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我买了某个公司50%以上的股票,是不是就可以操控公司了?

用户68852507


我们都知道,买入上市公司的股票,就相当于买入了上市公司的股权

理论上来说,除一些个别的企业外,多数上市公司拥有股权到一定程度,就拥有了投票权,再向上,就有对公司重大决策的决定权

通常情况下,若想要控制公司,所拥有股权至少在公司的50%以上

对于一些公司或者大型机构来说,通过操作和协谈,收购一家上市公司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对于二级市场中的散户个人来说,基本上无法拥有那么多的资金,而且很多时候,即便是有了可以收购50%的资金,各方利益阻止也有可能无法控股成功

并且,一次性大量买入某个上市公司的股票,有着扰乱股市环境的嫌疑,相关部门也不会轻易的放过这种行为

而且一些企业并无法控股的,也不一定是股权50%就可以说了算。



财经狼眼


如果是有限责任公司、普通的股份有限公司,50%以上可以称为大股东,但并不一定称为实际控制人

有限公司的主要几条控股线,分别有图上的法律效果。

其中如果达不到67%,并不能完全从股权角度完全获得公司控制权,

例如剩余股份的股东不同意你的决议,你的决议内容达不成三分之二以上,则没办法决议重大事项。

例如,很多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在公司有很多权利,你的股份没达到67%,很多地方工商局变更法定代表人是需要提交三分之二的表决的股东会决议的。

此外,有限责任公司股权控制并不能代表取得了公司控制权,公司控制权有多种方式

例如:一票否决权,比如股东协议规定某些股东虽然持有的股份很少,但对公司决议有一票否决权;

公司公章、证照控制,部分股东控制了公司的公章,证照,实际操控公司经营等。

如果是上市公司,则50%以上的控股基本上要强制收购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第八十八条第一款 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百分之三十时,继续进行收购的,应当依法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

上市公司持股部分就可以控股公司,并不需要达到50%以上。

实际上,上市公司的控制人就是所谓控制公司的人,上市公司控制权这个词在上市公司中已经形成法律概念了,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关于“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解释如下:第八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拥有上市公司控制权:

(一)投资者为上市公司持股50%以上的控股股东;

(二)投资者可以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30%;

(三)投资者通过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能够决定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选任;

(四)投资者依其可实际支配的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足以对公司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

综上,公司控制权是一个系统的问题,而不仅仅是股权问题,股权不能决定全部,但没用股权也是不行的。


南京杨超律师


这个主要看公司采用什么样的股权结构,作为一般的同股同权的上市公司来说,成为第一大股东就意味着拥有企业的控制权,购买公司50%以上的股票,已经是公司的控股股东,可以拥有对应的经营权、收益权。不过对于采用双极股权结构的公司来说,50%以上的股票只意味着拥有相应的收益权,没有公司的控制权。

双级股权结构现在应用的非常普遍,这种特殊的股权结构可以让公司创始人及其大股东在公司上市以后仍然可以保留绝对的表决权来控制公司。在美国比较大的上市公司,比如脸书、谷歌都是采用双极股权结构。

采用双极股权结构的好处在于,创始人及其管理团队可以有绝对的控制权而不受资本的影响,在国内比如阿里、腾讯这些都是双极股权结构,背后的都有外资的大股东,但是控制权还是在原始创始人团队手里。

所以说,买了公司50%以上的股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对企业有绝对控制权,但也有个别例外的情况,具体看股权结构怎么设置,怎么约定。


不立而立


应当分四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第一,按照通常股份公司的设计,持有超过50%以上的股份,构成了对公司的绝对控股,当然就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对公司拥有控制权。所以大家可以理解,为什么早期的时候,我们在引进外资时,有持股50%的限制。

第二,从实践的层面上看,往往并不需要50%的股份,就可以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因为很多公司的持股是比较分散的,你可能只需要持有百分之二三十的股份,就可以控制一家公司,有的时候,甚至只需要十个百分点,甚至更少的股份,你也可以是公司的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比如,我们A股上很著名的老三股,曾经长期处于实际控制人只有很少股份的状态。

第三,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持有50%以上的股份,也未必能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这里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进行了同股不同权的设计,存在占股份少数比例的创始人股东始终实际控制公司的情况。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小米、京东,还有华为等等,他们都是以相对比较小的股权比例,牢牢地控制着公司。

第四,还必须提醒的是,即使你成为了公司地实际控制人,也不能随心所欲地操控公司。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对于大股东地权利依然是有监督有限制的,大股东一旦越界,同样要受到惩罚。毕竟,公司还有其他股东,所有股东的权利都应当得到维护。


沉默的砖家


没错,你都持有公司50%以上的股份了,属于绝对控股了,如果还不能操控公司,难道让小股东来操控吗。有些公司的股东看着持有很少的股份,却能够掌控公司,那只是给人的假象,对这个企业的股权关系要进行穿透,把实际控制人揪出来之后,你就会看到,能够掌控公司的股东必然掌握了绝大多数的股份。

有些公司在出让股权融资的时候,会请律师进行股权结构的设计,也就是对董事会的投票权进行一定的限制。这样做也确实是为了维护创始团队的话语权,以防被清洗出局。但这也仅仅是在创始团队或者实际控制人能够对公司进行控股的时候的安排,无论是直接持股还是间接持股。但是一旦你失去控股权(无论是怎么失去的),你都将面临被踢出局的风险。

虽然现在公司治理要求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但是说来说去这个公司还是股东的,谁占的股份多,就有权决定公司的战略,在董事会就占有绝对的席位。


观行者


可能你是想问,如果购买了公司50%以上的股票,你能不能就操控公司的股价了,如果能买入公司的50%以上的股票,是成功掌握了公司的控制权,但是距离操控股价还有一定的距离。因为这个时候你虽然持有了50%的股份,但是剩下的50%的股票变化的很大的,不然很多股东持有50%以上的股东在质押股票之后就不会被跌的平仓。


价投王所长


不能,虽然股东会就最高决策机构,但没有经营权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类,是现代企业的根本原则
你有了51%的股份,只是代表有一定的任命权
或者是把握一定的大方向,但经营还得靠董事会管理层
一般决议事项,比如做什么项目也许你可以决定,

你说了算,但是没人去执行又有什么用呢?

再说了,即使是小股东,甚至没有股份,但供应链在别人手里,
或者主要盈利渠道在某个员工手里,你能去否人家吗?
恐怕很难吧?得要有共赢的思维,地位不代表一切。

如果是上市公司更麻烦,将面临退市

你控制了50%,代表着实际控制人的变更,那么估计离退市不远了。好好的一个上市公司,让你搞到退市,你又何苦呢?除非这是你的竞争对手,打不赢就毁了它,那倒是一种策略,但付出是否和回报是否对等,又是另外一件事情。


小林绀晃


这个方法听上去不错,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际中,极少会出现这种情况。

30%的持股比例是一个分界点。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投资者可以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30%,可认定为拥有上市公司控股权。但别忘了,这是“可认定为”,不是“一定认定”,很多时候持股低于30%的被认定为实际控制人的,高于30%的却不是实际控制人的上市公司并不少。为啥?因为真正控制了董事会,那才叫真正的控制。

但这是2012年以前的规定,之后呢?2012年2月修订后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做出调整,在一家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或者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的,自上述事实发生之日起一年后,每12个月内增持不超过该公司已发行的2%的股份,可豁免要约收购义务。

很明显,这是对那些希望通过不断买入股票达到控股目的的资本野蛮人的约束。实际控制一家公司,还是上市公司不会这么简单的。

以上是我对此事的看法,希望对你有启发与帮助。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关注,评论,转发。


经财人生


你们好,我是一个财经领域爱好者,我对财经领域研究颇深,也当过理财顾问,以下是我的经验之谈希望我的回答对你们有所帮助,财经,创业,股市,如果有不懂的可以随时来问我,我有些独特的观点,下面是我的回答,望各位捧场,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在现实的众多案例当中,即使真的让你收购成功一家企业的大部分股权(比如像楼主提的占50%以上),那也不一定能够控制住这家企业,这是因为在很多的上市企业中,总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存在,不同的股权结构。

举个简单的例子:同股不同权;这是很多创始人或者创始人团队为了保住绝对的控制权,常常使用的一种手段,比如近期市场比较火的阿里系计划以同股不同权的方式重新登陆港股。在比如在18年已经上市了的小米公司,其创始人雷军虽然只占31%的股份,却拥有超过50%的投票权,即便比把小米其他的69%的股份都收购了,小米公司仍然是雷军说的算。在比如同股不同权结构最牛的就是京东,目前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持有京东15.5%的股权,但是却拥有79.5%的投票权!反而腾讯的旗下的

HuangRiverInvestmentLimited(黄河投资)持有18%的股权,却仅仅只拥有4.4%的股权,沃尔玛持有10.1%,拥有2.5%的投票权。也就是说,即使有人把京东84.5%的股权全部收购了,在京东的管理层里,仍然是刘强东一言决。

所以说,即使有钱,也并非想控股一家公司就能够控制的。而且除了同股不同权之外,还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等特例。都会使这一说法失败。


时尚的土木金融猪


拥有公司50%以上的股份,并不代表就一定能控制公司,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强调三权分立(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拥有公司50%以上股份代表的是公司的所有权,但并不一定代表公司的经营管理权与收益权,万科就是非常经典的例子,王石当年是拥有经营管理权,但并不是公司的股东。华为的任正非只占有华为百分之一点几的股权,但任正非对华为是有绝对的话语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