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本科普通二本,考研不考985,211是不是沒有意義?或者說不考985,211就沒必要考研了?

死亡櫻花


在我看來,考研其實就是一種學習的昇華,人生在那個階段的一次充電學習,沒有什麼有沒有意義,人生就是一個階段再到另一個階段的過程。看你怎麼理解了


1簡單的生活


2020年考研剛過去沒多久,成績還沒有出來,要到3月中旬才出來,就有人開始尋思著下一波考研的事情。真是不容易,上大學之後,並不能緩口氣,考研成了每個人都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尤其對於二本來說,是個艱難的決定。


首先說一下結論,普通二本考研究生是有意義的。


實際招生情況

我們看一下數據就可以看出來。現在研究生每年招收70多萬,211大學一共115所,假定平均每所211大學招研究生3000人,211大學只能容納35萬研究生,還有一半多的研究生落在雙非學校,所以,985、211大學看著是好,但確實只能容納一小部分人。


其次,有些雙非學校是非常不錯的,業內很認可。


不錯的雙非學校


  • 財經類,雙非學校的江西財經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南京審計大學,水平不比211大學差。一般本省都有一所最好的財經類大學,在省內都是認的。


下圖是東北財經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就業職位對比,可以看到研究生在金融行業就業的比例更高,高出一倍。

  • 政法類,西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也是非常好的,昨天我還比了中山大學和西南政法大學的研究生,中山大學的研究生並不見得比西南政法的厲害。


下面兩張圖分別是西南政法和中山大學法學院的就業率,西南政法的就業率並不比中山大學法學院的差。

  • 醫學類:醫學根本不認211,南京醫科大學、首都醫科大學都是比很多211大學,甚至985大學醫學院還要被人認可。一些省內的著名醫學院更是無敵般的存在,在哪個省就考本省最好的醫學院就可以了。

  • 師範類:師範一共才7所211,大家難道都考211?恰巧不是,如果就想在本省就業,考本省最好的師範大學就夠了,像山東師範大學、河南師範大學、廣西師範大學,在省內排名都是前幾位。比如在山東就業,山師大就非常好,考個陝師大回去就業不如山師大。

  • 建築類: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屬於建築老八校,我見過不讀西交大的建築研究生,去讀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的。還有些地方上以建築出名的學校,在本地就業也是不錯的,像蘇州科技大學,原先建設部的直屬院校,在規劃、建築這塊的就業也很好。

  • 電氣類:除了那些211大學外,可以考電力部原先的直屬院校,它們等同於211,在電網就業很認可,像上海電力大學、長沙理工大學、三峽大學等都是不錯的大學。下圖是,上海電力大學研究生的就業情況,百分百就業,而且就業對口情況非常好,留在上海工作的比例也非常高。

  • 機械類:燕山大學的機械系、江蘇大學的機械系都是很不錯的。

  • 光學類:長春理工大學、上海理工大學。

  • 電子信息、計算機類: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深圳大學、重慶郵電大學。下圖分別是杭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起薪情況,研究生比本科生的平均月薪高3000元。

每個行業都是有一些不錯的雙非學校,這些學校有的是原來相關部委的直屬院校,有的是傳統強校,由於種種原因沒有進入211工程,但實力都是可以。想要讀研的學生可以好好找找這些相關信息。



也許有人會說,這些雙非學校也是很不錯,自己考不上,那還有必要考嗎?總的來說,要考研究生,還是要考一所學校的強勢學科。如果一所學校本來就是雙非學校,然後再去讀裡面的非強勢學科,這個研究生讀的是有些勉強,有些為讀研究生而讀研究生。


當然,如果這些專業雖然不是學校的強勢專業,但是熱門專業,還是值得讀的。比如,燕山大學最好的是機械,但計算機也是可以值得讀的。


現在由於大學的大幅擴招,造成了本科文憑的不值錢,很多就業單位水漲船高,願意招碩士畢業生,碩士畢業生是一個門檻,能讀還是要讀的,尤其對於二本生來說,本科文憑不值錢,讀了研究生會提高很多。


大家覺得呢?


五道口的顏學姐


作為一名研究生導師,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非985、211大學的研究生也是值得讀的,對於普通本科高校來說,也是可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所以如果在沒有更好的選擇時,在普通大學讀研也能夠獲得人才層次的提升。

當前正處在產業結構升級的大背景下,整個行業領域需要大量以研究生為代表的創新型人才,但是從人才培養規模來看,985、211大學的整體人才培養規模還是相對有限的,而且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重點大學的研究生培養能力並不會獲得突破性的提升,這就需要大量具備研究生培養能力的普通高校來培養更多的創新型人才。

由於研究生教育對於高校的學科實力有較高的要求,所以教育部門對於研究生培養單位也有非常高的要求,包括導師數量、課題級別、科研環境等等,所以普通大學要想獲得研究生培養資格並不容易,獲得博士研究生培養資格就更困難了。實際上,目前每年都有不少普通高校會被剝奪研究生培養資格,一部分高校也會由於種種原因而自動退出研究生培養序列。

目前研究生教育的整體培養規模依然非常小,相對於大量本科生的讀研訴求來說,目前只有一小部分本科生有機會走進研究生課堂,相信隨著教育資源的逐漸增強,未來高校的研究生培養能力會不斷提升,更多的本科生會有機會接受研究生教育。從培養規模來看,未來要想大幅度提升研究生培養能力,還需要大量普通高校的參與,只有普通高校的研究生培養能力提升了,研究生教育的整體規模才會逐漸壯大。

我從事互聯網行業多年,目前也在帶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我會陸續寫一些關於互聯網技術方面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果有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問題,或者是考研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我!


IT人劉俊明


首先,985大學沒有幾個考研的,拼命考的都是普通本科生,原因讓人無奈!985、211院校的學生考研率低。可以肯定的說,985/211院校本科生考研的人少。那是因為985/211校招機會更多且優質校招機會遠遠大於普通本科生。換句話說,普通本科生考研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有比較好的校招工作機會,所以一般本科生考研比率大大高於985/211院校本科。

985、211院校的學生保研比率高。除了985/211院校本科生考研的人少外,其實真想讀研的985/211本科生,他們推薦保研的機會遠遠大於一般本科生。所以985/211院校本科生一是不想讀研,二是不要考研直接保研。造成我們的認知假象,“幾個985/211本科生參加考研沒考上的,就認為考不過普通二本生了”。考研成功真不能代表什麼。

我本科也是普通二本,考研福州大學211。但我可以肯定福大本科生學習水平、學習能力真的不比研究生差。你想想,人家本科階段就接受了研究生階段老師的教學與薰陶。你普通本科讀研階段才能享受到的學術氛圍,人家本科階段就接受了。

普通本科生考研,可能是花了幾年時間死記硬背那幾本專業課本,所以考了一個好分數。僅此而已。所以有比較好的的大學導師在招研究生階段的時候,對普通本科生的歧視,與其說是歧視不如說是對你學術能力的不信任。因為普通本科生老師自己都沒什麼課題研究,普通本科生更談不上學術訓練了。由此,普通本科生考研為何受歧視?導師:死背書,沒有學術能力。

當然,對於廣大的普通本科生,能考研儘量考研且要考到更高層次的學校去。考上了也別驕傲,踏踏實實做學術。


共城小趙


對於這個問題,筆者自認為最有發言權,因為我身邊有很多從二本院校考研到985、211院校的同學,希望本人下面的回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首先我想說的,其實二本院校的學生,才是考研的主力軍,985、211院校的同學,很多在推免的時候已經順利拿到了研究生的“通行證”,而普通高校尤其是二本院校的同學,則需要通過考研來進入理想的大學。筆者之前分享過很多985、211院校的深造率(國內及國、境外),有些學校的部分學院甚至能達到100%,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被保送,反觀普通二本院校的學生,每個班級有一兩個保送的名額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大家都知道,現在就業壓力非常之大,包括985院校在內的很多大學畢業生都面臨“畢業就失業”的尷尬局面,所以,考研也就成為了很大一部分學生的選擇。對於二本院校畢業的同學們來說,相比那些重點院校的畢業生,他們更沒有優勢可言,考研對他們來說,自然就更加重要,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二本院校的畢業生成為考研隊伍中的絕對主力。

那麼,對於二本院校的學生來說,考研不考985、211是不是沒有意義?或者說不考985、211就沒必要考研了呢?事實並非如此,且聽筆者細細道來。

雖然985、211院校的碩博士更加受社會關注、受企業青睞,但很多考研的同學,也並非就奔著985、211院校,當然,大部分同學還是優先考慮更好的學校(比如985、211院校),其次考慮其他學校,言外之意,並不是說考研不考985、211院校就沒有意義。

現在很多單位在招聘的時候就是將學歷作為第一參考因素,所以,對於那些讀非985、211院校研究生的同學們來說,不能一概而論的認為不考985、211院校就沒有考研的必要。

當然,筆者最後還是想說,考研還是儘量給自己定個高一些的目標,一方面,如果能考上985、211院校,對自己將來的就業深造會有很大的幫助,另一方面,目標院校實力強就迫使自己在考研複習的時候更加努力,即使最後複試被刷,還可以調劑到那些非985、211院校中,最後,祝各位考研的同學都能夠順利上岸!

大學視野為您解疑答惑,歡迎交流學習!


大學視野


你好,我是珠城蚌埠,我想和你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你提出這個問題的出發點我想和其他人都一樣,認為985>211>一本>二本。其實,大致這樣看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要不然這麼多人頭破血流的要搶著考名校幹嘛?未來畢業以後,工資和你的學歷,和你的學校排名很大可能就是成正比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不過,凡事都不是一定的,未來事業發展的好壞,能達到的高度,並不會僅僅被你的學歷所限制,我想大家一定要衝破固定思維的枷鎖,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

我結合一下自己的自身經歷吧,我就是雙飛一本高校的,我們學校在省內也還不錯。當然也有很多不如我們的學校或者學院。那就意味著我們的畢業生一定由於排名低於我們的學校嗎?不一定,因為我認識的很多學生他們雖然不是名校,甚至只是一些二本院校,但是他們最後發展的也很好,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法,畢業後找到的工作也非常不錯。再說一些,我們省內的985,211畢業生同學,他們最後工作工資也很普通,並沒有和別人拉開差距,有的因為個人原因發展的反而不好。

以上問題我是想讓你認清名校和普通院校也許不是那麼涇渭分明,一個人成就的好壞與自身有這很大關係。

普通二本院校如果個人能力很強,家庭有背景有資源可能也可以找到不錯的工作。但是如果本科渾渾噩噩的,不學無術,那麼畢業後競爭力一定很弱,這個時候不妨選擇考研提升自己的學歷。

如果自己自制力強,能夠堅持下去,平時也是踏踏實實的學,當然建議你考985,211,但是如果只是頭腦一熱選擇考研,基礎也不好,我建議考一本院校不錯的專業就行了。主要原因是難度比較低,畢竟985和211是全國考生一起競爭,而雙非院校可能競爭力就小得多,甚至只有區域的考生會考。

如果你畢業後用人單位就需要研究生學歷,你沒有直接就被排除了。但是考一個雙非研究生,你起碼是符合資格的,只有開始了第一步你才有後面的路,所以,我建議一旦你有這個需要和意願那麼普通高校的研究生也非常值得考!

以上是我的個人見解,歡迎點贊留言討論。


珠城蚌埠


我舉個真實的例子吧,某同學本科是北華航天工業學院,研究生是三峽大學,博士是天津大學,目前他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做研究,他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和他本科直接就業的同學拉開了職場和人生的差距。很勵志!


米香2016


不一定奧,首先我們得明白,不是所有考研的考生都可以考上985/211的,那麼他們考研的意義是什麼呢,是要比現在的本科學有一個更高的提升,如果能考上名校當然很好,但是如果不能,其他的院校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考研自習室


不能這麼說。

現在很多崗位職位要求都是研究生學歷起步,如果你不是研究生,連資格都沒有。

至於那些重視211985的單位,他們同樣也重視第一學歷。 你的第一學歷是二本,他們照樣會給你戴有色眼鏡。


沉默的大象


那可不一定!能考上985.211當然最好,如果考非211.985院校選個好的專業也不錯!二本讀研還是有必要的。考研後機會還是多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