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司馬懿識破空城計,為何還是主動放諸葛亮一馬?專家:他不撤試試


在中國古代歷史的長河中,湧現過無數的英雄人物,他們在當世以天人之姿建功立業,哪怕是在千百年後也依然為人們所傳頌,其中最為典型的,顯然就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在民間傳說中他早就已經是智慧的化身。

司馬懿識破空城計,為何還是主動放諸葛亮一馬?專家:他不撤試試

諸葛亮,公元181年出生於琅琊郡,後來大熱的影視劇《琅琊榜》中,胡歌所飾演的梅長蘇多多少少便借鑑了諸葛亮的事蹟。不過與梅長蘇那幸福的童年相比,諸葛亮的童年多少有些慘淡。

他三歲的時候母親病逝,八歲的時候父親去世,跟隨著叔父諸葛玄長大,等到16的時候,叔父也去世了,他就一個人住在隆中,種地以養活自己。今天我們通常都會覺得那是隱居,但在當時來看,未免也有一些少年無處可去的淒涼。

不過諸葛亮並不是普通人物,他儘管住在隆重耕地,但是卻很有一些非凡做派,常常將自己比作古時候歷經艱難但成就大事的樂毅、管仲,然而並沒有幾個人相信他,在當地的名聲不算是很好。

司馬懿識破空城計,為何還是主動放諸葛亮一馬?專家:他不撤試試

這又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今天有個工地上搬磚的少年,日常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比作馬雲、馬化騰,相信其他人只會認為他不自量力,而不是覺得他有大志向能夠成大事,然而諸葛亮終究不同,雖然一般人看不起他,但是也有幾個好朋友始終相信他,其中就有徐庶。

也正是因為徐庶的引薦,劉備才見到了水鏡先生,才有了著名的三顧茅廬,才有了那震驚天下傳為千古佳話的隆中對,那一年諸葛亮二十歲,受劉備邀請出山,天下豪傑為之震動。

司馬懿識破空城計,為何還是主動放諸葛亮一馬?專家:他不撤試試

因為有了諸葛亮的輔佐,原本一無所有經常被各路諸侯追著打的劉備,最終佔據了蜀地成為一國君王!但是這距離當初在隆中時候所制定的目標還差得很遠,當年諸葛亮的最終目標是一統天下。

為了這個目標,為了年少時候的理想,已經功成名就的諸葛亮不顧年高體弱,硬是率軍六出祁山,然而因為錯用馬謖而導致失去了街亭,對手司馬懿十五萬大軍長驅直下,而此時諸葛亮手中只有兩千殘兵。

司馬懿識破空城計,為何還是主動放諸葛亮一馬?專家:他不撤試試

在此危急時刻,諸葛亮不慌不忙擺了一出空城計,文學作品中的結局是司馬懿認定有埋伏而飛速退去。但這個理由其實無法服人,要知道十五萬大軍對一座小城,就算有埋伏又能如何呢?

所以也有歷史學專家說,其實是司馬懿早就識破了空城計,但是卻為何主動撤兵放了諸葛亮一馬呢?因為聰明的司馬懿深深知道“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一旦諸葛亮不在了,作為領軍大將的他對於曹魏來說,也就沒有了利用價值!又怎麼敢去試試不撤呢?

司馬懿識破空城計,為何還是主動放諸葛亮一馬?專家:他不撤試試

可以說他在曹魏朝廷上的升遷與否,甚至一身安危,都在蜀漢之地的諸葛亮身上,為了保護自己,他就故意放走了諸葛亮。對此,你怎麼看呢?

司馬懿識破空城計,為何還是主動放諸葛亮一馬?專家:他不撤試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