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项羽自刎的乌江在哪里?


项羽兵败垓下,乌江自刎,一代枭雄西楚霸王项羽就此以悲剧收场,最终刘邦夺得天下建立统一王朝汉朝,那么项羽为什么至死不过江,要选择在乌江自刎呢?这里的乌江又指的是哪一条江呢?




相比刘邦的寒门出身,项羽的出身显然要高贵多了,他是战国七雄中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在秦末天下暴乱之时揭竿而起,项羽是个真正的勇士,勇猛尚武,智勇双全。早年随叔父项梁于老家吴中起兵反秦,项梁败亡后,项羽独树一帜抗秦,巨鹿之战,项羽以区区几万人马,大败秦将王离、章邯率领的40万秦军。陈胜、吴广起义虽败,但以项羽为首的义军最终灭亡了秦朝,秦亡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




秦虽亡,而天下未曾一统,汉王刘邦是当时唯一可以与项羽一较高下的世之枭雄。因为刘邦的能力超脱凡俗,项羽深为忌惮,将刘邦分封在偏远的巴蜀,不料刘邦却率先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汉王刘邦从汉中起兵,由此开始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争雄,刘邦手下人才济济,而项羽也不遑多让,项羽在正面战场屡破刘邦。而刘邦手下骁勇大将彭越又不断破坏项羽大军的后勤补给,在两雄相争中,刘邦后来居上,逐渐占据上风,被誉为“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以其军事才能统一了黄河以北,挥师南下,刚愎自用的项羽,猜忌亚父范增(就是那个导演了“鸿门宴”的项羽第一谋士范增),被陈平设计离间君臣关系,范增于辞官途中病逝。




公元前202年,陷入四面楚歌的项羽退守垓下,垓下在哪里?就在安徽省的灵璧县,这里距离项羽的国都彭城已经不太远了。垓下之战,是整个楚汉相争的关键一战。此战,刘邦五路大军共计六十万人从西北、西南、北、东北四面对楚军形成合围之势,项羽被迫率十万楚军向垓下撤退。项羽在垓下,兵少粮缺,陷入汉军几十万大军的重重包围,数次突围都未能成功,项羽乘着夜色率八百精骑强行突围,灌英以5000精兵穷追不止,度过淮河到达阴陵时,又因老农指路不明而被汉军追上,八百随从只剩二十八骑。




到达乌江时,面对数千紧追不舍的汉军,项羽自知无路可退,乃奋力斩杀一员汉将,浴血突围至乌江岸边,面对前面乌压压的汉军,项羽无限悲沧,本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已备好船只在岸边等候,对项羽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原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据《史记.项羽本纪》))但项羽面对此番大败,自知再难复起,乃大笑说:

天之亡我也,我何渡为!且籍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彼纵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

于是,乃劝退亭长,令兵士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又杀汉军 数百人,项羽自己也身受重伤,力竭至一人,乃自刎而死。一代枭雄项羽,至死不过乌江,以死证明了自己是个顶天立地的热血汉子!

那么,项羽自刎的乌江到底在哪里呢?此乌江以亭制录属于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但是史学界对项羽到底是不是自刎在和县一直存疑,根据《项羽死亡之谜》一书的考证,项羽其实是战死在秦代的东城,即今天的安徽省定远县,属九江郡。根据《舆地广记》的记载:“乌江本秦东城县之乌江亭,项羽欲渡乌江即此。《太平寰宇记》称:“乌江县本秦乌江亭,汉东城县地。”项羽在这里自刎而死,而此处距离江东其实已经很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