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有哪些有強烈哲理意味的中國詩詞?

用戶69331504


我推薦當代詩人臧克家的詩《有的人》。

這首詩是臧克家為紀念魯迅逝世十三週年而寫的一首抒情詩。詩人以高度濃縮概括的詩句,總結了兩種人、兩種人生選擇和兩種人生歸宿。這首詩的前四句是這樣寫的: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這四句詩體現出了一個普遍的哲學原理——對立統一規律。

這裡的生與死,從物質存在上講,其形態兩者是對立的。但是生與死,不僅僅指肉體的形態,精神層面的生與死同樣存在。也就是說,生,既有存在於肉體上的,也有存在於精神上的;死,既是肉體上的一種形態,也指有精神上一種形態。從物質與精神兩個層面上講,生與死,既是對立的,也是統一的。對於一個人來講,其生存價值的社會意義不同,有的人死了,但思想還在,精神永存。有的人雖然活著,但沒有思想,也無支撐其生存的精神,如死人一般。

詩人臧克家在這首詩中運用對比的方法,熱烈謳歌了魯迅先生甘為孺子牛的一生,達到了十分強烈的藝術效果。


漠舟


(1)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簡評:此詩道出了“不同的觀察角度,有不同的結論”以及“旁觀者清”的道理。

(2)觀書有感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簡評:此詩道出了“活水水清,死水水濁”的道理。

(3)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簡評:此詩道出了“站得更高,看得更遠”的道理。

(4)飲酒·其五

(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簡評:此詩道出了美妙的體驗,“只能意會,難以言傳”的道理。

(5)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湘水河谷


提到蘊含哲理的詩詞,首當其衝的便是張若虛的《春江花夜月》。

《春江花夜月》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這首孤篇蓋全唐的《春江花夜月》融情景理一於體,哲理深奧,令人沉思。這裡挑其中一句進行賞析。“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我們初見明月已不知是何時,明月第一次照應我們也無從追究,人類啊一代一代的繁衍傳承,而那江邊明月年復一年都沒有變化。


這句詩沒有具體的寫景沒有刻意的表現手法,而是通過最司空見慣的自然現象加以聯繫,傳遞出一種超越時空的永恆觀念:人生的短暫和時光長河的無盡。


面對神秘而深邃的夜空,作者超脫了景物和個人思緒,世界是那樣廣闊無盡,時間是那樣奔流不息,小小的人兒不過是一粒塵埃,一個漂泊的過客,轉瞬即逝,消失在宇宙中,沒有人知道你曾來過,也沒有人知道你終逝去,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計。“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自然界春夏秋冬循環往復,那江河湖海,那柳綠花紅,那皎皎孤月都依稀不變,變的只有小小的人兒,我們的生命終究太過於短暫,和浩瀚的宇宙相比,根本微不足道。


所以啊,作者通過時間的無盡和世界的浩大,對比出人生光陰的短促和個人的渺小,來警醒我們,莫要爭名逐利,拼個你死我活,為了心中的慾望而煩惱而發狂,在世不易,為人不易,應當心平氣和享受在世的時光,縱你再功績輝煌,名垂千古,在歷史的滾滾長河之中也不值一提,會湮滅在其中。最重要的是珍惜人生,珍惜當下,珍惜身邊的人,才不枉來世間一遭。


王維被稱為“詩佛”,他的很多詩作也富含哲理。

《終南別業》

終南別業

唐代: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中歲頗好道”王維中年以後喜歡修禪,他的詩詞中不乏蘊含哲理之作,《終南別業》便是其中著名的一篇。詩篇裡面的名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講的是王維乘船順著河道逆流而上,觀看兩邊風景,誰知一不小心就到了河流源頭,無路可走陷入困境,該怎麼辦呢,這時就要轉換思維,抬起頭看看風起雲湧的天空吧,那是新的一條路。


看似平淡無奇的寥寥描寫,其實蘊含了深奧的哲理。“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詩中有畫,畫中有理。

近人俞陛雲說:“行至水窮,若已到盡頭,而又看雲起,見妙境之無窮。可悟處世事變之無窮,求學之義理亦無窮。此二句有一片化機之妙。”

這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思維,“水窮”象徵了人生中一切阻礙困境,在我們的一生之中,不論成長,學業,工作,愛情,家庭,也許剛開始一往無前,一馬平川,可到後來發現一有一堵圍牆讓我們無路可走,陷入絕境,頗有些山窮水盡的悲涼,那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哪裡呢,往周圍瞧一瞧都是圍牆,來時的路已經不能後退,如此處境王維給出了一條路“雲起”,那就往上看看,抬起頭顱望著天空,這時一個新的世界,一條沒有發現的路。


是啊,往往我們陷入一個困難處境,就會焦慮而不知所措。其實當一條路走到盡頭,卻是新的開始,走到絕境,卻有新的生機。正所謂生命的盡頭是死亡,而死亡的開始又是生命,一條路到頭了,不要悲傷不要氣餒,這不是終點而是一個全新的開始。窮途末路之中總有一線生機,我們的心寬廣深遠,才能飛出去,遨遊天空。此為第一點。


第二層哲理,那便是永不放棄心懷希望,“行到水窮處”是一個絕境,可同時相伴而來的還有機遇與挑戰。既然這裡是水的源頭,那麼必然經常降雨,我只需等待,不斷地降雨會導致水漲船高,把我送到另一處境地,絕境不攻自破,全憑我沉著冷靜,耐心等待。


蘇軾更是大哲理家,他的詩詞賦作,不少都蘊含哲理。

《題西林壁》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題西林壁》我們都太熟悉不過了,在小學的時候就是朗朗上口的詩句,那時候太小讀不懂,現在讀來另有一番意境。詩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給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啟人心智。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我們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都呈現不同的樣子。不單單是山,可以引申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一個人,一件事,一個國家,一個規律,小到一本書,一幅畫,一處景,一首歌,由於具有主觀意識的人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不同,導致我們會得出不一樣的結果。


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個道理你覺得對我就覺得錯,這首歌我認為好聽你就認為不好聽,這個東西我喜歡而你就討厭,大千世界包含了形形色色,不關乎誰是誰非,我的不一定就比你的好,你也不一定比我高明。因為我們經歷,認知和觀察角度不同,產生的觀點也不同,這些觀點沒有高下之分,只有求同存異,正是因為多元化世界才如此五彩繽紛,倘若只有一種思想一種認識,豈不單調至極沒有活力生機,死氣沉沉一片那才可怕。


作者第一點是要告訴我們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就會有不同結果。第二點,是要告訴我們,面對不同結果,我們不要爭而要求同存異,相互尊重。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之所以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這就有點像盲人摸象,我們每個人都只是看到冰山一角,很小的一部分。所以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的,對待事物不要武斷得出結論,尤其是自己處於事件的中心,受到主觀情緒影響非常之大,很難客觀的得出結論並作出決判。這時我們就要像周圍人虛心請教,身為旁觀者不受事件影響自然看的更清,能夠發現問題所在,給予我們合理解決的措施。


芬芳杜若


蘇軾有哲理的詞句摘錄:

1.人間有味是清歡。

2.也無風雨也無晴。

3.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4.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

5.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6.獨棹小舟歸去,任煙波搖兀。

7.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

8.天涯何處無芳草。

9.多情卻被無情惱。

10.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閒雲一片之每文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可以讀讀詩詞。如果你在工作中遇到困惑,可以讀讀詩詞。詩詞中有故事,詩詞中有人生,詩詞中有哲理。一首好詩,一段人生。讀中國詩詞,品人生哲理。

一、蘊含哲理:知行合一 代表作:《冬夜讀書示子聿》

《冬夜讀書示子聿》宋代: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這首詩寫於1199年,是陸游寫給小兒子聿的。陸游一共有七個兒子,子聿是陸游的第七子。詩人在寒冷的冬夜發奮讀書,有感而發,寫了這首詩勉勵兒子。詩中陸游真情的告誡兒子:要趁著年少努力學習,珍惜美好時光,莫讓青春年華付諸東流。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讚揚了古人學習的刻苦,說明要想有一番成就,必須要刻苦的學習積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和側重點,努力學習很重要,但還要去躬行,做一個理論聯繫實際的人。

這首教子詩,言語平實,在簡單的話語中透露出了哲理:讀書要持之以恆,孜孜不倦;不但要掌握書本的知識,也要通過實踐做到知行合一。

二、蘊含哲理:腳踏實地,真才實學最重要 代表作:《答章孝標》

《答章孝標》唐代:李紳

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

十載長安得一第,何須空腹用高心。

這首詩是李紳除《憫農》的另一首代表作。只有假的東西才需要用真金包裝,如果是真實的,怎麼還需要那些華麗的外表。十年苦讀就為了高中狀元,與其去想那些遠大的志向,還不如先把知識積累好。

這首詩意義深刻,頗具哲思。詩中告誡我們:真才實學最重要,不要靠包裝去迷惑別人,假的終歸是假的。我們做任何事,不要空想,腳踏實地才是根本。

三、蘊含哲理:更新換代的自然法則 代表作:《與諸子登峴山》

《與諸子登峴山》唐代:孟浩然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蹟,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字在,讀罷淚沾襟。

這首詩是孟浩然在家鄉隱居讀書期間,跟朋友登峴山,憑弔羊公碑,有感而作。全詩借古詠懷,感情真摯,於平淡中見哲理。“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是一個平凡的真理。從朝代興替,到家族興衰、生老病死,社會和人類總在不停的變化,歲月不會停留,只會一直朝前走。古往今來,寒來暑往,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推陳出新是自然的法則,誰也阻擋不了。

人生如詩,詩如人生。如果你遇到挫折,那就讀詩吧。在詩中,跟古人交流;在詩中,品味哲思;在詩中,找回自己。


大志讀書


窮達皆由命,何勞發嘆聲。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

冬去冰須泮,春來草自生。

請君觀此理,天道甚分明。

這是“十朝元老”馮道的一首《天道》詩,馮道的功過是非我們在此不做探討,僅就這一首詩談談其中蘊含的哲理。

人生在世,窮富貴賤皆由命定,何必對人為無法改變的事情而唉聲嘆氣呢?只管積功累行,謹慎修持,不要管前路如何,因為這不是人能左右的。冬去春來,積雪冰凍自然會融化,花草也會破土而出,這便是天地間的規律,不勞人去費心。

這首詩蘊含的哲理告訴我們對於人生要隨緣自在,“命中有時終須有,命中無時莫強求”,如此面對人生,自然灑脫從容。




無兩書房


有哪些有強烈哲理意味的中國詩詞?

詩詞的好壞不在於詞藻的華麗,而在其內容和思想,在容不在貌。中國詩詞體系龐大,內容豐富,充滿了對人生、世界的哲思,正因如此,才說“讀詩使人明智”。

例舉幾首,拋磚引玉。

1、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2、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3、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4、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

5、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6、試上高峰窺皓月,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

7、承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

8、長空澹澹孤鳥沒,萬古銷沉向此中。

9、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10、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1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12、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13、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14、雨落不上天,水覆難再收。

15、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李白 妾薄命)

16、一杯酒,問何似,身後名?人間萬事,毫髮常重泰山輕。

17、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18、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暉。無盡今來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機。與問牛山客,何必獨沾衣。

19、塵世難逢一笑,況有紫萸黃菊,堪插滿頭歸。

20、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短長。……熊魚自笑貪心甚,既要工詩又怕窮。(清 趙翼)

21、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22、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頭已白。……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遙知湖上一尊酒,能憶天涯萬里人。(歐陽修)

23、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24、東風不擇木,吹煦長未已。

25、君愛繞指柔,從君憐柳杞。君求悅目豔,不敢爭桃李。君若作大車,輪軸材須此。(白居易 杏園中棗樹)

26、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27、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28、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29、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30、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

31、自小刺頭身草裡,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杜荀鶴 小松)

32、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鉅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 活水亭觀書有感其二)

33、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34、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35、人心如良苗,得養乃滋長;苗以泉水灌,心以義理養。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清 蕭掄謂 讀書有所見作)

36、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37、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

38、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

39、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40、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41、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42、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43、寺裡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見草縱橫。栽培剪伐須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蘇舜欽)

44、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45、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

46、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47、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雲。不須計較苦勞心。萬事原來有命。幸遇三杯酒好,況逢一朵花新。片時歡笑且相親。明日陰晴未定。(朱敦儒 西江月)

48、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

49、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50、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51、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2、眾裡尋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53、何須戀世常憂死,亦莫嫌身漫厭生。生去死來都是幻,幻入哀樂系何情。

54、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

55、北邙未省留閒地,東海何曾有頂波。莫笑貧賤誇富貴,共成枯骨兩何如?

56、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

57、前車倒了千千輛,後車過了亦如然。分明指與平川路,卻把忠言當惡言。

58、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59、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待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60、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蛛絲兒結滿雕樑,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

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

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

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

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

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

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

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槓,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 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

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灤河小馬


古詩流傳千古,其中集哲理與意境的句子不勝枚舉,比如: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蘇軾)
  •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
  •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
  •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蘇軾)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劉希夷)
  •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
  •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陸游)
  •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小手手工坊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這句境界極高的佛家偈語,其中蘊藏深厚的哲理。引用專家的賞析:

前一句: 月如佛性,千江則如眾生,江不分大小,有水即有月;人不分高低,有人便有佛性。佛性在人心,無所不在;就如月照江水,無所不映。芸芸眾生,只要他有心向佛,他便會有佛性,任何一條江河,只要有水,它就會有明月。

後一句: 天空有云,雲上是天。只要萬里天空都無雲,那麼,萬里天上便是青天。天可視為佛心,雲可視為物慾和煩惱。煩惱、物慾盡去,則佛心本性自然顯現。



流年mingming1586


先秦文化裡研究天地自然蘊含哲理聖人作很多,老子,莊子等等,留下的哲理性著作很多。

近體詩裡含有哲理的詩句比比皆是:

我覺得最容易被忽視的哲理詩就是朱熹寫春光的詩《春日》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這首詩表面寫是踏春泗水濱的勝景,其實朱熹一輩子都沒去過敵佔區泗水,這是詩人的想象,渴望。孔子曾在洙、泗講學,教授弟子。因此詩裡泗水,東風指的就是孔子儒學,萬紫千紅的春天就是孔子的教而無類,儒學的的豐富多彩,聖人之道催發萬物生機勃勃。

作為理學家的朱熹哲理詩比較多,我們熟知的“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蘊含了要不斷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的哲理。

還有“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鉅艦一身輕”—藉助外部力量的重要性

最著名一首哲理詩非蘇軾的《題西林壁》莫屬,小學孩子們必學必背必考,耳熟能詳: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詩人說出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哲理。

蘇軾還有其他不少哲理詩: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如逆旅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因果關係,事物表面和本質關係

“博觀而約取,厚積薄發”—厚積薄發,量變引起質變

還有王國維關於求學的三中境界,從不畏孤獨求學到廢寢忘食到豁然開朗,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不費工夫的哲理:

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其他哲理詩欣賞:

1.張九齡“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萬物有靈,有性

2.王灣“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新舊事物更替,新事物終將代替舊事物

3.劉希夷“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世事無常,青春易逝,光陰易逝

4.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失去的還會回來,有失有得

5.李白“今人不見古時月,今人曾照古時人。”—事物萬千變化,有些事物相對不變

6.劉禹錫“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新舊事物更替,事物不斷髮展的自然規律

7.劉禹錫“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事物的矛盾對立統一

8.王之渙“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站得高,看得遠,探求無止境

9.王貞白“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時間寶貴

10.杜甫“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11.孟郊“人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實踐出真知,親自實踐,知行合一

12.陸游“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逆境蘊含希望,堅定開拓進取

13.陸游“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量變引起質變,實踐出真知,知行合一

14.王安石“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站得高看得遠,志存高遠

15.龔自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事物發展的兩重性

16.毛澤東“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靜止和運動都是相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