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清朝後宮穩定的重要基石:遞補型副後的皇貴妃制度

清代後宮之所以保持恆定,可以一直存續下去,其根基就是清代后妃的選納制度。

它和普通人家的娶妻納妾的婚姻制度又有本質的不同,因為在清代,擁有至高無上皇權的君主專制制度是皇室婚姻制度存續的根本,因此,皇室婚姻具有十分強烈的政治色彩。


歷代妃嬪等級制度的嬗變

秦始皇注重以法來治理國家,對儒術則棄之一旁,沒有真的洞察到倫理孝道的至關重要性,更沒有認識到倫理孝道以及后妃的位分和國家政治之間所產生的關聯,因此秦代後宮儘管嬪妃一大把,可是等級位分卻設置得非常簡單。

西漢王朝成立以後,嬪妃等級一步步創立起來,漢初後宮秉承秦代時的體制和稱號,皇帝的母親叫皇太后,皇帝的奶奶叫太皇太后,皇帝的正宮妻子叫皇后,其他的妾都統一叫夫人。


清朝後宮穩定的重要基石:遞補型副後的皇貴妃制度

此外,還增設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之號”,對妃嬪的位分進行了排列。

漢武帝時期,又擴充了嬪妃的位分,增加了婕妤、銓娥、容華、充依、五宵、順常等名號。

漢元帝特別喜歡馮婕妤和傅婕妤,想要這兩個人在後宮佔據更加顯赫的地位,可是又不想把皇后廢除掉,所以在婕妤的前面增加了“昭儀”這一稱號,意思是昭告天下,代表對其的尊崇。

東漢光武帝劉秀建立國家政權以後,考慮到西漢中葉後期有很多有明顯缺陷的政治制度,想要回歸到最初的狀態,越簡單越好,於是妃嬪等級也跟著被廢黜了不少。

劉秀規定,只有皇后和貴人才有爵位品級,“貴人擁有金印紫綬,除此以外,又增加了美人、宮人、采女三個等級。並沒有給予爵秩,只是一年給予一定的獎賞而己。

魏晉時期,妃嬪制度略有變化。

《三國志•魏志•后妃傳》記載:“曹操建魏國,在王后面又分為五個等級,依次是夫人、昭儀、婕妤、容華、美人。曹丕稱帝,又擴充了貴嬪、淑媛、修容、順成、良人五等。

魏明帝曹睿即位後,興建宮室,廣納姬妾,又增設淑妃、昭華、修儀三等,但除去了順成。

自此,曹魏於皇后之下設十二個位分,分別是貴嬪、夫人、淑妃、淑媛、昭儀、昭華、修容、修儀、婕妤、容華、美人、良人。

隋文帝下詔,根據《周禮》確定妃嬪制度,但皆減少人數。

獨孤皇后死後,文帝開始在後宮置三妃,分別為貴妃、淑妃、德妃。九嬪為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婕妤十二人,美人、裁人十五人合為二十七世婦,寶林、御女各二十四人,采女三十七人合為八十一御妻。

唐代妃嬪制度與隋代大同小異,但名目品級有所變動。

皇后之下設置四妃,即貴妃、德妃、淑妃、賢妃,為正一品。下面是九嬪,即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為正二品。其次有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寶林二十七人;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釆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宋初,考慮到康末五代兵戎相見,太祖和太宗都將重點放在排除外在的紛爭,穩定內部,後宮制度根本無睱考慮到,妃嬪的稱號也非常少,而且沒有形成制度,太祖、太宗時,承襲唐朝舊制,設置四妃、九嬪,婕妤和美人、才人等。

後宮人數基本都保持在數百人左右,到了真宗、仁宗時期,因為社會一片祥知,統治者才著手研究嚴密而完善的后妃制度,後宮人數也開始增多,真宗時,陸續增設太儀等七個等級。

仁宗初年,增設淑儀一級。這樣就由原來的九嬪變成了十七嬪,其順序是太儀、貴儀、淑儀、淑容、順儀、順榮、婉儀、婉容、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皆為正二品。

仁宗朝又增設“宸妃”氣元朝統治者是蒙古族,後宮制度也較簡單,除皇后外,皇帝姬妾則稱妃、嬪。

終元一朝,後宮只有後、妃、嬪三等,但附屬人數則不少,元代後宮制度規定,皇后有宮婢侍從280人,妃有宮婢200人,嬪則有宮婢80人。

明代對前朝的妃嬪制度,既有沿襲又有改制。

明朝妃嬪等級有貴妃、妃、嬪等,名號有賢、淑、莊、敬、惠、順、康、寧等,與前朝妃嬪稱麗、華、宸有所不同,這與朱元璋為防範後宮干政,強調后妃恪守“女誡”有關。

明代後宮仍設有昭儀、婕妤、貴人、才人、選侍、淑女等。妃嬪中以貴妃地位最高。史載:內廷嬪御,尊稱至貴妃而極。

宣宗時,有的貴妃因得皇帝恩寵,但最終未能晉升為皇后,遂在貴妃前加以“皇”字,以顯示其地位僅低於皇后,而高於其他嬪妃。

此外,還有明憲宗的萬貴妃。但這僅僅一種殊榮,並非是等級,其他待遇仍與貴妃相同。但這個情況與本文說的清代的皇貴妃還有所不同。

清代的后妃制度,到康熙時逐漸完備。清入關前,尤其是努爾哈赤時期,國土狹小,宮闈卑鄙,尚無明確的妃嬪制度。

努爾哈赤於1577年成婚,先後共娶14位妃嬪,其妻妾統稱“福晉”。


清朝後宮穩定的重要基石:遞補型副後的皇貴妃制度

皇太極稱帝后,建立“五宮制度”。1636年,立清寧宮為中宮,以大福晉博爾濟吉特氏為中宮皇后。其他四位妃子是:東宮關雎宮宸妃、西宮麟趾宮貴妃,次東宮衍慶宮淑妃,次西宮永福宮莊妃。

清世袓順治帝入關後,熱心於學習明代後宮制度。


清代皇貴妃制度的確立和升遷狀況

康熙以後,妃嬪等級制度逐漸完善。

後宮中,皇后主內統領六宮。

皇后之下妃嬪分四等,即皇貴妃一人,貴妃兩人,妃四人,嬪六人。

這是指同時存在的額定之數,至於他們中因故死亡或遭廢黜而新加冊立者,便不在限制之列。

清代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皆稱主位。在嬪下面還有三個位分,分別是貴人、常在、答應。他們無定數,隨妃嬪等主位分居在東西十二宮。

縱覽康熙帝的一生,自皇后、皇貴妃以下至嬪有33人,其中貴人、常在和答應因無定額之數,尚且不算在內。

儘管清代歷史上皇貴妃數量比較多,可是她們的冊封都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並不是所有的皇貴妃都可以掌管整個後宮,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可能成為皇后,


清代皇貴妃的地位

清代皇貴妃在後宮中的地位僅次於皇后,從皇室家族角度來說,作為皇帝的非正妻,要學會如何處理君臣關係,要時刻謹記“皇后為尊”的條令。

而從家庭生活角度出發,作為丈夫的側室,如何與夫君相處,如何與正妻相處,如何與其他側室和各色人等相處,都將會是成為她們一生中的課題。

妃嬪在後宮生活中處於邊緣化的地位,最初的目的是為皇帝生養子女,延綿子嗣開枝散葉罷了。

她們的地位實在難以和“母儀天下”的皇后相比,雖說皇貴妃乃後宮妃嬪之首,但是皇貴妃終究不能與皇后相提並論。皇后為尊皇貴妃為卑,通過皇后和皇貴妃出生的子女身份就可以看出。

“公主由中宮出者,封固倫公主。由妃嬪出者,封和碩公主。”

在當時,皇后對後宮有統御的責任,地位非常的高。

逢朝廷慶典和節日之時,皇后都受到皇貴妃和嬪妃等的喜賀。

對於后妃來講,她們都有著不一樣的待遇,譬如在喪葬、生育、儀仗、膳食、冠服和鑾駕方面,到處都能夠呈現出非常嚴格的等級層次,且非常的明顯。

在後宮生活中,皇貴妃位至嬪位皆稱之為主位,貴人、常在、答應只能跟隨以上等級的宮殿裡的偏殿居住,並無自己的宮殿。

皇貴妃相對於其他等級的妃嬪肯定地位相對於較尊貴。

在皇帝不立皇后,皇貴妃執掌鳳印的時候,其他等級的妃嬪也是唯皇貴妃馬首是瞻的。

皇貴妃之位不同於一般嬪妃身份。在有些朝代就出現了皇貴妃執掌鳳印,代行皇后職責的情況。


皇貴妃在宮中的待遇

皇貴妃跟其他在宮中的人一樣也享有自己的一套衣食住行的待遇,當然也會有一套宮規約束她。

對於清代皇貴妃宮規,涵蓋兩個層面:

第一,對皇貴妃在思想上進行薰陶,讓他們在言行舉止上能夠得體,把皇貴妃的美德品行很好的呈現出來,進而使得王室能夠平安和諧。

第二,對貴妃們在制度上也有很多的規定,這樣就能夠讓這些皇貴妃們根據自己的品級來做事,對上可以恭敬侍奉皇太后與皇后,對下可以禮待各級後宮諸位嬪妃。

這些要求目的在於很好的把皇貴妃們管理起來,讓後宮能夠井井有條的運轉,同時也可避免皇貴妃干政的事情出現。清廷對宮內所有人都有的規定稱之為“宮規”,當然對於皇貴妃也不例外。

清廷規定,皇帝萬壽、元旦、冬至三大節日中對內廷的各等級妃嬪都有宮規,當然這也是皇貴妃的宮規之一。

皇貴妃每次都需要跟隨皇后一起在乾清宮,在中和韶樂的伴奏下向皇帝行跪拜之禮。在皇太后、皇后的聖壽節、元旦、冬至三大節曰中也是如此。

皇后過生日時,皇貴妃要站立左右。從開始到結束,都要侍奉在側。

皇貴妃的生日被稱作千秋節

在清代皇帝的生日稱之為萬壽節,皇太后和皇后的生日稱之為聖壽節,而皇貴妃及以下各妃嬪的生日就叫做千秋節。

千秋節乃禮制名,千秋為千年,亦即長壽,屬於祝壽之詞。

皇貴妃的千秋節儀式僅僅低於前面提到的皇后的聖壽節,清廷關於皇貴妃的千秋節有如下的規定:

皇貴妃的千秋節,皇貴妃與各宮妃嬪同時享宴。

由宮殿監準備好備品,請身著吉服的嬪妃入座。各宮妃嬪要進食,喝酒,聽戲,對皇貴妃行禮。

對比之前的皇后的聖壽節我們不難發現,從宴會規模,參加人數到禮儀規範都遜色了很多,畢竟這是身份和地位所決定的。


皇貴妃在後宮家庭中的作用

對於皇宮的婚姻來講,全部都是按照皇上的準則來選取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皇上的附屬品,這裡涵蓋嬪妃和皇后。即使一些法律和禮俗對皇上的婚姻有一些限制,但是從實際上來看,皇上才是真正的決定者。

皇貴妃雖然地位尚貴,但是也是眾多妃嬪之一,其就相當於皇上的安,因此,在皇宮的規定中,她的職責有兩種,即撫養與服務,這也表明,皇貴妃和普通家庭中的婢妾一樣,都是屬於男人的偏室。

皇貴妃和其他妃嬪在後宮家庭中的基本功能——生育和服務,皇宮中的所有妻妾都具有生育作用。

對於皇貴妃來講,除了要使得皇上的個人需求滿足之後,還要給皇家生兒育女,尤其是要生皇子。

在我國的古代的一些理念中,就是要生下繼承人,把祖宗的家業發揚光大,對皇宮的家庭來說,這更為重要,皇家更需要繼承人,傳承政權,然而能不能生育皇子,對於皇后來說不一定,因此,所有的嬪妃和皇貴妃都是需要生育皇子的,這樣才能在後宮生活的更好。

從皇帝子嗣人數上看,康雍乾三朝皇帝子嗣人數較多,這與同樣的康雍乾三朝皇貴妃人數也比較多,這與同光宣三朝形成對比。


清朝後宮穩定的重要基石:遞補型副後的皇貴妃制度

清代以前的各個朝代幾乎都是“子以母貴”,只有皇后的長子才能成為皇位的繼承人,而這種情況到了清朝卻發生了變化。首先看一下清代入關後十位皇帝母親身份。

清代前期,由於皇朝統治還沒有穩定,皇位的繼承人都是靠赫赫戰功掙來的,也沒有所謂的嫡長子繼位制度。

但是順治皇帝的繼位卻與他的生母孝莊太后有很大關係。當時皇太極猝死沒有留下遺詔,清朝上層統治階級對於誰繼位產生了爭議。

要論戰功,皇太極的長子豪格戰功顯赫,但是由於生母地位低下而被排除了。

當皇位出現真空,統治階級內部權力鬥爭激烈時,皇貴妃干政對穩定政局的積極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對於皇太極,他是突然暴斃,都沒有選定繼承人,所以他所在皇室之間要爭奪皇位,這樣就有了激烈的鬥爭。

孝莊皇后利用各方的權力之爭,巧妙周旋,左右說服,使福臨繼承了皇位,從而避免了不必要的爭端,對於入關前夜的清朝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著。

皇九子福臨所以被選為皇位繼承人,主要原因是他在諸皇子中地位高,乃五宮后妃中的莊妃所出,福臨之同母姐妹們在此前都封為固倫公主,與皇后所出之女同等封級,而不是一般妃嬪所出女封低一等的和碩公主,也可說明莊妃及其所生子屬於太宗皇室後宮中第一等級的身份地位。

而莊妃在福臨繼位後被尊為聖母皇太后,死後被追封為皇太極的第二個皇后,這也反映了皇位的繼承對后妃名位的影響。

康熙朝皇子眾多,康熙原來也是以立嫡長子為皇位繼承人。

但在皇太子仍屢次讓康熙失望而被廢之後,最後選了庶出的皇四子胤稹繼位。胤稹的繼位跟他的生母沒有什麼關係,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後宮的妃嬪名位制度對皇位的繼承人沒有多大影響。

雍正皇帝首創秘密建儲制度,規定皇子只要才德出眾,不論嫡庶都有可能被立為皇儲。

乾隆帝的生母孝聖憲皇后,其皇后之位也是在兒子當皇帝之後冊封的,乾隆帝的生母是從潛邸格格身份一步步榮升為熹貴妃的,也不是皇后出身。

再看嘉慶帝的生母是乾隆帝的令貴妃,雖然在死後追封為孝儀純皇后,但是在她在位時只是貴妃而不是皇后。

道光帝的生母孝淑睿皇后雖然是皇后,但是早亡,幼年的道光帝由當時身為皇貴妃的孝和睿皇后撫養。

咸豐帝的母親孝全成皇后在她三十三歲時去世,咸豐帝由當時的靜貴妃撫養,靜貴妃對文宗撫育有恩,死後被追封為孝靜成皇后。

同治皇帝的母親是慈禧太后,也並非是皇后,而她一生中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當過正宮皇后。


清朝後宮穩定的重要基石:遞補型副後的皇貴妃制度

光緒、宣統兩位皇帝皆是慈禧太后的姻親家屬的兒子。

光緒帝的生母是慈禧太后的親胞妹,醇親王奕謊的福晉,出身可以看出,並非皇后。

宣統帝的母親,瓜爾佳氏是老醇親王的兒媳婦,載灃的福晉,同時她也是慈禧太后的義女,也不是皇后。

也就是從清朝開始,皇位的繼承人不一定非要從嫡長子中選拔。相反的,皇帝繼位後要尊封自己的生母為聖母皇太后,對於後宮的妃子們來說,她們很可能因為“母憑子貴”,最後能夠統御後宮,我們最為熟悉的慈禧太后,他就是這樣最終走向清王朝的權利高峰。

如何教育和撫養皇子,皇貴妃功效非常大,在我國封建社會,都是父死子繼或兄終弟及,這樣就關係著天下能不能治理好,能否把皇位傳承好,所以選擇質量高的皇子非常重要。把太子教育好,這在宮中是非常的關鍵的,清朝的皇子都有自己的一對一的帝師,然而母親或袓母才是教育的關鍵人,他們的影響不容小覷。

對於皇子至親的母親或祖母來說,對皇子的教育也是潛移默化而不可忽視的。

但有些太子是由皇貴妃撫養成人,他們大多是幼年喪母,而此時皇貴妃就擔當起撫養太子的義務。

其中比較典型的是宣宗道光皇帝的靜皇貴妃,靜皇貴妃在文宗咸豐帝十歲時接管撫養,因為孝全成皇后病逝,文宗即位後尊封她為皇考康慈皇貴太妃。


綜上

作為清代的后妃等級之一的皇貴妃,在整個清朝宮廷生活中的地位是不可小覷的,相比之明代後宮的烏煙瘴氣,清代的後宮相對平穩安寧。

皇貴妃的身份雖然比皇后低一等級,但是在後宮當中確是地位最尊貴的妃嬪。皇貴妃在宮中的衣食住行也是非常考究的,各種禮儀也是繁文縟節的。

有清一代冊立了許多位皇貴妃,她們具有一定的政治影響力,不僅體現在前朝,而且還體現在後宮當中。

清代的皇貴妃制度實際上是一種遞補型副後的制度,這樣即保證了繼後的素質高尚,有良好的教養,也保證了後宮的穩定,使後宮鬥爭的風險降至一個低水平。

這在古代中國政治體系中無疑是進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