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清朝后宫稳定的重要基石:递补型副后的皇贵妃制度

清代后宫之所以保持恒定,可以一直存续下去,其根基就是清代后妃的选纳制度。

它和普通人家的娶妻纳妾的婚姻制度又有本质的不同,因为在清代,拥有至高无上皇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是皇室婚姻制度存续的根本,因此,皇室婚姻具有十分强烈的政治色彩。


历代妃嫔等级制度的嬗变

秦始皇注重以法来治理国家,对儒术则弃之一旁,没有真的洞察到伦理孝道的至关重要性,更没有认识到伦理孝道以及后妃的位分和国家政治之间所产生的关联,因此秦代后宫尽管嫔妃一大把,可是等级位分却设置得非常简单。

西汉王朝成立以后,嫔妃等级一步步创立起来,汉初后宫秉承秦代时的体制和称号,皇帝的母亲叫皇太后,皇帝的奶奶叫太皇太后,皇帝的正宫妻子叫皇后,其他的妾都统一叫夫人。


清朝后宫稳定的重要基石:递补型副后的皇贵妃制度

此外,还增设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对妃嫔的位分进行了排列。

汉武帝时期,又扩充了嫔妃的位分,增加了婕妤、铨娥、容华、充依、五宵、顺常等名号。

汉元帝特别喜欢冯婕妤和傅婕妤,想要这两个人在后宫占据更加显赫的地位,可是又不想把皇后废除掉,所以在婕妤的前面增加了“昭仪”这一称号,意思是昭告天下,代表对其的尊崇。

东汉光武帝刘秀建立国家政权以后,考虑到西汉中叶后期有很多有明显缺陷的政治制度,想要回归到最初的状态,越简单越好,于是妃嫔等级也跟着被废黜了不少。

刘秀规定,只有皇后和贵人才有爵位品级,“贵人拥有金印紫绶,除此以外,又增加了美人、宫人、采女三个等级。并没有给予爵秩,只是一年给予一定的奖赏而己。

魏晋时期,妃嫔制度略有变化。

《三国志•魏志•后妃传》记载:“曹操建魏国,在王后面又分为五个等级,依次是夫人、昭仪、婕妤、容华、美人。曹丕称帝,又扩充了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五等。

魏明帝曹睿即位后,兴建宫室,广纳姬妾,又增设淑妃、昭华、修仪三等,但除去了顺成。

自此,曹魏于皇后之下设十二个位分,分别是贵嫔、夫人、淑妃、淑媛、昭仪、昭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美人、良人。

隋文帝下诏,根据《周礼》确定妃嫔制度,但皆减少人数。

独孤皇后死后,文帝开始在后宫置三妃,分别为贵妃、淑妃、德妃。九嫔为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婕妤十二人,美人、裁人十五人合为二十七世妇,宝林、御女各二十四人,采女三十七人合为八十一御妻。

唐代妃嫔制度与隋代大同小异,但名目品级有所变动。

皇后之下设置四妃,即贵妃、德妃、淑妃、贤妃,为正一品。下面是九嫔,即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正二品。其次有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宝林二十七人;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釆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宋初,考虑到康末五代兵戎相见,太祖和太宗都将重点放在排除外在的纷争,稳定内部,后宫制度根本无睱考虑到,妃嫔的称号也非常少,而且没有形成制度,太祖、太宗时,承袭唐朝旧制,设置四妃、九嫔,婕妤和美人、才人等。

后宫人数基本都保持在数百人左右,到了真宗、仁宗时期,因为社会一片祥知,统治者才着手研究严密而完善的后妃制度,后宫人数也开始增多,真宗时,陆续增设太仪等七个等级。

仁宗初年,增设淑仪一级。这样就由原来的九嫔变成了十七嫔,其顺序是太仪、贵仪、淑仪、淑容、顺仪、顺荣、婉仪、婉容、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皆为正二品。

仁宗朝又增设“宸妃”气元朝统治者是蒙古族,后宫制度也较简单,除皇后外,皇帝姬妾则称妃、嫔。

终元一朝,后宫只有后、妃、嫔三等,但附属人数则不少,元代后宫制度规定,皇后有宫婢侍从280人,妃有宫婢200人,嫔则有宫婢80人。

明代对前朝的妃嫔制度,既有沿袭又有改制。

明朝妃嫔等级有贵妃、妃、嫔等,名号有贤、淑、庄、敬、惠、顺、康、宁等,与前朝妃嫔称丽、华、宸有所不同,这与朱元璋为防范后宫干政,强调后妃恪守“女诫”有关。

明代后宫仍设有昭仪、婕妤、贵人、才人、选侍、淑女等。妃嫔中以贵妃地位最高。史载:内廷嫔御,尊称至贵妃而极。

宣宗时,有的贵妃因得皇帝恩宠,但最终未能晋升为皇后,遂在贵妃前加以“皇”字,以显示其地位仅低于皇后,而高于其他嫔妃。

此外,还有明宪宗的万贵妃。但这仅仅一种殊荣,并非是等级,其他待遇仍与贵妃相同。但这个情况与本文说的清代的皇贵妃还有所不同。

清代的后妃制度,到康熙时逐渐完备。清入关前,尤其是努尔哈赤时期,国土狭小,宫闱卑鄙,尚无明确的妃嫔制度。

努尔哈赤于1577年成婚,先后共娶14位妃嫔,其妻妾统称“福晋”。


清朝后宫稳定的重要基石:递补型副后的皇贵妃制度

皇太极称帝后,建立“五宫制度”。1636年,立清宁宫为中宫,以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为中宫皇后。其他四位妃子是:东宫关雎宫宸妃、西宫麟趾宫贵妃,次东宫衍庆宫淑妃,次西宫永福宫庄妃。

清世袓顺治帝入关后,热心于学习明代后宫制度。


清代皇贵妃制度的确立和升迁状况

康熙以后,妃嫔等级制度逐渐完善。

后宫中,皇后主内统领六宫。

皇后之下妃嫔分四等,即皇贵妃一人,贵妃两人,妃四人,嫔六人。

这是指同时存在的额定之数,至于他们中因故死亡或遭废黜而新加册立者,便不在限制之列。

清代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皆称主位。在嫔下面还有三个位分,分别是贵人、常在、答应。他们无定数,随妃嫔等主位分居在东西十二宫。

纵览康熙帝的一生,自皇后、皇贵妃以下至嫔有33人,其中贵人、常在和答应因无定额之数,尚且不算在内。

尽管清代历史上皇贵妃数量比较多,可是她们的册封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并不是所有的皇贵妃都可以掌管整个后宫,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可能成为皇后,


清代皇贵妃的地位

清代皇贵妃在后宫中的地位仅次于皇后,从皇室家族角度来说,作为皇帝的非正妻,要学会如何处理君臣关系,要时刻谨记“皇后为尊”的条令。

而从家庭生活角度出发,作为丈夫的侧室,如何与夫君相处,如何与正妻相处,如何与其他侧室和各色人等相处,都将会是成为她们一生中的课题。

妃嫔在后宫生活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最初的目的是为皇帝生养子女,延绵子嗣开枝散叶罢了。

她们的地位实在难以和“母仪天下”的皇后相比,虽说皇贵妃乃后宫妃嫔之首,但是皇贵妃终究不能与皇后相提并论。皇后为尊皇贵妃为卑,通过皇后和皇贵妃出生的子女身份就可以看出。

“公主由中宫出者,封固伦公主。由妃嫔出者,封和硕公主。”

在当时,皇后对后宫有统御的责任,地位非常的高。

逢朝廷庆典和节日之时,皇后都受到皇贵妃和嫔妃等的喜贺。

对于后妃来讲,她们都有着不一样的待遇,譬如在丧葬、生育、仪仗、膳食、冠服和銮驾方面,到处都能够呈现出非常严格的等级层次,且非常的明显。

在后宫生活中,皇贵妃位至嫔位皆称之为主位,贵人、常在、答应只能跟随以上等级的宫殿里的偏殿居住,并无自己的宫殿。

皇贵妃相对于其他等级的妃嫔肯定地位相对于较尊贵。

在皇帝不立皇后,皇贵妃执掌凤印的时候,其他等级的妃嫔也是唯皇贵妃马首是瞻的。

皇贵妃之位不同于一般嫔妃身份。在有些朝代就出现了皇贵妃执掌凤印,代行皇后职责的情况。


皇贵妃在宫中的待遇

皇贵妃跟其他在宫中的人一样也享有自己的一套衣食住行的待遇,当然也会有一套宫规约束她。

对于清代皇贵妃宫规,涵盖两个层面:

第一,对皇贵妃在思想上进行熏陶,让他们在言行举止上能够得体,把皇贵妃的美德品行很好的呈现出来,进而使得王室能够平安和谐。

第二,对贵妃们在制度上也有很多的规定,这样就能够让这些皇贵妃们根据自己的品级来做事,对上可以恭敬侍奉皇太后与皇后,对下可以礼待各级后宫诸位嫔妃。

这些要求目的在于很好的把皇贵妃们管理起来,让后宫能够井井有条的运转,同时也可避免皇贵妃干政的事情出现。清廷对宫内所有人都有的规定称之为“宫规”,当然对于皇贵妃也不例外。

清廷规定,皇帝万寿、元旦、冬至三大节日中对内廷的各等级妃嫔都有宫规,当然这也是皇贵妃的宫规之一。

皇贵妃每次都需要跟随皇后一起在乾清宫,在中和韶乐的伴奏下向皇帝行跪拜之礼。在皇太后、皇后的圣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曰中也是如此。

皇后过生日时,皇贵妃要站立左右。从开始到结束,都要侍奉在侧。

皇贵妃的生日被称作千秋节

在清代皇帝的生日称之为万寿节,皇太后和皇后的生日称之为圣寿节,而皇贵妃及以下各妃嫔的生日就叫做千秋节。

千秋节乃礼制名,千秋为千年,亦即长寿,属于祝寿之词。

皇贵妃的千秋节仪式仅仅低于前面提到的皇后的圣寿节,清廷关于皇贵妃的千秋节有如下的规定:

皇贵妃的千秋节,皇贵妃与各宫妃嫔同时享宴。

由宫殿监准备好备品,请身着吉服的嫔妃入座。各宫妃嫔要进食,喝酒,听戏,对皇贵妃行礼。

对比之前的皇后的圣寿节我们不难发现,从宴会规模,参加人数到礼仪规范都逊色了很多,毕竟这是身份和地位所决定的。


皇贵妃在后宫家庭中的作用

对于皇宫的婚姻来讲,全部都是按照皇上的准则来选取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皇上的附属品,这里涵盖嫔妃和皇后。即使一些法律和礼俗对皇上的婚姻有一些限制,但是从实际上来看,皇上才是真正的决定者。

皇贵妃虽然地位尚贵,但是也是众多妃嫔之一,其就相当于皇上的安,因此,在皇宫的规定中,她的职责有两种,即抚养与服务,这也表明,皇贵妃和普通家庭中的婢妾一样,都是属于男人的偏室。

皇贵妃和其他妃嫔在后宫家庭中的基本功能——生育和服务,皇宫中的所有妻妾都具有生育作用。

对于皇贵妃来讲,除了要使得皇上的个人需求满足之后,还要给皇家生儿育女,尤其是要生皇子。

在我国的古代的一些理念中,就是要生下继承人,把祖宗的家业发扬光大,对皇宫的家庭来说,这更为重要,皇家更需要继承人,传承政权,然而能不能生育皇子,对于皇后来说不一定,因此,所有的嫔妃和皇贵妃都是需要生育皇子的,这样才能在后宫生活的更好。

从皇帝子嗣人数上看,康雍乾三朝皇帝子嗣人数较多,这与同样的康雍乾三朝皇贵妃人数也比较多,这与同光宣三朝形成对比。


清朝后宫稳定的重要基石:递补型副后的皇贵妃制度

清代以前的各个朝代几乎都是“子以母贵”,只有皇后的长子才能成为皇位的继承人,而这种情况到了清朝却发生了变化。首先看一下清代入关后十位皇帝母亲身份。

清代前期,由于皇朝统治还没有稳定,皇位的继承人都是靠赫赫战功挣来的,也没有所谓的嫡长子继位制度。

但是顺治皇帝的继位却与他的生母孝庄太后有很大关系。当时皇太极猝死没有留下遗诏,清朝上层统治阶级对于谁继位产生了争议。

要论战功,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战功显赫,但是由于生母地位低下而被排除了。

当皇位出现真空,统治阶级内部权力斗争激烈时,皇贵妃干政对稳定政局的积极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对于皇太极,他是突然暴毙,都没有选定继承人,所以他所在皇室之间要争夺皇位,这样就有了激烈的斗争。

孝庄皇后利用各方的权力之争,巧妙周旋,左右说服,使福临继承了皇位,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争端,对于入关前夜的清朝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着。

皇九子福临所以被选为皇位继承人,主要原因是他在诸皇子中地位高,乃五宫后妃中的庄妃所出,福临之同母姐妹们在此前都封为固伦公主,与皇后所出之女同等封级,而不是一般妃嫔所出女封低一等的和硕公主,也可说明庄妃及其所生子属于太宗皇室后宫中第一等级的身份地位。

而庄妃在福临继位后被尊为圣母皇太后,死后被追封为皇太极的第二个皇后,这也反映了皇位的继承对后妃名位的影响。

康熙朝皇子众多,康熙原来也是以立嫡长子为皇位继承人。

但在皇太子仍屡次让康熙失望而被废之后,最后选了庶出的皇四子胤稹继位。胤稹的继位跟他的生母没有什么关系,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后宫的妃嫔名位制度对皇位的继承人没有多大影响。

雍正皇帝首创秘密建储制度,规定皇子只要才德出众,不论嫡庶都有可能被立为皇储。

乾隆帝的生母孝圣宪皇后,其皇后之位也是在儿子当皇帝之后册封的,乾隆帝的生母是从潜邸格格身份一步步荣升为熹贵妃的,也不是皇后出身。

再看嘉庆帝的生母是乾隆帝的令贵妃,虽然在死后追封为孝仪纯皇后,但是在她在位时只是贵妃而不是皇后。

道光帝的生母孝淑睿皇后虽然是皇后,但是早亡,幼年的道光帝由当时身为皇贵妃的孝和睿皇后抚养。

咸丰帝的母亲孝全成皇后在她三十三岁时去世,咸丰帝由当时的静贵妃抚养,静贵妃对文宗抚育有恩,死后被追封为孝静成皇后。

同治皇帝的母亲是慈禧太后,也并非是皇后,而她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当过正宫皇后。


清朝后宫稳定的重要基石:递补型副后的皇贵妃制度

光绪、宣统两位皇帝皆是慈禧太后的姻亲家属的儿子。

光绪帝的生母是慈禧太后的亲胞妹,醇亲王奕謊的福晋,出身可以看出,并非皇后。

宣统帝的母亲,瓜尔佳氏是老醇亲王的儿媳妇,载沣的福晋,同时她也是慈禧太后的义女,也不是皇后。

也就是从清朝开始,皇位的继承人不一定非要从嫡长子中选拔。相反的,皇帝继位后要尊封自己的生母为圣母皇太后,对于后宫的妃子们来说,她们很可能因为“母凭子贵”,最后能够统御后宫,我们最为熟悉的慈禧太后,他就是这样最终走向清王朝的权利高峰。

如何教育和抚养皇子,皇贵妃功效非常大,在我国封建社会,都是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这样就关系着天下能不能治理好,能否把皇位传承好,所以选择质量高的皇子非常重要。把太子教育好,这在宫中是非常的关键的,清朝的皇子都有自己的一对一的帝师,然而母亲或袓母才是教育的关键人,他们的影响不容小觑。

对于皇子至亲的母亲或祖母来说,对皇子的教育也是潜移默化而不可忽视的。

但有些太子是由皇贵妃抚养成人,他们大多是幼年丧母,而此时皇贵妃就担当起抚养太子的义务。

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宣宗道光皇帝的静皇贵妃,静皇贵妃在文宗咸丰帝十岁时接管抚养,因为孝全成皇后病逝,文宗即位后尊封她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


综上

作为清代的后妃等级之一的皇贵妃,在整个清朝宫廷生活中的地位是不可小觑的,相比之明代后宫的乌烟瘴气,清代的后宫相对平稳安宁。

皇贵妃的身份虽然比皇后低一等级,但是在后宫当中确是地位最尊贵的妃嫔。皇贵妃在宫中的衣食住行也是非常考究的,各种礼仪也是繁文縟节的。

有清一代册立了许多位皇贵妃,她们具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前朝,而且还体现在后宫当中。

清代的皇贵妃制度实际上是一种递补型副后的制度,这样即保证了继后的素质高尚,有良好的教养,也保证了后宫的稳定,使后宫斗争的风险降至一个低水平。

这在古代中国政治体系中无疑是进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