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朱瞻基和朱祁镇的差距说明了子不教父之过吗?

红星照耀神州


朱瞻基和朱祁镇父子俩的治国理政和待人处事的差距确实很大,结局同样悬殊。朱瞻基方方面面都取得成功,而朱祁镇大败亏输简直是处处不如其父朱瞻基。

但是,这个事例不能说明就是所谓“子不教父之过”。下面分析父子俩的差距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论述。

朱瞻基和朱祁镇:学习精神的差距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韩愈《师说》一文中讲“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这基本上说的都是学习者要有主动求知、善于取长补短和寻求超越前人的精神。

孔子和韩愈是中国古代闻名的圣人和贤人,但他们仍勤学不倦,他们的父亲和老师却都是默默无闻的。所以,要能成为杰出的人物,超越自己的前辈和老师,必定要是广泛学习吸收各家所长,再加上自己的历炼思考有所创新才能成就的。

就象朱瞻基的祖父和父亲的确都是杰出的人物,教给他不少好东西,对于一个平常守成之君或许这些也就够用了。但要能在短短的执政十余年间,能够完成比他的父祖时代更大的治国成就,就不止于教育了,还必须展现有自己的创造力。

影视形象: 朱瞻基

当初年少的朱瞻基在其父亲和老师的影响下自己也很努力学习儒家学术经典,即使与其祖父朱棣因公出巡时也从不中断。

作为一个青年,朱瞻基还是一个杰出的武士。朱棣尚武,常常带着他离开京城去各处狩猎围捕和进行战场地形地物军事视察。

所以朱瞻基的学习范围和主动学习探索思考精神远胜于他的儿子小皇帝朱祁镇。

朱瞻基和朱祁镇:天赋的差异

父子的天赋相差甚远,“虎父犬子”的历史人物太多了。当今社会中,学霸父母生出学渣儿女的事例也屡见不鲜,这恐怕仍是很多“望子成龙”的虎爸虎妈心中的剧痛。

除了一小部分的天才儿童和智障儿童之外,普通人不能成才的原因大部分和教育有关,而小皇帝朱祁镇很可能就属于天赋一般、智商不算特别突出的这一类。

历史记载,朱瞻基是公认的早慧而且聪明伶俐,他的表现从小就引起了朱棣的注意和赏识,由此从朱棣的二十来个孙子中脱颖而出。

他长大后除了治国和军事方面,还显示有着书法绘画艺术上很高的造诣,能书会画水平之高甚至可以比肩宋徽宗,有不少广受赞赏的优秀作品传世下来。如下图宣德御笔:

朱瞻基画作:《苦瓜鼠图》

因此,朱瞻基的天赋是很有可能也远高于他的儿子普通小孩朱祁镇的。

朱瞻基和朱祁镇:家庭环境影响的差距

朱瞻基在北京燕王府出生。他出生时祖父朱棣正好做了个吉祥的梦,梦见洪武帝朱元璋将一个大圭赐给朱棣,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这件事对朱棣下决心发动有着很大的作用。

朱瞻基从小到大,不但有父亲朱高炽,还有特别喜爱他的祖父朱棣对他的关爱有加。

祖父朱棣出征作战时还经常把他带在身边,锻炼他面对恐惧、危险和死亡的勇气,了解军士,感受战争,还时不时提点他对行军打仗的思考。

每次远征归来路经农村,朱棣都带朱瞻基到乡野农家去巡视探查,通过这些亲身体验让皇太孙朱瞻基了解农家的艰辛劳作和生活疾苦,教导他以后作一位勤政爱民的好皇帝。

回到朝廷和居于家中时,他的父亲朱高炽也会引导他如何学习思考识人断事处理政务等,还会交待一些困难问题让他练习处理。

父系祖孙三代同堂这一特点对朱瞻基成长的影响意义十分巨大,这要比朱祁镇那时单亲家庭只有母亲和祖母的情形要强得太多了。

祖父仁宗朱高炽在朱祁镇出生之前即已离世,父亲朱瞻基也是英年早逝,就都无法在小朱祁镇八岁以后到成年这段时间进行有效的教育了。

影视形象: 朱祁镇

关键还是朱祁镇出生四个月当太子,八九岁时父亲去世后就当上小皇帝,可以说地位处于二人之下,万万人之上。虽然祖母张太皇太后和母亲孙太后的疼爱视若珍宝,但没有一个人能从心理和行为上完全镇得住他。

这样的局面会导致什么样的教育形式的效果都大打折扣。因此,朱祁镇所受到的教育既不全面也不深刻,而且由于从小生活环境过于优越顺利而性格上与思维方式都存在严重的缺陷,如好大喜功、柔弱易被操控等。

如果非要说有朱瞻基什么责任,也只能是他去世过早,未及纠正朱祁镇在错误方向越走越远,但人寿命多少岂能是由自己决定呢。

综上所述,朱瞻基和朱祁镇的差距不仅仅是由教育造成的,所以朱祁镇后来自以为是、昏招不断,混得那么差,不能够归罪说是他父亲朱瞻基的过错。朱祁镇本人才需对他自己的人生结果和所作所为承担主要责任。


风动藤动铜铃动


朱祁镇这一生并不长,只活了37岁,但是这短暂的时间里面,他可以说是历经传奇。
朱祁镇是典型的长于深宫妇人之手,他并没有父祖的丰功伟业。
要知道太祖、太宗定鼎百年基业,仁宣之治累积天下财富,而他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需要努力,就能拥有一个盛世天下。
9岁的朱祁镇在父亲去世以后登基,一直到正统十四年他被瓦剌俘虏,在这漫长的时间里面,他还不太懂治理国家的能力。
朱祁镇继位初期,有张太皇太后、内阁三杨在,国家安然无恙。
然而到正统十一年以后,内阁大臣杨溥去世以后,三杨内阁也不复存在,朱祁镇内心乐观的天性全部都释放出来。
在治理国家上,朱祁镇可以说是毫无经验,直接导致了宦官王振仰仗宠幸,肆意妄为。
然而他看不到,当年不懂事的毛头小子,现在长大以后,成了一个热血青年,当他听到瓦剌来犯的时候,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立刻充溢了他的大脑。
“想当年太祖、太宗皇帝几次征伐,而今我也要实现他们当年的辉煌。”
想法是好的,但是现实是残酷的,战争从来就不是一个热血青年的游戏,不是地图上的随意标注,真到了实际情况,任何一点疏忽都有可能导致重大的失败。
土木堡一战,明军全军覆没,直接导致了大明王朝中期的颓势。
有人认为,养不教父之过,朱祁镇之所以遭遇这些,都是因为朱瞻基没有教育好。
可惜朱瞻基根本就没有来得及教育儿子,就撒搜人寰。
历史上,也并不缺反年幼登基的皇帝,比如康熙,照样是千古一帝。
实际上外在的教育可能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在于,自己的成长。
康熙自幼虽然有祖母护持,但外有鳌拜擅权,因此康熙这根神经始终紧绷着,而朱祁镇并没有这样外在压迫的条件让他成长。
朱祁镇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热血青年,梦想着实现祖先的成就,但本人没有意识到,这一切是任重道远。
他的成长,要从土木堡之变被俘以后,在回到皇宫之中,人心险恶,国家倾颓,这时候的朱祁镇或许才意识到了自己身为皇帝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真正的成长起来,可惜老天爷并没有给朱祁镇足够的时间

如果是作为普通人的一生,我们当然很庆幸,因为这个孩子终于有了成长,但作为皇帝,一旦输了,可没有再重来的机会。因而朱祁镇算不上是好皇帝。

朱祁镇唯一的亮点在于,他废除了殉葬制度,实际上人生走到这个地步,他才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或许十分有限,他完成不了祖先的丰功伟业,但同样也算是尽到了自己的努力。


漫步史书


明宣宗朱瞻基,说实话算是明朝二百七十六年中不错的皇帝。如果按照能力给明朝十六位皇帝排个名,毫不夸张地说,朱瞻基仅次于朱元璋。然而,这位明朝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好皇帝,只活了三十八岁,他去世之时,皇太子朱祁镇只有八岁,正处于需要被打磨雕琢之时。缺失了父亲的言传身教,朱祁镇长期与宦官关系密切,为日后明朝出现专权宦官一代目王振埋下伏笔。

可以说,朱祁镇成为昏君,朱瞻基英年早逝算得上是比较重要的原因。但这绝非是最重要的原因。清朝的康熙皇帝,继位之时也只有八岁,但这并不妨碍康熙成为一代圣君,平定三藩之乱,击败沙俄,扫清台湾明郑势力,缔造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盛世。如果再仔细对比,会发现清圣祖和明英宗继位之时的相似条件更多。二人继位之初,都依靠自己的祖母掌控全局,而他们二位的祖母,孝庄皇太后和张太后,都是地位尊崇,能够识人用人的杰出女性。但这两位皇帝最终的成就截然不同,必然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对于朱祁镇而言,他的祖母去世的时间太早。张太后在朱祁镇十五岁时便去世,年轻的朱祁镇再无可以依靠的亲人,对于一个政治上的菜鸟而言,这无疑是令他手足无措的。但如果将张太后去世得早作为朱祁镇成为昏君的原因,是在是过于牵强。须知,康熙皇帝在十四岁之时,便亲自筹划了清除权倾朝野的鳌拜的计划,并取得了成功。在扳倒鳌拜后,少年的康熙皇帝并没有处死这个嚣张跋扈的权臣,而是念及他曾经为清朝江山奠基的功劳,放了他一马。十四岁康熙的胆识,见识和能力,是十五岁的朱祁镇难以望其项背的。那么,造成这种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何处?

明朝皇帝对于皇子的培养,向来不重视,或者说体系不健全。对于皇子的培养方式,明朝并没有形成定制,如何培养的决定权,在于皇帝本人,具有太大的随意性。以朱祁镇为例,史书几乎没有记载他年幼之时所受到何种教育。教育是一个人智慧的启蒙,对于皇位继承者而言,教育更显得格外重要。身为人主,在年幼之时便要将一些东西,如明辨是非的能力,胆量,气魄,处理与大臣关系,控制权力等能力熔铸到自己的血液之中去,使之成为自己的本能。清朝的培养模式便是如此,对于每一位皇子,从三四岁便开始教授满文,汉文和蒙古文,儒家经典,并学习骑射,强身健体。康熙皇帝曾经回顾自己的童年,几乎从日出到日落,都在不停学习,有时甚至累到吐血。

清朝的这种培养,是成制度的。皇子应该学什么,都是有惯例的,皇帝在这个过程中无法做出过多的干涉。因此,在这种制度之下,清朝皇子得到了德智体美全方位的教育,因此清朝皇帝的个人素质普遍较高。

对于宦官的定位,也是将朱祁镇塑造成昏君的很重要因素。虽然朱元璋在建国后明令宦官不得干政,但另一方面,对于宦官他依旧赋予了一定权力。比如洪武十七年,设立了司礼监,负有掌印,秉笔,掌管礼仪和刑名等职责。这产生了一个矛盾,既禁止宦官干涉政权,但同时又将宦官置于权力体系之内。在这种怪异的体系下,宦官在制度上便确立了一定高度的地位。再加上宦官的特殊身份,得以与皇帝过多接触,使得宦官在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之时又获得了附加的权力——即皇帝“借给”他们的一部分皇权。

与此同时,当皇帝年幼之时,制度地位较高的太监,如掌印太监,可以借助履行权力之机会,对小皇帝潜移默化地进行影响,使之得到皇帝的信任,进而获得更多的附加权力。很不幸,明朝的皇帝普遍短命,这便使得所谓“宦官不得干政”成为一句空话。朱祁镇正是在王振的影响下,交给了王振过多的权力,造成了明朝历史上第一次宦官之祸。

清朝鉴于明朝的教训,对宦官进行了重新定位,那边是杂役。清朝的制度设计中,丝毫不给宦官接触权力的机会,宦官的职责便是干粗活,做饭,扫地,刷马桶等。康熙皇帝时期虽然设置了敬事房作为宦官的权力机构,但其职权范围仅仅在宦官之中有效。在这种定位下,宦官失去了接触政治权力的一切可能性。即使皇帝信任太监,太监也无法对皇帝的执政理念产生影响,在制度上太监也很难利用皇帝的信任去胡作非为。

因此,清朝皇帝很少有被宦官影响的。

所以,与其说朱瞻基的早逝造就了昏君朱祁镇,不如说明朝糟糕的制度设计成为了培养昏君的温床。


庭州行者


朱瞻基是明朝皇帝的分水岭,朱瞻基之前,明朝皇帝都很厉害,朱瞻基之后,明朝皇帝一个比一个荒唐,都在走下坡路。

朱瞻基本人也是很厉害的,与自己的父亲朱高炽一起创下了“仁宣之治”。

而作为朱瞻基儿子的朱祁镇就不行了,土木堡之变被俘让大明蒙羞,夺门之变再登皇位后杀于谦,信宦官,搞得大明朝庭乌烟瘴气。

这两父子之所以存在这么大的差距,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并不能用一句“子不教父之过”来概括。


先来看看朱瞻基的成长经历

朱瞻基是朱高炽的长子,朱棣的长孙,深得朱棣和朱高炽喜爱,两人对其是常常躬身教养。

朱棣跟随朱元璋时就经常上阵杀敌,又历经靖难之役,人生经历之丰富是皇帝当中独树一帜的。

而朱高炽虽然没有戎马天下的征战经历,但靖难之役中也是凭借智慧和胆识守城有大功,在位虽然不到一年,但是实行仁政,与民休养生息,是治国理政的一把好手。

这两人加起来文治武功肯定是上上乘了,所以有这两人的亲自教导,朱瞻基肯定能成为带兵打仗、治国理政的一把好手。


再来看看朱祁镇的成长经历

朱瞻基英年早逝,死时朱祁镇才8岁,8岁的年纪就算朱瞻基有再多的才华,也很难教给朱瞻基吧。

朱瞻基9岁登基,围绕在他身边最多的便是太监了,所以朱瞻基成年后信任重用太监也不足为奇了。

当然了,作为皇帝,朱瞻基肯定有天下最好的老师来教他知识。

但这种教育与父母的教育是完全不同的,最多就是教给知识教给礼仪,但是给不了自信给不了榜样。

朱祁镇年少丧父,不是因为朱瞻基不教他呀,而是朱瞻基根本没有机会教他呀。


总的来说,朱瞻基和朱祁镇两人之间的差距的确有很大原因是因为教育造成的,但也不能说是“父不教”,毕竟朱瞻基不是不教而是没机会教。


煮酒温史


明宣宗朱瞻基一手缔造了“功绩堪比文景”的“仁宣之治”,而其子明英宗朱祁镇却直接引发了“土木堡之变”,差点导致立国不足百年的明王朝就此“夭折”。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那么明英宗朱祁镇的所作所为,明宣宗朱瞻基是否负有一定责任呢?

△《大明风华》中的朱瞻基、孙皇后和朱祁镇

朱瞻基虽然无法培养朱祁镇,但却为其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明宣宗朱瞻基驾崩,年仅36岁。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父子二人虽然缔造了“功绩堪比文景”的“仁宣之治”,但父子两人在位一共也不过十一年,可谓英年早逝。

按理来说,古代人由于成婚、生子较早,36岁去世的朱瞻基并非没有培养皇子的时间,但上天似乎跟大明王朝开了一个玩笑,朱瞻基的前几个孩子竟然全是女儿,直到宣德二年(1427年),皇长子朱祁镇这才出生,此时的朱瞻基已经28岁了,而八年后便去世的朱瞻基,显然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培养太子。

不过,上天虽然没有留给朱瞻基培养皇子的时间,但他给朱祁镇留下的“遗产”却极为丰富。历经“仁宣之治”,此时的大明王朝正处于顶点,不仅吏治清明、国富民强,而且辅臣阵容极为豪华,外有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辅政,内有太皇太后张氏负责教导,因而朱祁镇继位初期,倒也延续了“仁宣之治”的盛世景象。

然而好景不长,“三杨”虽是能臣干吏,太皇太后张氏也是贤良淑德,但这几人却均是年事已高,正统五年(1440年)杨荣去世,正统八年(1443年)太皇太后张氏驾崩,正统九年(1444年)杨士奇去世,正统十一年(1446年)杨溥去世,此时朱祁镇不过刚刚十九岁。

一个年仅十九岁的少年,失去了外臣的辅佐和祖母张氏束缚,立时便放飞了自我。如果是个普通人家的孩子,失去约束之后也不过就是为社会增加了一个祸害,可身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一旦失去了约束,带来的可就是灾难性的后果了。

△相较于朱瞻基,孙皇后的教导责任更大

如上所述,朱瞻基并非不想好好教导朱祁镇,而是根本没有那个时间,再加上张太后和“三杨”先后去世,这才使得朱祁镇失去了约束。如果真要为朱祁镇的教育找个责任人,那么我想也不该是已经驾崩的朱祁镇,而应该是对儿子约束不足的孝恭章皇后孙氏。

朱瞻基虽无教育责任,但对于宦官干政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土木堡之变”可以说是明朝初期由盛及衰的一个重要事件,而造成这起灾难的关键人物便是大宦官王振。从明太祖朱元璋对宦官限制严格,到明英宗朱祁镇时期王振擅权,宦官之所以会迅速崛起,却与明英宗朱祁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自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之后,皇权虽然得到了极大加强,却也使得皇帝工作量骤然加大,为了应对繁琐的政务,明成祖朱棣正式确立内阁制度。内阁最初只是类似于皇帝的秘书处或者幕僚,他们负责针对各种事务制定一些可行性建议,然后呈送皇帝拍板决定,之后再交由六部执行。

内阁制度下,内阁拟定的票签被称为“票拟”,皇帝的批阅则被称为“批红”,“票拟、批红”制度便构成了明王朝的最高决策运行机制,而构成内阁与皇帝之间联系的,便是宦官。不过,最初的宦官也仅仅是负责一些呈送、跑腿的体力活而已,而这一情况却在明宣宗手中开始发生改变。

朱瞻基为了保证宦官帮助自己处理文件,尤其是皇帝的私人文件,从而进一步降低皇帝的工作量,于是在宣德元年(1426年)设立“内书堂”,挑选一些聪明伶俐的小太监入内读书,从而打破了朱元璋禁止宦官识字的规定,使得宦官开始接受正规的教育。

这一改变,使得许多宦官能够粗通文墨,有的甚至学有所成,甚至能够达到学识通晓古今,拟旨援笔立就。后来,朱瞻基又设立司礼监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协助自己处理公务,其中秉笔太监负责代替皇帝行“批红”之权,而掌印太监则负责最终的审核盖印。

明宣宗朱瞻基时,他尚且能够将宦官置于控制之内,可朱祁镇继位时年纪尚幼,对于自小便陪伴照顾自己的宦官王振本就比较亲近和宠信,太皇太后张氏尚且能对王振形成限制,然而当张太后去世,“三杨”又接连去世离朝,王振便失去了限制,凭借皇帝的宠信迅速对外廷形成了压制,进而得以专权。

综上所述,朱瞻基对于朱祁镇的教育责任其实并不大,但对于王振的专权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香茗史馆


公元1435年,朱瞻基驾崩,终年38岁,葬景陵,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朱瞻基的英年早逝是明朝的一大损失,甚至可以说朱瞻基之后明朝便开始走下坡路,而倒霉了他的儿子朱祁镇,背了一辈子的骂名。

朱祁镇临终前,指定了皇太子朱祁镇继承大统,而年仅九岁的朱祁镇就这样稀里糊涂的登上了皇位,而正如题主所说,不是朱瞻基不想好好教育朱祁镇,他也想自己的儿子成为一代明君,是自己的身体不允许的,假设再给朱瞻基十年时间,朱祁镇和明朝绝对不会变成那个样子。

而朱瞻基在去世之前可谓是做好了打算,不可能让一个九岁的小孩子掌握国家大事,所以朱瞻基驾崩之后国家大事都由太皇太后张氏把持,而“三杨”负责主政与辅佐朱祁镇。朱瞻基为自己儿子准备的大礼包可谓豪华,假设朱祁镇安安稳稳的不作死的话,定能和自己的父亲一样被称为明君。

但是朱瞻基也没有算到人都是会有生老病死的,随着三杨与太皇太后的去世,懵懵懂懂的朱祁镇再也没有束缚自己的人,开始释放自己的天性,开始宠幸宦官,明朝开始被宦官搞得乌烟瘴气。

小孩子不懂事本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皇帝就不一样了,皇帝和太子都是国家之本,手上掌握的天下百姓的生命,而朱瞻基到死也要讲皇位传给尚未长大的儿子,所以朱祁镇的罪过也有其父亲的责任。土木堡事变之后,明朝的对外政策开始由前面进攻变成了全面防守,永乐时期的盛世再也没有出现,国家也开始走下坡路,而这些都始于让一个九岁的孩童当皇帝。

如果朱祁镇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三观树立的也非常正确,可以分辨出善恶美丑,我想明朝也不会这么快的走下坡路。


七七谈历史


明朝自朱棣之后,明仁宗朱高炽与朱瞻基实行仁政,实现了史上第四个盛世,史称“仁宣之治”,作为明朝最伟大皇帝之一的朱瞻基,为何他的儿子朱祁镇却表现平平,《大明风华》中他9岁了还不能行走,不能说话,被大臣认为是傻子,想要另立皇帝。朱祁镇当皇帝之后,表现出来的平庸、无为,沦为瓦剌肉票,这一系列结果,谁应该负主要责任,为何他不能再续写朱瞻基的传奇?

都说虎父无犬子,英明神武的朱瞻基,他的长子朱祁镇一生坎坷,后世人对这个皇帝的评价一直很低,他分别是明朝第6任、第8任皇帝,而史学家在他身上找到的亮点很少,他的父祖为他开创了“仁宣盛世”,而他却沦为了瓦剌的肉票,成了明朝唯一被俘虏的皇帝。

当我们分析朱祁镇的时候,最应该回到的是他小时候的成长经历;一个人长大之后会成为什么样,最好的源头是看他小时候的成长环境。

朱瞻基的成长环境

朱瞻基的爷爷是明成祖朱棣,朱棣是一个雄才伟略的皇帝,朱瞻基一出生,就在朱棣身边,随着朱棣北伐过蒙古,学习带兵打仗,还亲自上阵杀敌,在朱棣的言传身教下,朱瞻基的军事能力非常出色,一次在边疆巡视时,发现了蒙古部落的踪迹,亲率3000骑兵,打败了五万的蒙古部落,斩首万余人。

朱瞻基的父亲是明仁宗,这位皇帝虽然只在位了10个月,但是却做了几十年的监国太子,当时朝中官员内阁“三杨”都是太子一手提拔的,全国各地大小官员出自太子门下的不下80%。而朱瞻基继位后,朱高炽为他留下了以“三杨”为首的文官集团。而且在登基之前,先跟随爷爷朱棣南征北战,系统地学习了军事知识,父亲又对他进行言传身教执政手段,可以说是集朱棣与朱高炽的优点于一身。

这种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朱瞻基,能力自是一流,虽然他登基的时候 ,仍然是毛头小伙子,但其实际经验远非后期深宫中出生的皇子可以比较的。

朱祁镇的成长环境

朱祁镇是朱瞻基的长子,他登基的时候还是一个9岁的孩子,行政上靠太皇太后张氏,而行政班底上依靠“三杨”。张氏重用“仁宣时期”留下的“三杨”贤臣班底,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使得大明朝国力鼎盛,对王振等太监一直严厉打击,在张太后辅政期间,王振表现并不活跃。

然而好景不长,正统五年,杨荣去世,正统八年,张太后驾崩,正统九年,杨士奇去世,正统十一年,杨溥去世。朱祁镇此时年仅20岁,还是一个不经世事的小伙子,而且可以依靠的辅政人才相继去世,此时,太监王振开始活跃起来,王振曾经是朱祁镇的伴读,被称为王伴伴,朱祁镇对他也是深为依赖,在张太后与三杨去世后,他开始勾结内外官僚,作威作福,造豪华府第,大兴土木,朝中大臣争相攀附。

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大举入侵,王振劝朱祁镇御驾亲征,结果被瓦剌所俘获,成了瓦剌肉票。

若说朱祁镇这些过失到底因何而来,追溯源头的时候发现,朱瞻基的早逝其实是产生这一系列过失的根本,一个9岁的孩子,被推上皇位后,却没有受到系统的教育,又没有军事经验,贸然上战场,就是给对方送人头的。

阉党干政是朱瞻基埋下的祸根

朱祁镇被俘虏,其中最重要一个人物就是王振。明朝在朱瞻基以前,都是禁止后宫太监识字的,其目的就是防止出现宦官干政的情况,而朱瞻基上位后,却鼓励太监学习认字,还开办扫盲班,这下让落第秀才王振看到了希望,不惜自宫。

王振入宫后,懂得察言观色,而且会读书写字,深得朱瞻基的喜爱,还让他到东宫去做太子伴读。朱瞻基去世后,王振日夜陪在朱祁镇身边,成了他最信任的人,这也为后期太监干政开了先河。

明朝皇帝自朱瞻基之后,出了许多奇葩的皇帝,堪称历史之最,如:玩乐皇帝朱厚照、宠爱奶娘的朱见深,不上朝的万历,木匠天启皇帝,还有沦为瓦剌肉票的朱祁镇。明朝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奇葩皇帝呢,这其实和他们的成长环境有关,都是少年天子,他们身边围绕的都是宫女、太监,并没有帝王教他们权谋之术,而清朝后期皇帝虽然并无大才,但在老皇帝的教导下,学习过完整的帝王术,执政能力虽然平庸,却也没有奇葩皇帝出现。

以朱祁镇的成长环境来看,要他能为朱瞻基这样的皇帝确实太难,但若朱瞻基长寿一些,教他儿子学习帝王术,成年后,再继位,可能没有朱瞻基那么厉害,但也不至于被几个太监玩弄于股掌之间。


雨霁视角


朱瞻基英年早逝,死的时候只有38虚岁,而他的长子朱祁镇年仅九岁,9岁的孩子懂什么呀?有的9岁的孩子还尿床呢,但是他的经历比较传奇,曾经两次在位。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年—1449年、1457年—1464年两次在位)。第一次继位称帝,年仅九岁,年号正统。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诚孝昭皇后)把持,贤臣“三杨”主政。随之,张氏驾崩,三杨去位,宠信太监王振,导致宦官专权。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



朱祁镇年幼之时长于妇人之手,好不容易摆脱她们就开始放纵自己,声色犬马,终于1449年发生了土木堡之变,公元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屡次入侵明朝边境,明英宗朱祁镇受身边人的蛊惑,于是亲率二十万精锐大军出征,计划从大同北上,与瓦剌在明朝边境决战。明军刚到达大同就接获太监郭敬的密报,得知瓦剌已做好准备,明军立即从大同班师东返,计划从居庸关回京。由于计划不周,途中多次遇袭,于是乎,明英宗也被敌人所俘虏,他是明朝历史上第一个被俘虏的皇帝,被俘虏之后关在敌营里一年多,别人看他没有什么利用价值才把他放了回来。(他还能活着回来,说明敌人还不是太残忍。)


他被俘虏期间,明朝已经异了主了,而这个人就是明代宗,他是朱祁钰的异母弟弟,朱瞻基的次朱祁钰,朱瞻基一看这还了得,我只是被抓走,我还没死,居然敢堂而皇之抢了我的皇位,不干,于是乎他又把皇位给抢了回来,他也是明朝历史上两次上任的皇帝。

朱祁镇的过错,也不能说他爹朱瞻基教子无方,他是有些志大才疏资质平平,但是却异想天开,人家让他御驾亲征,他就真的自个傻了吧唧的去了,结果去了一时半会就回不来了,幸好敌人还给他留了小命,能回来让他东山再起。



朱祁镇不聪明,他办的错误是糊涂事也不少,但是尽管志大才疏,他还是当皇帝当上瘾,别人抢了他的位置还不行,他自己又办不了事,纠结啊。


佳宁姐姐说历史


朱瞻基和朱祁镇的差距不能用“子不过,父之过”一句话来批判的,只能说朱瞻基英年早逝,朱祁镇没有得到父亲的教诲,不能很好地发挥出自身的优势。

朱祁镇很幸运,还没明白大明朝是个什么玩意的时候,就被指定为国家接班人。朱祁镇8岁登基、8年囚禁、前后在位21年。朱祁镇不是个好人,也不是位好皇帝,他是历尽磨难,对权利失而复得后,仍能保留温润天性的传奇人物。

先来看看朱瞻基的长成经历:

朱瞻基幼年就深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永乐九年(1411年)被成祖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 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宣德元年(1426年)平定汉王朱高煦之变。次年,从阁臣杨士奇、杨荣等议,停止用兵交趾。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继续实行仁宗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位期间文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一时人才济济。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朱瞻基与其父亲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

再来看看朱祁镇的长成经历:

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年—1449年、1457年—1464年两次在位)。第一次继位称帝,年仅九岁,年号正统。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诚孝昭皇后)把持,贤臣“三杨”主政。随之,张氏驾崩,三杨去位,宠信太监王振,导致宦官专权。 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其弟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改元景泰。 后英宗回京,被景泰帝软禁于南宫。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位,第二次称帝,改元天顺。

朱祁镇前后在位二十二年,在位初期励精图治稳定西南疆域 。当初宠信王振,后来又宠信曹吉祥、石亨,政治上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是晚年任用李贤,听信纳谏,仁俭爱民,美善很多。 还废除了殉葬制度。

从上面两个对比我们不难看出,朱祁镇的一生要比朱瞻基坎坷的多。小小年纪就被灌输了明争暗斗的思想,虽然最后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好的成就,要说有也就是废除殉葬罢了。朱祁镇之所以被后人诟病他不是一个好人,不是一个好皇帝,主要原因还是他自身性格软弱造成的,当然还有成长的环境也是造成他最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用“子不教,父之过”一句话来概括未免有些以偏概全了。

以上是个人的浅谈,如有错误的地方,请斧正。


不是小学生的柯南


朱瞻基和朱祁镇之间的差距,来自祖辈的教育是一个,另一个和个人的努力以及自己的见识也是有关系的。

我们都知道朱瞻基的教育主要是来自于爷爷朱棣,毕竟朱棣在当了皇帝之后,就把朱瞻基给接到了宫里,让他更早的接触一些皇帝的日常生活。

在必要的时候,朱棣还经常带着他去边境和北元的蒙古人打仗。

至少朱瞻基在朱棣的身上是学到了很多东西的。他对打仗和治理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明白无论是打仗还是治理国家,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此,在他当了皇帝之后,他才能延续仁宣盛世的。

在面对国内诸侯王也就是朱高煦的反叛的时候,他能够做到御驾亲征。把朱高煦的反叛,扼杀在了无形之中。

在面对蒙古的骚扰的时刻,他也是像要爷爷朱棣一样劳师远征,并且多次取得胜利。面对这样强悍的皇帝,蒙古当然也不敢太放肆了。

因此,在朱瞻基当皇帝的时候,来自于蒙古人的骚扰也并不多。

总之,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朱瞻基都是一个不错的,甚至是明朝所有皇帝当中最有作为的一个。

但是,他的儿子朱祁镇和他比起来就差的多了。

事实上朱祁镇的能力差,也是和他自身的原因有关的。毕竟他是没有经历过什么苦难的人,算是在蜜罐里长大的,他不知道人心险恶,不懂得人情冷暖。

他更不知道打仗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因为他当皇帝的时候,仅仅只有九岁。

要知道无论何时,九岁的人还是一个孩子呀。想想他也是一个可怜的孩子,这个年龄的时候,他的父亲朱瞻基就驾崩了。

即使他想要去学,也没有人教他了。

尽管说关于他的父辈和祖辈亲政的故事,他都听说过。

但是,也仅限于是听说过而已,在他看来自己的老爷爷朱棣能够打败蒙古人,老爹朱瞻基也能打败蒙古人,他觉得自己也可以。

他也要效仿自己先辈去打蒙古人,可是,由于他的准备不足,这个仗还没有怎么打,就被人家给瓦刺给击败了。

这就是典型的眼高手低。最后朱祁镇还当了人家瓦刺的俘虏。

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结果,就是因为朱瞻基没有从祖辈父辈身上得到言传身教,让他认为所有的事情,能够取得都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这就导致了,他过于自信从而导致自己最终的失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