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项羽乌江自刎后,尸首被5人瓜分,这5人最后结局如何?

馆长先生


答:瓜分项羽尸首的五个人是谁,他们的最后归宿是怎么样的呢?

这个答案并不难查。

因为《史记•项羽本纪》交待得清清楚楚:王翳、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

这五个人带回了项羽的躯体上交刘邦,刘邦因此封王翳为杜衍侯,享1700户;封杨喜为赤泉侯,享1900户;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杨武为吴房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楚国已灭,大汉开国,这五人都得到了善终,幸福老死。

现在借这个机会,说一些不大为人所注意的东西。

比如,这五人归汉之前,都是秦朝的骑兵将校,他们见证了秦朝灭亡,清楚项羽坑杀秦军的恶行,则项羽被他们肢解,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但这个还不是我想说的。

我想说的是,《史记•项羽本纪》写项羽从垓下出逃后,他在“四隤山快战”的神勇情节、在乌江刎前与吕马童慷慨激昂的对话,写得细致入微,仿佛作者亲临其境。

很多人因此怀疑太史公是放飞想象的翅膀来完成这一系列描写的。

其实不是。

因为,在“四隤山快战”中,被项羽嗔目惊退的赤泉侯与太史公是很有渊源的。

前面也说了,这赤泉侯就是后来因功得封的杨喜。

杨喜有个儿子名叫杨敷;杨敷有个儿子名叫杨殷;杨殷有个儿子叫杨敞。这个杨敞就是司马迁的女婿。

即杨殷是司马迁的亲家。

杨殷从祖父、父亲那儿继承了赤泉候的爵位,对于这爵位的来历,一清二楚。

而他的祖父杨喜全程参加了追击项羽军事行动,是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当事人。不难想象,参加垓下之战,追击项羽到乌江,最终斩杀项羽,肯定是杨喜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

就因为拥有过这样的时刻,他理所当然地会把里面的所有细节一遍又一遍地讲给别人听,包括讲给自己的儿孙听,永不疲倦。

有一个问题,杨喜在讲这些东西的时候,有没有渗假呢?

可能性非常小。

你看,他在讲述“四隤山快战”时,就毫不隐讳地把自己被项羽吓得魂不附体的丢人事说了出来。

这么丢人的事儿,他都不加掩饰,其他的事,还有隐藏和夸大的必要吗?

所以,太史公司马迁所写的项羽自刎事应该就是历史事实。

则西楚霸王项羽的神威,凛凛如画,千载而后,仍让人神往不已。


覃仕勇说史


我是大史官,我来告诉你“项羽乌江自刎后,尸首被5人瓜分,这5人最后结局如何?”

瓜分项羽尸首的5个人分别是:杨喜、王翳、杨武、吕胜和吕马童。

话说,公前202年,项羽被刘邦的汉军围困于垓下,因粮草不足,又无援兵,只能乘夜色突围,等逃至乌江边时,本可以退至江东,可图日后东山再起,但西楚霸王选择了自刎乌江,随后尸体就被敌人瓜分了。在自刎之前,项羽对叛楚归汉老部将吕马童说:老朋友,听说汉王用1000两黄金、一万户来悬赏我的人头,现在我都给你了。

项羽自刎后,汉军兵为了封侯,纷纷上前来抢夺项羽的尸体,乱军之中,王翳抢先一步割掉了他的头;杨喜抢到项羽的左腿;吕胜抢到了项羽的左臂;杨武抢到了项羽的一只右脚;而吕马童只抢到了项羽的一块皮肉。事后,这五个人当着汉王刘邦的面,将项羽的尸首重新拼接起来,来证明项羽的确已死。接着,刘邦兑现了承诺:封杨喜为赤泉侯,享1900户;封王翳为杜衍侯,享1700户;封杨武为吴防侯,享700户;封吕胜为涅阳侯;封吕马童为中水侯。

很明显,这五个人都没有被封为万户侯,估计应该是因为项羽是自刎而死的吧。并且项羽的死并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因此也只能是按功按照尸体的部位进行分配了吧。从每个人分得的户数多少也能够看出他们的功劳大小,后面两个人户数不详,估计应该和杨武的差不太多。这五个人也因此实现了封侯的梦想。事后,刘邦又将项羽的尸首集齐并以鲁公礼葬于谷城,还修建了祠堂来祭祀。

比较有意思的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项羽灭掉了秦国,而这五个人全部都是秦国人。其中杨喜这一支发展的最好,曾孙杨敞做到了西汉丞相,三国时期的杨修还是他的子孙呢;王翳的子孙袭爵位,后被除爵;杨武的儿子杨去疾袭爵,后来也被除爵;吕胜的后人史书跟本没有记载;吕马童的子孙袭爵到汉武帝时期,后也被除爵。


大史官


我是千夜,我来回答。

项羽自刎之后,瓜分项羽尸身的五人是王翳、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这五个人后来都封侯了,王翳封杜衍侯,杨喜封赤泉侯,吕马童封为中水侯,吕胜为涅阳侯,杨武为吴房侯。

这五个人封侯,有点“瞎猫撞上死耗子”的意味,全靠运气。项王临死之前,送了个天大的人情给旧友吕马童,且看《史记·项羽本纪》里的原文记载:

项王身衣被十馀。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朗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


血色乌江,穷途末路的项羽,身上已经负里十余处的伤,他看见汉军阵营一位敌将,朝他喊道:“来人可是旧友吕马童?”

吕马童突然被叫到,不敢直面项羽,指着旁边的王翳说:“这就是项王。”

项羽道:“我听说汉王悬赏千金、封邑万户,要我的脑袋。我成全你!”他挥剑自刎,壮烈而死。

郎中骑王翳夺得项羽的头,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夺得项羽遗体的一部分。霸王壮烈自刎,成全了这五人的功名利禄,这五人皆受封列侯,《史记》中《高祖功臣侯表》有载。在来看这五人封侯之后的结局之前,先来看看这五人的出身,他们都来自秦帝国内史地区,都是昔日的秦军将士。钜鹿之战后,秦军主力战败,主将王离被俘虏,后来项羽在长平坑杀了四十万秦军。这五个人是后来誓死追随刘邦、死磕项羽的秦军残余力量的代表。

王翳,秦帝国内史下邽县人,下邽县在今天陕西渭南市临渭区。王翳本是旧秦军郎中骑将,汉元年参加刘邦军团,属于淮阴侯韩信的部队,后来跟随将军灌婴与他人共同追杀项羽,汉六年封为杜衍侯,食邑一千七百户。

杨喜,秦帝国内史华阴人,华阴在今陕西西安南,旧秦军郎中骑将,汉二年参加刘邦军团,属于淮阴侯韩信的部队,后来跟随将军灌婴与他人共同追杀项羽,汉七年封为赤泉侯,食邑一千九百户。

吕马童,秦帝国内史好畤县人,好畤县在今天陕西乾县东,本是旧秦军郎中骑将,汉元年参加刘邦军团,曾经以司马的官职出击楚国将领龙且的军队,后与他人共同追杀项羽,汉七年正月受封为中水侯,食邑一千五百户。

吕胜,秦帝国内史地区人,旧秦军骑士,汉二年加入刘邦军团东出函谷关,后来以郎将的身份与其他人共同追杀项羽,汉七年封为涅阳侯,食邑一千五百户。

杨武,秦帝国内史下邽县人,旧秦军郎中骑将,汉元年参加刘邦军团,曾经参加攻击阳夏县的战斗,后来以都尉的官职雨他人共同斩杀项羽,汉八年因功封为吴防侯,食邑七百户。

他们的身份都是旧日秦军秦将,因为项王要送人情给故人吕马童,他们在追杀项羽的大队人马中幸得霸王躯体一部分,因而青史留名。这五个人在《汉书》或是《史记》中均未有独立的传记,关于他们封侯后的人生走向,都是在史料中扒拉出来的,有趣的是,这五个人死后,谥号都是“庄”,“屡征杀伐曰庄”,后避汉明帝刘庄讳改为“严”。

这五人虽都凭军功封侯,谥号都是庄,后代各有结局:

赤泉侯杨喜,跟《史记 项羽本纪》的渊源最深,而他本人祖上无迹可寻,但自他封侯之后,杨家世代公卿,是两汉最有名的世家大族。东汉四世三公的杨震家族,篡北周创立大隋的杨坚家族,都是赤泉侯杨喜的后裔。

杨喜的五代孙杨敞,是汉昭帝时期的人物,先后出任大司农和御使大夫,一直官至丞相,被封为安平侯。杨敞娶了位明慧果敢的夫人,这位夫人姓司马,是前太史令司马迁的女儿。杨敞任丞相的第二年,汉昭帝刘弗陵去世。年仅22岁的刘弗陵并未留下后嗣,霍光选了汉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为继任皇帝。刘贺进京28天,还未去高祖庙拜祭,正式过了明路,就被霍光废掉了。

霍光遣人通报杨敞,杨敞吓得汗流浃背,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嗯嗯啊啊地应答。来人起身如厕,杨敞一直在侧旁听的夫人现身,提醒杨敞不能含糊应对,要拿出明确的态度回应来人。“君侯如不迅速响应,跟大将军(霍光)表同心,必定首先会被清洗诛杀。”杨敞如梦初醒,恢复了平日的口齿,给了来人明确的表态。果然,刘贺被废,汉武帝曾孙刘病己即位,杨敞就因为那个坚决支持霍光决策的表态,算是拥立汉宣帝刘病己的功臣,丞相地位如初不说,加封3500户食邑。

杨敞是司马迁的女婿,《项羽本纪》是《史记》中的名篇,其中对鸿门宴、项羽之死的精彩还原,都被后世人认为直追小说的笔法。司马迁不可能是这些故事的亲历者,但是他收集史料的过程中,女婿杨敞有可能会给他不少启发。杨喜亲历霸王之死,并因其抢得项羽尸体,受封列侯。杨喜一生中最光辉的战绩,就是乌江畔的追杀之战。他作为斩杀项羽的功臣,肯定会将建功立业的故事,讲给子孙后代听。传到杨敞这一代,杨敞再复述给老丈人听,司马迁便有了第一手的史料。


杜衍侯王翳薨于高后六年,王翳的儿子王福嗣位,封共侯。孝文帝七年,王福薨逝,王翳孙王市嗣位,七年后薨。王家的侯位一直传到七代,汉武帝元狩五年因罪被免。

中水侯吕马童,封侯三十年后薨,孝文帝十年他的儿子吕瑕嗣位,封夷侯,三年后薨。孝文帝十三年,吕马童的孙子吕青眉嗣位,封共侯。吕家侯位传到第五代,汉武帝元鼎五年因坐酎金免。

涅阳侯吕胜比较不走运,吕家的侯位只穿了二世,传给下一任庄侯便宜儿子吕成。汉文帝前元五年(公元前175年),以庄侯子吕成实非其子,不当为侯,涅阳侯国除。

吴房侯杨武跟涅阳侯吕胜一样不走远,吴家侯位也只传了二世,从杨武传到杨去疾。景帝后元元年(公元前143年),去疾有罪,吴防侯国除。


千夜看世界


楚汉战争后期,项羽兵少粮尽,最终诸侯联军将项羽合围于垓下,项羽兵败自刎。刘邦大获全胜以后,首先封赏追杀项羽的部将,因为刘邦先前下令杀项羽者封赏千金和万户食邑,这么诱人的条件自然抢功者数不胜数,最后项羽的尸首被五个人瓜分,那么这五个人结局如何呢?

(一)吕马童

史料对吕马童的出身记载不详,研究汉史的历史学者李开元认为吕马童是秦国人。吕马童本来是项羽的部下,刘邦授封汉王以后,吕马童加入刘邦集团。

韩信奉刘邦之命开辟北方战场,在韩信灭代、灭赵、灭魏、降燕、灭齐以后,项羽感觉到了危机,于是派龙且率领二十万大军讨伐韩信,吕马童跟随韩信迎战龙且。后来因龙且轻敌,二十万楚军几乎全军覆没。吕马童因歼灭龙且有功,升任骑司马。

汉五年十二月,项羽已是兵少粮尽,无奈之下与刘邦签订鸿沟协议,释放关押的人质。随后率军东归。没想到刘邦撕毁合约追击项羽,最后诸侯联军将项羽围困于垓下,吕马童也参加了垓下之战。

项羽临死前,将自己的爱马送给了乌江亭长,自己手持短剑与汉军展开一场厮杀,上百名汉军被杀。项羽突然发现吕马童在汉军中,他对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听说汉王悬赏千金要我的头,那么我送你个人情,把我的头送给你。吕马童听后非常难为情,转过身告诉旁边的战友王翳,对他说对面说话的就是项羽。

项羽说完立即自刎,王翳本来不认识项羽,吕马童这么一提醒,他立刻上前把项羽的头砍下。吕马童看见王翳割下项羽的头颅,立即上前分割项羽的尸体。吕马童因斩杀项羽有功被刘邦封为中水侯。汉文帝十年,吕马童去世,谥号庄侯。

(二)王翳

王翳是关中地区的秦国人,原来是秦帝国的将士。刘邦还定三秦以后,王翳降汉,加入刘邦集团。刘邦占领关中以后,并没有把关中基层官员换掉,而是继续留任,王翳原来在秦地担任郎中,归汉后仍然保留了原来的职位。

王翳跟随刘邦参加垓下之战,本来王翳先前没有见过项羽,即便是想要立功,也苦于没有机会。结果项羽临死前,吕马童告诉他眼前的这位就是项羽。项羽自刎后,王翳立即上前砍下项羽的头颅。王翳因拿到项羽一部分尸体,被刘邦封为杜衍侯,赐食邑一千七百户。公元前182年,吕后执政期间,王翳去世,谥号“庄”。

(三)杨喜

杨喜是今天陕西潼关人,刘邦还定三秦以后,出函谷关东进与项羽争天下,各路诸侯看见刘邦实力高涨,纷纷投靠刘邦。杨喜也在刘邦还定三秦以后加入刘邦集团,被刘邦任命为郎中。

后来杨喜也跟随刘邦参加垓下之战,杨喜看见大家都去抢夺项羽的尸体,他也立即上前,夺取了一块,算是立下了军功。后来被刘邦封为赤泉侯,赐食邑一千九百户。公元前194年,汉惠帝将杨喜贬为平民,第二年官复原职。公元前168年,杨喜去世,谥号“庄”。

(四)吕胜

吕胜身世记载不详,楚汉战争时期,投靠刘邦,被刘邦封为郎中。垓下之战,吕胜看大家争先恐后抢夺项羽尸首,刘邦的悬赏太诱人,能够夺取一块尸体,将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所以吕胜也立即上前与将士们一起抢夺项羽的尸体。西汉王朝建立以后,吕胜因斩杀项羽有功,被刘邦封为涅阳侯,吕胜后续记载不详,死因也不详。

(五)杨武

刘邦被项羽赶往巴蜀之地后不久,任命韩信为大将军,采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策杀回关中。刘邦击败章邯以后,挥师东进至下邽,杨武投靠了刘邦,加入刘邦集团,刘邦封他为郎中骑将。后来因立下军功升为都尉。

杨武也参加了垓下之战,当大家都去抢夺项羽的尸首之时,杨武也加入了夺尸队伍,成功获取了项羽尸首的一部分。刘邦登基称帝以后,大封有功之臣,杨武被封为吴房侯,赐食邑七百户。公元前167年,杨武去世,谥号“庄”。杨武去世后,其子杨去疾世袭父亲的爵位。

楚汉战争后期,刘邦下令杀项羽者重重有赏,王翳先下手为强,夺取了项羽的首级。吕马童看见王翳去抢,也不顾项羽昔日的知遇之恩,也匆忙前去瓜分。将士们看见后,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都去抢夺,因为他们深知立下军功,将来是要被裂土封侯的,最终项羽的尸首被卸成了五块。

将士们为了抢夺项羽的尸体,互相残杀,有不少将士为此丢掉了性命,最终由王翳、吕马童、杨喜、吕胜、杨武胜出,王翳得到项羽的首级,其他人得到项羽尸体的一部分。

骁勇善战的英雄项羽就这样被肢解了,让人惋惜,这五个人因功都被封为列侯,他们后来有了自己的食邑,过上衣食无忧的富足生活。


小龙谈历史


我们都知道楚汉时期,千古无二的项羽由于自负、残暴等原因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尸首被五人瓜分,这五人的最后结局如何呢?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韩信的配合下,以60多万汉军将项羽围困于垓下,项羽损失惨重,本身粮草不足,加上楚军人心涣散,只有区区几百人誓死追随项羽突围。

堂堂西楚霸王如今已成陌路,项羽杀虞姬后带领精锐起兵趁夜突围。在汉军围追堵截之下,项羽逃至乌江。此时项羽所剩下的兵士只有区区数人,兵士们劝项羽渡江,然后卷土重来。

所剩的将士为了给项羽留下充足的渡江时间,以自己身躯抵抗汉军的进攻,心高气傲的项羽在面对自己仅剩的兵士战死之后,心如死灰,感觉无颜在见江东父老,所以决心死战到底。

在临死之前,项羽还做了一件好事,将自己的尸首送给了熟人,好让他加官进爵,最终,他的尸首被五人瓜分。

这5人分别是:王翳、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5人把项羽尸首拿到刘邦面前并进行拼接以证明项羽已经魂归九幽。

刘邦大为高兴,也按照之前的诺言封赏了5人,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历史如同冥冥之中自由天意一般,瓜分项羽尸首的5人居然出自一个地方,都是以前秦军的将士,当年项羽坑杀秦军,最后项羽尸首被5个旧秦军瓜分,好像项羽在偿还当年自己所欠下的债一般。

王翳,旧秦军郎中骑将,因得项羽尸首之功被封为杜衍侯,一千七百户,其死后子孙袭爵至汉武帝时期,后人王定国获罪被除爵。

杨武,秦帝国内史下邽县人,因得项羽尸首之功被封为封为吴防侯,七百户,死后其子杨去疾袭爵,后因获罪除爵。

吕胜,秦帝国内史地区人,旧秦军骑士,因得项羽尸首有功被封为涅阳侯,一千五百户,史书没有记载死因及其后人。

吕马童又名吕伯子,秦末吴中人,本是旧秦军郎中骑将,因得项羽尸首被封为中水侯,一千五百户,其死后子孙袭爵至汉武帝时期,后人吕宜城因酎金事发而除爵。

杨喜,旧秦军郎中骑将,因得项羽尸首之功被封为赤泉侯,一千九百户,其死后后代逐渐形成了庞大的弘农杨氏。杨喜的十五世孙杨元寿,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五世祖。

五人都是秦朝的旧骑兵将校,见证了秦朝灭亡,看到了项羽坑杀秦军,同时也见证了刘邦崛起,西楚霸王的殒落,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一般。


豫北老崔


公元前202年,项羽被汉军追击到乌江边上。这时,项羽回头看见汉军中的故友吕马童,便对他说:“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我的脑袋,我就把这份好处送你吧!”说完,项羽自刎而死。

接着,汉军士兵们全部冲过去抢夺项羽的尸体,由此相争而被杀死达几十人。最后,汉将王翳得了项羽的头颅,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各得到项羽身体的一部分。因此,他们五人回去后都被刘邦封了侯。

其中,吕马童被封为中水侯,食邑2000户,在西汉功臣在榜中排行第101位;王翳被封为杜衍侯,食邑1700户,西汉功臣榜中排行第102位;

杨喜被封为赤泉侯,食邑1900户,西汉功臣榜中排行第103位;吕胜被封为涅阳侯,食邑1500户,西汉功臣榜中排名104位;杨武被封为吴房侯,食邑700户,排在145名开国功臣榜之外。



首先我们来看这五个中排名第一的吕马童:原名吕伯子,秦末吴中人,本是旧秦军郎中骑将,后在刘邦攻入咸阳后,开始追随刘邦,后因得项羽尸首被封为中水侯,历经高祖、惠帝、吕后、汉文帝四朝,一直比较低调作人。

在汉文帝十年(公元前170年)时,吕马童因病去世,其袭爵只传到汉武帝时期,其五世孙吕宜城因酎金事发而除爵,其家族成员由此成为平民。等到汉宣帝时期,他的七世孙吕建明被授予“公士”的爵位。

这个“公士”的爵位,是汉朝二十等爵的最低一级。有此爵之民,其身份略优于无爵之人,可享有岁俸约五十石,同时另有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此后,吕马童的后人基本就以此过日子,后辈中也再无显赫之人。

接下来是这五个中排名第二的王翳:他原先在秦军中担任郎中骑,等到刘邦攻入咸阳后,他开始追随刘邦,后因得项羽尸首被封为杜衍侯,高后六年(公元前182年)去世。其袭爵也只传到汉武帝时期,其七世孙王定国因犯罪被除爵,沦为平民百姓。



杨喜:那可是个不得了的人物,他的家族被称为华夏第一杨家。这位杨喜,也是秦国人,在刘邦攻入咸阳时投靠刘邦。等到西汉立国后,他被封为赤泉侯,担任郎中骑都尉,负责管理宫廷车骑门户和宫中夜间安全,汉文帝十二年时,他因病去世。

如果仅仅到此,这位杨喜,估计就和上面两位人物差不多,但问题是,等到了汉武帝晚年,杨喜的曾孙杨敞(司马迁的女婿)因党附于权臣霍光,并极受他的赏识,由此得以屡获提升,最终官至丞相,封安平侯,并将弘农郡的三千五百户百姓作为他的食邑。

随后,杨敞举家搬迁到弘农郡,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杨喜的家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因为,传说中的传奇家族弘农杨氏正是从此开始。后来,在东汉时,这位杨敞的玄孙杨震官居太尉,号称“关西孔子”,其子杨秉、孙杨赐、重孙杨彪,并称位“四世三公”,成为当时全国排名前六的门阀世家。

再后来,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越国公杨素及子杨玄感等人,都是出自杨氏家族。即便到了唐朝,也依然有“李武韦杨”这种说法,杨家不仅出了“十一宰相”,还有唐太宗杨妃、武则天之母、唐玄宗杨皇后都是杨家的后人,正可谓是一条大腿改变家族上千年的命运!

最后说一说吕胜和杨武,他们俩原先也是秦国士兵,后归顺刘邦。西汉立国后,他们基本是在啃老本,后人中也没有杰出人才。杨武的爵位只传到儿子辈,就因为儿子犯罪被除爵,沦为平民百姓,吕胜在史书没有记载死因及其后人。


我是赵帅锅


刘邦虽然杀了不少开国功臣,但对这五人还是让他们安享晚年了,并没有找他们的麻烦。

我们都知道项羽被刘邦兵围垓下,楚军损失惨重,项羽趁夜突围,逃到乌江时,手下士兵和乌江亭长都劝项羽赶紧渡江,只可惜被项羽拒绝。

当初带江东八千子弟起事,现在就自己一人逃回,实在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随后项羽与士兵一起返回战场,亲自带领他们与前来包围自己的汉军交战,项羽果然勇猛,在汉军的重重包围之中,仍然能凭一己之力击退敌军。

可是汉军人数太多,围攻的人像蜜蜂一样涌来。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抢到项羽的尸体。因为刘邦曾经承诺他们,得项羽尸体者晋封为侯。


最终项羽乌江自刎,汉军像发疯一样涌向项羽的身边,最终有五人夺得项羽尸体。

他们分别是王翳、吕马童、吕胜、杨武、杨喜,后来他们拿着割下的项羽尸体走到刘邦面前,刘邦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王翳封为杜衍侯、吕马童为中水侯、吕胜为涅阳侯、杨武为吴防侯、杨喜为赤泉侯,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这五人的结局如何。

杜衍侯侯王翳: 食邑1700户,在汉朝的开国功臣中排102位,于公元前182年去世,谥号为“庄”,公元前119年,因后代有罪,杜衍侯的爵位被汉武帝废黜。

中水侯吕马童: 这个人是项羽的老熟人,以郎中骑将的身份加入刘邦阵营,最后封邑1500户,公元前170年去世,爵位传到汉武帝元鼎五年时,因后代有罪,封地被除。

涅阳侯吕胜: 吕胜封侯后,后世史书就没有记载了,不过他的封地在公元前175年(汉文帝五年)就被革除了。

吴防侯杨武: 夺得项羽尸体后被刘邦封为吴防侯,食邑700户,于公元前167年逝世,公元前143年他的爵位在他儿子继位后,因为犯罪也被革除了。

赤泉侯杨喜: 这个人是笑到最后的,不仅他被封侯了,而且在两汉400年的时间里他的家族都屹立不倒。后世子孙更是出将入相,比如西汉丞相杨敞,东汉太尉杨震、杨秉、杨赐、杨彪,后来又经过晋魏南北朝,杨家依旧长盛不衰,最后更是出了个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


所以他们五人结局都很好,刘邦也并没有杀他们,因为他们根本就对刘邦造成不了威胁,到最后其实就要看后代的造化了。


景观历史


根据《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

垓下之战中,项羽临死前是想要把自己的人头送给吕马童的,说当做赏赐他这个原来账下故人,说完此话接项羽便拔剑自刎而死。

吕马童没有反应过来,被项羽一系列动作做法吓懵了,没来得及下手抢夺项羽尸体。

结果就被王翳捷足先登抢去了人头,

其余众多汉将见此也都争先恐后开始抢???尸体

最后郎中骑杨喜获得项羽左腿、

郎中吕胜获得左臂、杨武得霸王一肢,

后之后自觉,反应过来的吕马童,得到了项羽的身子和右臂

一代霸王,项羽的死不可谓不惨

刘邦大封分尸五人组

这个结果自然让刘邦恨高兴,

于是他便任命吕马童为中水侯,

王翳为杜衍侯,杨喜为赤泉侯,

杨武为吴防侯,吕胜为涅阳侯。

五人组最终结局

吕马童,成为了侯爷后,坐拥1500户,得到善终

王翳,经济多了点,得了1700户,也享福善终

吕胜活到了刘恒时代就被赶回家养老了

杨武因儿子犯法了也受连累,被削爵了

最后是杨喜,这个人虽然不怎么样。可他却铸造了影响百年中国朝政的弘农杨家

这里得到项羽左腿的杨喜,

也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先祖了

这就是项羽乌江自刎后,分尸五人组的结局


历史小公子


虎秦灭六国,西楚入秦关。五侯分霸王,雄唐驱杨隋。

英雄项羽无颜江东,自刎乌江,霸王的结局注定是悲壮的。霸王自尽,躯体分抢,却无意中改变了五个家族的际遇。

《史记.项羽本纪》言“项王身亦被十馀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後,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中水侯吕马童-五世坐酎金,失国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在兵败身死之前,曾称吕马童为“故人”。随后自刎将头颅送给吕马童去领赏。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吕马童以郎中骑将加入刘邦阵营,参与过汉灭龙且之战,累升至骑司马。汉文帝十年(公元前170年)去世,谥号庄侯,后因避汉明帝刘庄讳,改为“严侯”。中水侯国传五世(庄侯吕马童-夷侯吕瑕-共侯吕青眉-靖侯吕德-侯吕宜城)而失。元康四年,吕马童玄孙之孙长安公士吕建明诏复家。

杜衍侯王翳-六世获罪,失国

王翳(?—公元前182年)为关中秦人,旧秦军的将士。在汉灭三秦时战役中,归顺刘邦,属韩信。入汉军时,官郎中骑,属于郎中令军中的骑兵侍卫官。因垓下之战获功,于公元前201年1月封为杜衍侯,食1700户,居功臣表102位。

杜衍侯国共传六世:庄侯王翳-共侯王福-侯王市臣-侯王翕-强侯王郢人-侯王定国。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侯定国有罪,杜衍侯国除。

赤泉侯杨喜-弘农杨隋登高顶

《史记·项羽本纪》: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元和郡县图志》:项羽自阴陵至此,尚有二十八骑。南走至乌江亭,灌婴等追羽,杨喜斩羽于东城。

杨喜(?-前168年,食邑一千九百户)虽起于骑将,但其后世子孙出将入相,造就了弘农杨氏大族,家族长盛发展四百多年。

曾孙杨敞,封安平侯,谥号“敬”,为司马迁女婿;

八世孙杨震(公元59-124年),字伯起,人称“关西孔子”;

九世孙杨秉,字叔节。东汉宰相,著名政治家、教育家。从杨震起至杨秉后裔杨彪(共8世)均为太尉,后世称为“四世三公”;

十三世孙杨孕,杨孕之孙杨铉之六世孙杨坚,为隋朝开国皇帝;

十六世孙杨元寿,隋文帝杨坚的五世祖。

吴房侯杨武-二世有罪,除国

杨武(?—公元前167年,食邑700户),公元前206年,刘邦灭章邯,进至下邽,杨武投奔,封郎中骑将。后因诛杀项羽,封吴房侯,食邑七百户。公元前167年,杨武逝世,儿子杨去疾继位。公元前143年因杨去疾因在长安街头当街杀人,犯罪国除。

涅阳侯吕胜-二世废侯,国除

涅阳侯国传二世:庄侯吕胜(享食邑1500户),侯吕成。汉文帝前元五年(公元前175年),以庄侯子吕成非其子不应为侯为由,废涅阳侯,遂除涅阳侯国,改涅阳侯国置涅阳县。

结论:中水侯吕马童、杜衍侯王翳、赤泉侯杨喜、吴房侯杨武、涅阳侯吕胜皆列封为侯,五人死后皆褒谥为“庄”,结局相较而言实属善终。时间轮回,虽秦灭六国,然百二秦关终属楚,西楚霸王一世英名不敌刘邦暗度陈仓至秦将五人分尸,弘农杨氏问鼎中原,终归李唐囊中。

欢迎各位发表己见。


最知之


都别抢,我来答。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後,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这五个把项羽的尸体瓜分的人分别是:杨喜、王翳、吕马童、吕胜、杨武。

最后的结局肯定很好啊,全都被封侯列爵,从此走上人生巅峰,这五个人后来也都是善终,根据周代制定的谥法,他们的谥号都是“庄”,即所谓“屡征杀伐曰庄。以严厘之。”

取“庄”的谥号一共有6种依据,分别是:

(1)兵甲亟作曰庄。以数征为严;(2)叡圉克服曰庄。通边圉,使能服;(3)胜敌志强曰庄。不挠,故胜;(4)死于原野曰庄。非严何以死难;(5)屡征杀伐曰庄。以严厘之;(6)武而不遂曰庄。武功不成。

他们的谥号都是“庄候”。

这5个人都开创了5个大家族,但是随着时间流逝,其他4个家族都相继衰落,其中只有杨喜真的是我估计他可能得到的是项羽的大腿,生活的演绎了世界历史里绝无仅有的“抱大腿”的案例。

这个杨喜没有得到项羽的尸体前,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郎中骑,后来封侯列爵这些都不算什么,他最大的功绩就是开创了古代杨氏这个超级大家族。

可以说杨氏就是从他这里开始,开始了长达近数千年的辉煌历史。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弘农杨氏”家族很牛吧,这个弘农杨氏的开山鼻祖是杨敞,他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官居丞相、御史大夫、大司农等高级职位。

同时他也是杨喜的曾孙,司马迁的女婿。

杨喜的玄孙杨恽很受司马迁的喜爱,后来为《史记》的保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就是说今天我们能够看到《史记》,还得感谢人家杨喜的玄孙呢。

杨喜的八世孙杨震,也是出身弘农房系,博览群书,遍读经典,号称“关西孔子”,而杨敞是他高祖,反正他们都是这个大家族里的。

那个聪明的杨修是他的玄孙,杨震的八世孙杨铉是隋文帝杨坚的六世祖。

而南宋中期和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的杨万里他是杨奇的后代,这个杨奇是杨震的曾孙。

总之这个家族要是继续梳理下去真的就没完没了,反正自从杨喜抢到了项羽的一部分尸体后,他这一脉的杨氏就迎来了他们的家族辉煌,其辉煌延续千年之久。

其后代绝大多数都身居高职,入朝为官,他的后代甚至还开创了隋朝,可以说纵观全世界的历史也再找不出第二个像杨喜这种案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