範還好,起碼自己還攥著一半兒的產權。

如果聽從了兒子的建議,把房子全部過戶出去,至於是不是還能“想住多久住多久”,就不再是他能說了算的問題了。

所以,考慮清楚,把自己往前放放,才能最大限度降低自己的養老風險。


99%以上的家庭都會面臨繼承問題!請關注“一紙家書”頭條號,持續為您講述身邊的遺囑、繼承故事,為您系統講解遺囑、繼承專業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